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於死地而後生,全球智能市場變數增加-華為出售榮耀的戰略分析

2020-11-19 IT老菜鳥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分析過每當華為危機到來時,華為就會戰略收縮,選擇出售自身的優質或者準核心業務,獲得未來戰略進攻的基礎。因此從戰略上,華為出售榮耀是不得已而為之,目前晶片問題懸而未決,即使美國變天這個問題可能也不會好轉,目前高通只獲得了4G晶片的出售許可,在5G時代榮耀如果不求生無非是安樂死

對華為的意義

同時,現在華為也急需現金流的支持。傳言中華為在發展晶片的IDM模式,另一方面在終端業務受阻的情況下,華為也需要資金的支持來實現自身業務在軟硬體方面的轉型,同時繼續維持在基礎ICT產業的研發開支。華為缺的是時間和資金,這也就是任總說的戰略撤退,最終目標可能是為了2~3年後的戰略進攻的原因。


因此對於華為來說,出售榮耀這是一件傷心的事情,但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當前華為的困難顯而易見,而且暫時無解,通過出售榮耀,華為獲得了持續發展的現金流,電信主營業務的可持續發展也可以繼續集中資源解決。中國歷史上戰略撤退是為了戰略進攻的故事很多,勾踐臥薪嘗膽幾年三千越甲照樣可吞吳。

對華為合作夥伴的意義

對華為的合作夥伴而言,這是解決當前困境的好方法,一個品牌徹底的倒下,對華為的合作夥伴而言壓力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的收購方有很多華為產業鏈的合作夥伴參與,這就意味著榮耀獨立後可以保持原有的線下渠道,同時在利益鏈上保證合作夥伴的參與,也確保榮耀獨立後華為的合作夥伴可以全力支持榮耀的商業成功。

對美方的意義

對於美國來說,我認為這有可能是和美方溝通完畢後的妥協的結果,包括最近全款付了高通18億美元專利費、高通恢復對華為4G晶片供貨的事情,我認為這些都是有關聯的,甚至孟晚舟案可能也會有轉機。我認為對於美方來說,這算是多次逼迫華為後」華為妥協「的結果,無疑是一種」階段性「的勝利,因此我認為無論是谷歌GMS還是高通晶片,榮耀以後會全無阻礙。

華為終端競爭對手的意義

對華為終端的主要競爭對手而言,這事情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顯然在未來降低了競爭對手搶佔華為遺留的國內外市場空間的預期。榮耀獨立後肯定會從低端到高端全面和小米、OPPO、VIVO競爭,目標肯定是在上市前實現中國市場前三、全球前五的市場份額。

以華為的狼性的慣例,榮耀獨立實際上是狼群出洞,沒有了華為的束縛,榮耀完全可以更「浪」一些。因此這件事情對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頭疼的事情。而且一旦晶片的限制解決,安卓智慧型手機所有玩家將在硬體上拉齊,如果在軟體上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繼續使用華為的軟體技術,很多競爭對手會為此頭疼,硬體無差異,軟體比不過,華為的情懷依舊在榮耀骨子裡面。

戰略分析榮耀獨立後的道路


1、榮耀獨立的目標就是上市,只有上市才公開透明,才能獲得的信任,甚至在榮耀上市過程中海外資本加入,我認為這個可能性也是有的。

2、榮耀不再屬於華為,但是可以繼續從軟體技術上和華為合作,榮耀和華為成為了技術授權的合作關係。在一段時間內榮耀還是使用EMUI,但是未來肯定會研發自己的UI,但是我看好榮耀使用華為的鴻蒙系統,榮耀會作為華為的合作夥伴留在華為消費者1+8+N的戰略中,HMS等華為終端核心的技術,榮耀會通過授權繼續使用。

3、榮耀會全力在AIoT領域發力。榮耀親選已經註冊,打造AIoT的生態會是榮耀的重要目標,之前華為Hilink生態的發展,相比華為的智慧型手機而言,我認為並不算做的太好。榮耀會發力AIoT的生態,不但自身作為HiLink生態的一部分,更應該基於鴻蒙OS,接過HiLink生態的接力棒,補足原本相對弱勢的一環。

4、榮耀目標是國內份額領先,所以榮耀肯定會涉足高端機型,面向高端用戶。基於鴻蒙OS和HiLink戰略,華為終端會持續轉型成為谷歌那種軟體服務商,僅保留高端手機作為驗證機型,可能不再涉足線下,可能不再涉足生態。這也就意味著鴻蒙會向全球智能設備企業開放,而榮耀是其中重要的客戶。

5、榮耀會全面對標主要的競爭對手,從低端到高端,從手機到生態,獨立後的榮耀會更可怕。但對於國內的智能產業從業者來說,這可能又是一次機會。主要競爭對手通過生態鏈企業造富的神話在榮耀生態上可能會重現

6、從市場上來說,榮耀會逐漸收復華為遺失的海外市場,在國內強力壓制競爭對手。榮耀的股東中有很多華為的合作夥伴,這也就意味著在國內線下渠道榮耀可以完全替代華為。我認為,在華為終端業務收縮的情況下,榮耀的目標很明顯是要取代華為目前絕大部分線下和線上的手機市場,即使因為政治形式變化導致華為的晶片問題解決,我認為這個策略也不會改變,華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將轉型為「谷歌」,為合作夥伴提供平臺和生態的支持。



結論

因此,華為出售榮耀是一種戰略收縮,也是在當前政治環境下促進華為終端戰略轉型,最終實現戰略進攻的必要之路。對於榮耀而言,即使被出售,即使在股權上和華為再無瓜葛,也依舊是華為終端的重要生態合作夥伴,同時,榮耀的目標就是成為中國智能終端市場第一,這裡的智能終端不僅僅是手機,而且5G時代萬物互聯的智能終端。

相關焦點

  • 置於死地而後快與置於死地而後生
    美國為了打壓華為,以國家名義對華為實施了最為嚴厲的封堵。據衛星網消息稱,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延長華為臨時許可九十天,同時,全面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需先得到美國批准。衛星網指出,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代表企業華為公司採取新的限制措施,給華為乃至中國科技進步帶來了巨大衝擊。
  • 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星座
    人生短短數十載,如白駒過隙,世事無常誰都無法預測下一秒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在困難面前毫不懼怕,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星座。白羊座白羊座給人們的印象是大大咧咧,什麼事情都不會放在心上的模樣,困難什麼的也總是一笑而過,滿不在乎。
  • 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背後的市場考量
    榮耀手機將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和華為無任何關聯,華為不參與任何經營和管理。華為希望通過出售榮耀手機,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權益,同時也希望此舉能避免渠道、供應商和員工等的利益受損。華為僅僅用了約七年時間,就成功打造了榮耀品牌,在中低端的手機市場迅速崛起。市場機構Trustdata統計,2019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榮耀銷售量大於蘋果和小米,位列第四。
  • 華為正式出售榮耀:手機市場重洗,任正非戰略退卻
    從9月份開始,榮耀就沒有發布任何新款手機,PC、平板、耳機等產品的發布頻率也明顯降低。華為出售榮耀的傳聞始於今年10月,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一份研報中分析,華為應對美國禁令的潛在對策,有可能出售榮耀手機業務。
  • 戰略性出售榮耀:緣何現在和未來最大的贏家依然是華為?
    此種狀況下,出售榮耀,將讓華為釋放「缺芯」的壓力。 據Canalys的統計,今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中,榮耀佔據了26%,其中,海外市場佔華為全球出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國內佔到三分之一左右。照此計算,如果華為出售榮耀,意味著未來的每個季度中將會從榮耀品牌中節省出接近1/3的手機晶片給華為。
  • 華為正式出售榮耀:手機市場重洗,任正非戰略退卻|深網
    從9月份開始,榮耀就沒有發布任何新款手機,PC、平板、耳機等產品的發布頻率也明顯降低。 華為出售榮耀的傳聞始於今年10月,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一份研報中分析,華為應對美國禁令的潛在對策,有可能出售榮耀手機業務。
  • 深網丨華為正式出售榮耀:手機市場重洗,任正非戰略退卻
    華為出售榮耀的傳聞始於今年10月,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一份研報中分析,華為應對美國禁令的潛在對策,有可能出售榮耀手機業務。 2011年,榮耀作為華為旗下的產品推出,2013年12月,成為獨立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主打性價比和年輕市場。 除了手機之外,榮耀品牌還包括PC、平板、智能電視和手錶等產品線。由於市場定位和產品體系都極其類似,榮耀也被公認為是華為對標小米的品牌。
  • [焦點]出售榮耀,華為戰略大撤退的關鍵標誌?
    出售榮耀 或可帶來多贏局面這印證了天風證券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在其最新報告中的分析——華為可能出於規避美國制裁及回收資金等理由,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被「實體清單」這近一年半來,華為其實已數次「撤退」。例如,2019年6月3日,媒體報導了亨通光電收購華為海洋網絡(香港)有限公司51%股權的消息,當時業界就有分析表示,華為的「戰略退卻」或將從退出海纜市場開始。
  • 華為回應出售榮耀:或是華為戰略大撤退的一個關鍵標誌
    請君查閱: 《出售榮耀,華為戰略大撤退的關鍵標誌?》 10月14日,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華為正在與神州數碼及其他競購方談判,以求出售榮耀手機業務的一部分,據稱交易價格可能高達37億美元(約250億元人民幣)。消息稱出售內容可能包括榮耀品牌、研發能力以及相關的供應鏈管理業務。除神州數碼外,其他潛在買家還包括TCL和小米。
  • 出售「榮耀」!華為真的會走到這一步嗎?
    因此,外採能不能買到晶片的變數也依舊很大。而如果到明年晶片儲備即將用盡之時還無法解決晶片供應的問題,無芯可用的華為要麼就得退出手機業務,要麼就只能選擇壯士斷腕的方式,放棄性價比品牌榮耀來保住高端系列的華為品牌了。因此,對於華為來說,為了保住主打高端的主品牌,現在就開始考慮如何處理與榮耀的關係,從戰略的角度上前置謀劃也實屬正常。
  • 華為真的要出售榮耀?
    但一紙來自美國的禁令打亂了華為前進的步伐。曾信心十足進入「中國前二,全球前四」的榮耀,近期更是屢次陷入被出售的傳聞中。作為華為旗下手機雙品牌之一,榮耀在早年完成了學習和趕超小米的任務,新階段的目標是全球前四、中國前二。
  • 華為出售榮耀的背後——2020年智慧型手機市場透析
    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2020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智慧型手機行業也不例外。疫情在全球各國的傳播度有異,由此引發的「封城」、「斷航」、「宵禁」等政策也有輕重緩急,進而對智慧型手機銷售的影響有時間差。
  • 榮耀出售!或是華為軟體生態的開始
    該公司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和39家榮耀代理商和經銷商共同成立專為收購榮耀而生的新公司。這次收購的完成可以說是榮耀相關的產業供應鏈,發起了一場自己自救行動。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的高端手機晶片已不可獲取。而目前華為僅剩的海思麒麟9000晶片。必然會供給華為的高端機系列。如果華為繼續持有榮耀品牌。而手機核心晶片不可獲取,這將是對榮耀最大的打擊。也是對榮耀的供應鏈的打擊。
  • 華為榮耀的前世今生,及榮耀不可能被出售的十大理由
    前幾天,某證券分析師整了一個關於華為出售榮耀的所謂分析報告,搞得沸沸揚揚,後來官方闢謠,各平臺大部分相關文章都刪了。另外,榮耀手機經常脫銷,所以,榮耀有很好的現金流,也為華為貢獻很好的利潤。華為沒有出售榮耀的理由,難道象那個謠言所說,僅僅為了解決1000多人的就業?搞笑了,華為近20萬人的體量,幾千人隨便放到市場部去鍛鍊,去全國或全球170多個國家,或進預備隊,太容易解決了。
  • 榮耀出售!華為重心的轉移,軟體生態
    該公司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和39家榮耀代理商和經銷商共同成立專為收購榮耀而生的新公司。而這些公司的背後主體大頭則是深圳國資委控制。這次收購的完成可以說是榮耀相關的產業供應鏈,發起了一場自己自救行動。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的高端手機晶片已不可獲取。而目前華為僅剩的海思麒麟9000晶片。必然會供給華為的高端機系列。如果華為繼續持有榮耀品牌。而手機核心晶片不可獲取,這將是對榮耀最大的打擊。
  • 華為徹底出售榮耀,小米登全球第三,明年市場誰主風雲
    華為出售榮耀後,還能反超三星嗎?未來手機市場誰更像老大 最近這幾年華為勢不可擋,基本上手機市場都是通殺,國內欣欣向榮的同時,在歐美市場也算是異軍突起,然而隨著美國針對加劇,華為遇到了一些麻煩,導致反超三星,成為全球第一的目標遲遲未能實現,只能壓制住蘋果銷量居全球第二。
  • 榮耀被出售,小米成為受益者晉身全球第二
    隨著華為旗下的榮耀品牌被出售基本確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因此發生大變局,小米手機可望因此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企業,這可謂意外之喜。據市調機構IDC公布的今年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數據,小米以4650萬部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名,華為手機則以5190萬部位居第二名,兩家手機企業的出貨量差距只有540萬部。​
  • 從華為出售榮耀看任正非的企業戰略
    當中國高科技公司華為在5g行業領先世界並攻城略地即將織成一張網住全球的信息網絡之時,一直以來佔領世界高科技金字塔頂尖的美國坐不住了,傾舉國家之力多角度多維度拉攏盟友全方位制裁打壓華為,希望寄此把中國高科技企業全方位拍死在沙灘上,從而打消中國崛起於世界的信心。
  • 榮耀打包出售,華為斷臂求生還是戰略重組
    上一次的榮耀出售風波還沒過去,又傳來了新的消息。這一次,華為似乎真的確定要打包出售榮耀了。而本次華為出售榮耀的消息則是經過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可信度極高。除了確定榮耀被出售以外,知情人士還透露了交易細節。出售價格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買方則是由神州數碼,三家GZ機構,及TCL等公司。
  • 多層面分析:為什麼說,華為絕不會出售榮耀?
    ,一旦出售造成的損失將不可估量;後一批人則認為,目前華為的當務之急是削減開支,賣掉榮耀利大於弊。2011年,榮耀作為華為旗下的產品正式推出,並於2013年12月,正式成為獨立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如果說在網際網路領域,小米開創了高性價比智慧型手機的先河,那麼榮耀便是最出色的後起之秀。憑藉著過硬的質量和合理的售價,榮耀很快成為了中低端機行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