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川普政府以涉軍為由,將中國晶片製造巨頭「中芯國際」和石油巨頭「中海油」列入所謂的黑名單。
關於被拉黑這事,中芯國際是很冤的。它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一直是獨立運營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遍及全球,產品也是用於民用、商用,從未涉及任何軍事用途。
美國國防部非要說它涉軍,說明對人家的業務和技術用途壓根不了解啊.....
上一個遭此「待遇」的是華為,因為其5G通訊技術領先全球,直接蓋過了西方任何一個國家,移動晶片設計方面也表現優秀,搶了美國高通一大塊生意。
那麼,中芯國際對中國晶片產業到底有怎樣的意義,以至於屢次被針對?
壹
先來看下中芯國際從哪來,未來要到哪去。
同為中國硬科技巨頭,中芯國際雖然沒華為那麼耀眼,但貢獻同樣不可磨滅。當年中國晶片產業一片荒蕪,中芯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行業,創始人張汝京也被尊稱為「中國半導體之父」。
上世紀70年代,張汝京從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之後又赴美攻讀工程科學,畢業後進入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從此和晶片結下不解之緣。
巧的是,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當年就是德州儀器第一個華人員工。後來張忠謀在臺灣建起臺積電帝國,張汝京則回到大陸為中國半導體傾盡一生。
在德儀,張汝京因才能出眾屢被委以重任,先後在美國本土、歐洲、日本、新加坡、臺灣,建起10幾座製造廠,人稱「建廠狂魔」。
1996年,一隊中國電子代表團到德州儀器總部參觀,臨走時問了張汝京一句:「你願不願意回國,我們在北京等你!」。
就這一句,改變了張汝京的人生軌跡。一直心繫故土的他選擇離開供職20年的德儀,放下海外優越的生活、抵住無盡勸阻,回到大陸。
這裡要解釋下當時海外精英為啥都往回跑,因為80年代美日剛打完半導體大戰,結果是日本慘敗,一度叱吒風雲的東芝、日立等晶片巨頭死傷慘重,最後日本直接退居到上遊材料行業。
搞定日本後,美國轉而扶持韓國、臺灣的電子產業,直接引發了一波歸國潮,張忠謀就是那會回到臺灣並在1987年成立了臺積電。
說回張汝京這邊,他在大陸建廠沒多久,臺灣方面竟要求立即停掉項目,無奈之下他回到臺灣成立世大半導體。
世大成立僅3年,張汝京已將其做成臺灣第三大晶片公司,產能超過臺積電三分之一,因此也招來老大哥臺積電注意。
2000年,張忠謀親自拍板出資50億美金,以8.5倍的高溢價買下世大。對於這場收購,張汝京只有一個條件「收購完成後,世大的第三個工廠,必須要建在大陸」。
沒想到收購後,張忠謀始終沒答應到大陸建廠的要求,張汝京毅然帶著舊部北上發展,最終在上海張江成立中芯國際,開啟了大陸半導體行業新紀元。
貳
2000年的中國晶片產業,可以說一片荒蕪,高端人才、製造設備、資金、技術,哪哪都缺。
張汝京回歸後,用自己過往的能量帶領中芯國際建廠、擴張,一路高歌猛進。4年內便在紐約、香港兩地上市,創下業內最快記錄,讓貧瘠的產業迎來曙光。
所以,中芯國際對大陸晶片產業的帶動作用是無可比擬的,沒有張汝京的執念,我們可能要在暗夜中徘徊更久。
上市後不久,中芯國際突破重重困境,發展成為僅次於臺積電、臺聯電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代工企業。
作為全村希望,中芯國際一直是我方重點扶持對象。今年7月31日,中芯國際就發布公告稱,將聯合北京經開區投資76億美元(約528億元)建廠,目的是要生產28nm以上的晶片。
說白了就是劍指臺積電,排除萬難攻克高地向高端晶片進發,不然國家興師動眾投這500多億幹嗎。
不過我們一崛起就有人坐立難安,比如海峽對岸。2003年開始,臺積電多次起訴中芯員工盜取其商業機密,並索賠10億美金。
從中芯國際的起源我們就能看出,都是張汝京的老部下,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商業敏感地帶。所以歷經幾輪較量,中芯國際最終選擇賠付2億美元和臺積電和解。最慘的是,還付出讓張汝京離開的代價。
情緒崩潰的張汝京,留下一句「我對事情負責」後,還是離開了自己親手創辦的晶片廠。
再比如美國方面,2018年,中芯國際向荷蘭阿斯麥訂購了一臺用於製造7nm晶片的EUV光刻機,結果美國人硬是攔著不讓發貨,導致臺積電一路領先,成為全球唯一的晶片代工霸主,現在連3nm都在路上了,傳統晶片巨頭三星、英特爾也只能看著臺積電耀武揚威....
英特爾現在不是連7nm都沒搞定嘛,以後大概率要靠臺積電代工了,說明美國得晶片製造工藝現在和中國大陸是差不多的,在公平競爭前提下,中芯國際幾年內就能追平,但他不給你機會啊。
足以說明西方的畸形邏輯,就是我落後了你也得趴著,誰也不許發展。
結語:
面向未來,競爭、壓力不會比以往減少分毫。前天拜登不說了嘛,就職後會暫時維持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不會立即取消關稅。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也是國家強盛的關鍵。與其寄希望於別人寬容,不如自己主宰。
縱觀工業革命以來數百年的科技史,英國憑藉發明蒸汽機率先走強,最終締造日不落帝國輝煌;
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發明發電機,自然科學蓬勃發展,一舉成為世界強國,並發動兩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美國人研發出電晶體、引領第三次科技革命,締造了新一輪科技繁榮,並稱霸至今。
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完成,這一次時代賦予我們追趕的機遇,除了以最快速度、舉國之力拼命追趕,其實已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