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規模誰最強?券商資管產品1-10月榜單發布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私募排排網

資產管理行業的本質是管理資產,即「受人之託,代客理財」,而管理資產的核心是管理價值和風險。今年是資管新規頒布後行業改革的第二年,各類資管機構和產品的監管體系、監管尺度和規則逐步統一的步伐顯然正在加快,頭部券商排名競爭日趨激烈。

在資管新規落地兩年多的時間裡,券商資管規模逐步下降。隨著大集合管理業務操作指引的出爐,券商資管的主動管理能力更受考驗,開始成為資管業務轉型發力的主要方向。從券商資管業務結構來看,資管新規使通道業務壓縮,券商主動管理能力成為發展資管業務的關鍵。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近期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各項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排名顯示,今年三季度,前20家券商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達約6.33萬億元,相比二季度下滑2679億元。其中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約3.37萬億元,相比二季度增長了1985億元。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達到53.19%,首次突破50%關口。

三季度,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券商共有11家,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招商證券資管華泰證券資管廣發證券資管等,其中中信證券月均規模為6138.56億元,環比增長9.52%,排名第一。

如無特殊說明,本文僅統計券商資管產品,同時根據投資策略情況將所有產品分為股票策略相對價值管理期貨事件驅動宏觀策略固定收益組合基金複合策略八大策略。

分策略來看,券商資管八大策略平均收益全部為正,股票策略平均收益24.60%坐穩冠軍席位,組合基金漲幅18.83%次之,此外複合策略、管理期貨、宏觀策略、相對價值策略等1-10月平均收益也都超過10%。

以下為券商資管產品1-10月排行榜前十產品:

相關焦點

  • 科創板造富爆棚,10隻基金已翻倍,券商資管產品1-11月榜單發布!
    今年是資管新規頒布後行業改革的第二年,各類資管機構和產品的監管體系、監管尺度和規則逐步統一的步伐顯然正在加快,頭部券商排名競爭日趨激烈。在資管新規落地兩年多的時間裡,券商資管規模逐步下降。隨著大集合管理業務操作指引的出爐,券商資管的主動管理能力更受考驗,開始成為資管業務轉型發力的主要方向。
  • 中信證券資管月均規模破萬億,中金、廣發資管、國信等7公司規模...
    中金公司、廣發資管、國信證券(002736,股吧)等7家券商資管規模較二季度出現小幅回升,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在月均資產管理規模及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上均拔得頭籌。  在2019年年報中,多數券商表示將在2020年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規模和能力。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排名前20的券商中,半數券商主動管理規模佔資管總規模比重超過50%。
  • 第18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天風資管將承接天風證券全部資管業務,與...
    分析人士表示,依託天風證券研究所強大的投研能力,在資管產品評審方面,研究所可提供專業支撐,依託金融工程與金融產品的研究成果輸出,推出被動指數型資管產品、策略型資管產品。從2018年12月,天風證券董事會表示發起設立資管子公司至獲批計算,歷時1年4個月時間。 天風證券將為天風資管提供的13.18億元淨資本擔保承諾。券商母公司為資管子公司提供擔保是行業的普遍做法。5月18日,國投資本就為安信資管新增最高額度為3億元的淨資本擔保承諾,當前安信證券對安信資管提供的累計淨資本擔保總額為18億元。
  • 最新規模排名出爐!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其中建信資本以4858.41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一,雖然相較去年四季度規模縮水較大,但整體規模且遙遙領先,與第二名招商財富資管有超過1500億元的差距,農銀匯理資管、上海浦銀安盛資管排名第三、第四,月均規模為2875.67億元、2501.19億元、前四名和去年底保持一致。
  •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等20強榜單來了
    券商資管月均規模:19家規模下滑這家名次上升快在資管規模大縮水的趨勢之下,整體來看,去年四季度,除去無可比數據的券商,前20名券商中有19家月均規模無一例外均較三季度有所下滑。具體來看,去年四季度,月均規模在5000億元的共6家,較三季度減少一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招商資管、申萬宏源和中信建投證券。其中,中信證券月均規模為1.1萬億元,仍是唯一一家月均規模破1萬億的券商,國君資管則以7076.67億元的規模緊隨其後,且較第三名明顯拉開差距。
  • 去通道、去槓桿 券商資管發力主動管理
    《國際金融報》記者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梳理,截至9月30日,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7.37萬億元,較今年二季度末規模下降了7228.32億元。其中以定向資管計劃產品為主的券商通道業務仍然持續縮水。相較於二季度末,券商定向資管計劃產品規模三季度末減少了7163.02億元,產品數量減少了379隻;集合計劃產品數量增加了100餘只,但資管規模減少了293.3億元。
  • 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後 中信1.1萬億規模雄踞同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後:中信1.1萬億規模雄踞同業 中金主動管理佔比「另類」趕超券商私募資管理主動管理規模增長持續。11月11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各項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排名。
  • 券商資管子公司隊伍迎新,德邦資管獲準開業
    資管新規和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的背景下,券商資管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積極布局資管子公司,已成為券業共識。第一財經記者從德邦證券處獲悉,德邦證券資管子公司12月21日領取了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成為證券行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為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今年3月,德邦資管獲證監會批覆設立。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國泰君安近三年資管收入排名一路躍升,排名從2017年的第六躍升至2019年的第二。2017年,國泰君安資管收入為10.31億元,位列華融證券之後,排在第六位。2018年,國泰君安資管收入為11.83億元,排名進一步提升,超過中信證券,廣發證券,位列第二。2019年,國泰君安資管收入為15.64億元,排名則進一步靠前,超越此前一直位列第二的華泰證券。
  • 規模繼續降!一季度券商資管20強來了,12家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過半...
    就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而言,躋身前20的門檻進一步提高,且持續上榜的18家券商資管中,有12家主動管理規模在提升,其中招商資管、中銀國際證券、中金公司等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較2019年末增幅超過10%;就月均資產管理規模來看,18家持續上榜的券商中,有16家券商資管規模下降,其中國君資管管理規模三個月縮水520億元。
  • 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後 行業"二八效應"凸顯
    截至今年9月底,券商及資管子公司私募業務規模約為8.36萬億元,而三季度,排名在前20的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就達到6.33萬億元,雖然環比下降了2679億元,但粗略統計排名在前20的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就佔到整個行業的約75%。同樣的「頭部效應」也在私募資管規模排名靠前的券商中得以體現。
  • 部分券商資管通道業務擬祭出零收費衝規模
    年底規模或突破1.5萬億  來自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券商資管受託管理資金規模已從2011年底的2818.68億元激增至三季度末的9295.96億元,增幅高達229%。  根據多家券商推算,今年10月份券商資管規模即已破萬億,而在12月初這一數字便輕鬆超過1.2萬億元。
  • 國泰君安資管公司副總經理成飛:券商資管怎樣不輸在起跑線上?
    券商資管已成為債券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7月20日,國泰君安資管公司副總經理成飛在「2019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之債市投資主題論壇上表示。  數據顯示,目前券商資管債券投資規模已超過4萬億,而券商自營、公募基金的債券基金投資規模還不到4萬億。但在當前的市場中,券商資管往往被貼上了通道、嵌套之類的標籤。
  • 非標業務裁員 券商資管通道業務料將謝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在2017年12月底和11月底管理資產規模分別為16.54萬億元和16.96萬億元,在2017年三季度、二季度和一季度末的規模分別為17.37萬億、18.10萬億和18.77萬億,呈逐步下降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券商資管的通道業務或逐步走向消亡,主動管理業務的前景依然廣闊。
  • 時隔四年券商資管終於迎來了新的子公司「落地」 積極申請公募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新規發布以來,打破剛兌、遏制通道業務的效果不斷顯現,券商資管的規模不斷縮水,迫使行業全面轉型主動管理,競爭也更為激烈。據了解,近年來迅速調整戰略、堅定轉型主動管理的安信資管發展態勢良好,主動管理規模大幅提升,產品業績也進入行業前列。截至2019年底,安信資管管理產品241隻、總規模為2086億元,排名行業第9位。
  • 資管新規整改方案來了!已有9家上市券商正式推出,大券商還在積極...
    截至目前,已有9家上市券商推出了最新的資管新規整改方案。  8月16日晚間,國金證券(600109,股吧)和國元證券(000728,股吧)董事會分別審議通過了資管新規相關整改方案。加上8月14日晚的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等6家券商,以及8月13日晚的華安證券,目前已有9家上市券商針對資管新規推出了相關整改方案。
  •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之路:「大而全」還是細分領域的「精品店」?
    圖片來源:攝圖網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了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年內繼安信證券、甬興證券和天風證券之後第四家獲得資管牌照的券商。
  • 證券業協會:內資券商資管業務收入質量提升
    《分析》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行業135家券商主營業務全面增長,淨利潤同比增長42.51%,增速均較2020年上半年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金融雙向開放的推進,前三季度外資券商經營業績實現快速增長,合計淨利潤同比增長64.61%,而內資券商國際競爭力有待加強;內資券商去通道效果顯著,資管業務淨收入明顯提高,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 2020券商資管「發展」真的有那麼好嗎?
    ,較去年同期略減0.28個百分點;資管業務收入僅佔總營收的6.21%,較去年同期減少1.09個百分點。花落誰家:券商資管前十行家注意到,協會對證券行業資管業務集中度進行了統計:前三季度資管業務淨收入CR10為55.11%,同比增加3.52 個百分點, 集中度明顯提升。然而,協會並未披露券商資管業務具體的排名情況。趁熱打鐵的行家,利用現有的數據,對頭部券商資管業務進行了探究。
  • 兩大業務可打破券商資管天花板
    券商資管邁過10萬億大關,是在2015年上半年。當時券商全行業資管規模從2014年末的7.95萬億,增長了28.95%,到2015年二季末總規模就達到了10.25萬億,通道業務的佔比達到了87.39%。銀信合作受阻,給銀證合作騰挪了空間,造就了券商的通道業務,從此券商資管規模一再攀升,連續保持將近50%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