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2021年只有幾天了。2020年最後一個大規模召回品牌會是誰?也許我們已經有答案了:現代韓國今年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召回!47款車型8萬多輛,其中60%以上是新能源車。
韓國發展現代企業開始8萬輛召回
6成新能源車,中國會進行召回麼?
召回的原因是,這些汽車可能會突然剎車踏板重量,甚至剎車失靈,當他們需要剎車,非常危險。中國車主可以放心,召回目前是韓國本土的。(但涉案車輛的制動系統與國產車的制動系統相同,將來是否會發生召回,或者是否有可能)
你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次召回的原因與剎車安全有關!之所以出現這一重大隱患,是因為現代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剎車輔助系統」存在漏洞!--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現代此次召回,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其他汽車企業的「靈魂拷問」。你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往下看,我將從剎車輔助的原理開始。
從汽車的」剎車輔助系統」開始
燃油車的系統很簡單!
在傳統車啟動之前,普通人(非運動訓練師)踩剎車都很累,往往需要同時發揮全部力量和重量。為了方便普通人和女性輕鬆開車,我們的車有一個神奇的系統——剎車助力系統。
簡單問題來說剎車助力信息系統設計就是當我們國家需要踩剎車的時候,汽車企業本身會「幫我們自己一把」。原理是這樣的:發動機管理工作的時候,進氣道會產生一個真空,有真空就有吸力。我們把這個吸力「引入」剎車控制系統,讓這個力道來「幫我們作為一把」,我們可以操縱利用起來不就輕鬆多了?
即使是渦輪增壓車
制動輔助系統仍然非常簡單
這是最傳統的自然可熱發動機型號,制動動力系統的情況,因此也被稱為"真空動力"。因此,這裡的問題是:今天的汽車渦輪增壓,當發動機正常工作時,空氣飛霧中的壓力是"正"的(與自然吸力完全不同)。
發動機沒有真空吸力,那麼誰來提供「協助」?--很簡單!只要加一個真空泵。例如,在我駕駛的GA4中,發動機的凸輪軸直接驅動真空泵。發動機啟動後,真空泵開始工作,為制動系統提供強大的「吸力」。
用電動泵提供真空吸力?
簡單卻可靠!雖然有點原始,
但隨著中國如今我國新能源車的不斷發展普及,在剎車助力我們這一塊上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因為對於傳統的燃油車的助力信息系統已經不再選擇適合企業新能源車。比如說純電動車壓根就沒有進行發動機,比如說插電混動車也可以「純電模式」使用,發動機完全不啟動……
因此,剎車系統將需要找到其他的方法,以得到「幫助」.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電動真空泵」來提供真空吸力。簡單來說,這個計劃就是「將傳統汽車的動力系統改造成新能源汽車」。
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原始,不需要軟體控制,純屬機械。有點可靠性好,幾乎沒有故障,雖然看起來相對落後。豐田目前是這一計劃的支持者。國內吉利、廣汽等大多採用這一技術方案。
電動助力系統
它看起來很先進,但可靠性值得懷疑
隨著電動汽車控制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對電機能量回收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制動系統需要進行大幅度的升級。傳統的真空輔助系統有點落伍了。全新的「全電子控制電源系統」逐漸成為主流。
所謂「全電控助力系統」,就是由電機直接提供推力,而不是所謂的真空抽吸(和現在流行的「電動定向助力」很像)。什麼時候需要多大功率,如何匹配電機的能量回收,都可以通過軟體精確調試,非常先進。
但是對於此類「全電控助力信息系統」卻也存在著可靠性管理方面的風險:軟體死機或者通過軟體企業存在BUG,或者是一些其他相關硬體設備故障,都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剎車安全教育問題。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被召回的這些中國現代車「剎車踏板變重,甚至剎車失靈」就是一個典型的安全環境問題。
國內電力輔助機型中也會有BUG嗎?
目前,世界上有研發的"全電系統"企業如此之少:德國博世、韓國現代摩比斯、中國萬都。現代召回的所有車型都配備了自己的"現代莫比斯 IEB 系統"。配備德國博世IB系統的"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也遭遇了數起莫名其妙的剎車故障報告。
智能化、自動化、電子化是汽車發展的方向,這本身就是正確的。但「看上去先進,要先進」往往是很多車企的通病。可靠性不應該放在第一位嗎?據報導,現代和博世的剎車系統不止一次出現故障,這或許也是對其他品牌車企的一次「靈魂拷問」:在它們沒有得到全面改進之前,我們真的想「看上去先進而先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