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兒,可以預見的是,過兩天「特斯拉的攔路虎是五菱」、「宏光MINI才是國貨之光」這種類似的問題,將會鋪天蓋地而來。
事出緣由,是因為9月電動車銷量排行榜第一位,從過去的Model3變成了宏光MINI。
單月銷量破兩萬,是宏光MINI可以拿出去吹到嘴軟的成績,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3單月銷量只有11329臺,簡直是弱爆了。
雖然他們價格不一樣,但我還是要跟其他媒體一樣無視價格差距,硬吹宏光MINI一波。
這一次,宏光MINI是跪著把特斯拉Model3給錘爆了,沒有站著,是因為它完全是沒有價格高度,換句話來說,我完全信服羅永浩那句「交個朋友不賺錢」這種理念,放在五菱身上是適用的。
特斯拉割的是別人的韭菜,五菱割的是自己的韭菜。
一臺賣到3萬的電動車,生產成本並不低,物料成本的高昂難以被忽略,單單算9.3kWh的電池包來算,電池成本就要達到萬元左右,外購而來的硬體成本同樣不低,輪胎、玻璃、大燈、電線、屏幕等等成本核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最為關鍵的是,稅將會進一步壓縮宏光MINI的利潤率。
這是一臺真正意義上不賺錢的熱銷車,它唯一存在的價值是,讓經銷商的資金能夠盤活起來,能夠活下去,同時能夠讓供應商體系分一杯羹。
對於市場來說,宏光MINI的根本價值是服務那些城鄉結合部消費者, 不高的價格將會讓摩託車徹底下崗,這遮風擋雨以及比摩託車更高的安全性,能夠讓這一市場消費者很快接受。
自然,宏光MINI這樣的戰略小車不會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它的優勢是建立在低價、空白市場上,雖然銷量不低,但利潤不高,對五菱的最大意義,就是拉動銷量。
至於特斯拉,每天想要錘爆Model3的產品有很多,但真正能夠在30萬級市場讓特斯拉顫抖的產品還真沒有,市場越來越大,壓力也越來越重。
宏光MINI這種在銷量上超越Model3的產品,事實上沒有任何價值意義,畢竟一切從商的根本,是為了利益以及顛覆現有市場。
但對於市場來說,更需要宏光MINI這種產品解決基層出行難題。
畢竟過去低端電動車市場無車可選,即便是比亞迪入門級產品落地也要去到5萬左右,宏光MINI能將價格拉到3萬以內,顯然服務的就是純粹代步的用戶群體。
這部分群體沒有更高的要求,只是要求AB點之間有一個風雨無阻的出行方式,並且維護保養成本要省去,對科技、操控甚至安全都沒有要求。
要知道,這一市場過去的服務者就是老年代步車,沒有安全沒有可靠性,即便如此價格還要達到3萬餘,那麼顯然宏光MINI的出現能夠讓這一市場有更規範的選擇。
有沒有氣囊無所謂,他們更不關注有沒有快充,只要可靠與顏值就足夠了。
宏光MINI不能與Model3放在一起,它的出現,無疑讓老年代步車無路可走,更好的品質以及更好的售後服務,意味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宏光MINI還有很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