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突破127項重大技術 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20 環球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昊)12月4日,在廣西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廣西科技廳副廳長蹇興超表示,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總體任務指標已全面完成,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自2018年11月廣西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實施重大專項項目115項,總投資超95億元,自治區本級財政資助經費超13億元,突破127項重大技術。「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已經完成111項,「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已經完成104項,「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新增1184家高新技術企業,高企總數達到2388家,「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已經完成1108項,「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總體任務指標已全面完成。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蹇興超介紹,以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高端石化、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產業鏈和高端綠色農業產業鏈等產業鏈為重點展開科技攻關,率先攻克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突破127項重大技術,獲得521個專利,開發出293個新產品,新增產值159億元。糖、鋁、機械等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攻克高純鋁(鋁含量>99.993%)的偏析法生產技術,解決廣西高純鋁電解技術關鍵問題,形成了完整的高純鋁電子新材料產業鏈,實現鋁產業從粗加工向精加工、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廣西科技創新領域邁向新臺階。2018年11月29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了全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作出了深入開展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決策部署。

相關焦點

  •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效果顯著,實施重大項目115項共獲521個專利
    12月4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廣西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自2018年11月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區實施重大專項項目115項,總投資超95億元,共獲得521個專利。
  •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圓滿收官
    本報訊 廣西壯族自治區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2018年——2020年底,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以來,匯聚創新資源,加大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激發創新活力,提前超額完成總體任務指標。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
  • 廣西日報: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12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1月我區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匯聚創新資源,加大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激發創新活力,提前超額完成總體任務指標。「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具體內容是:2018年—2020年底,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我區以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等產業鏈為重點展開科技攻關,率先攻克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突破127項重大技術。
  •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12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1月我區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匯聚創新資源,加大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激發創新活力,提前超額完成總體任務指標。「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具體內容是:2018年—2020年底,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我區以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等產業鏈為重點展開科技攻關,率先攻克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突破127項重大技術。
  • 科技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助力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市大力引進科技資源,不斷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全力推動遂寧高新區科技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建設,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企業轉型升級,打造科技創新服務新高地,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 寧波市「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暨「246」產業集群發展支撐引領...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寧波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迭代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專項,加快研發一批填補空白的重大成果,化解產業鏈斷鏈斷供風險,經研究,決定發布寧波市「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暨「246」產業集群發展支撐引領計劃2020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下一步,要認真落實《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國策,是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果。
  • 第二十九屆廣西科技活動周·廣西創新驅動發展成果展舉辦
    本次「兩周一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科技創新發展辦公室承辦,於8月23日至29日在全區範圍內全面展開。今年廣西科技「兩周一展」活動將圍繞「科技戰疫創新強國」這一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科技戰疫的偉大實踐,全面宣傳推介廣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的新成果,全景展現打造創新發展名片取得的新成效。
  • 廣西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4.93% 2016-2018年間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155.6億元
    1309項,成交額195.34億元,同比增加72.52%……今年以來,我區推出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舉措,組織實施一批應急科研攻關項目,紮實推進「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科技創新發展中「雙戰雙贏」,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4.93%,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作用日漸凸顯。
  • 創新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江蘇引擎」
    回眸過去5年的發展歷程,江蘇作為全國首個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省,牢記為全國探路的職責使命,以創新驅動打造發展引擎,5年來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湧流,為我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了堅實支撐。變革求突破,創新贏未來。江蘇正凝聚各方力量,滿載創新碩果走向「十四五」新徵程,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十三五」期間,我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縣份為目標,科技創新縱深推進,全社會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創新環境不斷改善,高質量發展創新支撐體系逐步形成。2019年度,我縣位居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第30位。
  • 自強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要主動謀劃、提前布局,牽頭和參與國際大科學項目,不斷提升創新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大對創新的投入並發揮主力軍作用。大學推動創新,更多是從科學本身的邏輯出發,去探索未知領域,從而給予人類社會發展持續的內在驅動力。企業則更多地從科技發展的外部需求入手,有效地配置各類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從而成為推動創新的強大外部動力。同時,重大的科技創新突破往往能夠孕育出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
  • 廣西產業鏈科技創新成果閃耀第二十二屆高交會
    2020年11月11日上午,以「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廣西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廖文軍出席開幕式並參觀高交會廣西展區。廣西14個設區市、12個高新區攜一批高新技術成果、重點科技招商項目參展,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首次亮相高交會,秀出了八桂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名片。
  • 陳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原標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本報訊(記者 楊猛 瞿姝寧) 10月16日,省委書記陳豪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聽取對我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和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科學謀劃好「十四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為雲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三大科學城127項科技成果落地北京亦莊,涵蓋四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
    科研團隊在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做早期研發,在經開區進行技術創新和應用轉化,隨後產品及業務從經開區輻射全國、全球——這樣一條產業創新有機互動的鏈條,正在快速發展、壯大。今年前10月,經開區落地「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27項,涵蓋四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
  • 廣西出臺「科改33條」 科技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廣西壯族自治區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廣西科改33條」)。
  • 邱勇:自強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解決「卡脖子」問題往往需要長期高投入和高度協同的科研攻關,並依賴完善的技術應用環境和產業生態。關於基礎研究問題。基礎研究是為了獲得新的知識,不以任何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為目的,一些技術研發及技術應用的競爭實質上是基礎學科實力的比拼,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往往要依靠基礎研究的積累和突破。
  • 高新區:硬科技產業強勢引領 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高舉自主創新大旗,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不斷推進硬科技產業加速聚集,先後誕生了新一代眼人工晶狀體、首顆物聯網核心晶片等一大批全球領先的硬科技創新成果,如今硬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新時代西安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當前,西安高新區全面啟動創建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再次站在了硬科技創新發展的最前沿。
  • 高新區:硬科技產業強勢引領 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高舉自主創新大旗,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不斷推進硬科技產業加速聚集,先後誕生了新一代眼人工晶狀體、首顆物聯網核心晶片等一大批全球領先的硬科技創新成果,如今硬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新時代西安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當前,西安高新區全面啟動創建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再次站在了硬科技創新發展的最前沿。
  • 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曾詩怡 攝◎星沙時報記者 楊源對一個產業實體而言,創新是跨越發展的原動力;對一座城市而言,創新是經濟騰飛的翅膀。近年來,長沙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縣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全縣發展總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培育科技創新要素,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在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中排名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