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創新,未來供應鏈管理企業的標配

2020-12-04 中國物流與採購網

焦點問題

l科技如何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l從工業4.0,到供給側改革,再到新基建,數字經濟帶給了供應鏈哪些創新機遇?

l如何用智能供應鏈的科技方法和技術解決企業在供應鏈端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7月9日,SiMPL2020第十屆供應鏈物流/採購/製造創新峰會現場,450+企業高管代表,60+行業大咖們聚集一堂,在探究供應鏈行業發展趨勢的同時,也對各自所服務企業供應鏈端的戰略、實踐、模式應用等展開討論,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相互間出謀劃策,共同為供應鏈同行們貢獻自己的智慧寶庫,展示解決痛點的核心利器。

準時達 CTO 呂臺欣在大會現場發表題為「創新數位化實踐 提升供應鏈商業勢能」的主旨演講。

準時達全球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 孔向華Alex 出席「商業模式與數位化創新」圓桌論壇,與行業大咖一同論道供應鏈未來的協同趨勢和整體效率提升。


數字經濟在供應鏈發展中將產生哪些重要的影響?

呂總在演講中詳細分析了當前B2B供應鏈管理面臨的新挑戰,他強調智能製造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大規模定製已經很難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更加短鏈、高效、透明的供應鏈管理成為B2B供應鏈發展的趨勢所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影響目前仍未減弱,全球供應鏈受到巨大衝擊,呂總認為,深層次的原因是全球供應鏈多個層面缺乏信息溝通和靈活性,且採購戰略缺乏多樣性,導致勞動力缺失、物料供應不足,由此引發如企業生產線停擺,交期拉長,採購成本大幅上升等一系列反應危機。這就意味著,「危」中有 「機」,在疫情黑天鵝事件的衝擊之下,數字經濟時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作為企業來說,供應鏈管理有沒有科學的數位化工具、數位化解決方案和數位化服務手段,決定了企業在重大危機突然來臨時,能否有動態應對不確定風險的數位化供應鏈能力。

 

準時達為行業提供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是什麼?

MDS (Manufacturing Digi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製造業數位化供應鏈解決方案。MDS利用供應鏈信息化的手段打通供應鏈孤島,幫助企業縮短供應鏈環節,降低供應鏈總成本,改變傳統製造業供應鏈由單一的鏈條上企業的單線連結,轉向網絡化,多層次的全方位的連結。

呂總特別借用了行業通常定義的前臺、中臺和後臺來闡釋MDS的核心架構。在前臺,準時達利用JusLink提供了製造型企業及其上下遊合作夥伴一個主入口,同一條供應鏈上的協作方共同在這個信息平臺上完成供應鏈協同工作。在中臺,供應鏈的運用和操作由中臺控制塔(control tower)來完成,全網資源的智能化控制將由中臺來完成。在後臺,結合IoT,AI自動化的技術,讓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倉運配等物流數據得以完成實時精確的採集、匯總、清洗、提煉,並為中臺和前臺的分析提供決策依據,提升全網綜合管理能力。


如何用準時達JusLink為供應鏈可視化賦能?

面對更加複雜的製造業B端供應鏈管理,準時達打造了Juslink智慧供應鏈應用系統。其中的可視化是JusLink眾多功能模塊當中的一項。目前已經開發完成並且投入企業客戶使用的是 JusLink「運輸可視化」 和 「庫存可視化」 的功能。運輸可視化可以做到全球運單實時可視,異常信息及時回饋,動態ETA及時更新。庫存可視化包括靜態庫存和動態庫存的管理,並且可以做到提前預知庫存變動,動態庫存狀態提醒,風險提前管控。

 

數據中臺(control tower)在供應鏈協同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呂總分析到,供應鏈協同的核心是多角色,數據中臺是支持供應鏈上下遊多角色的協同,為前臺提供高響應的創新能力,讓中臺運營能力轉化為客戶價值。

真正最有價值的是在供應鏈環節中流通的數據,如何讓這些數據匯總起來,傳遞給有需要的人,並且通過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來產生價值?準時達打造的數據中臺,就是把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匯總到數據中臺,從而成為數位化決策的基礎。

數據中臺的兩個核心目標是業務優化及業務轉型。數位化產品的服務創新能力有可能為企業打開另一扇門,為企業提供有別於傳統企業的創新產品。準時達在電子製造產業經營供應鏈管理近20年中,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構建供應鏈數據中臺,完善它,以達到可應用於不同的供應鏈場景之中的目標,正是以數據中臺為基礎來支撐數位化供應鏈的構建,才能達到供應鏈全鏈條的協同


準時達在智能設備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對於科技賦能供應鏈管理,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消費產業,它們之間的互聯互通形成了一種可能;從內部來看,很多企業的轉型,比如從自動化生產轉型為智能化生產等,轉型的速度越來越快,相應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的IoT設備都會有更多的需求和應用領域。呂總在會議現場為嘉賓們展示了準時達無人車的應用。2019年,準時達開始在製造業工廠區推動「無人車」的運用,在相對封閉可控的區域給「無人車」的推廣創造了條件,從而使它更利於推廣且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數位化供應鏈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發展機遇?

Alex在會議現場用兩個形象的比喻解釋了數位化給企業帶來的機遇。

傳統的供應鏈就是「盲人摸象」,我們站在大象的面前,卻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數位化讓供應鏈的全貌得以呈現,可以想像客戶第一次看到全球供應鏈全貌時異常興奮的神態。可視化也能及時地讓客戶知道供應鏈的問題出現在哪裡,並且評估供應鏈現在以及未來面臨的風險。

傳統的供應鏈就像「接力賽跑」,每個供應鏈環節都在等待上一個環節的接力棒交接,但是上一個環節的人跑的怎麼樣,在參賽者當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其實下一個環節的人並不知道,只有在交棒之後,才發現異常。在數位化和可視化實現之後,供應鏈可以讓我們抽身出來,好比看現場直播,各個選手的發揮,可以一目了然。這就為風險的預測和管理提供了可能。

數位化也讓「大」和「小」成為可能。所謂「大」,我們在談「地球村」,「命運共同體」,因為數位化讓我們的產業鏈協同更加緊密,讓單一的鏈條形成縱橫交織的網絡生態。所謂「小」,當我們談到彈性(柔性)供應鏈,短鏈,區塊鏈時,數位化讓我們可以快速響應客戶需求,響應異常風險,提供解決方案,實現降本增效。

 

數位化有可能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嗎?

Alex分析到,服務B2B的製造型企業,我們的管理分為戰略、規劃、管理、執行,傳統的物流市場,3PL企業通常負責執行層面的業務,但隨著供應鏈管理的深入,有關管理、諮詢、規劃層面的業務也會逐漸地外包給更加專業的供應鏈管理企業。未來,」做大做強」的平臺型企業和」做專做細」的細分領域供應鏈企業可以相互協作共同滿足客戶的需求。

 

要實現數位化,企業將會遇到哪些挑戰?

企業要做數位化一定要與企業的戰略相結合,例如在可視化領域,究竟實現哪些方面的可視化,「人」「車」「物」「場」都有數據採集,但並非收集完成所有的數據就能實現數位化,相反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些數據,就是一種浪費。數字經濟是把數據變得經濟化,市場化。我們把數據放到產業大數據裡,那麼數據的標準化和共享化對企業就是很大的挑戰。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數據的標準規範,難以串聯,這就是信息孤島的來源。

第二個挑戰,就是數據標準不統一。Alex解釋到,每個企業都採集了很多無用的數據,結果海量數據Mass Data,變成了無序的Mess Data,這給數據清洗和應用都帶來巨大的難度。

另一個挑戰來自於信息安全。數據只有交換共享才能稱為大數據,數據的共享建立在企業互信的基礎上。所以我們也亟待行業的規範和和規劃的建制,才能真正把大數據利用起來。

 

關於SiMPL2020第十屆供應鏈物流/採購/製造創新峰會

SiMPL2020, 即第十屆供應鏈物流/採購/製造創新峰會2020,由ACE Events主辦,會議於7月9-10日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科技賦能,創新不止」, 圍繞科技和創新助力賦能於供應鏈(Supply Chain)、製造(Manufacturing)、採購(Procurement)和物流(Logistics)實現卓越的全新戰略、方法、模式及前沿應用和實踐創新(innovation)案例, 2天會議,3個主題峰會,45個主題演講,6個小組討論,4個圓桌論壇。有450+高級別參會嘉賓,60+行業大咖演講嘉賓出席。

相關焦點

  • 供應鏈管理的數位化轉型
    important}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以ERP為管理核心,一般基於企業內部需求而建立,用來提升各部門之間的數據流動。隨著物聯網、雲計算、AI等新技術的興起,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主流發展趨勢。
  • 鐵礦石價格創新高 鋼鐵企業探尋供應鏈數位化降本方案
    :百度與首鋼在鋼材質檢領域開展合作,提升鋼板缺陷分類模型準確率;阿里巴巴與山鋼合作,在生產工藝優化、能耗降低、技術創新方面探索轉型升級模式;騰訊雲與找鋼網成立合資公司,推進鋼鐵交易SaaS平臺建設;華為與柳鋼在5G智能網絡工程建設方面展開…… 在鋼鐵行業利用好工業網際網路、實現數位化轉型,在生產製造、企業管理、物流配送、產品銷售等方面不斷深化,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 什麼是數位化供應鏈?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技術的出現驅動著數字經濟發展,數位化供應鏈是未來發展趨勢,已經越來越成為行業的共識。近日,美國物資搬運協會(MHI)和德勤共同發布的報告顯示,80%的企業認為,數位化供應鏈未來5年將佔據統治地位,16%的企業認為數字供應鏈已經佔據統治地位。
  • 京東供應鏈開放平臺助企業數位化轉型 C2M創新中心孵化商品同比...
    中國網科技12月1日訊(記者 解絢)近日,京東在Y open day上發布智能供應鏈開放協同平臺,並啟動戰略品類C2M創新中心和KA品牌C2M創新中心,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通過進一步開放供應鏈核心能力,助力實體企業數位化轉型。
  • 德勤數位化供應鏈白皮書:擁抱數位化思維
    各種規模的企業都正在向數位化供應鏈模式發展。在這一轉型過程中,許多企業都面臨著一 定程度的人才技能缺口和勞動力短缺。本報告匯總了對超過 1000名製造業和供應鏈專業人士的調查結果。該調查為企業提供了關鍵的考慮因素與行動計劃,以幫助他們在採用下列供 應鏈技術時彌補人才缺口。
  • 京東供應鏈開放平臺助企業數位化轉型 C2M創新中心孵化商品同比增長10倍
    中國網科技12月1日訊(記者 解絢)近日,京東在Y open day上發布智能供應鏈開放協同平臺,並啟動戰略品類C2M創新中心和KA品牌C2M創新中心,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通過進一步開放供應鏈核心能力,助力實體企業數位化轉型。
  • 京東智能採購系列解決方案亮相服貿會 展示供應鏈管理數位化「新...
    京東企業業務作為採購數位化服務領域的代表,受邀參會並攜「智能採購」技術亮相京東集團專區,以京採雲、iSRM、採購大腦等一系列智能採購解決方案,向業界展示了供應鏈彈性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服務價值。   一直以來深耕企業市場,致力以技術驅動採購供應鏈數位化轉型的京東企業業務,不斷加碼技術能力、整合優勢資源,在疫情期間推出了一系列智能採購解決方案,為無數企業提供了及時的服務,這些服務彈性供應鏈建設的最新成果在這次服貿會上進行了集中的展示。
  • 金一文化聚焦數位化轉型 供應鏈中臺支撐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在「工業4.0」以及「中國製造2025」浪潮的推動下,智能製造成為黃金珠寶行業創新升級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隨著生產、物流、信息等要素不斷趨於智能化,整個黃金珠寶行業供應鏈也朝著更加智慧的方向邁進,這也成為傳統黃金珠寶企業實現智能製造的重要引擎,支撐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
  • 智慧工廠與智能製造服務於人,受益於供應鏈管理的數位化升級
    信息技術和數位化也在供應鏈管理中推動產業互聯,園區互聯和物流交通互聯,同時提供著龐大數量的數據支持。製造-數位化和機器學習更符合企業實現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的理想選擇。汽車和裝備製造業就從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受益匪淺。
  • 從西貝智慧供應鏈看餐飲企業數位化帶來的技術紅利
    近日,第五屆智慧商業數位化運營高峰論壇在京舉辦。隨著零售和餐飲跨界融合的發展,組委會新增了餐飲專題論壇。餐飲數位化不斷創新,對餐飲企業進行了重塑,餐飲專題論壇見證了餐飲行業的數位化進程。會上,來自望湘園、快樂檸檬、西施笑餛燉、蜜雪冰城、蝦吃蝦涮、黃記煌等餐飲品牌明星企業以及阿里雲、礠雲智貝、航英科技、賓匠科技等餐飲行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服務商一起共話企業數位化變革帶來的紅利。
  • 從升級轉型開始的數位化供應鏈生態
    ,專注於產品的生產和分銷,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企業逐漸將著眼於未來數位化供應鏈的轉型。當今的大多數供應鏈都使用數字和模擬流程,但是,完全數位化的供應鏈將消除紙張的使用,手動輸入和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的數據請求。完全數位化的供應鏈將通過實時跟蹤進行電子連接和管理,以增加製造,運輸和物流流程的可見性。端到端數字連接允許管理和優化從客戶到供應商的最複雜的供應鏈。
  • Covid-19加快供應鏈「數位化」的必要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及其產品的數據可用,數位化使企業有了對供應商的多元化選擇。這是一種按需採購、快速引入新供應商、建立信任和維護長期合作關係的創新和改變。33mesmc  Lux發現,數位化已通過兩種方式用於採購:了解產品質量、檢測產品真假,並通過提高定價可見度來降低交易成本。「供應鏈變得越來越複雜和相互關聯,這使得風險管理更具挑戰性。
  • 運營商供應鏈數位化轉型,做好朋友圈有多重要?
    在企業管理中,供應鏈管理是極其關鍵的一環。打造智慧供應鏈已成電信運營企業的共識。左手京東,右手蘇寧繼開展物流合作,聯合揭牌「5G智能物流聯合創新中心」,並發布《5G賦能未來物流—基於5G無線專網的物流新基建解決方案》後,近日,中國電信&京東集團2020年供應鏈合作會議在北京聯合舉辦,雙方就未來在供應鏈全領域資源共享
  • 範剛| 擊破傳統供應鏈管理難題,數位化賦能高效增益(附視頻)
    隨著酒店集團化發展進程加速,應用數位化供應鏈管理已是行業趨勢,越來越多酒店集團開始布局數位化供應鏈管理,試圖在數位化浪口佔領高地,贏得競爭力。  》為主題,從疫情形勢下倒逼企業供應鏈管理模式轉型、傳統採購管理思維方式轉變和數位化採購的途徑拓展、數位化轉型將賦能供應鏈管理、智慧供應鏈管理為企業帶來的增益四個方面展開演講。
  • Sourceability:助推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在中國發展得非常快。王震旻引用了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今年的數據,該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有11%的企業成為了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而這個數字在2018年的時候還只有7%,這意味著在過去幾年裡,成功進行數位化轉型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50%。「這個速度未來還會更快。」王震旻表示。
  • 零售數位化供應鏈轉型升級——京東攜手BlueYonder
    基於價值供應鏈,京東物流將攜手Blue Yonder完成多種場景的供應鏈設計和模擬、創新性解決方案的制定,共同為合作夥伴進行供應鏈的設計優化、供應鏈計劃運營和管理。京東方面稱,截止到19年底,價值供應鏈已經服務了幾百個商家,其中規模最大的商家已經藉助價值供應鏈的服務,每年節省約4000萬元的物流費用。
  • 數位化將提高企業決策能力管理會計職能將迎改變
    疫情之下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需要加強對未來的預測能力,企業的數位化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預測未來能力的強弱。精準的數位化管理和預測核心要點來源於四個方面,即:具備數據思維的人才、數據質量、先進的技術和支持前沿分析的組織目標。
  • 數位化轉型如何建立供應鏈彈性?
    數位化轉型是為了便捷管理供應鏈的數位化轉型通過更快的管理建立彈性的機制。分析企業內系統分析數據獲取數據是否及時高效。如在疫情中暫停了許多工作和生活,人才短缺似乎也急劇增長,企業需要優化人員,優化成本和穩定供應鏈。因此,在不見面即可在線協同工作的數位化管理模式是所有企業的最優選擇。而且,豐富的功能足以覆蓋企業供應鏈上下遊業務流程,和企業內部的財務對帳等業務流程,以此串聯了公司內部運轉的全流程業務場景。
  • 雀巢與易流攜手,讓數位化技術打通供應鏈物流脈絡
    調查機構IDC指出,超過50%的中國1000強企業都把數位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雀巢,亦是如此。雀巢大中華區供應鏈及採購高級副總裁Tony Domingo先生(中文名董明)曾表示,一直以來,雀巢都在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優化供應鏈效率,加快智慧供應鏈的建設。數位化轉型充滿機遇和挑戰,聯合作戰合力共贏是必由之路。
  • 灼見|《南方日報》專訪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位化新模式
    數位化轉型不僅是企業的信息化,更是解決企業數據治理、戰略設計、組織變革、機制創新等一系列難題的重要路徑。那麼,數據時代,製造企業如何擁抱數字?目前,供應鏈管理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以供應鏈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度融合為路徑,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打造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商務部[2020]111號文進一步提出「加快推進供應鏈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