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暨三所籤約、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陳勇、常務副院長黃寧生,廣州市副市長陳明德、南沙區區長羅兆慈,以及理事會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施爾畏主持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以施爾畏、陳明德為理事長的廣州工研院新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原則通過了廣州工研院理事會章程,聽取了進駐廣州工研院的廣州中科院軟體應用技術研究所、廣州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廣州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所的建設方案及近期工作思路的匯報。
會上,施爾畏分析了世界各國的高技術發展與工業化策略,闡述了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及臺灣發展現代工業的模式,指出了各種體系的優勢與不足。施爾畏強調,廣州工研院應立足於高起點、有特色,要能為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提供有效服務,要建設成為我國具有明顯領域優勢、高度集聚人才的工業研究院。施爾畏指出,廣州工研院未來發展可能存在的四種現象,一是統而不死,管而不韁,理念統一,快速發展;二是分割成三個研究所,相互競爭,各自獨立發展;三是廣州工研院逐步退化,直至消亡,成立政府服務延伸部門,負責招商引資,成為「科技房地產」;四是三年後工研院再次陷入困境。施爾畏要求,各方要珍惜合作機遇,不避艱辛,克服困難,向黨和人民交出令人滿意的答案。要堅持「三滿意」和「五不」原則,即地方黨委政府滿意、當地企業滿意、老百姓滿意,堅持不動搖、不懈怠、不忽悠、不騙錢、不圈地的理念;要認真落實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提出的研究所確立「一個定位、三個重點突破、五個重點培育方向」的指示精神,制定戰略規劃,大膽探索科技與教育、科技與經濟、科技與資本相結合的路子,努力將廣州工研院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工業技術研究院。
會後,施爾畏與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會晤,並共同見證了中科院軟體所、瀋陽自動化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南沙區的籤約儀式,並為三個新成立研究所揭牌。
三個共建研究所的基本定位是以中科院相關院所為依託,重點圍繞廣州市、珠三角地區乃至廣東省在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位造和環境保護領域的科技需求,結合中科院已有科研布局和科技創新成果,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產業前沿技術創新、系統集成創新、工程化研發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根據協議內容,預計到2014年底,廣州軟體應用技術研究所人員規模將達到550人、廣州瀋陽自動化所分所人員規模將達到300人以上、廣州先進技術研究所人員規模將達到500人以上。這3個優勢科研機構進入南沙,將為南沙第二次大開發注入新的活力。
張廣寧表示,中科院三個研究所入駐廣州工研院,是中科院與廣州合作的新起點、新起航,是建設新南沙新的起步,也是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陳明德表示,廣州將加緊落實廣州工研院科研平臺建設,落實科研人員生活配套及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確保廣州工研院成功。
軟體所所長李明樹、瀋陽自動化所所長王越超、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及中科院、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