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丹
現場挑選跨境商品、並能現場提貨、省去中間環節讓商品售價更低……這樣的跨境商品購物體驗,如今在重慶兩江新區就能體驗到。6月16日,來自兩江新區消息稱,重慶首票跨境電商「前店後倉+快速配送」業務實貨測試已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一帶一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順利通過。
「這意味著重慶成為在中西部地區率先試點跨境電商『前店後倉+快速配送』新業務的城市。」重慶海關兩路寸灘海關副關長蘇敦峰介紹,今後消費者在交易中心購買跨境電商商品,從下單到提貨僅需10分鐘。
圖片來源:王丹/攝跨境商品現場下單馬上提貨
界面重慶在現場看到,該業務提貨點設在交易中心二樓,現場陳列著豐富的跨境商品,在收銀臺的不遠處,大屏幕上正滾動播放著通關信息。消費者在選中一款爆款進口化妝品後,從付款、通關再到提貨,僅需出示身份證,掃碼支付後就可將商品帶走。
圖片來源:王丹/攝「消費者現場下單、馬上提貨,省去物流配送環節,真正做到了消費者與跨境電商產品『零距離』,該模式進一步發揮電商企業資源優勢,讓消費者可同步享受全新的海外進口商品。」 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一帶一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彭雲告訴界面重慶,消費者現場拿貨將運營成本降低了30%左右,消費者自然可以更低價購入商品,享受更多優惠。
圖片來源:王丹/攝「前店後倉+快速配送」是如何實現的?據了解,這一新業務為充分利用保稅港區和貿易功能區政策優勢,通過配送中心一站式接入,搭建跨境電商線上線下聯動平臺,從而順利實現跨境電商體驗式購物。這一過程離不開兩路寸灘海關主動探索跨境電商業務的改革創新。
蘇敦峰說,該業務的順利開展將開啟重慶跨境電商「線上+線下」發展新時代,進一步擴大消費品進口,使市民享有更加優質快捷的購物體驗,打消了消費者網購「看不見、摸不著」的顧慮,有效拉動內需,加快推動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助推重慶市打造中西部地區的「一帶一路」進口商品網購保稅配送中心、進出口商品集散分撥中心。
「『前店後倉』監管模式正式運行後,有利於建立便捷的貨物通道,形成『審、驗、放』一體化監管和商品『存、展、銷』一站式經營,實現『企業成本最低、通關時效最快、管理措施最優』。」 蘇敦峰說。
目前,兩路寸灘海關已推動跨境電商「愛購保稅」在交易中心設立配送中心,正配合保稅港區對接唯品會、考拉海購等大型電商企業,涵蓋來自全球的精品美妝、營養保健、日用百貨、母嬰用品等爆款商品,推動保稅港區全面實現現場購買配送。
跨境電商助力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而這一模式不僅只對消費者有利。重慶港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挺介紹,區別於傳統跨境電商業務,這一過程更可節約運費和電商企業的運營成本。
莊挺說,保稅港區正在為即將到來的「618」大促做充足準備,今年「618」預計出貨量將達73.4萬單,目前港區已備貨304.8萬件,單量預計同比增長約10.7%。
圖片來源:王丹/攝作為兩江新區跨境電商發展的主陣地,今年1-5月,保稅港區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5.58億元,同比增長44 %,佔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的66%。在智能化系統等的助力下,港區跨境電商業務正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以跨境電商的發展為代表,依託保稅港區等開放平臺,兩江新區正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做靚「智慧之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