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要被出售」的傳言鬧了很久今天終於落下帷幕,正式官宣由榮耀的約40家關聯方在《深圳特區報》上發布聯合聲明收購華為榮耀,收購完成以後,華為不再持有榮耀的股份。也不再參與經營管理和決策。
本次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和39家榮耀代理商和經銷商共同成立專為收購榮耀而生的新公司。這次收購的完成可以說是榮耀相關的產業供應鏈,發起了一場自己自救行動。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的高端手機晶片已不可獲取。而目前華為僅剩的海思麒麟9000晶片。必然會供給華為的高端機系列。如果華為繼續持有榮耀品牌。而手機核心晶片不可獲取,這將是對榮耀最大的打擊。也是對榮耀的供應鏈的打擊。出售給其他公司,可以擺脫目前對華為晶片的限制供應政策,同時也可以讓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能夠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
榮耀品牌成立於2013年,為了應對中端手機的競爭壓力,華為當時成立的是雙品牌戰略。而榮耀堅持是以網際網路創新的輕資產形式。主打的是面向年輕人群的極致性價比。所以在2017年的時候,榮耀就以5,450萬臺的銷量,789億元的銷售額,榮登中國網際網路手機第一的寶座。可見榮耀品牌面向年輕人群體的成功。
因為晶片的不可獲得性,所以華為把手機銷量寶座又讓給了三星。一度榮耀手機的出貨量在市場佔有率達50%,華為手機戰略的調整反而成就了小米,使得小米手機的銷量位居全世界第3名。中藥品牌的出售,又給了其他國產手機發展的機會。比如都是以年輕人網際網路品牌的子品牌為主,OPPO的realme系列,VIVO的IQOO系列。榮耀品牌的暫時退出,會讓這些子品牌暫時喘口氣來提升自己的銷量。
面對這一次榮耀品牌的出售,是否屬於華為的暗度陳倉,我們不得而知。同時也有兩點疑問存在。
1.榮耀品牌的出售以後,是否會讓美國相信並且重新給榮耀品牌供應晶片,我們持懷疑的態度。
2.失去了華為這顆大樹的品牌支持。最終還有多少人會一如既往的支持榮耀這個品牌。從硬體到管理到服務到售後,任何一個地方的疏忽都有可能會毀了這個品牌。
華為出不得已的原因出售榮耀品牌。這樣說可能會感覺到惋惜。可能會覺得一個時代的終結。但是這不否認華為的聰明之處。出售榮耀品牌獲得了大量的現金流,可以支持接下來的華為的發展重心。今天的忍痛出讓,可能是明天更好的回歸。
硬體發展受限,今年華為的重點發展是軟體生態。據悉華為已經把汽車生態業務和消費者業務整合。和華為的相關汽車技術公司已經註冊了相關的技術專利。毫無疑問,華為已經挺入了汽車領域。根據天眼顯示,華為電動技術公司於今年9月份成立。主要的業務範圍是車載智能設備的製造和銷售。加上前幾天華為、寧德時代攜手長安公司共同宣布將打造電動汽車的高端品牌。華為在通信領域的頭部地位無可取代,寧德時代可以說是新能源電池供應商巨頭之一,而長安汽車作為國產車的一線品牌。這三家巨頭的合作目標應該是劍指特斯拉。同樣將打造一個全球領先的,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雖然說華為不造車。但是擁有這些智能造車技術。想要造車,只是缺少一個契機而已。
在5G時代,作為萬物互聯的宗旨,車聯網是現代智能化汽車的必需品。也是鴻蒙系統車機接口發展的一個重要承載的樞紐。隨著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宣布鴻蒙系統1.0發布以後。隨後會通過汽車,手錶,智能家居來。逐漸地推廣鴻蒙系統。隨著目前華為的智慧屏,車聯網。都已經實現了鴻蒙系統的支持。華為和美的集團合作推出的智能家居全部搭載的是鴻蒙系統,最後再加上鴻蒙系統控制的中心節點—手機,全部升級鴻蒙系統以後。那麼就真的可以實現萬物互聯宗旨,鴻蒙系統將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作業系統。通過華為的積極布局,華為在軟體生態上面有可能會成為微軟和谷歌這樣巨無霸級的存在,也許這又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