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盜君
標題:生僻字+外國名言+拗口翻譯體: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摩斯密碼?
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因為內容晦澀難懂,引發熱議。這篇高考作文因為內容中出現大量生僻字,寫作腔調也是一副拗口的翻譯體,因此引發不少人的質疑。
很多人喜歡看高考滿分作文,想看看那些學子在應試狀態下是怎麼寫出優秀的作文的。而滿分作文自然是自帶光環的,那麼多考生,只有你一分不扣,自然是要被人帶著審視的目光。
這篇《生活在樹上》從39分,到55分,再到閱卷組「如獲至寶」拍板的滿分。
然而,不少人質疑:一篇人人讀不懂的文章,真的是一篇值得「破格」的好文章嗎,真的值60分嗎?
我認為是不值的。初高中作文講究的是什麼?講究的是真情實感,言之有物。一篇你讀下來都費勁的文章,一篇連老師都要去查半天分辨引用真偽的文章,要麼是瞎編,不然除了賣弄,就真的沒有其他的目的了。
讓人看不懂的文章,還有存在的意義嗎?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不是那批參加《漢字聽寫大會》的孩子今年高考了?
無怪乎有人笑道,這樣的文章,填幾個關鍵詞到文字生成軟體,分分鐘生成出很多篇類似的,只要:生僻字堆砌+外國人名言+拗口的翻譯體。
機器文字最喜歡這一類翻譯體了,因為語句通順對它可能有難度,但是不通順絕對是沒有任何難度的。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浙大教授陳建新表示「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但隨後又畫風一轉「文中的晦澀不建議模仿」。
看完這個評價,怎麼有種「又當又立」的感覺,把這篇文章拔高到滿分的高度,拉出來被審判的也是你,完了又說:不建議模仿?
如果是心疼考生,那給一個較高分就是,為何要讓它成為「眾矢之的」?
高考作文是應試作文,學生怎麼可能不去看看往屆的滿分作文,甚至去模仿?《赤兔之死》之後,多少考生開始在高考作文中寫文言文,想以此來博眼球?你把這篇文章定為滿分,那就是在說明自己閱卷組的喜好。
你不想別人模仿,那就別給它滿分!
要知道,陳教授你在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這個位置上已經呆了21年之久。古代科舉,考生還要去模仿主考官的文風呢,更何況現在?
令人驚訝的是,陳教授你還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售賣、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絲毫不避嫌。簡直就是又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
你所編寫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中,收錄了浙江2019年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行文模式和這一次的《生活在樹上》如出一轍。賣書的最好促銷方式,就是買書的人都能考高分啊。
我們知道,高考作文中是不得出現考生的個人信息的,但是通過這兩篇作文以及陳教授的做法,不少人忍不住猜測,高考滿分作文的是不是也有摩斯密碼?只要如此寫,那就「心領神會」地力排眾議給高分?
好的文章是能讓所有人拍手嗟嘆的,而不是去查字典的,要記住這是作文,而不是閱讀理解。
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了解社會新鮮事,記得: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