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抄一本《新華字典》

2020-12-17 光明網

少時家貧,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擁有一本《新華字典》。雖說省吃儉用,天長日久也能攢下買字典的錢,買本《新華字典》卻相當不容易。

記得是小學四年級的上學期,有一天,語文老師告訴我們,最近兩天要去縣城辦事,有需要《新華字典》的同學抓緊交上一元五角錢,他順便到新華書店捎來。有本《新華字典》不僅是我,也是全班同學夢寐以求的事兒,對於我則更為迫切。我那時愛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書,除了同學之間相互交換的連環畫、故事書外,我還能借來一些破損的古籍書「啃」,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讀不懂的句子,只好囫圇吞棗順下去。有本字典多好啊,什麼樣的「攔路虎」都不怕,看畫冊、讀故事豈不更有意思!我高興地跑回家,把這好消息告訴了剛剛病癒的母親,母親倦怠的臉上顯出無奈的笑容,她輕輕嘆一聲,說:「孩子,眼下青黃不接,咱家手頭忒緊,能不能緩一緩再買?」我知道那是一次極好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不知啥時再有人大老遠地去縣城捎買字典了。我越想越氣,不由分說就跟母親發煩。那時,父親遠在新疆建設兵團,母親一人家裡家外操勞,很少違了我們兄妹的心願,何況這次要錢買字典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母親當時看了我那副模樣,一定是心中不安了。

深愛我、遷就我的母親,拖著虛弱的身子,把平日捨不得吃、稱鹽打油都指望的一些雞蛋挎到集市上賣了,總算湊夠那一元五角錢。當我興衝衝回學校交錢的時候,老師早已走了,我當時的心情懊喪極了。特別是後來看到班裡不少同學領到散髮油墨清香的《新華字典》,我更受不了,回家竟不吃不喝跟母親賭氣。我想,母親那夜一定暗自垂淚了。

執拗、剛強、自責的母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獨自踏上那條通向縣城的土路的。縣城,對於平日未曾出過遠門的母親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母親背著幾張煎餅和一包黑鹹菜,大清早趕路,來回得100多裡地,母親憑著吃苦耐勞的秉性,憑著對兒子的一片痴情,硬是靠一雙大腳板走了回來。蒼天偏偏不憐母親的一片苦心,那夜,母親精疲力盡摸到家,對還未入眠、等待著母親歸來的我,喑啞著嗓子說:「孩子,媽白跑了一趟,好歹找到書店的門坎,可人家沒貨呀……」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擁著極度疲乏的母親,哽咽道:「媽,俺害苦您了,您罵俺打俺吧,俺再也不要字典了。」

打那以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母親大海一樣的恩情,同時也決定:隔三差五地借來《新華字典》,全部抄錄下來!小小的我從母親身上學到了那分堅韌不拔的毅力,一頁一頁地抄起來。整整一個半學期,我抄了20餘本。望著厚厚一摞小本子,母親感動得落了淚,「孩子,甭再犯傻勁了,趕明兒俺還要去趟縣城,非給你買回一本字典不可!」我懂事地說:「媽那麼遠的路,可不能再苦您了——俺只要堅持下去,準能把字典抄完,用起來一個樣……」

五年級下學期,我在全公社小學作文比賽中獲獎,獎品恰恰是一本我曾經朝思暮想的《新華字典》。母親顯得比我還高興,她一遍又一遍摩挲著新嶄嶄的《新華字典》。那晚,母親翻箱倒櫃找出一面大紅綢緞,比著尺寸裁剪一番,用細密的針腳把字典包裹起來。在母親心中,這本《新華字典》猶如珍寶一般,是母親的希冀,也是母親的驕傲和榮光。在我心目中,這本母親用紅綢緞包裹的字典連同我工工整整抄錄的一本本「土字典」一樣重要,直到現在我依然珍藏著,令我時時想起淳樸善良的母親往返百餘裡鄉土路為我買字典的身影——我總認為,堅定執著、剛強的母親就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字典」,無論何時何地,悲也罷喜也罷,逆境還是順境,失敗或者成功,貧窮抑或富貴,這本「人生字典」都將時時激勵我不斷搏擊、進取,奮鬥不息。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幾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和《新華字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我記得小學一年級學過漢語拼音之後,老師就會教我們怎麼使用《新華字典》來查字,來認識字,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大學我讀播音主持專業,一直到我今天的播音員工作,可以說《新華字典》伴隨著我每一天。
  • 漢字的溫度:那一年,《新華字典》買都買不到
    說幾件我親身經歷的事情。1、那一年,《新華字典》買都買不到上世紀70年代,我上小學,大概是三年級的那一年,終於要學會自己查字典了,於是老師要求所有的學生人手一本《新華字典》,因為從這一年開始,要學會查字典了。
  • 70歲的《新華字典》出新版了
    8月10日,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新華字典》在它啟動編纂後的70年中,先後經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有人回憶,它是上小學時的必帶「裝備」;也有人回憶,爸媽是翻著《新華字典》來給自己取名的……時光流逝中,這部字典確實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時代變遷。
  • 70歲的《新華字典》如何成為傳奇
    各版《新華字典》「合影」。(資料圖片)  還記得伴隨每個人長大的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1957年,《新華字典》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後一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新中國成立初期,「掃盲」工作迫切需要一本實用的小型字典。《新華字典》恰好符合這個要求,它用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簡單易懂,為「掃盲」工作作出重大貢獻。  對一些人來說,《新華字典》也並不只是用來查字詞那麼簡單,甚至和生活密切相關。
  • 新版《新華字典》正式出版,再添百餘新詞,趕緊給孩子備上一本
    最近,最新修訂的第12版《新華字典》,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趁現在正放暑假,趕緊去買上一本最新版的《新華字典》,學習學習新增加的字和詞,開學後,才可以跟孩子們更好地交代。當然,這些詞語孩子們比我們更熟悉,但正式進入《新華字典》,有必要讓爺爺奶奶們也都來學起。
  • 一本老態龍鐘的《新華字典》,每時每刻卻散發著溫暖與溫情的氣息
    文:葛維屏在我的電腦桌下,有一本面容醜陋、破損嚴重、紙頁捲曲的《新華字典》。整個字典,從它的半邊被藍色墨水的浸染程度來看,它似乎還有掉到藍墨水缸裡的經歷,可以想像它的前半生相當的坎坷,大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垃圾站的廢品書都要比它光鮮得多。
  • 《新華字典》出到第12版了,來說說自己與字典的故事吧
    我查了一下資料,《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1953年在《伍字小字典》的基礎上開始重編,1957年由商務印刷館出版第1版。目前,《新華字典》已成為中國人乃至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漢語學習者的必備工具書,獲得過「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印行已超過6億冊。
  • 《新華字典》上新!多了這些內容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取名的時候,我爸掏出一本新華字典,說那就叫新華吧
    和小區多條狗重名,晚上出門散步,感覺有好多不同的人在呼喚我,貝貝跑慢點取名的時候,我爸掏出一本新華字典,說那就叫新華吧@大般若長光:再也沒有親爹看到新華字典,就起小名叫新華這麼坑爹的了@呆毛浮綠水:屬鼠,我媽和乾媽一合計給我起了小名叫碩碩,出自詩經 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 《新華字典》上新了!
    《新華字典》上新了!與2011年的第11版相比,時隔9年,新出的第12版《新華字典》主要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12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 陳菁霞:葉聖陶與《新華字典》
    此項工作,不僅是葉聖陶、魏建功等人計議中要幹的事,也是「新形勢」的急需——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新世界的建立者們將這部「小字典」的編纂,視為新的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肩負規範現代漢語的職責,也要擔當掃除文盲的任務。 「邇來學文化之風甚盛,農民經土改之後,要求識字,祁建華速成識字法推行,工廠與部隊紛紛傳習。識字之後,自需看書,看書乃要求字典。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了,網友吵翻了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8月11日,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內有增補的「點讚」的釋義,內頁上方的二維碼可在掃描後提供增值服務。1953年,在經過葉聖陶的逐字審定後,《新華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7年,《新華字典》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後一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新中國成立初期,「掃盲」工作迫切需要一本實用的小型字典。《新華字典》恰好符合這個要求,它用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簡單易懂,為「掃盲」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 《新華字典》推出第12版 新在哪裡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候選人」艾買提江·肉孜:他隨身準備了一本《新華字典》,走到哪...
    一本字典見證從警初心大學畢業進入輪臺縣公安局工作,艾買提江·肉孜懷揣著青春的夢想,牢記前輩的教誨,始終堅持多學則自清、多學則自明、多學則自精,把先學作為履職之責,把勤學作為工作之需,把深學作為提升之要,在不斷學習中努力進取成長為業務骨幹、行業尖兵。
  • 最早版本的《新華字典》是如何誕生的_讀書_澎湃新聞-The Paper
    鑑於過去字典辭書多為大部頭、不便翻查,而小字典或學生字典錯誤多、不甚準確、也不好用等問題,葉聖陶早在開明書店任總編輯時,就想編一本適合一般文化程度使用的小字典,還曾多次討論過字典的編輯事宜。新中國成立以後,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的葉聖陶,在負責各種教材編寫之餘,仍惦記著適時邀請一位熱心辭書的名家來主持編寫這樣一本字典。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8月11日,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內有增補的「點讚」的釋義,內頁上方的二維碼可在掃描後提供增值服務。有人回憶,它是上小學時的必帶「裝備」;也有人回憶,爸媽是翻著《新華字典》來給自己取名的……時光流逝中,這部字典確實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時代變遷。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
  • 《新華字典》初版記
    即便是出版時間距離《新華字典》最近的《增訂註解國音常用字彙》,無論釋義還是舉例,仍是滿紙的文言文或半文言文。對那些最需要字典的文字初學者而言,很可能會出現看不懂字典的尷尬。《增訂註解國音常用字彙》中「胡」字的一個義項,這樣解釋:「何,如『弗慮胡獲』,見詩經。」要明白這個字,恐怕還要先讀懂《詩經》。
  • 《新華字典》有望推出手機版
    京華時報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一年前受吉尼斯紀錄關注在中國,很多人的童年都會跟一本巴掌大的小書有過交集,它就是《新華字典》。
  • 從小看《新華字典》,但你未必真了解她
    據說歐洲袖珍國聖馬利諾政要曾送給中國一套三卷的大詞典,周恩來只能回贈一本小小的《新華字典》,以至有「大國出小詞典,小國出大字典」的說法。④人們在「文革」期間閱讀《新華字典》的回憶,十分常見。作家王益民回憶,70年代上小學時,「特別羨慕我的語文老師有一本《新華字典》,用牛皮紙包著,從不許我們翻看,似乎那裡面藏著無窮的秘密」。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個字?
    網友質疑APP付費價格高  昨天,北青報記者看到,儘管APP剛剛上線,但已有不少網友下載評論,有網友表示付費也要支持,但同時有人認為40元的付費價格太高。  有網友評論稱,「一本雙色新華字典從小學陪到了高中,一直是最愛的書。這個軟體裡有類似紙質字典掃描版的排版,還有按拼音部首等目錄檢索,官方出品,絕對精品,就算是收費也肯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