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開發商逾期交付房屋?

2020-12-19 周律師說法

#房子#近年來,全國大多城市商品住房價格經歷了新一輪上漲,隨之而來的現象是,交房即維權。其中,開發商逾期交付房屋的違約佔比不在少數。

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約定,購房者在接收房屋時,開發商需要向購房者提供「兩書一表」,以此來證明房屋的質量已經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標準,具體包括:

《住宅質量保證書》是開發商針對房屋質量及保修期限、範圍作出的承諾。

《住宅使用說明書》則是針對房屋設計、施工及驗收中的具體技術指標,如抗震指數、牆體結構類型等作出的相關說明。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是指建設單位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後,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的行為。

假設有如下案例:

商品房買受人與開發商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日期為A日,而於A日房屋實際已經竣工驗收合格,只是開發商還未能在A日取得相應的備案文件和資料,即上文中所述的「兩書一表」。此時開發商為了避免對買受人構成交付違約,於是便通知買受人接收房屋,而買受人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便籤署了收房確認表,並領取了鑰匙。而開發商實際取得「兩書一表」的時間卻是A+X日。那麼,在此種情況下,日後買受人得知上述真相後,能否向開發商主張從約定的交房日A日到A+X日的逾期交房違約責任?

對於上述問題,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爭議來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11條的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XX副院長的答記者問。《解釋》第11條規定,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XX副院長在就這一司法解釋的答記者問中談到,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交鑰匙」。

由此,有觀點認為,交付無非是移轉房屋的佔有,現房屋事實上已由買受人佔有,應視為出賣人之交付義務完成,而無須考慮房屋交付的約定條件或法定條件;還有人認為,出賣人將不符合約定的房屋向買受人為交付,買受人又接收的,應視為雙方變更房屋交付條件,只要房屋交付時符合法定條件,即為交付完成。

實踐中,有些法官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在房屋交付時間上,理論上要具備合同約定的交付條件才可交付,但是如果具備了事實上的使用條件,雖然未具備合同約定的條件,買受人選擇接受房屋並裝修入住,即可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買受人接受房屋並籤署了入住聲明,實際接受了房屋,是其對自己權利的自由處分。形成了房屋實際交付的事實,在此情況下,買受人無權要求出賣人承擔實際交付日起至起訴日止的違約金,且案涉房屋現已驗收合格,如有證據證明房屋在交付時存在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或因不符合合同約定交付條件,給買受人造成其他實際損失的,買受人可以另行主張賠償。

從另一個側面觀察,如果開發商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日期,工程已經實際竣工驗收合格,僅未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備案,或者備案日期遲於約定交付日期。那麼在約定交付日期,買受人仍可以開發商未取得合同約定的交付手續拒收房屋,直至開發商具備相應的交付資質為實際交付日,逾期交付期間,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逾期交付的違約責任。但如果買受人已經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日期實際接收房屋,轉移房屋的佔有使用,同時,房屋並無違反合同約定的實際缺陷,而且開發商在實際交付日後的合理期限內已經完善了相應的交付資質文件,應當將買受人實際接收房屋日期認定為開發商的實際交付日期。因此,買受人在實際接收房屋後不能再向開發商主張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

實踐中按照以上觀點裁判的案例不在少數,包括:(2019)魯08民終4537號、(2018)贛06民終406號、(2016)桂12民終975號、(2018)黔2727民初824號、(2019)贛0734民初1470號、(2019)豫09民終1959號等。

而筆者以為,以上觀點有值得商榷之處。

第一,房屋為其有重大價值之不動產,如果讓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投入市場流通,不僅可能造成當事人的重大財產損失,而且還威脅著公共安全。因此,國家法律法規對房屋的交付使用作有強制性規定,如「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這是商品房流入市場的最低條件,合同雙方都必須遵守。否則,國家對於房屋安全的管理將失去控制。認為不論是否符合約定或法定條件,「事實交付」均已完成交付的觀點,一方面實際上肯定了開發商的不誠信行為;另一方面可能導致大量存在安全問題的房屋投入使用而影響公共安全。此外對買受人也極為不公,因為交付完成的法律後果之一是房屋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買受人不僅要忍受房屋可能存在質量瑕疵的事實,還要承擔這一房屋的毀損、滅失風險,這與民法之公平原則相去甚遠。

第二,開發商明知自己的房屋尚不符合約定的交付條件而交付的,在法律上屬於交付的商品有瑕疵。雖然,根據《合同法》第157條及第158條第一、二款的規定。買受人有及時檢驗商品質量及在合理期限內通知出賣人的義務,買受人怠於履行此義務的,視為標的物的質量符合約定。但是,《合同法》第158條第三款同時規定,如果出賣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提供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不受通知時間的限制。購房者非建築專業人員,如果過分加重購房者驗收責任,無疑會縱容開發商故意違約,不利於保護弱勢方的利益。

因此,即使買受人已經實際接收房屋並裝修入住,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並不能因此而轉移給買受人,只有當開發商實際取得房屋竣工驗收合格相關備案文件時,才真正具備向買受人交付使用的標準,因此在認定逾期期間時,應當以合同約定的交付日期起至實際取得相關資質文件時止,是為開發商逾期交付的時間段,據此承擔逾期交付的違約責任。

實踐中支持以上觀點的案例有:(2019)最高法民再216號(該案例中,原被告雙方都存在違約情形,從而導致工程驗收不合格而延期,進而,實際交付日期為整改合格日期,根據雙方的責任大小劃分承擔違約責任的份額)

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實踐中房屋交付的具體情形五花八門,具體適用哪種觀點,不能一概而論,應當結合具體案件的實際情況綜合衡量,權衡各方利益,保護合法權益。

涉及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建築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七條 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範。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國務院《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十七條 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依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備案。

相關焦點

  • 商品房的交付條件及開發商逾期交付責任、辦證義務裁判指導意見匯總
    買受人在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辦證期間內未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如開發商在此期間內已完成房屋權屬初始登記並提供了相關的辦證資料,並通知買受人提交登記申請的,可認定開發商已履行了辦證義務,不承擔逾期辦證的違約責任。
  • 逾期交房的責任怎樣認定 違約金怎麼算
    現在很多人都會因為工作關係或者投資而購買房產,但是有點開發商不按時交房,從而造成了一些影響。那麼,逾期交房的責任怎樣認定?逾期交房違約金怎麼算?逾期交房可以退房嗎?針對這幾個問題小編為您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逾期交房有違約金,那逾期辦證的違約金如何計算
    房地產市場一直對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逾期交房或許很多人見慣不怪,而且現在對逾期交房的判定和懲罰愈發清晰。那如果正常交房卻逾期辦理房產證,又該如何維權?我們先來看看逾期辦理房產證是如何認定的。如果開發商在合同約定期限內未向不動產登記機關報送辦理房屋不動產權登記所需全部資料的,那就視為開發商逾期辦理房產證,購房人可請求開發商承擔逾期辦證違約責任。這種情況意味著開發商在約定時間無法交付房產證,即視為違約。那開發商逾期交付房產證的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 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怎麼辦?江西高院出手了!
    「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法律適用爭議較多,特別是商品房交付條件的認定、逾期違約金的認定和調整、免責情形和訴訟時效的計算等問題,不僅當事人爭議大,不同法院之間,認定標準和裁判尺度不統一也較普遍。」省高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現行法律框架內提出既符合裁判規律、又能合理平衡開發商與業主之間利益的指導意見勢在必行。
  • 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怎麼辦?江西省高院發布國內首個審判指引
    近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發《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審判指引》。據悉,這是國內首個規範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裁判標準的地方性司法指引性規範。「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法律適用爭議較多,特別是商品房交付條件的認定、逾期違約金的認定和調整、免責情形和訴訟時效的計算等問題,不僅當事人爭議大,不同法院之間,認定標準和裁判尺度不統一也較普遍。」江西省高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現行法律框架內提出既符合裁判規律、又能合理平衡開發商與業主之間利益的指導意見勢在必行。
  •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中開發商的幾類違約責任認定
    一、開發商逾期交房的責任認定 交房即「房屋的交付」是商品房買賣合同履行中的重要環節,交房不同於普通買賣合同中的交貨具體而言,從程序上是由開發商的通知收房、房屋交付與購房者的質量驗收、書面確認四個基本環節組成;從專業技術方面,則涉及房屋質量驗收、相關房地產資料交付與出示兩大基本問題。筆者認為,開發商的交房義務實際上是由書面通知義務、交付房屋的主義務及交付、提示必要文件資料的附隨義務組合構成的義務群。
  • 開發商逾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逾期交房就是在買家履行交付購房款後開發商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時間按時交房,逾期交房涉及到合同違約。而影響違約金多少的首要因素就是開發商逾期交房的時間。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在實際案例中的具體情況。《案例》天津的李先生就有過這樣的遭遇。
  • 開發商逾期交房,購房者如何把握訴訟時效?
    合同中往往規定了大量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如出賣人逾期辦理初始登記、逾期交付房屋、逾期提交備案材料、逾期辦理轉移登記等。現實中,房屋買受人主張權利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而且要考慮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調整後對之前時效的影響,如果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權利,將導致權利的喪失或權利效力減損的法律後果。
  • 開發商逾期辦理房屋產權證書,違約責任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實踐中,老百姓購買房屋時不僅面臨延期交房的風險也存在延期辦理房屋權屬證書的法律風險面對此問題,購房者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逾期辦證的違約責任同時,辦證請求權屬於物權請求權而不適用訴訟時效,即便逾期辦證違約金因超過訴訟時效而未獲法院支持,買受人仍然可以請求開發商繼續履行辦證義務。
  • 不具備交付條件的,開發商通知交房有什麼法律後果?
    交房即「房屋的交付」是商品房買賣合同履行中的重要環節,交房不同於普通買賣合同中的交貨,而是具有顯著的合同程序性與專業技術性的活動,那麼不具備交付條件的,開發商通知交房有什麼法律後果?二、開發商在通知交付時未辦理綜合驗收,違反了雙方合同的約定,應以實際符合交付條件之日作為交付日期,開發商承擔逾期交付的違約責任。三、商品房不符合交付條件,但已實際交付的,如果出賣人能夠完成辦理房地產權證的,以符合交付條件之日為交付日,不能完成辦理房地產權證的,以未交付論。
  • 樓盤逾期交付 違約金該怎麼算?法院判賠結果出人意料
    &nbsp&nbsp&nbsp&nbsp按照合同約定,東方雍華府的交付時間是2017年12月31日前。同時,開發商應在2018年3月31前,把房屋、土地權證辦好交給胡女士。&nbsp&nbsp&nbsp&nbsp但東方雍華府未能如期交付。
  • 逾期交房違約金是多少?開發商晚交房咋辦?
    買房交易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糾紛,其中逾期交房引發的糾紛就是其中一種。如果賣家逾期交房,就會耽誤買家的入住,會給買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會耽誤買家子女的等,所以逾期交房的問題需要重視,那麼逾期交房違約金比例是多少呢?怎樣起訴開發商晚交房違約金呢?
  • 統一逾期交房違約金調整範圍
    江西高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指引》購房人必讀,開發商必看。    記者獲悉,近些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因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引發的糾紛大量湧向法院。據統計,2019年江西全省法院審結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3700餘件,佔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數的1/3。
  • 從商品房買賣主張逾期辦證違約金,如何計算訴訟時效?
    從商品房買賣主張逾期辦證違約金,如何計算訴訟時效?,開發商多年逾期辦理房屋產權證,業主多次要求其辦證未果,遂訴至法院主張違約金。2012年8月23日,該開發商發出書面交樓通知向原告李某交付了房屋,李某於2012年12月裝修入住,使用居住房屋至今。從李某接收房屋之後,該房屋一直未辦理相關權屬登記。2020年3月2日,李某訴至法院,要求開發商協助其辦理房屋權屬登記並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 「逾期交房、逾期辦證違約金約定低於日0.5‱(年1.8%),視為無效...
    一 【適用案件範圍】本指引所指的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是指自然人因購買商品房與開發商籤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或銷售合同後,開發商未能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向購房人交付房屋、辦理房屋產權證,引發的購房人起訴開發商,要求開發商承擔逾期交付房屋和逾期辦證違約責任的糾紛。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與開發商之間因購買商品房逾期交房、辦證發生的糾紛可以參考本指引處理。
  • 房屋延期交付違約金怎麼計算?標準是什麼?
    自己是延期才拿到了房子的,那麼這種對方違約交付房屋的情況下,延期交付了房屋的時間。房屋延期交付違約金怎麼計算?標準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來看一看。一、房屋延期交付違約金怎麼計算根據購房者與開發商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約定,開發商逾期交房和逾期辦證一般要承擔支付違約金的違約責任。但法律同時還有三年訴訟時效規定,超過時間主張權利,就會面臨權利不受保護的窘境。
  • 房屋買賣合同違約如何確定賠償金,怎麼處理?
    人們在購房籤訂購房合同時,一般都會約定違約金,在一方出現違約的情況時,守約方可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而大家對違約金的不理解可能會導致日後的合同糾紛,那麼房屋買賣合同違約如何確定賠償金,怎麼處理?
  • 法院明確:「開發商逾期交房、逾期辦證違約金約定低於日0.5‱(年1.8%),視為無效格式條款,按銀行逾期貸款利息標準計算
    本指引所指的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是指自然人因購買商品房與開發商籤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或銷售合同後,開發商未能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向購房人交付房屋、辦理房屋產權證,引發的購房人起訴開發商,要求開發商承擔逾期交付房屋和逾期辦證違約責任的糾紛。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與開發商之間因購買商品房逾期交房、辦證發生的糾紛可以參考本指引處理。
  • 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北京法院網 | 作者:代祖勇   問:  2011年5月,我和某房地產公司籤訂了《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某房地產公司將樓房一套出售給我,房款價格為90萬元,同年12月31日前交付房屋
  • 開發商是否應當向業主支付懲罰性逾期交房違約金?
    開發商逾期交房,給業主造成的損失主要表現為居住利益的損失,這個損失的量化一般表現為當地相類似屋的房租損失。但是,預售合同可能會約定每日已付房款萬分之五的逾期違約金,這個數字遠遠高於業主每日房屋租金的損失,屬於懲罰性的違約金。對此懲罰性的違約金,根據違約金調整的一般規則,是很難得到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