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盜汗、多汗,暗示有病在身?不同的汗,要用不同的應對方法

2020-12-20 呼吸內科丁惠珍

人體會因為需要減少身體內的毒素,通過很多的辦法來排毒。小便,放屁,排汗都是排毒的方式。但是因為人的體質差異,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表現。比如有的人經常出汗,稍微動動就是一身的汗,還有的人怎麼動都不出汗。今天就仔細講一講人體的汗。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汗是因為體內的自我調節產生的,能夠幫助皮膚保持溫度,也能夠表現人體的一些疾病。當出汗的時間,出汗的量和出汗的原因不同時,身體也可能會針對性地出現不同的疾病。

經常性出現自主流汗,就算身體感受到的溫度沒有很高,也沒有吃東西刺激到汗腺更沒有進行一定的運動,就算是坐著也會不自覺地冒汗。這種就是自汗。

經常出現自汗的人很多都是因為身體內氣虛造成的,很可能是腸胃虛弱,很難維持身體的水分平衡。特別是一些肥胖但是虛胖的人,很容易坐著就流汗。這都是體虛的表現。

像經常出現自汗的人,應該注重滋補身體,補充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這些食物能夠補充身體所需,還能夠幫助虛胖的人將體重減下來。此外,保證一定的運動量,能夠幫助這些人強健身體,身體內的陽氣運轉起來了,就不會經常出自汗。

盜汗就是在人睡著之後悄悄地流汗,人醒了,汗就停了。這種汗表明你的身體出現了陰虛,氣血不足就會盜汗。如果經常感覺睡醒後滿頭大汗,特別是晚上經常流汗,衣服都溼透了,那就是盜汗。

想要解決盜汗的情況,不僅要滋補身體裡缺少的陰氣,還要幫助身體收斂汗液。可以用飲食和按摩雙管齊下的方法。在飲食上可以適當的進補紅棗銀耳湯,當歸湯等,按摩血海穴也能夠改善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人,不管一年四季,都經常出汗,夏天的時候,每天都是汗津津的,到了秋天,還是很容易出汗,就覺得他的衣服好像從來沒幹過。這種就屬於「多汗症」。有研究表明,多汗症大多是因為基因影響的,或者是汗腺受到神經的刺激,長時間地保持興奮,不斷的分泌汗液。

中醫認為,這種多汗症,很多都是因為脾胃虛寒,陽氣虧損有關。經常出現在男性身上。不要以為經常出汗,就是身體內的毒素都拍出來了,這也不是什麼好事。很容易導致身體虛虧,出現水分失衡。

改善多汗症就要從根源治起。使用一些能夠補充脾胃能量的食物,幫助補充陽氣。男性可以通過鍛鍊,來達到強健身體的作用。身體好了,體內的陽氣減少的速度就會變慢,也就不會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汗,都可能是身體出現異常的表現。通過觀察自己出汗也能夠輔助判斷身體的狀況,對症下藥,才能改善流汗的異常,如果自己不能判斷,還是要尋找醫生的幫助。

相關焦點

  • 盜汗、自汗、虛汗……先分清再調理!
    幾天後感冒已經痊癒,但是小盧卻出現了盜汗的現象,每晚醒來全身是汗,衣服經常被汗溼,半夜要起床換一次衣服。正常人全身皮膚都會出汗,但出汗過多就會形成多汗症。那小盧的這個盜汗是什麼汗呢?在中醫看來,出汗除了盜汗以外,還分好幾種,待妙姐跟大家一一說清楚。
  • 名醫熊繼柏教你治療各種「汗」
    歷代醫家研究《內經》汗證,有按五臟分類者,有從病因分類者,有依汗出的表現特點分類者。筆者認為,《內經》之汗證,約可分為以下四類。 1.自汗證 在《內經》中稱為魄汗、多汗。《景嶽全書 汗證》說:「自汗者,濈濈然無時,而動作則益甚」。《內經》中的自汗證主要有炅汗、漏汗、灌汗等三種。
  • 男人有這4種出汗表現,千萬不要大意,可能是你太「虛」了
    不同形式的出汗都會暗示身體出現了不同的問題。比如全身出汗或手心、手背等局部的出汗,又或者是半夜出汗,不明原因就出汗等,這些都是不同的疾病提示信號。不是所有的出汗都是正常的情況。所以如果男性出現這4種出汗的情況,可千萬不能大意,有可能是疾病的一種「前兆」。
  • 孩子盜汗與正常出汗的區別,就看這一點?
    盜汗 盜汗是以睡中汗出,醒來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症,又稱「寢汗」。 盜汗是一件分析起來很有意思的事情,看名字就知道。 「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像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 稍微一動就出汗的人,跟很少出汗的人有什麼區別?專家給你講清楚
    我們知道身體會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吃得太辣,天氣太熱,運動過後,出點汗是無妨的,但要是動不動就出汗,那麼就不是件好事了,這很有可能說明你體質陰虛。如果出汗過多,還可能出現脫水的情況。
  • 小兒盜汗並非全是病態,如何分辨很關鍵
    其實寶寶的出汗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1、寶寶生理性的多汗,大都是由於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過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家長不需要過分擔心,只要降低室溫,減少衣被就能改善,但要給寶寶多補水。而且,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2、寶寶病理性多汗,多出現在整個睡眠過程中汗量很多。
  • 流汗時,汗水氣味不同暗示疾病不同,自測一下,希望你做好預防
    對於流出來的汗水,人們會感覺到很噁心,想著趕緊把身體清洗乾淨,不要急著清洗,流汗時汗水氣味不同,暗示的病症也不同,希望你能多重視,一起來自測一下吧。正常情況下,人們流出來的汗液帶有鹹味,這是因為汗液中有鈉離子,會促使汗水變鹹,除了鈉離子外,在汗水中還有蛋白質、尿素、氮氣等,這些物質也會隨著汗液排出被排出體外。
  • 導致出汗過多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
    ●遺傳因素 —多汗症具有家族遺傳性。●飲食因素 —酒、煙、咖啡因、處方藥物、非法毒品、油膩食品多汗症如何治療?●止汗藥 使用商業止汗劑,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多汗症。但通常需要更強效的治療,尤其是手掌、腳底、腋窩或生殖器區。
  • 晚上盜汗+下午臉紅=陰虛!八百年老方子,專治此病,請學習
    所以,要想恢復健康,就去恢復人體的平衡。我給你舉個簡單例子吧。我以前啊,遇上過這麼一個患者。這個患者,是一個女性,39歲。什麼毛病呢?她說她從小就愛上火,隨她母親的體質。後來呢,生產的時候流血過多,產後身體就一直不算太好。等到了39歲這一年,她添病了,就是經常晚上睡覺的時候盜汗。
  • 提高免疫力,看看中醫用哪些方法
    中醫療法益處多賈維剛認為,提升免疫力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方一法就可以解決的,要採取因人、因地、因時的辯證策略。治則治法有很多種,每一種治法都有各自的適應症,針對的都是不同的體質狀態,很多時候需要採用多種治則、治法和方式來施行。
  • 4個部位出汗,暗示身體大問題,其中一個是中風前兆!別以為是熱
    眼看這溫度越來越高,外出走一走,只覺得又悶又熱,汗也止不住地往外冒。在這個汗液逐漸「放肆」的季節裡,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汗~人為啥會出汗?有兩種情況,人會出汗:第一種,是正常生理情況下的反射活動。建議:飲食上要避免吃辣椒、喝白酒、吃牛羊肉多吃些滋陰的食物,如玉竹、牡蠣等內熱明顯的,可多喝新鮮的梨汁、藕汁、生地汁、馬蹄汁。此外,手腳多汗還可能是多汗症,有這種情況的朋友可以到醫院就診。
  • 汗皰疹是什麼病?和「腳氣」有什麼區別?
    汗皰疹是什麼病?汗皰疹是溼疹的特殊類型,一般發生在手指或腳趾間或腳底、手掌,剛開始只是出現幾個小水泡,然後慢慢的融合成大皰。當水皰幹了之後會逐漸脫皮,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燒灼感或瘙癢感。汗皰疹和腳氣有什麼區別?1、腳趾間潰爛腳氣是因為受到黴菌滋生和感染所引起的,一般發生在不易散熱的腳趾縫間。汗皰疹生長在腳掌面。所以可以從腳趾是否脫皮、發紅或潰爛來判斷。
  • 這份自查指南教你讀懂「汗的語言」
    事實上,出汗是人類重要的排毒代謝管道之一,汗腺甚至有「第二個腎臟」的稱號。有些部位出汗的確預示著一些疾病徵兆,如果能看懂汗液的「語言」,你便可提早介入,及時調理,防患於未然。「壞汗」有分類 這7種異常出汗要提防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人體津液隨著陽氣推動與蒸迫,就從身體裡出來生成了汗液。
  • 天氣熱,有人走兩步就出一身汗,有人運動卻很少出汗,什麼原因引起的?
    第二、可能是疾病的徵兆走兩步就出汗多的人,可能是盜汗,剛睡時出汗,醒來就不出汗了,這是因體內陰虛導致的,還會在肺結核等患者身上體現。如果沒什麼原因都會出汗不止的話,這種原因在中醫上稱作自汗,這是由體內氣虛陽虛引起。天氣熱還經常出冷汗,多半因為體內陽虛,肌表不固所致,很多低血糖患者也會有這種症狀。
  • 提高免疫力,看看中醫用哪些方法|免疫|方劑|賈維剛|臟腑|熱毒|氣虛...
    中醫療法益處多賈維剛認為,提升免疫力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方一法就可以解決的,要採取因人、因地、因時的辯證策略。治則治法有很多種,每一種治法都有各自的適應症,針對的都是不同的體質狀態,很多時候需要採用多種治則、治法和方式來施行。在此,賈主任詳細地介紹了如下十餘種中醫療法——補氣法:針對中氣不足、氣虛虛弱者。
  • 男人汗多就是腎虛?睡覺出汗、頻繁盜汗,也許是感染了這種傳染病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症。如果男人出汗,尤其是三四十歲左右的男性,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腎虛。當然,男人出現腎虛是很常見的事。男人腎虛會有出汗、乏力、精神下降和xing-生活時間減少等症狀,很可能是由房事過多引起的。
  • 中醫提醒:六個部位出汗要警惕
    沒錯,出汗是對我們身體好,但是中醫師提醒我們:有些部位出汗我們需要警惕身體健康隱患。這是這麼回事呢?出汗不是對身體好嗎?為什麼是有健康問題的隱患呢?欲知詳情,咱們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中醫中,出汗可以分成「動汗」和「靜汗」兩種。因為天氣環境原因都引起的出汗都是屬於靜汗,也就是被動流汗。而有一些異常的靜汗則是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
  • 體內有病,淋巴結先知,不同部位暗示不同疾病,對照自查下
    不同位置暗示的問題不同,大家可以對照自查下,若中招,保險起見,建議及時去看一下。一般來說,健康的人的淋巴結智質地比較柔軟,光滑而且可以移動,很難觸摸到,像米粒一般大小,不會太大。如果淋巴結出現腫大、疼痛、變硬等異常,多半是暗示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一般與炎症有關,有些可能是壞東西的預警信號,不同部位的淋巴結,往往也暗示著不同的問題。頜下淋巴結腫大,大多與口腔或面部問題有關,在咽喉和扁桃體等上呼吸道出現細菌感染的時候,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