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壞的帳號權重,微博養號還不夠?王一博粉絲豆瓣養號引眾怒

2020-12-15 騰訊網

你看到了一個似乎很有趣的熱搜標題,抱著看熱鬧的心思點進去,遺憾地發現微博前排評論都是「抱走XX」、「不約」、「期待XX作品」。

在不追星或者不微博追星的網友眼裡,粉絲「控評」像是牛皮癬小廣告,令人生厭。

控評——是普通網友能看到的粉絲努力的結果,在控評以外,他們也做出不小的努力。

微博帳號有權重之說,儘管筆者不太了解微博是怎麼判定帳號權重的,但權重確實存在。

權重影響一個帳號是否能上微博評論的前排,能否在熱轉佔據一席之地,能否成功點讚微博。

因此,粉絲間有一整套微博「養號」教程。

有些教程會打著「某某粉絲專享」的tag,實際上養號教程都是大同小異的。

粉絲控評很少能達到「澄清」的效果,對於普通網友來說,控評只是讓他們逛明星熱搜的體驗更糟糕了一些,粉絲養號的這一過程對微博網友的影響說起來也不大。

豆瓣不同。

王一博粉絲在豆瓣養號,影響了相當一部分豆瓣用戶的使用體驗。

說起豆瓣,很多明星粉絲一派抵制的態度。

周震南爸媽老賴的消息是在豆瓣上發酵的,很多「瓜」在豆瓣熟了後被搬運到微博,就這點看來,明星粉絲提到豆瓣就咬牙切齒也是人之常情。

同時,豆瓣不只「瓜」。

豆瓣書影音的評分體系或許有些問題,但它仍然是目前最好的評分體系。

直觀來說,粉絲能在微博上用豆瓣評分吹牛。

很明顯,王一博粉絲希望能在豆瓣給王一博即將上線的作品打高分,從而為以後的吹牛打下基礎。

說豆瓣評分是最好的評分體系是有道理的,一些水軍號打分是不作數的,因此王一博粉絲得提前在豆瓣給一些書影音打分,以此將自己沒什麼內容的豆瓣號包裝成豆瓣評分系統認可的帳號,為王一博影視劇打分做準備。

他們選擇用新書榜上的《記憶記憶》等作品養號,書籍編輯發現粉絲的這種做法後發文指責。

《記憶記憶》的評論區充滿不知所謂的複製粘貼,顯然的,王一博粉絲的養號行為影響了《記憶記憶》的評分。

和明星不同,對於作者、編輯來說,可能並不期待這種沒有思考的五星長評,假的好像五毛水軍的評論對出版方、作者、讀者來說影響惡劣,從讀者角度來看,如果評論區都是這樣的複製粘貼,筆者會思考這本書的可讀性。

另一本《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也遭殃了,評論或是對熱評的複製粘貼,或是不知所謂的「一本好書,一杯咖啡」。

該書的策劃公司新經典也發動態指責了這種行為。

豆瓣官方迅速就「養號」事件作出應對措施。

收到投訴後,我們加大了人工審核力度,並結合技術手段,陸續對這些異常用戶進行了處理。垃圾數據被清除的同時,這部分用戶也會被永久標記,未來的評分評論將視作無效內容處理。

這條養號違規行為的處理說明在豆瓣APP的小組頁面置頂,非常醒目,體現了豆瓣官方對養號行為鮮明的抵制態度。

究其根本,是王一博粉絲的養號行為在破壞豆瓣的評分生態,而豆瓣評分是豆瓣非常重要的功能。

如果你在其他平臺看到了豆瓣的名字,大概率除了粉絲說的「豆瓣小組捏造事實」,就是粉絲說的「某某參演了豆瓣評分8.7的佳作」。

豆瓣評分的相對脫水使其含金量高,書影音功能也提供了一個豆瓣用戶交流觀後感的平臺,甚至你可以順著一本小眾書籍的熱評作者找到一系列書單,真的很好用。

養號這一行為將使豆瓣評分變水。

粉絲通過發原創微博、「養熊貓種樹」養微博號,通過在書影音評分區複製粘貼、胡言亂語養豆瓣號,二者的區別是,少有人下載微博來「養熊貓種樹」,但有不少人看豆瓣評分。

前者對微博用戶體驗幾乎沒有影響,後者——你看王一博粉絲被罵的樣子。

微博這個追星大舞臺夠粉絲舞了,何必霍霍其他平臺呢?

豆瓣評分真被粉絲霍霍了,粉絲不就不能用評分吹牛了嗎?

相關焦點

  • 王一博粉絲一度攻陷豆瓣!為愛豆苦苦養號為何卻犯了眾怒?
    流量粉絲整齊劃一的執行力,總是讓人驚嘆。前些日子,時代少年男團粉絲用汪蘇瀧演唱會門票大麥預售練手速,引起的罵戰還未平息,微博上一條#圖書編輯批流量明星粉絲控評養號#的熱搜,又讓王一博粉絲站上了風口浪尖。流量粉絲入駐豆瓣11月23日,一位圖書編輯在豆瓣發表了一篇長文,稱其編輯的新書,正淪為某流量明星粉絲豆瓣養號的工具。
  • 王一博粉絲豆瓣養號,豆友「家園被毀」,每個人都像受害者
    後來發現,事情的起因在隔壁微博。眾所周知,微博是粉絲給愛豆打榜、刷數據的重要基地。王一博即將有新作品面世,粉絲們開始在微博呼籲大家來豆瓣「養號」——所謂養號,邏輯大概是這樣:在豆瓣創建新號-給書影音打分評論,使新號看起來「不像水軍」-提高權重。
  • 疑似王一博粉絲注水豆瓣「養號」豆瓣讀書:清除數據嚴厲打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疑似王一博粉絲注水豆瓣「養號」,豆瓣讀書:清除數據嚴厲打擊這是一場明星粉絲與圖書編輯之間的戰鬥。圖書編輯貝塔減11月23日在豆瓣上發文稱,其編輯的第一部新書《記憶記憶》剛上架,就被男明星王一博的粉絲「灌水」了很多評論用來「養號」,方便此後為王一博將上映的作品打分。
  • 疑似王一博粉絲注水豆瓣「養號」,豆瓣讀書:清除數據嚴厲打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疑似王一博粉絲注水豆瓣「養號」,豆瓣讀書:清除數據嚴厲打擊這是一場明星粉絲與圖書編輯之間的戰鬥。圖書編輯貝塔減11月23日在豆瓣上發文稱,其編輯的第一部新書《記憶記憶》剛上架,就被男明星王一博的粉絲「灌水」了很多評論用來「養號」,方便此後為王一博將上映的作品打分。
  • 飯圈大肆刷評註水,豆瓣圖書圈怒了!憤而反擊卻牽出了養號黑產鏈
    然而,這次王一博的粉絲們似乎「不講武德」,壞了規矩。他們為了在豆瓣上給王一博即將播出的作品刷好評,號召了一波給別的作品刷水評的「養號」活動。惹怒了豆瓣圖書圈。飯圈在豆瓣養號,豆瓣圖書圈怒了昨天晚上,雷鋒網編輯逛豆瓣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個帖子:署名為《記憶記憶》的責任編輯@。
  • 飯圈「不講武德」,刷評註水,豆瓣圖書圈怒了!憤而反擊卻牽出了養號...
    然而,這次王一博的粉絲們似乎「不講武德」,壞了規矩。他們為了在豆瓣上給王一博即將播出的作品刷好評,號召了一波給別的作品刷水評的「養號」活動。惹怒了豆瓣圖書圈。飯圈在豆瓣養號,豆瓣圖書圈怒了昨天晚上,雷鋒網編輯逛豆瓣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個帖子:署名為《記憶記憶》的責任編輯@。
  • 王一博粉絲養號被抓,為何大眾只譴責平臺不譴責粉絲呢?
    11.23,圖書編輯貝塔在豆瓣發文控訴王一博粉絲在豆瓣養號,導致作者不能收到真正的評價。 作為影視音評分的重要參考區,豆瓣帳號是有權重等級的。所以為了方便影視劇播出後控評,養號成為粉圈的新常態。
  • 粉圈豆瓣養號背後:飯圈女工與算法、原住民的博弈
    該編輯還統計了11月22日新增的部分「讀過」和短評來源情況,印證了其基本都來自於王一博的粉絲群體。豆瓣讀書今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平臺將加大人工審核力度,持續推進「反水軍機制」。豆瓣方也告訴河豚君,《心聲》一文中被「掛」的王一博粉絲已經在豆瓣平臺公開道歉。但此事能就到此為止嗎?「圖書圈」怒了?
  • 「我們是被迫養號的」,粉絲可以拿別人開刀,做王一博的墊腳石?
    近日,有關王一博粉絲豆瓣「養號」為王一博作品刷分一事,引起大家的關注。 豆瓣是一個社區網站,可以自由地發表言論,許多作品也會根據用戶的打分,給與一個作品的參考分數。對於影視作品也是起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網友也會以此來判定對該作品的印象如何。
  • 飯圈「養號」攻陷豆瓣!「粉絲迷惑行為」何時休?
    有用戶分析,在11月下旬突然出現的大規模「養號」現象,主要源自某「頂流」明星的部分粉絲在微博發起的「養號」行動。該明星在2020年末和2021年將有三部電影上映,粉絲提前「養號」,為的是待電影上映後能給偶像的作品打分。
  • 豆瓣書評被養號佔據?為什麼都開始沉迷養號
    近日,有圖書編輯發文稱,流量明星王一博的粉絲為了「養號」,在豆瓣評分頁以複製評論及「水評論」等方式給書籍打分,淹沒了讀者真情實感的評論。該編輯稱,因評論區被粉圈鳩佔鵲巢,「豆瓣上的這本書,已經徹底不屬於作者、譯者、編輯和讀者了」。
  • 起底豆瓣養賣號黑產交易:一個老帳號售價可達80元
    「這項工作將作為豆瓣反水軍機制的一部分持續推進。『養號』不僅刷不動分,其行為本身亦嚴重違反豆瓣社區的指導原則,與豆瓣社群共同理念背道而馳。我們將嚴厲打擊任何『養號』及組織行為,一經發現,違規帳號將受到處罰。」豆瓣方面表示。但實際上,關於豆瓣帳號的「養號」「賣號」早已形成「黑產」。
  • 王一博粉絲突襲「豆瓣讀書」事件,到底是誰之過
    以前粉絲互撕的戰場不過是微博,如今這個好鬥的群體把戰火燒向其他平臺,甚至是豆瓣讀書。 原本評論區只是讀者和編輯交流讀書心得的淨土,卻成了養號行為藝術集散地。
  • 瘋狂「養號」的飯圈,這一次激怒了圖書行業
    在「飯圈」,粉絲為了給「愛豆」打榜,在社交媒體上「養號」的做法並不少見。有時,粉絲自己也稱其為「養耗」。簡而言之,一個人註冊了多個帳號,通過增加活躍度等方式使它們成為正常的帳號,當「養號」完成,即可為「愛豆」電影或音樂作品刷分打榜。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粉絲的「養號」進入了圖書出版行業。他們在豆瓣上標記、評論圖書,影響圖書評分,已經引起行業不滿。
  • 如何表達對偶像的愛,王一博粉絲網站養號遭圖書編輯發文控訴
    作為王一博的粉絲,不可以辜負了王一博的這份努力。先來說說題目中的這件事吧。可能很多人還不太了解事情的經過,其實情況也不複雜,我就簡單地把事情的經過給大家捋一遍。她點進了每一個發這些短評的讀者的主頁去閱讀,去了解情況,然後它們都指向了一個共同點:這些人都是王一博的粉絲。而這些粉絲之所以在貝塔減編輯的圖書《記憶記憶》下面刷短評的目的,並不是專門針對貝塔減,而只是為了「養號」。
  • 2萬塊一個微博熱搜,80塊一個豆瓣帳號:流量時代的瘋狂
    為什麼王一博的粉絲要跑去別人的新作品下面刷評論「養號」?而這個「養號」指的是什麼,而具體又如何操作?有媒體披露,從網絡上得到的《豆瓣號養號指南》中發現,一個新註冊的帳號要想「養熟」需要做到六點:一是註冊頭像、暱稱不與明星相關的帳號;二是多關注用戶,積極互相關注;三是加入多個豆瓣小組,並在小組中保證一定的活躍度;四是隨意找作品完成30篇短評、3篇長評;五是給其他作品打分,標準在2星-4星區間,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六是不要評價沒上映的電影/書籍。
  • 粉絲「養號」,到底傷害了誰?
    近日,圖書編輯「貝塔減」在豆瓣發布長文,稱其編輯的新書《記憶記憶》上架不久便出現大量「注水」短評,懷疑這些都來自明星粉絲的「養號」操作——通過給其他書影音作品打分、評論,提升新號的活躍度,方便日後為明星的作品打分。  為何近來豆瓣的書影音條目下,突然出現大量的無意義評論?該長文為一批普通用戶的迷惑答了疑。不久,豆瓣讀書回應稱將遏制「養號」行為。
  • 王一博粉絲注水豆瓣養號,飯圈思維汙染網絡生態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據11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導,圖書編輯貝塔減11月23日在豆瓣上發文稱,其編輯的第一部新書《記憶記憶》剛上架,就被男明星王一博的粉絲「灌水」了很多評論用來「養號」,方便此後為王一博將上映的作品打分。
  • 王一博粉絲養號事件驚動官媒,《人民日報》發文揭露背後黑產
    日前,王一博粉絲為了維護王一博作品在豆瓣的評分,號召大量粉絲打分來保證作品分數維持在一個理想的水平線於是,在粉頭的號召下,很多粉絲都準備了數個帳號,並根據教程來完成「養號」流程。同時,對於打差評的網友,粉絲則認為是故意在給王一博新作品打低分,所以養號打高分的行為顯得理直氣壯。
  • 豆瓣養號翻車:逃出控評圍城的是一個個真實的人
    近日,一篇名為《來自一個編輯的心聲:王一博的粉圈,請你們離我的書遠一點!!!》的豆瓣日記將粉圈養號這一隱秘操作戳破於人前,引發眾多爭議。 這篇日記來自一位新人編輯的豆瓣帳號,文章控訴了自己製作的新書《記憶記憶》變成王一博粉絲豆瓣養號產出垃圾評論的重災區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