那些被工信部點名的問題APP,是怎麼「傷害」了你?

2020-12-18 和訊科技

誰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誰在過度索取權限?

7月3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15款APP名單,智慧樹、納米盒、悟飯遊戲廳等APP被點名。

這並非工信部就APP問題的第一次曝光,自2019年12月以來,工信部就開始通報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截至7月3日,工信部已通報了4批APP名單,累計87個APP「上榜」,涉及私自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帳號註銷難等8大類問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累計四批名單中,60.92%的APP都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這說明涉及用戶隱私的行為成為了APP被通報的「重災區」。此外,相比2019年第一批通報名單,帳號註銷難、不給權限不讓用兩個問題的出現頻率有所下降,說明帳號註銷和強制使用問題得到了改善。

超六成被點名APP私自收集個人信息

工信部將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所涉問題分為八大類,包括: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帳號註銷難、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取權限、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頻繁申請權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整理發現,上述8類問題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是出現最頻繁的問題,累計出現53次,也就是說,被工信部點名的APP中超過六成都存在此類問題。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中的解釋,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指「APP未明確告知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獲得用戶同意前,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去年年底,網信辦、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對於如何界定APP明確告知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行為給出了詳細的解釋。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有關專家曾對該認定方法進行過解讀,他舉例稱,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的情況包括未逐一列出APP (包括委託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目前絕大多數APP會在首次安裝打開後彈窗的隱私政策中寫出收集信息的範圍,不過不同APP對收集信息的詳細程度描述不一樣,這可能是導致工信部判斷APP是否侵害用戶權益的關鍵點。

例如此次被通報的APP納米盒在隱私政策中表示,其可能通過cookies等收集如用戶IP位址等信息,但仍然被認為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行為。

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有關專家解讀稱,APP和APP中嵌入代碼的第三方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都需要採取適當方式通知用戶。「我們曾使用檢測工具檢測到一款APP中嵌入了54個SDK,這麼多SDK有沒有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這些都要提。目前有一些APP在整改後就做得很到位,有些專門列出了SDK的列表,甚至把第三方共享的接收方都列出來了,如果把明示工作做到這個程度,相信用戶也會對APP的信任度有很大的提升。

此外,根據《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APP若未逐一列出有關收集使用規則,或者內容晦澀難懂、冗長繁瑣,用戶難以理解,如使用大量專業術語等,仍然會被認為是「私自收集信息」。

超95%問題APP按時整改 帳號註銷難問題改善最多

工信部每曝出一批問題APP名單,也會給相關APP規定整改期限,如對於7月3日公布的APP名單,工信部要求在7月14日之前完成整改。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下載上述APP發現,一些APP目前仍然未完成整改,如樂教樂學1.0.216版存在不給權限不讓用的問題。7月6日,記者下載樂教樂學打開發現,該應用彈窗提示要訪問設備照片、媒體內容和文件,若記者點擊禁止則會彈出「沒有獲得存儲權限,將無法正常使用」的提示,對其訪問文件的彈窗只有點擊「始終允許」,才能正常使用該APP。

但也有一些APP因版本更新「提前」完善了一些老版本需要整改的問題。如工信部7月3日公布的名單中,遊民星空5.5.23版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與帳號註銷難被點名,但記者瀏覽應用商店發現,該APP在7月1日就已經更新至5.5.24版本,其中更新內容之一就是「完善了註銷用戶流程」。

對於超過期限仍未整改問題的,工信部會對相關APP予以下架處理。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在工信部曝光的前三批已過整改時間的72款APP中,只有人人視頻4.3.3/4.3.4版、春雨計步器2.5.4版、微唱-原創音樂1.1.0版3款APP曾因未能按時完成整改於1月3日遭到下架處理,其餘95.83%的APP都按時完成了整改。

貝殼財經記者1月3日時曾在華為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上述APP,發現其確實遭到下架,7月5日,記者再次搜索後發現,人人視頻、微唱兩款APP在更新版本後再次出現在了華為手機應用商店中。

兩款APP曾經被通報的問題已經在更新的版本中得到了整改,如人人視頻4.3.3/4.3.4版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權問題。7月5日,記者下載了人人視頻4.8.4版後發現,其在隱私政策中列出了收集個人信息的詳細用途,並列出了所有第三方公司的SDK名單,公布了使用目的,同時除了基本設備權限外僅彈窗提示了索取了地理位置信息(但用戶可選擇拒絕),完成了整改。

而微唱-原創音樂1.1.0版被工信部點名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過度索權和帳戶註銷難問題;7月5日,記者下載了微唱1.1.7版安裝後打開發現,該APP除了基本的設備權限外沒有索取任何額外權限,且在安裝初始就有了完善的隱私協議。記者註冊用戶帳號後發現,在顯眼處就有註銷選項,也完成了整改。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整理工信部公布的四批問題APP名單發現,帳號註銷難以及不給權限不讓用兩個問題的改進最為明顯,其中第一批名單有36.59%的APP帳號註銷難,而最新一批名單中只有13.33%的APP帳號註銷難;不給權限不讓用問題的出現頻率也從2019年12月的26.83%下降至目前的13.33%。

延展

解決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難點在哪?

根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對於工信部通報的四批問題APP名單,除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問題出現53次數量最多外,過度索取權限問題累計出現31次,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問題累計出現30次,是排行第二第三的問題,可以發現,佔據排行榜前三名的問題全部與用戶隱私信息相關。

對此,騰訊公司法務部數據及隱私中心負責人黃曉林認為,APP獲取用戶權限過多、過度的問題由來已久,有些APP超出必要範圍獲取用戶的敏感權限很不應該。但這些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在於,其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可能遠遠小於可以獲得的商業利益。

有監管層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企業收集用戶隱私信息可以用來作為用戶畫像,便於發送廣告,合理的廣告訴求應該予以理解,「一些小微企業的收入來源就是APP中的廣告,如果採用『一刀切』的方式完全禁止發廣告,一些APP就無法生存,但從用戶的直觀角度考慮,有可能認為自己的隱私信息遭到了竊取,此時監管部門需要綜合考慮用戶與企業雙方的需求。」

該人士表示,目前其查到一些APP存在侵權問題時,會直接與APP運營企業聯繫要求對方進行整改,對於比較容易整改的問題,如APP註銷難等,企業可以很快出臺註銷方式,用戶也能簡單地發現這一改變,因此關於註銷難的整改易於推進;但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就較為複雜,如一些APP出於使用目的不得不收集必要的個人信息,此時如何判斷什麼屬於「私自收集」往往較麻煩,這可能就是四批APP通報名單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問題始終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那些被工信部點名的問題App,是怎麼「傷害」了你?
    來源:新京報網7月3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15款App名單,智慧樹、納米盒、悟飯遊戲廳等App被點名。超六成被點名App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工信部將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所涉問題分為八大類,包括: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帳號註銷難、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取權限、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頻繁申請權限。
  • 工信部點名騰訊新浪等頭部企業 因App整改存在問題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工信部最新資訊 > 正文 工信部點名騰訊新浪等頭部企業 因App整改存在問題
  • 工信部發威,騰訊阿里被點名,掙錢沒有底線的APP好日子到頭了
    工信部發威,騰訊阿里被點名,掙錢沒有底線的APP"好日子"到頭了騰訊、阿里現在算是我國的兩大巨頭了,僅它兩就統治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它們的身影的確隨處可見。很明顯大部分APP都存在侵害我們用戶隱私的問題,而且APP本身又是一個特別"暴利"的行業。
  • 人人視頻App Store重新上架 此前被工信部點名
    人人視頻App Store重新上架 此前被工信部點名今年1月3日的時候,工信部通報41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這其中就包括了人人視頻。人人視頻等未按要求完成整改,按有關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要求,工信部要求相關應用商店立即對上述App進行下架處理。
  • 這8款App被工信部點名下架
    這8款App被工信部點名下架 今日惠州網 今日惠州網微信號 jinrihuizhouwang 功能介紹 惠州城市門戶網站今日惠州網的官方微信。依據《網絡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號)等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要求,工信部組織對上述App進行下架。工信部要求,相關應用商店應在本通報發布後,立即組織對名單中應用軟體進行下架處理。
  • 被工信部點名的58款App,是怎麼侵犯用戶隱私的?
    2020年第三批違規APP名單 圖源於工信部官網這些公司通過安裝在手機中的一個個App,幾乎可以做到了解每一個用戶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甚至在用戶想吃螺螄粉時,就可以精準推送購買連結,真可謂是比你還了解自己。
  • 騰訊(700)兩款APP遭工信部點名 涉欺騙誤導用戶下載
    原標題:騰訊(700)兩款APP遭工信部點名,涉欺騙誤導用戶下載   國家工信部昨日(21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00700
  • 4家頭部公募APP遭工信部點名
    基金公司回應:正積極和工信部溝通 今日,工信部通報稱,該部門近期組織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同時,該公司表示會高度關注工信部網站披露的相關信息,並將主動聯繫工信部,嚴格落實相關要求,對上架APP嚴格審核,保障投資者利益不受侵害。 何以被點名? 對於多家頭部公募旗下APP被工信部點名侵害用戶權益行為,一位金融機構從事IT的人士認為,「上述所列問題比較籠統,並不能看出具體是出於什麼原因。
  • 這131款APP被工信部點名整改,上海迪斯尼樂園APP也躺槍!
    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 工信部表示,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工信部明確一把手總負責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優課優信、少年得到、多彩校園……工信部點名批評這些教育APP!
    其中,優課優信、少年得到、多彩校園和微堂掌上通4個教育品牌APP被點名批評。 記者注意到,在被點名的這4個教育品牌類APP中,均涉及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等問題,包括「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等。
  • 微信電話本等60餘款APP違規被點名,工信部限期整改
    12月3日,工信部在官網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六批)》。通報顯示,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租租車、惠租車APP因侵害用戶權益被工信部「點名」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5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一批)》(以下簡稱《通報》),其中,租租車、惠租車等16款APP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過度索取權限等被「點名」。
  • 小米怎麼了?被工信部點名,頻發質量投訴!!!
    近日,小米頻繁被爆產品質量問題,還因此遭到工信部點名!在工信部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質量通告中,小米手機流量費用爭議的問題被問責督辦。小米被投訴得主要是小米電視的質量問題以及廣告無法關閉的問題。此外,小米手機被投訴的也較多。
  • 工信部通報101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應用寶、豌豆莢、小米應用商店被點名
    對於部分不合理獲取手機權限或者不合理收集甚至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APP,工信部也是花了比較長一段時間進行規範。今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四批)》,表示截至目前還有101款APP需要整改但是未完成整改。
  • 工信部公布違規軟體黑名單,看看你手機裡有沒有這些app
    6月14日,昨天工信部正式發布文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8年第2號)》,同時列出了第一季度中軟體市場中那些違規的app,有46款app上了黑名單。我特意上工信部網站找到這份通告,並把有問題的app名單都截圖下來,先看看有哪些違規app上了工信部黑名單。圖表中顯示應用商店,軟體名稱,版本和所涉問題。
  • 這58款APP被工信部點名整改!涉交通銀行信用卡等多家金融APP!
    近日,工信部通報了今年第三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尚未完成整改的58款APP。所涉問題主要是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帳號註銷難、不給權限不讓用、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等諸多方面。同日,工信部還發布了《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為切實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時間為通知印發之日至今年12月10日。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工信部明確一把手...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工信部...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騰訊旗下多款APP遭工信部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
    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記者 蘇暢)工信部今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旗下QQ瀏覽器和騰訊新聞等63款APP在列。通報稱,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