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家貧,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擁有一本《新華字典》。雖說省吃儉用,天長日久也能攢下買字典的錢,買本《新華字典》卻相當不容易。
記得是小學四年級的上學期,有一天,語文老師告訴我們,最近兩天要去縣城辦事,有需要《新華字典》的同學抓緊交上一元五角錢,他順便到新華書店捎來。有本《新華字典》不僅是我,也是全班同學夢寐以求的事兒,對於我則更為迫切。我那時愛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書,除了同學之間相互交換的連環畫、故事書外,我還能借來一些破損的古籍書「啃」,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讀不懂的句子,只好囫圇吞棗順下去。有本字典多好啊,什麼樣的「攔路虎」都不怕,看畫冊、讀故事豈不更有意思!我高興地跑回家,把這好消息告訴了剛剛病癒的母親,母親倦怠的臉上顯出無奈的笑容,她輕輕嘆一聲,說:「孩子,眼下青黃不接,咱家手頭忒緊,能不能緩一緩再買?」我知道那是一次極好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不知啥時再有人大老遠地去縣城捎買字典了。我越想越氣,不由分說就跟母親發煩。那時,父親遠在新疆建設兵團,母親一人家裡家外操勞,很少違了我們兄妹的心願,何況這次要錢買字典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母親當時看了我那副模樣,一定是心中不安了。
深愛我、遷就我的母親,拖著虛弱的身子,把平日捨不得吃、稱鹽打油都指望的一些雞蛋挎到集市上賣了,總算湊夠那一元五角錢。當我興衝衝回學校交錢的時候,老師早已走了,我當時的心情懊喪極了。特別是後來看到班裡不少同學領到散髮油墨清香的《新華字典》,我更受不了,回家竟不吃不喝跟母親賭氣。我想,母親那夜一定暗自垂淚了。
執拗、剛強、自責的母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獨自踏上那條通向縣城的土路的。縣城,對於平日未曾出過遠門的母親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母親背著幾張煎餅和一包黑鹹菜,大清早趕路,來回得100多裡地,母親憑著吃苦耐勞的秉性,憑著對兒子的一片痴情,硬是靠一雙大腳板走了回來。蒼天偏偏不憐母親的一片苦心,那夜,母親精疲力盡摸到家,對還未入眠、等待著母親歸來的我,喑啞著嗓子說:「孩子,媽白跑了一趟,好歹找到書店的門坎,可人家沒貨呀……」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擁著極度疲乏的母親,哽咽道:「媽,俺害苦您了,您罵俺打俺吧,俺再也不要字典了。」
打那以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母親大海一樣的恩情,同時也決定:隔三差五地借來《新華字典》,全部抄錄下來!小小的我從母親身上學到了那分堅韌不拔的毅力,一頁一頁地抄起來。整整一個半學期,我抄了20餘本。望著厚厚一摞小本子,母親感動得落了淚,「孩子,甭再犯傻勁了,趕明兒俺還要去趟縣城,非給你買回一本字典不可!」我懂事地說:「媽那麼遠的路,可不能再苦您了——俺只要堅持下去,準能把字典抄完,用起來一個樣……」
五年級下學期,我在全公社小學作文比賽中獲獎,獎品恰恰是一本我曾經朝思暮想的《新華字典》。母親顯得比我還高興,她一遍又一遍摩挲著新嶄嶄的《新華字典》。那晚,母親翻箱倒櫃找出一面大紅綢緞,比著尺寸裁剪一番,用細密的針腳把字典包裹起來。在母親心中,這本《新華字典》猶如珍寶一般,是母親的希冀,也是母親的驕傲和榮光。在我心目中,這本母親用紅綢緞包裹的字典連同我工工整整抄錄的一本本「土字典」一樣重要,直到現在我依然珍藏著,令我時時想起淳樸善良的母親往返百餘裡鄉土路為我買字典的身影——我總認為,堅定執著、剛強的母親就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字典」,無論何時何地,悲也罷喜也罷,逆境還是順境,失敗或者成功,貧窮抑或富貴,這本「人生字典」都將時時激勵我不斷搏擊、進取,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