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打鼾人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專家建議睡眠監測

2021-01-13 中國網財經

  睡覺會打鼾,鼾聲還特別大,有時一口氣沒接上來,然後被憋醒。可別小瞧這種經歷,其實它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典型表現,重則可能因長期缺氧帶來多種疾病,甚至威脅生命。6月13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睡眠中心在該院舉行了義診活動,發現大部分市民並沒有對此引起重視。

  打鼾伴憋氣一晚呼吸暫停最長達4分半鐘

  昭通王明(化名),40歲,睡覺打鼾多年。晚上一直睡不好,甚至有時還伴有心絞痛,自己懷疑有心臟問題,也做過心臟手術,但是之後仍不見好轉。

  去年底,王明到省一院睡眠中心進行監測。結果顯示,他入睡後呼吸暫停數百次,最長暫停時間4分半,缺氧時間(血氧飽和度小於90%)5小時,最低血氧30%。這說明他的呼吸暫停非常嚴重。

  省一院呼吸科睡眠中心主任呂雲輝說,王明患有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他的心臟問題,都與打鼾有關。經過呼吸機治療,王明精神好多了,睡眠有了改善,甚至是心絞痛問題,在睡覺時也沒有出現過。「很多病人有高血壓,但是怎麼吃藥都不好;很多病人有心臟病,但是多年調養也不見效,人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另外,由於患者睡眠中缺氧,可導致血壓升高,嚴重的會引起心臟病、腦血管病發作,甚至猝死。」

  打鼾最好做睡眠監測

  呂雲輝強調,打鼾又稱鼾症,約有90%的打鼾人士患的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即打鼾伴睡眠呼吸暫停。這類患者參與體循環的血氧少了,從而引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夜尿增多、腎功能不全等多種併發症。許多人不重視打鼾,甚至以為是睡得香的表現,並沒有想要治療或堅持治療的意識。

  呂雲輝解釋說,小孩扁桃體增生可引起打鼾,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肌肉鬆弛塌陷可引起打鼾,還有人因為頜面部狹窄或患鼻竇炎引起打鼾。基本治療原則是通過每天睡眠使用阻塞器、手術或者呼吸機來解決。調整飲食和減肥、加強鍛鍊也是一些患者治療的重要手段。

  「因為人清醒時,咽部組織是緊張的,因此不會阻塞呼吸;而睡著以後,有的人咽部鬆弛下來或由於組織肥大,部分氣道受阻,就會出現鼾聲;如果氣道被完全阻塞,氣流不能進入肺部,就會引起呼吸暫停。」呂雲輝說,「在氧氣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大腦會將身體短暫喚醒到剛剛能收緊咽部的程度,從而解除氣道阻塞,伴隨一個響亮的喘息聲,呼吸才恢復正常。如此循環往復,呼吸變得很淺,睡眠支離破碎,使得早上醒來後身體疲憊。長此以往,由於身體經常缺氧,肺部、心臟等器官都會受到損害。」

  專家表示,最易患呼吸暫停綜合症的群體是中年肥胖男性。「這類人群情況一般比較嚴重,尤其是呼吸暫停如果發生在夜間,如果再是喝點酒以後,那就更危險。」

  呂雲輝說,臨床顯示,重症患者會因為睡眠呼吸暫停而導致猝死,危害性很大。他建議,打鼾的市民如果想要根除,最好到醫院做一次睡眠監測。

(責任編輯:吳起龍)

相關焦點

  • 警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別讓打鼾這件「小事」,釀成大禍
    入院期間,張先生進行了呼吸睡眠監測。 監測結果顯示,其一晚上呼吸暫停達387次,總時長為3小時21分鐘,其中最長一次達到63.5秒。 經過對症治療,目前張先生病情好轉,恢復良好。
  • 打鼾、嗜睡 可以做做睡眠監測
    長期睡眠呼吸障礙,尤其是睡眠中頻發呼吸暫停者,可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病、腦中風、糖尿病、慢阻肺、肺心病、惡性腫瘤,甚至睡眠中猝死等」。兒童睡眠障礙表現為「夜間打鼾、白天嗜睡,上課不能認真聽講、厭食、身材矮小等」,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 打鼾者的福音——金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監測中心」成立啦
    近日,金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立睡眠監測中心,可進行多導睡眠監測,來診斷患有睡覺打鼾、鼾聲大且不規律及夜間有窒息感或憋醒等症狀的患者,同時給予個體化治療,從而有效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症狀,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目前,多導睡眠監測(PSG)是診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金標準。
  • 新晃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開展睡眠監測
    您睡覺打鼾嗎?打鼾,大多數人都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但如果告訴您,打鼾輕者可導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重者可導致憋醒,呼吸暫停,隨著病情發展引起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意外、呼吸衰竭甚至猝死,您還不引起重視嗎?!
  • 戴塊「腕錶」監測打鼾 保障睡眠呼吸健康
    近日,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引進省內首家腕式呼吸睡眠檢測儀,患者不用到醫院即可在家監測睡眠呼吸狀況,篩查鼾症,免去來回奔波醫院之苦。據呼吸內科一病房李建龍主任介紹:打呼嚕也叫鼾症,但有部分人在睡眠打呼嚕過程中出現呼吸的暫停,暫停時間從十幾秒甚至到一、二分鐘,在晚上睡覺過程中反覆發作,醫學上將這種打呼嚕很長時間突然不喘氣了,停很長時間,然後又接著開始打呼嚕,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大多伴有低通氣。
  • 贛州五院開展睡眠呼吸監測技術為打鼾患者解憂
    贛州新聞熱線:13803589582 Q Q報料:408869741@qq.com通訊員QQ群:224904370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盧曉華報導: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打鼾」所困擾。近日,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開展了新式的呼吸睡眠監測技術——移動睡眠監測,並已有一批睡眠呼吸障礙的患者接受了這一先進、簡便、舒適的睡眠呼吸監測技術檢查,明確了病因,不再「鼾聲四起」。  曾有調查數據顯示,人群隨機調查打鼾患病率高達19%,尤其是年齡大於40歲的肥胖男性多發,其臨床危害較大,被認為是高血壓、心絞痛、心腦血管栓塞的危險因素之一。
  • 打鼾的人中,四分之一以上患有睡眠呼吸症候群,80%的人自己並不知道
    生活中有不少人睡覺時會打呼嚕,打呼嚕也就是打鼾,被大多數人認為很正常,其實這些看似普通的呼嚕聲,不光會影響身邊人的休息,還可能對打鼾者本人造成不小的危害,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聊聊「打鼾有危害嗎?」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OSA)是指響亮的鼾聲突然中斷,持續時間超過10秒鐘,且反覆出現此症狀的現象。由於呼吸暫停引起的夜間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現夜間猝死。
  • 孩子夜間打鼾頻繁翻身,警惕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是兒童睡眠呼吸障礙疾病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在《中國兒童OSA診治指南》(2020)(簡稱《2020版指南》)發布暨解讀會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夜間打鼾且頻繁翻身,要警惕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指兒童睡眠過程中頻繁發生部分或完全上氣道阻塞,幹擾兒童的正常通氣和睡眠結構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
  • 早搏、房顫、睡眠呼吸暫停、血氧不足?華為WATCH GT 2幫您科學監測
    華為WatchGT 2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實時心率、壓力、睡眠監測信息,引導用戶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同時,還能幫助用戶有效識別疾病風險。疑似早搏、房顫篩查,守護心臟健康目前,我國心律失常患者約有2000萬人,其中房顫患者約1000萬人。
  • 「3億人睡眠障礙」上熱搜,專家呼籲:睡眠監測不能再缺位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關於睡眠經濟的報導昨日登上百度熱搜排行榜第一名。國內醫學專家呼籲,在睡眠經濟大熱、睡眠治療產品方興未艾的今天,普通人的睡眠監測不能再缺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接受記者採訪而在中國人睡眠障礙背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一直以來未被人們所了解和重視——即打鼾,又稱鼾症,學名為睡眠呼吸暫停及低通氣症候群
  • 睡覺1小時呼吸暫停17次?這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最近,冉先生前往新橋醫院就診,經過睡眠呼吸監測發現,他一個小時呼吸竟暫停17次,最長時間達13秒!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醫生們說,外地曾有一個小時暫停呼吸110次,最長憋氣40.8秒的記錄。這樣的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惡性打鼾」即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 《生命時報》專訪我院睡眠醫學中心專家 整版答疑患者睡眠呼吸障礙...
    articleId=5f20cf1004a65e169cf347da發布時間:2020-7-31本報邀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權威專家為睡眠呼吸障礙患者集中答疑生命時報 2020-07-31 第1436期 第20版 | 要聞 作者:楊國平●為啥不打鼾也會呼吸暫停浙江讀者吳先生問:我今年52歲,前段時間由於家人發現我睡覺時呼吸異常
  • 打呼嚕不是睡得香 廈門男子因打鼾呼吸暫停而死亡
    近日,120接到報警,一名不到30歲的男子,因睡覺時打鼾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死亡,醫護人員沒能把他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來。對此,廈門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餘斌主任提醒,長期睡覺打鼾的市民,不妨到醫院做一次睡眠監測。  據餘斌介紹,這名男子長期睡覺時打鼾,且鼾聲又長又響,家人都以為是他睡得香,除了打鼾,他的身體也沒有任何疾病,更無表現出不適。對此,家人和這名年輕男子都沒把打鼾當回事。
  • 男子乏力嗜睡10年,竟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彭先生被診斷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什麼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曾祥伯教授解釋,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SAS)是一種睡眠時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礙,是在連續7小時睡眠中發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暫停,每次氣流中止10秒以上(含10秒),或平均每小時低通氣次數(呼吸紊亂指數)超過5次,而引起的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臨床症候群。
  • 睡眠呼吸暫停:高秀敏死因被隱藏了15年?原來睡覺也會窒息而亡
    否則,她常常會因為打呼嚕而被憋醒,或者因為憋氣而暫停呼吸十幾秒鐘。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俗稱鼾症、打鼾,是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更嚴重者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而造成窒息。
  • 肥胖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有一個生活常識叫「十個胖子九個鼾」,就是說肥胖的人在睡眠時愛打呼嚕。鼾聲如雷固然擾人清靜,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打鼾者自身可能更受傷。這是為何呢?因為,這類人可能患上了一種叫「睡眠呼吸暫停」的疾病。那麼,什麼是睡眠呼吸暫停?
  • 「3億人睡眠障礙」上熱搜,睡眠監測卻緣何被嚴重低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接受記者採訪   而在中國人睡眠障礙背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一直以來未被人們所了解和重視——即打鼾,又稱鼾症,學名為睡眠呼吸暫停及低通氣症候群。《中國人睡眠質量及科普報告》顯示,在患有睡眠問題的中國人當中,約2億人打鼾,7000萬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中重度打鼾症患者比例為15-30%。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孫興國教授指出,睡眠呼吸暫停對身體各個系統都有損害。據了解,因導致血液缺氧,打鼾引發的疾病數達84個,冠心病的50%起因、高血壓的45%起因、糖尿病及慢阻肺的40%起因均源自打鼾。
  • 睡眠監測:為睡眠「畫像」 探索睡眠障礙背後的「秘密」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睡眠障礙,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目前,睡眠監測是國際上治療睡眠障礙的有效手段。丁祥就是通過睡眠監測實現了睡個好覺的「夢想」。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睡眠監測室 曾實 攝退休前10年的晚夜班和飲酒,導致生活作息紊亂,睡眠質量每況愈下。經過近半個月的治療,丁詳從每晚只能睡眠一兩個小時,改善為能睡眠6至7個小時。
  • 新型睡眠耳機有助於緩解打鼾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2日報導,睡眠時佩戴特殊的頭戴式耳機有助於緩解打鼾。新款耳機WhisperSom Curv,外觀類似於只配備一個耳機的隨身聽。隨身聽部分的顯示屏會顯示佩戴者睡眠打鼾時的呼吸頻率,如果檢測出睡眠者與打鼾類似的呼吸間隔頻率,設備會通過耳機播放一系列的聲音來舒緩控制呼吸的神經系統。
  • 不被重視的睡眠窒息症你要小心了!睡眠時停止呼吸很危險
    但有一件事情必須要講,當你躺下睡覺的時候,曾一度停止呼吸,建議你再診斷一下,很可能你患有睡眠窒息症。」當時,斯滕伯格驚呆了,稱自己從來沒聽過睡眠窒息症。據統計,全球大約10億人患有輕微或嚴重睡眠窒息症,睡眠中的呼吸暫停增大了心臟壓力,人體不得不泵血速度更快,從而彌補缺乏的氧氣。體內氧氣水平波動也會導致斑塊在動脈中積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呼吸暫停導致夜晚睡眠不足,並且讓人們感到疲憊勞累,這與記憶喪失、焦慮和抑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