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代碼的在外行人眼裡分為兩種人:
一種是超級厲害的黑客,就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可以靠一臺電腦,敲幾個字符就能讓整個網絡系統出現大規模的癱瘓,侵入到各種高大上的機構網絡中,來去自如,看別人的電腦秘密如探囊取物一般;
另一種是苦哈哈的程式設計師,每天坐在工位上,噼裡啪啦敲著一行行的代碼,還總被產品經理改需求。不愛說話,穿著邋遢,愛穿格子衫衝鋒衣、牛仔褲,背雙肩背包,黑眼圈配疲憊的臉,頭頂越來越聰明......
一提起黑客,人們一臉崇拜,那種神秘感好像聽說了明星的一個爆炸新聞一樣;一提起程式設計師,人們記住的卻只是那些黑程式設計師的段子。同樣是敲代碼,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一個在明,一個在暗
黑客之所以讓人崇拜一是因為其神秘性,二是各種電影裡對黑客的演繹誇張;可以這樣說「黑客因其神秘性,更加容易造英雄。程式設計師給人印象加班多,整天加班還是有無窮無盡的問題。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暗處的給人更多遐想空間」
一個在前,一個在後
如果要成為黑客,必須是一名合格的程式設計師,掌握必備的程式語言,而且黑客相對於普通的程式設計師,在某些專業領域做的而更加驚喜,而且很多都是標準的程序的逆向。這就給了人們一種「黑客是最牛的程式設計師」的印象,其實不然,術業有專攻而已,而且黑客和程式設計師的關係就是剪不斷理不亂。
難兄難弟,魔道難分
很多程式設計師和黑客其實都是難兄難弟,程式設計師編程為生,黑客以發現程式設計師的錯誤為生,國內的許多大公司的網絡安全部門,多數是黑客招安來的,黑客化身成為公司的安全工程師,然後以工程師的名義繼續和黑客對戰。看似是難兄難弟,其實是相親相愛一家人,兩者隨時可能角色互換。
就像阿里巴巴的首席安全技術專家吳翰清,在20歲的時候去阿里面面試的時候,被面試官問到有啥技術特長,吳二話沒說,拿著面試官的電腦當場黑掉了阿里一臺路由設備,導致阿里內部網絡中斷,從此在阿里傳為佳話,更是在業內流傳開來。
不分伯仲,相互制約
黑客碾壓程式設計師這種說法在很多人眼裡是真理,其實黑客和程式設計師不是水平高低的區別,是分工不同,就像長槍兵和魔法師。舉個簡單的例子,
程式設計師就是建築工人,有的人做設計,有的人做施工,有人搬磚,有人和泥,有人砌牆,各有所專,分工合作,建築一幢大廈。
黑客呢就是想方設法鑽到大廈裡面非開放區域,或者偷點東西,或者在牆上噴個圖案,或者就是看看,窺測心理。攻防技術不分伯仲。都可以非常強,或許能強的離譜,你眼中的一般程式設計師能創造黑客使用的C語言,腳本語言等。同樣強悍的黑客能一夜間讓你辛苦做好的程序系統癱瘓、資料庫徹底消失。他們互相制約,同樣也能使得產品更加安全。
黑客和程式設計師的區別就是一句話的區別:
程式設計師是一種職業,而黑客是一種興趣
最後程式設計師還要自黑一下: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程式設計師不如黑客,那是因為很多人覺得程式設計師不夠「黑」。
月明千裡,一樣的科技圈,不一樣的科技觀,關注我,每天帶你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