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收入的提升,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也越來越多,對成品油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而說到加油,很多人都會想到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個企業的加油站,因為他們是國企,油質更有保障。由於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在2020年的《財富》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的前三名分別是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和中國石油。從排名上來看,中石油是全國第三大國企,也是全國第二大油企。2019年,中石油的淨利潤達到了458.86億元,盈利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不過,中石油最近發布的一份年度報告,卻讓很多人表示不解。
據中石油上半年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99.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84.23億元,堪稱「暴跌」。其實,這並非是中石油首次虧損了。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以來,中石油的利潤就開始不斷下降。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中石油的淨利潤還是1190億元,2015年就變成了424億元。
除了利潤下滑之外,中石油的市值也在不斷下跌。2009年,中石油在A股上市以後,引起了很多關注。因為在當時,中石油的市值突破了8萬億,相當於67個騰訊的市值,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但現如今,中石油的市值只有7329億元。也就是說,在13年的時間裡,中石油市值蒸發了7萬億元,它成功地從王者變成了青銅。
那麼,中石油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什麼呢?遠的不提,我們就來看看今年上半年,中石油虧損的原因。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受到「風波」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國內成品油價格也下降到了「5元時代」。而油價在短期內暴跌,也成為了中石油虧損的主要原因。
看到這,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說國際原油價格大跌,中石油不是應該更賺錢嗎?其實並不是。要知道,石油儲備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項目之一,因此原油進口並不是即時性的,而是會提前採購一大批,儘量始終保持高儲備狀態。據統計,2019年3月,中國石油儲備為256.2億桶,按當時國際原油價格計算,總價值為1.5萬億美元。
後來,國際原油價格大跌,這批石油儲備也大幅貶值,因此造成了較大的損失。說得簡單直白一點,中石油這次其實是「高買低賣」了。不過,這也體現出了中石油作為國企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企業責任感。另一方面,前幾個月大家都呆在家裡不出門,而中石油這類企業,依然正常支付員工薪水。這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很多家庭的生活質量,同樣體現出了中石油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類似於中石油這類國企,首先考慮的並不是盈利多少,而是社會責任感和企業責任感。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盈利,那麼中石油完全可以放棄每年在勘探、開採、科技研發等方面的巨額投資。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