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分級連鎖加速跑馬圈地,市值突破3085億元躋身創業板第四

2021-01-07 騰訊網

在眼科企業密集闖關資本市場之際,行業龍頭股愛爾眼科(300015.SZ)繼續高速奔跑。

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報收74.89元/股,攀上了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5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愛爾眼科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估計在8%至9%左右,為國內最大,但第二名的收入只有愛爾眼科的1/4至1/5左右。」愛爾眼科有關人士12月31日下午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市值不斷攀升的愛爾眼科,業績也在水漲船高,其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5.46億元,已經高於2019年全年同比增長36.67%的13.79億元淨利潤。

「四季度的數據還沒出來,但整體情況挺好的。」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爾眼科實現營業收入44.02億元,同比增長47.55%;實現扣非淨利潤10.02億元,單季首次突破10億大關,同比大增85.49 %。

旗下醫療機構數量超600家

從財務數據和市值來看,愛爾眼科不僅在民營醫療上市公司中鶴立雞群,而且也使在公立醫院處於邊緣的眼科,成為了耀眼的賺錢業務。

「眼科在醫療市場的佔比並不大,公立醫院五官科的收入只佔其整體收入的5%份額。」前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不過,該人士同時認為,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眼科市場需求端很旺盛,潛力也很大。

愛爾眼科提供的資料亦表明,我國眼科醫療服務需求空間巨大,眼科疾病門診患者數量快速增加。以近視問題為例,目前中國近視患者總人數已多達6億。同時,預計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4億以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年齡相關性眼病持續增長。

而愛爾眼科還在大力擴張。

「未來的投入很大,以後我們的網點肯定比現在多很多。」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稱。

愛爾眼科12月31日披露的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未來其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瀋陽、長沙、武漢等城市打造九個標誌性醫院,包括一家世界頂級醫院,7-8家國家/區域頂級醫院,而這些都在按計劃推進中。

另外,愛爾眼科希望在未來三年把絕大部分省會醫院建成當地一流,並繼續加強地級市和縣級醫院的建設。

「目前愛爾眼科沒有布局的地級市大概在40-50個左右,這幾年會逐步完成布局。」愛爾眼科表示,「我們未來的目標是讓愛爾眼科醫院遍布中國城鄉縣域。」

據統計,目前愛爾眼科旗下醫療機構數量已經超過600家。

「目前利潤最高的醫院在省會一級,但整體看,地級市的數量大,越往下沉,需求端還會更大一些,50萬人口以上的縣都會去建醫院,但人口太少的縣不會單獨設醫院。」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說。

該人士認為,從單個醫院來看,省會城市潛力最大,但越往下沉,房租、人工、商務等成本比省會更低,「所以地級市和縣級的盈利能力並不一定比省會城市差,只不過收入規模可能小一點。」

按照愛爾眼科12月31日披露的投資者調研記錄,衡陽愛爾眼科2020年營收預計突破2億元,並且收入過億的地級市醫院還有若干家,同時有一批7000-8000萬元營收體量的地級市醫院,明後年會相繼過億,「地級市醫院完全有可能做到更高收入」。

根據愛爾眼科有關人士表述,愛爾眼科的擴張將繼續通過上市公司建設和產業基金併購兩條線,不斷向地級市和縣下沉,並同步發展同城分級網絡。

「新開的醫院培育期大概3年,回本估計得7至8年。」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透露。

視光收入佔比未來將超30%

愛爾眼科的卡位擴張,使眼科服務行業已經在資本市場晉級為醫療服務行業的黃金賽道。

此前,何氏眼科、普瑞眼科、華夏眼科進軍創業板上市相繼獲得受理,而上市10年的光正集團也變更為光正眼科(002524.SZ),康恩貝(600572.SH)亦計劃將眼科業務獨立並分拆上市,表明眼科服務行業開始在資本市場進行正面交鋒。

「眼科的競爭一直都挺激烈的,其實他們一直在,之前一直處於競爭態勢。」前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事實上,資本市場的眼科企業,除了A股,還有在香港上市的希瑪眼科(03309.HK)、德視佳(01846.HK)等。

「眼科企業上市後不見得擴張就會加快。」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說,「醫療行業相對來說需要穩健,經營需要時間積累,包括口碑效應出來以後,才能完成業績增長,公司也是一步一步不斷成長,才形成目前的市場地位和品牌效應。」

而愛爾眼科跑馬圈地揮舞的是其稱之為分級連鎖體系的武器。

愛爾眼科表示,其正在探索的地縣一體化模式,對於某些沒有條件開展所有科室診療服務的縣級醫院,一般先開展白內障、視光以及基礎眼病三個科目的診療,然後逐步細分。

「公司通過視光門診部,把網點布局到城市各區域,進一步完善公司的同城分級診療體系。」愛爾眼科稱。

據稱,愛爾眼科目前的視光診所接近120家,2021年預計新建90家,「希望將視光門診模式做成一個體系,形成體系化發展後,未來做到1000家或者更多是很容易的事情」。

2020年半年報顯示,愛爾眼科視光服務收入佔比達到19.77%,僅次於佔比為37%的屈光手術,而這兩者的同期毛利率分別為46.68%和54.39%。愛爾眼科預計,其未來視光收入佔比能達到30%以上。

「從屈光手術滲透率的角度來看,還有巨大提升空間,公司的屈光市佔率不斷提高。」愛爾眼科表示,「中國約有7億近視人群,但在2019年,全國僅實施200萬例屈光手術,滲透率不足0.3%,還非常低。」

德視佳亦將屈光手術的增長當作主要成效: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3個月進行的眼科手術總數為6013宗,比上年同期增長22.7%。德視佳稱,手術數量增加系消費者對屈光性手術的信心大增,預計屈光性手術方面的表現將繼續增長。

愛爾眼科還透露,已經在國內開始做試點,把屈光中心和老花中心分開來耕耘。

「屈光手術的價格一般1至3萬元,視光服務的價格為幾百到幾千。」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說,「經營和戰略布局上沒有問題的話,相信公司會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增長態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知名醫生術後視網膜脫離 愛爾眼科連夜調查
    愛爾眼科 市值突破3000億元躋身創業板第四圖 / 圖蟲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報收74.89元/股,攀上了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5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市值不斷攀升的愛爾眼科,業績也在水漲船高,其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5.46億元,已經高於2019年全年同比增長36.67%的13.79億元淨利潤。「四季度的數據還沒出來,但整體情況挺好的。」上述愛爾眼科有關人士表示。
  • 艾芬術後視網膜脫離,愛爾眼科:連夜赴武漢調查
    愛爾眼科市值突破3000億元躋身創業板第四圖 / 圖蟲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報收74.89元/股,攀上了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5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 知名醫生艾芬視網膜脫離,愛爾眼科:連夜赴武漢調查
    愛爾眼科市值突破3000億元 躋身創業板第四 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5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 愛爾眼科與湖南首富的勵志人生
    好景不長,2000年,國家開始大力整治公立醫院,在醫療體制改革的浪潮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院開始區分,眼科診療項目開始從公立醫院撤出,很快在瀋陽開設了第一家民營「愛爾」眼科醫院。突然失去公立醫院的資源,沒有品牌和人脈的「愛爾」舉步維艱。思索再三,陳邦開始以與他人或單位合資的形式成立連鎖醫院,快速擴張,高舉品牌。
  • 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離,愛爾眼科:連夜赴武漢調查
    05愛爾眼科市值突破3000億元躋身創業板第四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報收74.89元/股,攀上了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5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 愛爾眼科完善分級連鎖體系 加持內生增長力釋放
    原標題:愛爾眼科完善分級連鎖體系 加持內生增長力釋放   進入12月,民營連鎖眼科巨頭
  • 持續深化「分級連鎖」體系 愛爾眼科擬收購兩公司股權
    原標題:持續深化「分級連鎖」體系 愛爾眼科擬收購兩公司股權   愛爾眼科
  • 深化「分級連鎖」體系 愛爾眼科擬收購大理華山眼科70%股權
    來源:e公司愛爾眼科(300015)12月1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南京愛爾安星眼科醫療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愛爾安星)所持有的大理華山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下稱大理華山)35.7%的股權,收購濰坊視見信息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所持有的大理華山
  • 商譽已達24億元 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1月9日,愛爾眼科又一次披露了收購草案。Choice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總併購涉及標的超60個,總交易金額超過110億元。在行業東風驅動的內生增長,以及大規模外延併購的「雙輪驅動」下,愛爾眼科高速發展。上市十年,營業收入增長12.22倍,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9.97倍,市值增長超33倍。不過,愛爾眼科高速成長的背後也不無隱憂。
  • 熱點|「艾芬事件」重創愛爾眼科 市值蒸發275億元 疾速擴張背後誰...
    熱點|「艾芬事件」重創愛爾眼科 市值蒸發275億元 疾速擴張背後誰為「眼安全」負責?,市值蒸發275億元,疾速擴張背後誰為「眼安全」負責?  連鎖模式急速擴張埋了「雷」?  愛爾眼科,這家創業板眼科第一股的企業,自2009年上市至今始終保持著漂亮的營業成績。《商學院》記者統計,從2009年到2019年,愛爾眼科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後淨利潤像上臺階一般持續保持正增長,營業收入連續十年保持在20%以上,扣非淨利潤除了2012年也幾乎均保持了20%左右的同比增長。
  • 首個交易日縮水274億市值 白馬股愛爾眼科醫療糾紛為何頻發?
    1月4日上午,貝殼財經記者致電愛爾眼科,工作人員回應表示,今天早上發布了一個自查通知,」具體公司肯定還會有一些後續進展,到時候請您關注「,「具體解決還需要雙方溝通,集團專門有對接部門來做這個事情」。醫療糾紛直接影響到這隻市值三千億的白馬股。1月4日開盤,愛爾眼科股票大跌,截至收盤,愛爾眼科股價報68.22元/股,對應跌幅8.91%,對應總市值2812億元。
  • 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
    Choice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總併購涉及標的超60個,總交易金額超過110億元。  在行業東風驅動的內生增長,以及大規模外延併購的「雙輪驅動」下,愛爾眼科高速發展。上市十年,營業收入增長12.22倍,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9.97倍,市值增長超33倍。  不過,愛爾眼科高速成長的背後也不無隱憂。
  • 知名醫生在愛爾眼科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醫療事故不斷,市值飆至...
    愛爾眼科市值突破3000億元旗下醫療機構數量超600家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報收74.89元/股,攀上了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5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 並表30家醫院後愛爾眼科三季度業績回暖 市值衝上行業第四 商譽卻...
    摘要 【並表30家醫院後愛爾眼科三季度業績回暖 市值衝上行業第四 商譽卻突破40億】與慘澹的半年報相比,愛爾眼科三季報實現了營收、淨利雙增長。近日,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爾眼科」)發布三季報。
  • 愛爾眼科「鯨吞」30家基層醫院
    此前,愛爾眼科曾發布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奧理德視光等30家基層醫院,交易金額合計18.70億元。根據其近期發布的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99.90億元,同比增長24.74%;歸母淨利潤13.79億元同比增長36.6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4.29億元,同比增長32.42%。
  • 愛爾眼科股價大跌超9% 單日市值蒸發超200億元
    武漢醫生艾芬和愛爾眼科的醫療糾紛在新年伊始發酵,A股2021年首個交易日,愛爾眼科股價大跌超9%,市值從3000多億元跌至周一收盤的2800億元,單日市值蒸發超200億元。
  • 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被大V質疑「過度醫療」
    財聯社訊,新年伊始,創業板權重第二、市值高達3087億的眼科醫療連鎖龍頭愛爾眼科遭遇風波。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12月31日深夜在其高達218萬粉絲的個人微博中公開質疑診療過程之中不規範行為,險些導致其失明。
  • 抗疫英雄栽倒在愛爾眼科 這家3000億市值的醫院不是第一次致人失明了
    2020年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創歷史新高,同日,艾芬主任在社交媒體上維權,稱其接受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後視力模糊,質疑治療有誤,未進行全面的眼底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其進行了並不需要的白內障手術,導致右眼視力近乎失明。隨後,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進行了否認,表示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 愛爾眼科上市十年市值增長超20倍,揭秘湖南首富的傳奇人生!
    一年來,股價翻番,5年來,股價增長了8倍;截至2020年10月9日,愛爾眼科的市值已經超過2100多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湘軍龍頭。上市十年,愛爾眼科市值由2010年初不足100億市值增長至近期最高2100多億元。愛爾眼科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