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汽車站……梁溪區是無錫當之無愧的軌道交通樞紐,已開通運行的地鐵1、2號線都經過梁溪主城。根據相關規劃,未來無錫有8條地鐵,這8條線路全部在梁溪區境內匯聚。可以說,梁溪區不僅擁有地鐵一級換乘中心的核心地位,在未來的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方面也是驚喜連連。
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無錫地鐵集團總工辦主任吳贊陽。
盛岸站點雙地鐵交匯
極大提升梁溪北部的交通通達性
要說今年地鐵對於梁溪區哪個板塊影響較大,
老北塘的盛岸路板塊應該是受益最大。
盛岸板塊,位於惠泉山北麓,倚靠至今仍然繁忙的京杭大運河。進入2020年,盛岸路板塊的發展便開始了提速。3號線已通車,4號線也將於2021年通車的重大交通利好,以及連元街小學惠山分校的落地,無疑更是對盛岸板塊發展的一針強心劑。
在建的4號線一期工程北起劉潭,經盛岸、河埒口、大劇院、市民中心等站後就到達博覽中心,與已經開通的1、2、3號線均有交集。
梁溪區境內,4號線共有3個換乘點。其中,盛岸站作為3、4號線的交匯口,這個地段人口聚集效應會非常明顯。在此之前,無錫唯一的雙地鐵口站,是位於主城核心的三陽廣場站。4號線建成後,除三陽廣場站外,盛岸站將是梁溪區又一個重要的雙向換乘節點。
在南北發展軸上,4號線盛岸站與市民中心站一個在北,一個在南,構成了無錫南北發展的又一個主要廊道,這對以盛岸為核心的梁溪北部片區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不難預見的是,等明年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通車後,盛岸板塊的通達度將會再次提升一個臺階,往西到河埒口、梅園,往東去薈聚、無錫東站均可以通過搭乘地鐵實現。
對於生活在梁溪北部的居民而言,當前運河西路和鳳翔高架可通連全城,地鐵3號線石門路站、盛岸路站和地鐵1號線莊橋站、民豐站均可助力公共出行。加之惠峰路和新惠路拓寬工程在建,未來這裡的居民出行將愈發便捷。
8條地鐵線路全部貫穿
樹立梁溪區一級換乘中心的核心地位
10月28日,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運營,我市城市軌道交通升級為由三條地鐵線路構成的「米」字網絡框架。這對完善我市交通樞紐體系、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經濟承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3號線的開通也奠定了梁溪區作為一級換乘中心的核心地位。1號線在梁溪區境內有12個站點,2號線有6個站點。剛開通的3號線在梁溪區境內共設有7個站點,並與1號線在火車站設有換乘點,與2號線在靖海公園換乘。
這也意味著,3號線開通後,梁溪區境內的換乘點由原來的三陽廣場1個換乘點升級到了3個,這也極大提升了梁溪區作為老城中心的交通地位。
為契合新一輪城市國土空間規劃提出的「一城兩核三片六組團」空間格局,無錫市自然資源部門會同地鐵集團組織編制了新一輪城市軌道線網規劃。根據規劃,未來無錫市將構建「8線1支」的城市軌道交通骨幹網絡,線網規模約297公裡。這8條地鐵線路均在梁溪區有交匯。
不管是已運行的1、2、3號線,在建的4號線,還是規劃中的5、6、7、8條線在梁溪區境內均有換乘點,由此奠定了梁溪區軌道交通高密度覆蓋、一級換乘中心的核心地位。
換言之,
家住梁溪,
不管到哪裡,
城市交通的通達性和便利度非常高。
其中,規劃中的5、6、7、8號線在梁溪區境內分別在南禪寺、金城路錫鋼片區、民豐片區設有換乘點。正是通過一條條規劃線路,「串聯」起沿線居住、產業、旅遊景區等主要區域,實現板塊價值、區域價值以及乃至城市整體價值的提升。
開啟「半小時生活圈」
「一體兩翼」軌道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推進錫澄錫宜一體化發展是市委、市政府著眼無錫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上個月,錫澄S1線高架段首根鑽孔灌注樁成功開鑽,標誌著S1線高架段開始施工。
近期無錫地鐵集團也正式啟動了錫宜S2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配套專題報告諮詢服務項目招標工作,為實現無錫「一體兩翼」戰略提供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支撐。
服務錫澄一體化,地鐵1號線服務的不僅僅是無錫本地市民,1號線與在建的S1無縫對接貫通運營,從梁溪區境內1號線任何一個站點可以直達江陰外灘。江陰市民也可以直接乘坐S1線直接到三陽廣場所在的梁溪區。S2線更是連接了馬山、太湖新城等板塊,並在太湖新城無錫南站樞紐與6號線、S1線交匯。
從這個角度看,無錫城市的交通骨架將進一步拉大,家住梁溪的居民可直接經過6號線、S1線轉乘S2,開啟錫澄錫宜「半小時生活圈」。
未來,伴隨著軌交網絡的不斷完善,無錫地鐵還將在城市發展中迸射出更大的能量。通過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織密「一體化發展」交通網絡,讓無錫人民在交通出行和便捷生活上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 江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