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會打鼾,鼾聲還特別大,有時一口氣沒接上來,然後被憋醒。可別小瞧這種經歷,其實它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典型表現,重則可能因長期缺氧帶來多種疾病,甚至威脅生命。6月13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睡眠中心在該院舉行了義診活動,發現大部分市民並沒有對此引起重視。
打鼾伴憋氣一晚呼吸暫停最長達4分半鐘
昭通王明(化名),40歲,睡覺打鼾多年。晚上一直睡不好,甚至有時還伴有心絞痛,自己懷疑有心臟問題,也做過心臟手術,但是之後仍不見好轉。
去年底,王明到省一院睡眠中心進行監測。結果顯示,他入睡後呼吸暫停數百次,最長暫停時間4分半,缺氧時間(血氧飽和度小於90%)5小時,最低血氧30%。這說明他的呼吸暫停非常嚴重。
省一院呼吸科睡眠中心主任呂雲輝說,王明患有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他的心臟問題,都與打鼾有關。經過呼吸機治療,王明精神好多了,睡眠有了改善,甚至是心絞痛問題,在睡覺時也沒有出現過。「很多病人有高血壓,但是怎麼吃藥都不好;很多病人有心臟病,但是多年調養也不見效,人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另外,由於患者睡眠中缺氧,可導致血壓升高,嚴重的會引起心臟病、腦血管病發作,甚至猝死。」
打鼾最好做睡眠監測
呂雲輝強調,打鼾又稱鼾症,約有90%的打鼾人士患的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即打鼾伴睡眠呼吸暫停。這類患者參與體循環的血氧少了,從而引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夜尿增多、腎功能不全等多種併發症。許多人不重視打鼾,甚至以為是睡得香的表現,並沒有想要治療或堅持治療的意識。
呂雲輝解釋說,小孩扁桃體增生可引起打鼾,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肌肉鬆弛塌陷可引起打鼾,還有人因為頜面部狹窄或患鼻竇炎引起打鼾。基本治療原則是通過每天睡眠使用阻塞器、手術或者呼吸機來解決。調整飲食和減肥、加強鍛鍊也是一些患者治療的重要手段。
「因為人清醒時,咽部組織是緊張的,因此不會阻塞呼吸;而睡著以後,有的人咽部鬆弛下來或由於組織肥大,部分氣道受阻,就會出現鼾聲;如果氣道被完全阻塞,氣流不能進入肺部,就會引起呼吸暫停。」呂雲輝說,「在氧氣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大腦會將身體短暫喚醒到剛剛能收緊咽部的程度,從而解除氣道阻塞,伴隨一個響亮的喘息聲,呼吸才恢復正常。如此循環往復,呼吸變得很淺,睡眠支離破碎,使得早上醒來後身體疲憊。長此以往,由於身體經常缺氧,肺部、心臟等器官都會受到損害。」
專家表示,最易患呼吸暫停綜合症的群體是中年肥胖男性。「這類人群情況一般比較嚴重,尤其是呼吸暫停如果發生在夜間,如果再是喝點酒以後,那就更危險。」
呂雲輝說,臨床顯示,重症患者會因為睡眠呼吸暫停而導致猝死,危害性很大。他建議,打鼾的市民如果想要根除,最好到醫院做一次睡眠監測。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