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雲原生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 帶你洞悉關於雲原生的一切

2020-09-05 信息化觀察網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發展成熟和企業需求推動,雲原生技術和理念得到廣泛接受,迎來快速發展。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雲原生也面臨不少挑戰。譬如,傳統行業對雲原生價值認知模糊,企業雲原生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業內對雲原生的定義、架構等基本概念也莫衷一是,這些都是雲原生產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基於對雲原生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調研,結合國內雲原生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編寫了《2020年雲原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2020可信雲大會上正式發布。


雲原生發展白皮書


作為業內首個全景展現雲原生產業的文稿,白皮書從雲原生定義解讀、雲原生產業規模、技術生態、熱點技術、行業應用場景及未來趨勢等多個維度深度剖析了我國雲原生產業發展的現狀,並將首次披露大量詳實的產業調研數據。

7月29日,2020可信雲大會在線上隆重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副主任陳屹力在會上正式發布白皮書,並進行深入解讀。


深度解讀新機遇下雲原生

疫情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新基建」萬億級的投資驅動,帶給雲原生發展產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雲原生進入快速發展期。然而當前用戶側對雲原生定概念、內涵的認知尚不夠深入。白皮書開宗明義,在第一部分結合中國市場的雲原生應用實踐,從產業、技術、應用價值三大角度重新解讀雲原生。

白皮書明確,雲原生是面向雲應用設計的一種思想理念,能夠充分發揮雲效能的最佳實踐路徑,能夠幫助企業構建彈性可靠、鬆耦合、易管理可觀測的應用系統,提升交付效率,降低運維複雜度,其代表技術包括不可變基礎設施、服務網格、聲明式API及Serverless等。

從數據看雲原生 產業生態清晰呈現

白皮書對中國的雲原生產業規模、產業生態及生態夥伴、核心開源項目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2019年中國雲原生市場規模已達350.2億元,大中型網際網路企業主導雲原生產業發展,近8成企業雲研發投入佔比低於總體IT投入的30%,雲原生技術用戶的生產集群以中小型規模為主。


CNIA 中國雲原生技術生態圖景

白皮書提出了國內首個雲原生技術生態圖景,對國內雲原生技術進行詳細梳理,從雲原生底層技術、雲原生應用編排及管理、雲原生應用、雲原生安全技術、雲原生監測分析共五大類、20個細化分類,詳細展示國內雲原生技術生態的全景視圖,為用戶的掌握國內技術生態全貌提供了重要參考。

雲原生熱點技術爆發 白皮書給與深度洞察

白皮書梳理和深入挖掘了雲原生的熱門技術,對雲原生伺服器、雲原生存儲、雲原生網絡、容器技術等底層技術的特點及細分區域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對雲原生消息隊列、服務網格、無伺服器架構(Serverless)、雲原生調度系統、雲原生資料庫等技術的形態和應用場景做了深入闡述。

雲原生技術變革帶來安全新風險,白皮書首次提出雲原生技術安全的框架模型,並對雲原生安全中的熱點技術可信計算、容器安全、基於服務網格的安全進行了重點說明。


雲原生技術安全架構

雲原生價值凸顯 加速行業創新應用

伴隨著雲原生技術價值逐漸清晰,各行業對雲原生的應用正在加速。《白皮書》就雲原生在生物醫療、智慧交通、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物流等行業應用,從細粒度、極致彈性、交付標準化、異構資源統一納管、開放架構四個維度,深入分析行業應用訴求和部署落地情況,推進雲原生在更多行業應用。

四化發展新趨勢 雲原生風向提前知

隨著雲原生成為下一代雲計算的技術「內核」,眾多企業正在從關注「雲原生概念」到關注「雲原生落地實踐」的轉變。新冠疫情對雲計算應用的催化、新基建的部署都為雲原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在《白皮書》最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過調研雲原生發展現狀,分析雲原生的發展和行業機遇,提出國內雲原生發展將呈現「四化」新趨勢,包括:Kubernetes編排統一化、服務治理Mesh化、應用開發Serverless化,以及業務應用的全面雲原生化。

百聞不如一見,小編以上所說都只是《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年)》的一鱗半爪,想獲得這本最權威、最全面的的雲原生產業指南,請掃描二維碼下載。


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年) 掃描二維碼下載

相關焦點

  • 2020年可信雲大會雲端開啟,發布《雲計算發展白皮書》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文生出席會議並致辭。會上發布了《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雲原生發展白皮書》等一系列重磅成果,披露了可信雲最新評估結果,數字農業產業推進方陣在會上正式成立。大會由央視頻、央視新聞移動網、新華社客戶端、IT大咖說、微吼等平臺全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864.1萬次。
  • 華為雲&Forrester雲原生白皮書發布
    十年雲計算浪潮下,DevOps、容器、微服務等技術飛速發展,雲原生成為潮流。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成為「新雲原生企業」,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
  • 雲原生 | 阿里雲首發雲原生架構白皮書
    阿里雲發布雲原生架構白皮書2020年7月21日,阿里雲20+位雲原生技術專家共同編撰的《雲原生架構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一線開發者獲取雲原生相關知識,建立完整技術知識體系,讓雲原生不再「觸不可及」3 精華內容一覽雲原生架構設計、容器、微服務、DevOps、Service Mesh、Serverless、OAM等等。
  • 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披露雲原生2.0全景圖
    11月30日,華為雲舉行媒體溝通會,聯合Forrester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並披露了其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按照計劃,華為雲將重點打造「創原會」等雲原生交流平臺,持續開源社區貢獻,通過雲原生2.0產業峰會等多種方式實現技術賦能,促進雲原生產業發展。
  • 雲原生產業白皮書發布,華為雲加速企業智能升級
    11月30日,華為雲並提出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的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向「IN Cloud」轉變,並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為企業雲原生落地提供全方位指導,加速雲原生產業繁榮。
  • 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年)
    雲原生成為近幾年雲計算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但業界普遍存在對雲原生概念理解不清晰、內涵認知不統一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推廣雲原生理念,信通院針對雲原生概念進行重新梳理,重點從產業效用、技術特徵和應用價值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以幫助不同領域的受眾群體更好的理解雲原生,進一步推進國內的雲原生產業發展和落地實踐。
  • 華為雲正式提出雲原生2.0的概念
    打開APP 華為雲正式提出雲原生2.0的概念 小北 發表於 2020-12-07 11:51:18 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並提出雲原生2.0的概念。
  • 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
    36氪獲悉,今日,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提出擁抱雲原生優先戰略,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升級。另外,華為雲發布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按照計劃,華為雲將重點推出「創原會」等雲原生交流平臺,持續開源社區貢獻。
  • 中國信通院發布《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權威解讀六大新趨勢
    7月29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雲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承辦的雲計算行業盛會——「2020可信雲大會」線上開幕。作為可信雲大會的「規定動作」,在業界的期待中,大會第六次發布《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白皮書指出:未來,雲計算仍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進入普惠發展期。
  • 博雲產品入選國內首個雲原生技術生態圖景 | 行業觀察
    為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基於對雲原生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調研,結合國內雲原生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牽頭聯合包括BoCloud博雲在內的多家雲計算技術廠商編寫了《2020年雲原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在2020可信雲大會上進行了正式發布與解讀。
  • 華為云云原生基礎設施發布 正式開啟Cloud Native 2.0時代
    來源:時刻頭條24日下午,第五屆華為全聯接2020華為雲峰會上,華為雲CTO張宇昕發表了《技術創新,助力跨越鴻溝,加速智能升級》主題演講,並正式發布華為云云原生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正式開啟Cloud Native 2.0時代。
  • 擁抱雲原生2.0,華為雲賦能「新雲原生企業」智能升級
    11月30日,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並分享了華為自身基於雲原生進行的數位化轉型實踐,全方位賦能企業雲原生落地,加速雲原生產業繁榮。華為雲CTO張宇昕表示:「新雲原生企業既需要讓新生能力生於雲、長於雲,把AI、大數據、邊緣計算、視頻等新生能力用於企業,同時也需要繼承和發展既有能力,並與新生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雲原生2.0,讓每一個企業都能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華為雲開啟雲原生2.0時代,打造未來無憂的雲原生基礎設施
    1五年高歌猛進華為雲勇立雲原生潮頭任何一個新的理念或一項新的技術,都要經歷概念從模糊到清晰,應用從小規模嘗試到大面積推廣的發展過程,雲原生也不例外。如果以CNCF正式成立為標誌,雲原生主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揚帆起航(2015年—2017年底):自2015年成立至2017年底,CNCF社區主要圍繞雲原生技術能力完善,如補齊對比傳統基礎設施在存儲、網絡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對接主流硬體廠商、雲廠商的基礎設施資源等。
  • 華為雲開啟雲原生2.0時代,打造未來無憂的雲原生基礎設施
    1五年高歌猛進華為雲勇立雲原生潮頭任何一個新的理念或一項新的技術,都要經歷概念從模糊到清晰,應用從小規模嘗試到大面積推廣的發展過程,雲原生也不例外。長風破浪(2020年—):2020年7月,華為雲正式發布全球首個零損耗裸金屬容器,這是雲原生發展歷史上一個劃時代意義的產品,它標誌著雲原生技術與雲基礎設施的關係,由以往的簡單疊加模式,演進為深度融合與協同,也意味著雲原生基礎設施開始從以資源為中心向以應用為中心邁進,一個全新時代的鐘聲已然敲響。
  • 阿里雲最新大作《雲原生架構白皮書》重磅來襲
    雲原生的概念很多,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什麼是雲原生》的博客裡面就有說到雲原生的各種定義。「白皮書」則從架構和設計模式上對雲原生做描述:旨在將雲應用中的非業務代碼部分進行最大化的剝離,從而讓雲設施接管應用中原有的大量非功能特性(如彈性、韌性、安全、可觀測性、灰度等),使業務不再有非功能性業務中斷困擾的同時,具備輕量、敏捷、高度自動化的特點。
  • 雲原生2.0行動計劃啟動,華為雲加速雲原生產業繁榮
    11月30日,華為雲啟動 「雲原生2.0行動計劃」,持續引領雲原生產業,讓每個企業都能成為「新雲原生企業」。會上,華為還分享了自身基於雲原生的數位化轉型實踐,發布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並聯合Forrester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為企業雲原生落地提供全方位指導,加速雲原生產業繁榮。
  • 領跑中國容器軟體市場,華為雲持續賦能新雲原生企業
    而作為雲原生領域的技術引領者與市場領導者,華為雲同樣一直致力於雲原生產業的推動與發展。早在2015年,華為就作為唯一的中國企業參與了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的組建,與CNCF共同推進著雲原生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今年,華為雲又開創性的提出了「雲原生 IN 基礎設施」的理念,並圍繞該理念打造了以應用為中心的雲原生基礎設施,開啟了雲原生2.0的時代。
  • 華為雲如何打贏「雲原生」之戰?
    市場規模方面,根據《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調查顯示,雲原生在中國的市場,僅2019年,便已經達到了350.2億元之多。Forrester發布的《雲原生白皮書》從技術發展的視角來看,雲原生不僅重塑了雲計算廠商的產品架構設計與市場格局,而且在應用基礎設施、應用軟體架構、開發模式與部署架構四個層面協同進化
  • 雲原生與開源領域年度榜單揭曉,華為雲持續引領雲原生產業
    今日,由InfoQ 發起並組織的【2020 中國技術力量年度榜單評選】結果正式揭曉,華為雲表現搶眼,一連拿下四個席位:KubeEdge入選年度十大開源新銳項目,華為云云原生邊緣技術方案、華為云云原生高性能計算技術方案入選年度十大雲原生創新技術方案,北京網路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 對阿里重磅發布的雲原生架構白皮書的初步解讀
    發布的雲原生架構白皮書。在今年7月份,由阿里雲20+位雲原生技術專家共同編撰的《雲原生架構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據官方介紹,本書涵蓋了雲原生架構的產生緣由、阿里雲對於雲原生架構的定義、目前行業領先的雲原生技術、阿里巴巴的雲原生架構設計、雲原生架構的實踐案例、雲原生架構未來發展趨勢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