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晶片和通信兩大領域的巨頭企業,高通在手機行業的地位不言而喻。不管是高通每年的旗艦晶片,還是高通在3G和4G時代上的專利霸權,都在代表著高通的實力。只不過高通稱霸市場的這種情況在持續了幾年之後就華為突如其來的自研技術給打破了,不管是通信專利還是晶片技術,華為都有著不錯的發展,高通從華為的手中也賺不到那麼多錢了。
尤其是今年年初,華為海思麒麟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甚至直接超過了高通,外加高通在5G領域上的落後,所以不難看出,高通這個晶片巨頭的地位有些搖搖欲墜。不過隨著美國對華為實行了第二次的打壓舉措之後,華為晶片開始「難產」,無法獲得臺積電的幫助,這就給了高通一個機會。
前段時間高通與華為兩大巨頭握手言和,華為也向高通繳納了18億美元的費用。而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其實就已經代表著高通目前已經與市面上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進行了專利合作,不管是三星、蘋果還是華為、小米,都在用著高通的專利,所以高通的營收又開始進一步提高。
而在與華為達成了合作之後,高通再一次傳來了消息,這次的消息對於自己來說可能會成為發展的重要一環,因為高通推翻了之前長達三年之久的專利反壟斷訴訟事件。早在三年之前,也就是2017年的時候,高通先後遭到多家公司的訴訟,認為高通在專利模式方面形成了壟斷情況。
其中像FTC、蘋果等等,而當年蘋果與高通決裂之後,華為也是做出了同樣的決定,暫時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但是二者依然還有合作,僅僅只是臨時的決定而已。今年華為給高通的這18億美元就是當初華為沒給高通的那一部分。所以說當年高通的處境並不樂觀,當時不少人都替高通擔心,畢竟國內廠商都在用高通的晶片。
而近日,高通「翻盤成功」,徹底推翻了之前相關人員對自己的判決,贏得了此次反壟斷案件的勝利。毫無疑問,此次高通的勝利與美國的5G發展是掛鈎的。縱觀美國當地的科技企業,高通是美國當地為數不多能夠與5G網絡沾邊的一家企業,手中掌握著不少5G核心專利技術。
如果此次反壟斷高通失敗,勢必會對美國當地的5G發展形成不利影響,所以此次高通翻身也是存在著一部分這種因素。既然如此的看重高通在5G上的地位,那麼前段時間高通向相關部門遞交申請,請求與華為合作晶片一事應該也會獲得希望。
因為華為作為手機市場第二,用戶基數大,市場需求高。如果高通不許華為合作,那麼華為的市場將會大部分流入聯發科的手中,畢竟三星一直以來都沒有大規模出貨獵戶座的習慣,所以一旦華為與聯發科二者「煮成熟飯」,到時候美國後悔也晚了。
所以既然看重高通在5G時代的地位,那麼對於高通的這個請求,也將會有極大程度的希望。如今的高通頗有一些翻身的感覺,尤其是隨著FTC反壟斷專利案出現轉機之後,高通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也再一次提升,5G時代迎來了應有的發展。但是對華為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自己當年辛辛苦苦超越了高通之後,如今卻又回到了起點,實在心有不甘。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