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溫度:那一年,《新華字典》買都買不到

2021-01-06 談藝錄

說幾件我親身經歷的事情。

1、那一年,《新華字典》買都買不到

上世紀70年代,我上小學,大概是三年級的那一年,終於要學會自己查字典了,於是老師要求所有的學生人手一本《新華字典》,因為從這一年開始,要學會查字典了。

回家就向家人要,家裡沒有,家人帶著去小縣城的新華書店去買,但書店並沒有貨,於是,帶著失望回家,第二天去上學,發現沒有字典的不只我一個,而是大多數同學都沒有。只有少數的幾個同學有《新華字典》,那種藍色的封面,小方塊磚一樣,於是,班裡結成小組,平均大致7、8個人一組,每組配一個有字典的人,我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會了查字典,這時已經學過拼音,發現用拼音這種查字的方法去查字,要比小時候家人背《說文解字》540部部首的方法要快得多,只要會讀,就可以很快查到它,並且,部首檢字法也有了,部首要少得多,大概200多個。於是,從那一年開始,心心念念,想有一本《新華字典》,這個念頭整整折磨了我兩年多,大概快要小學畢業時,才在新華書店的櫃檯裡看到有賣字典的,趕緊買了一本,回家用牛皮紙又在塑料皮外面又包了一層,現在想想,真的多餘,不過,即便如此,到小學畢業時,我的《新華字典》還是被折磨的不成樣子了。

(老版本的新華字典)

那個時候,還沒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字典、辭典,提到字典,指的就是《新華字典》,書店裡總是缺貨。

2、初中二年級,我把《新華字典》翻了個遍

有意思的是,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看過《說文解字》的緣故,字典裡的大部分漢字,都不陌生,於是在班裡得了個外號,就叫「字典」,別的同學不認識的字,就拿來讓我認,我認完,他們再去查字典,比部首檢字要快。

(字典的內頁)

初中生,已陸續開始看點課外書,於是,有個「字典」在身邊,還是不錯的。

某一天,突然因為一個多音字的問題,跟同學產生了矛盾,甚至差點打起來,小腦袋裡不知道怎麼想的,突然起了個念頭,把《新華字典》裡的多音字整理出來,於是,買了個塑料皮日記本,開始了這個「龐大」的工程。

一個一個地抄,一個一個地認,一個一個地記。大概一個月,我把《新華字典》翻了個遍,再提到多音字,我能準確地說出來它有幾個讀音,這次自發的「抄字典」動作,讓我受益匪淺,或者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真正地喜歡上了漢字。

3、作文競賽,我得了一套《辭源》

初三那一年,縣裡不知道為啥流行起來了作文演講比賽,接著又層層選拔,直到省級比賽,全國級比賽,只是到了全國級的,就沒有演講了,只比作文了。

沒料到,這次作文比賽我竟然拿了縣裡的省裡的一等獎,原因是那年不知道是誰出的筆試題,填空題裡竟然問到漢字的「六書」是啥,並要求一個一個寫出來,我得益於學過《說文解字》,這次獲獎是上天對我的獎賞。獎品是一臺紅燈牌收錄機,一套《辭源》,收錄機被放在學樣作播音設備,《辭源》被我背回了家,一套四本,厚厚的,有點粉的顏色,關鍵是每個字都解釋的很詳細,於是覺得眼界大開,甚至眼光再也不關注《新華字典》,就算日常查個以前知道怎麼寫的字,也去翻這一套四本的《辭源》,現在明白了,當時主要是為了顯擺。

(得獎的那個版本的《辭源》)

很快就發現,真要把《辭源》當成字典去用是不合適的,它不能拿到教室去,太重了。

於是,日常查字檢索準確的讀音和字形,用的還是《新華字典》

4、篆刻專業,《新華字典》幫了讀音的忙

大概高一那年,受家人的影響,我已經開始籌備著參加篆刻比賽,少年組選拔賽有口試,主要是測認字,為了在口試階段通過,自己私下要把每一方自己刻的章裡的漢字讀音記準確。也要對每一個小篆字心中有數,《說文解字》那個時候還沒有注音版,只有切音,讀音很可能出錯,於是找來《新華字典》,對照字形,又一個一個認了一遍。這是我最早的說文讀音基礎,或者說,這是我的「小學」基礎,現在想來,真的很感謝小本只有常用字的小字典,雖然小,好在實用。便攜而且易檢字,對於我來說,這足夠了,從小縣城去市裡比賽,去省裡比賽,總不能背著《辭源》、《辭海》(那時候家裡已出錢買了這部大部頭書)。

(辭海)

順利過關,那次篆刻拿了省裡的三等獎,刻的是啥我都忘了,只隱約記得刻的是某個口號類的,文學性太差了吧,能拿獎實在是僥倖。好在,一次比賽實戰,要比悶頭讀書長出來的經驗多得多。

5、陸續推介《說文解字》,講述漢字的故事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從第一次接觸《新華字典》到書架上擺了各種各樣的工具書,感到最親切的,竟然還是那本小藍本的新華字典,儘管兒子上學,已經買了好多本不同版本的《新華字典》,各種裝幀設計,各種花樣翻新。

(字典的內頁)

現在我基本每天翻看有關漢字的書(主要是《說文》一類的),每個漢字背後,都有講不完的故事,「愛」字為什麼中間有個心,「兒」字為什麼頭頂有張開的缺口,「服」字為什麼跟船有關……,也順帶著把這些內容整理成說文解字系列的文章分享給大家,每天沉浸其中,其樂無窮。

是《新華字典》開啟了我的漢字之旅,漢字當然是生命力最強的文化存在,幾千年下來,沒有哪一種文化像她一樣不曾間斷,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是中華文化一切衍生物的承載著,談中華文化,先論漢字。

熱愛漢字吧,漢字的溫度就是我們人生之旅最保暖戰袍的溫度!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普及漢字規範創新數字體驗
    新華字典APP   你是否還記得小學時代在課桌前一頁一頁翻著《新華字典》學習語文課文的時光?而今,你的下一代,則就要成為第一批翻著手機裡的「新華字典」來學習漢字的孩子。   近日,《新華字典》出版方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新華字典APP(手機軟體)。該APP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有網友感慨技術進步之快,也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書籍電子化的大趨勢,還有很多人藉機懷念了一把終日與字典相伴的學生時代。   官方APP上線獲好評   6月11日,目前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正式登陸蘋果手機應用市場。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個字?
    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體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  只能每日免費查2字  昨天,中國出版集團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新華字典》官方APP發布。
  • 64歲的新華字典出APP了,但是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
    根據該APP的文字介紹,這款軟體是目前市場上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目前,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都能在各自的應用市場內找到這款APP並下載。據了解,查詢2個字後,APP便彈出提示要求購買完整版,購買費用為40元,並稱購買後可以享有紙版《新華字典》第11版的完整準確內容;李瑞英漢字發音播讀;漢字的規範筆順動畫演示;紙書完整閱讀體驗;離線包下載支持等功能。該APP提供了40元、88元、128元、218元以及488元等五種充值金額,充值40元後,日查詢漢字數量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了,同時,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字的限制也在付費後解除。
  • 新華字典免費下載
    18183新華字典免費下載簡單快速方便! 市場唯一正版《新華字典》app上線,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數十項增值服務,全面提升「國典」品牌價值。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個字 網友質疑價格高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體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
  • 《新華字典》app高調試水,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轉換思維?
    充值後,查詢漢字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同時,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頁紙書正文的限制也在付費後解除。除此之外,完整版包含漢字發音播讀、漢字的規範筆順動畫演示、離線包下載支持等功能。如果使用或添加闖關遊戲等,則需要再進行充值和購買。目前,該APP提供了40元、88元等充值金額,這一付費模式也被網友吐槽"比紙質版還貴"、"免費查2字不過癮"。  40塊錢的收費合理不合理?
  • 《新華字典》有望推出手機版
    京華時報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一年前受吉尼斯紀錄關注在中國,很多人的童年都會跟一本巴掌大的小書有過交集,它就是《新華字典》。
  • 《新華字典》正版APP來了 有人點讚有人嫌貴
    原標題:《新華字典》正版APP來了 有人點讚有人嫌貴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新華字典》自從20世紀50年代年開始出版以來,伴隨了幾代中國人的啟蒙教育,至今仍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 我要抄一本《新華字典》
    少時家貧,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擁有一本《新華字典》。雖說省吃儉用,天長日久也能攢下買字典的錢,買本《新華字典》卻相當不容易。記得是小學四年級的上學期,有一天,語文老師告訴我們,最近兩天要去縣城辦事,有需要《新華字典》的同學抓緊交上一元五角錢,他順便到新華書店捎來。
  • 為不被羞辱,我花40塊錢買了個新華字典APP
    小學時代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出官方APP了,由前《新聞聯播》主播李瑞英配音。在App Store裡打開它的頁面,你會發現一堆人在這個免費APP下面講花40塊錢到底值不值的事兒。而且評價兩極化,評分集中在一星和五星。事實上,這款看起來免費的APP,如果不買內置服務,幾乎無法頻繁使用:各種的「親!每天免費XX次結束了哦!」
  • 《新華字典》為何沒有凡姓必收
    今天,本刊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編輯室主任王楠,從姓氏義收錄的角度介紹《新華字典》編寫背後的那些事兒。我國人口眾多,姓氏用字非常繁雜,很多漢字都有姓氏用法。《中國姓氏大辭典》和《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分別收錄了兩三萬條的姓氏。相關統計顯示,現代使用的漢族姓氏及少數民族使用的漢式姓氏有5700多個。
  • 《新華字典》出到第12版了,來說說自己與字典的故事吧
    早上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條新聞《新華字典第12版首發:增添「粉絲」「點讚」等新詞》:「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首發。」我查了一下資料,《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1953年在《伍字小字典》的基礎上開始重編,1957年由商務印刷館出版第1版。目前,《新華字典》已成為中國人乃至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漢語學習者的必備工具書,獲得過「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印行已超過6億冊。
  • 辣目洋子為何送馬伯騫新華字典?看清他寫的漢字後,暴露文化素質
    辣目洋子為何送馬伯騫新華字典?看清他寫的漢字後,暴露文化水平今年的《演員請就位》中匯聚了許多偶像派藝人,他們之前大多都是偶像歌手出道,然後積攢了一定的人氣後想要紛紛轉戰影視圈,為了獲取更多的熱度,他們都來到了《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何昶希、陳宥維、丁程鑫、馬伯騫等都是這類藝人的代表。
  • 時隔9年,《新華字典》上新啦! 每頁都有二維碼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衛波報導:每頁都有二維碼、新增「初心」「點讚」等100多個新詞、通過App能聽正確讀音……最新版的《新華字典》與時俱進,並且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第12次修訂 亮點多多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同時,新版App同步面市。
  • 新版《新華字典》增補"初心" "粉絲"等新詞
    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新華字典》究竟熔鑄了哪些文化記憶?新版《新華字典》新在哪裡?為什麼說《新華字典》是大家治「小典」?陪你長大的《新華字典》又是哪一版呢?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辭書編纂研究中心編審、《新華字典》編輯室主任王楠介紹:幾十年來,《新華字典》一直秉承1953年版凡例第一條所說的「本字典編寫的目的主要是想讓讀者利用這本字典,對祖國語文的詞彙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並且知道詞彙現代化和規範化的用法,在書面上和口頭上都能正確運用」的理念,不忘初心、與時俱進。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 《新華字典》在它啟動編纂後的70年中,先後經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眾所周知,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並且一直沿用至今,作為學習漢字和中國語言文化的必備工具書,《新華字典》已成為中國人和許多國家和地區漢語學習者的良師益友。那麼,這本小小的字典是在什麼背景下開始編寫的?其發起人和編輯者是何許人也?幾十年來又經歷了哪些發展與變遷呢?
  • 《新華字典》上新了!
    《新華字典》上新了!與2011年的第11版相比,時隔9年,新出的第12版《新華字典》主要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12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 《新華字典》首出APP 每天免費查兩個字網友質疑價格高
    原標題:64歲《新華字典》首出APP 64歲的《新華字典》也開始擁抱網際網路 了。記者昨天從商務印書館獲悉,除了紙質版字典,官方版本的《新華字典》APP已於日前上線。消息傳開後,許多讀者紛紛開始了體驗行動。
  • 官宣來了:《新華字典》告訴你什麼才叫真「賣萌」
    網絡潮詞入「典」標準: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其實,《新華字典》並非見詞就收,那什麼樣的網絡用語可以被收錄呢?[2]除了在字典中加入網絡潮詞外,新華字典把自己也搬上了網際網路。8月10日,第12版《新華字典》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上線3日,便有3086萬次下載量。與時俱進反覆修訂 《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1950年9月,中國人口為5.5億人,約佔世界的25%,其中至少有80%都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