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工信部明確一把手總負責

2021-01-08 券商中國

自2017年5月開始,監管層就大數據公司違法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等行為進行整頓,2019年以來更是加大了整治力度。

數位化時代,各類應用程式(APP)的數量和使用頻率與日俱增,為使用用戶的個人隱私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要把APP侵犯用戶權益整治工作作為各家企業的核心工作來抓,要一把手負總責,明確責任人,壓實責任。

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對阿里巴巴的40餘款、字節跳動30餘款,騰訊30餘款、百度20餘款、網易10餘款、小米10餘款用戶下載量大、使用率高的APP進行了重點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

魯春從表示,部分頭部企業APP經過多次督促整改,沒有充分的吸取教訓,旗下同類產品依然存在類似的問題。「比如騰訊的QQ、微信等核心的應用產品,由於應用寶分發平臺量非常大,其所提供的SDK服務在多個領域反覆出現違規行為,希望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加強整頓。」

同時,部分企業仍存在闖關的僥倖心理,仍沒有擺脫過去的思維模式,問題落實工作僅由技術人員把關,查找問題不深入,相關情況很難反映到管理層。「有的企業我們都找不到管理層,管理層互相推諉,目前有120家企業的APP問題反覆出現過兩次以上,如新浪公司旗下的新浪體育出現了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問題,整改完後再次抽檢,仍然發現同樣的問題。」

甚至有些企業搞技術對抗。「部分企業眼睛總盯著別人,存在推諉、故意拖延等現象,有些公司的APP存在不給權限不讓用等用戶討厭的問題,以用戶數量巨大為由拖延整改。」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會上表示,工信部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要把APP侵犯用戶權益整治工作作為各家企業的核心工作來抓,要一把手負總責,明確責任人,壓實責任,特別是權衡商業利益和用戶權益時,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能因小失大。」劉烈宏在會上表示。

據悉,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滴滴總裁柳青、嗶哩嗶哩CEO陳睿、快手CEO宿華等11家網際網路公司代表現場宣讀了APP個人信息保護公開承諾書。

監管層就違法使用個人信息行為嚴格整頓

自2017年5月開始,監管層就大數據公司違法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等行為進行整頓,2019年更是加大了整治力度。

2019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該《公告》不但對APP在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過程中哪些行為屬於違法違規行為作出明確的判定,還對APP在收集用戶數據時,哪些細節應對用戶予以告知進行了細緻的強調。

比如,此前很多APP在用戶首次使用時,並不會專門提醒用戶其個人信息將被APP收集和使用,專項治理公告明確表示,若APP中沒有隱私政策,或者隱私政策中沒有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規則,以及在APP首次運行時未通過彈窗等明顯方式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規則,這種行為將被定性為「未公開收集使用規則」。

此外,對於APP在收集用戶數據時,未逐一列出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以及在申請收集用戶身份證號、銀行帳號、行蹤軌跡等個人敏感信息時,沒有同步告知用戶收集此類信息的目的等行為,在《公告中》被定性為「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也屬於違規行為。

今年10月22日,針對受到廣泛關注的APP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公開回應,工信部已完成對國內主流應用商店32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業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246款未在期限內完成整改的APP。

聞庫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非常重視電信和網際網路領域個人用戶信息保護工作,已經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相關整治行動,持續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多款APP因整改不合格被下架

去年以來,監管層更是多次點名問題嚴重APP,並下架了一些不合格的APP。去年4月上旬,APP專項治理工作組針對30款用戶量大、問題嚴重的APP,向其運營者發送了整改通知,要求APP運營者認真整改、舉一反三,及時糾正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去年7月份APP專項工作組點名了兩批問題嚴重的APP,涉及近百款涵蓋生活類、金融類APP。7月16日,包括老虎證券、富途牛牛、拉卡拉等40款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較為嚴重的APP,向其運營者發送了整改通知。這些APP主要存在問題包括實際收集的個人信息與業務功能無關、未公開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規則、無法註銷帳號、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等。

去年7月24日,工信部再次發布通報名單,共有58款APP因未完成整改而登榜。其中,天弘基金、現金寶(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管家、博時基金等多家大型公募基金旗下APP,以及多家銀行旗下APP等上榜。

今年10月份,聞庫在公開回應中表示,根據整改的情況,工信部下架了34款拒不整改的APP。11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的通報》,有贊精選、衣邦人、T3出行、紅布林、唯代購、微拍堂鑑寶版、長安出行、蜜蜂出行等60款APP,因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相關應用商店應在本通報發布後,立即組織對名單中應用軟體進行下架處理。

相關焦點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工信部明確一把手總負責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工信部明確一把手...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工信部...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
    11月27日,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在北京召開,騰訊、新浪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遭點名批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從在會上表示,工信部針對大企業的APP進行了全覆蓋檢測,發現存在思想漠視、僥倖心理、技術對抗三類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將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 騰訊旗下多款APP遭工信部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
    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記者 蘇暢)工信部今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旗下QQ瀏覽器和騰訊新聞等63款APP在列。通報稱,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騰訊旗下多款APP遭工信部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
    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記者 蘇暢)工信部今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旗下QQ瀏覽器和騰訊新聞等63款APP在列。通報稱,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
  • 工信部點名騰訊新浪等頭部企業 因App整改存在問題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工信部最新資訊 > 正文 工信部點名騰訊新浪等頭部企業 因App整改存在問題
  • ...旗下多款APP遭工信部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下載...
    工信部今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旗下QQ瀏覽器和騰訊新聞等63款APP在列。通報稱,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騰訊(700)兩款APP遭工信部點名 涉欺騙誤導用戶下載
    原標題:騰訊(700)兩款APP遭工信部點名,涉欺騙誤導用戶下載   國家工信部昨日(21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00700
  • 騰訊多款APP遭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騰訊旗下多款APP遭工信部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 (記者 蘇暢)工信部今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旗下QQ瀏覽器和騰訊新聞等63款APP在列。
  • 工信部:APP整治要當企業核心工作來抓,一把手負總責
    11月27日,在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工信部開展的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但一些企業在整改過程中存在推諉、阻撓、故意拖延的現象,有些企業多個產品線反覆出現問題,反映出公司內部沒有形成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的紅線意識,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 工信部發威,騰訊阿里被點名,掙錢沒有底線的APP好日子到頭了
    工信部發威,騰訊阿里被點名,掙錢沒有底線的APP"好日子"到頭了騰訊、阿里現在算是我國的兩大巨頭了,僅它兩就統治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它們的身影的確隨處可見。譬如一開始的"外賣大戰",一開始我們都看不到二者的影子,直到最後行業呈現"寡頭時代"之時,阿里和騰訊才浮出水面,並將"戰火"又上升了一個層次,020共享單車、電商都是如此。
  • 工信部:很多企業漠視APP整改 要當核心工作來抓
    「要把APP侵犯用戶權益整治工作作為各家企業的核心工作來抓,要一把手負總責,明確責任人,壓實責任,特別是權衡商業利益和用戶權益時,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能因小失大。要立足長遠、總結經驗、舉一反三,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確保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充分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 零壹新金融日報:工信部點名騰訊等企業App整改存在問題;上海農商行...
    要聞速覽1、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推進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2、銀保監劉福壽: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3、發改委要求報送「信易貸」有關數據,涉及信用貸款累計額等內容4、工信部點名騰訊
  • 聚美優品旗下街電違規收集信息被點名
    原標題:聚美優品旗下街電違規收集信息被點名   工信部昨日發布2020年第七批關於侵害用戶權益
  • 4家頭部公募APP遭工信部點名
    展恒基金旗下APP「展恒基金」被檢測出「過度索取權限」和「帳號註銷難」兩大問題;好買基金旗下的「儲蓄罐」APP也存在「帳號註銷難」的情況。 工信部表示已在7月22日已對相關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並要求上述APP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 有贊App遭工信部點名,走出微信擁抱支付寶,何時盈利仍未知
    文|雷達財經 張凱旌編|深海有贊精選App被工信部點名了。10月27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有贊精選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上榜。
  • 那些被工信部點名的問題APP,是怎麼「傷害」了你?
    7月3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15款APP名單,智慧樹、納米盒、悟飯遊戲廳等APP被點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整理發現,上述8類問題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是出現最頻繁的問題,累計出現53次,也就是說,被工信部點名的APP中超過六成都存在此類問題。
  • 那些被工信部點名的問題App,是怎麼「傷害」了你?
    來源:新京報網7月3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15款App名單,智慧樹、納米盒、悟飯遊戲廳等App被點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整理發現,上述8類問題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是出現最頻繁的問題,累計出現53次,也就是說,被工信部點名的App中超過六成都存在此類問題。
  • APP責令整改,近百款APP被強制下架!有知名APP被點名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介紹,目前已完成國內用戶使用率較高的44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336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