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雲計算發展成熟和企業需求推動,雲原生技術和理念得到廣泛接受,迎來快速發展。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雲原生也面臨不少挑戰。譬如,傳統行業對雲原生價值認知模糊,企業雲原生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業內對雲原生的定義、架構等基本概念也莫衷一是,這些都是雲原生產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基於對雲原生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調研,結合國內雲原生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編寫了《2020年雲原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2020可信雲大會上正式發布。
雲原生發展白皮書
作為業內首個全景展現雲原生產業的文稿,白皮書從雲原生定義解讀、雲原生產業規模、技術生態、熱點技術、行業應用場景及未來趨勢等多個維度深度剖析了我國雲原生產業發展的現狀,並將首次披露大量詳實的產業調研數據。
7月29日,2020可信雲大會在線上隆重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副主任陳屹力在會上正式發布白皮書,並進行深入解讀。
深度解讀新機遇下雲原生
疫情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新基建」萬億級的投資驅動,帶給雲原生發展產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雲原生進入快速發展期。然而當前用戶側對雲原生定概念、內涵的認知尚不夠深入。白皮書開宗明義,在第一部分結合中國市場的雲原生應用實踐,從產業、技術、應用價值三大角度重新解讀雲原生。
白皮書明確,雲原生是面向雲應用設計的一種思想理念,能夠充分發揮雲效能的最佳實踐路徑,能夠幫助企業構建彈性可靠、鬆耦合、易管理可觀測的應用系統,提升交付效率,降低運維複雜度,其代表技術包括不可變基礎設施、服務網格、聲明式API及Serverless等。
從數據看雲原生 產業生態清晰呈現
白皮書對中國的雲原生產業規模、產業生態及生態夥伴、核心開源項目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2019年中國雲原生市場規模已達350.2億元,大中型網際網路企業主導雲原生產業發展,近8成企業雲研發投入佔比低於總體IT投入的30%,雲原生技術用戶的生產集群以中小型規模為主。
CNIA 中國雲原生技術生態圖景
白皮書提出了國內首個雲原生技術生態圖景,對國內雲原生技術進行詳細梳理,從雲原生底層技術、雲原生應用編排及管理、雲原生應用、雲原生安全技術、雲原生監測分析共五大類、20個細化分類,詳細展示國內雲原生技術生態的全景視圖,為用戶的掌握國內技術生態全貌提供了重要參考。
雲原生熱點技術爆發 白皮書給與深度洞察
白皮書梳理和深入挖掘了雲原生的熱門技術,對雲原生伺服器、雲原生存儲、雲原生網絡、容器技術等底層技術的特點及細分區域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對雲原生消息隊列、服務網格、無伺服器架構(Serverless)、雲原生調度系統、雲原生資料庫等技術的形態和應用場景做了深入闡述。
雲原生技術變革帶來安全新風險,白皮書首次提出雲原生技術安全的框架模型,並對雲原生安全中的熱點技術可信計算、容器安全、基於服務網格的安全進行了重點說明。
雲原生技術安全架構
雲原生價值凸顯 加速行業創新應用
伴隨著雲原生技術價值逐漸清晰,各行業對雲原生的應用正在加速。《白皮書》就雲原生在生物醫療、智慧交通、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物流等行業應用,從細粒度、極致彈性、交付標準化、異構資源統一納管、開放架構四個維度,深入分析行業應用訴求和部署落地情況,推進雲原生在更多行業應用。
四化發展新趨勢 雲原生風向提前知
隨著雲原生成為下一代雲計算的技術「內核」,眾多企業正在從關注「雲原生概念」到關注「雲原生落地實踐」的轉變。新冠疫情對雲計算應用的催化、新基建的部署都為雲原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在《白皮書》最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過調研雲原生發展現狀,分析雲原生的發展和行業機遇,提出國內雲原生發展將呈現「四化」新趨勢,包括:Kubernetes編排統一化、服務治理Mesh化、應用開發Serverless化,以及業務應用的全面雲原生化。
百聞不如一見,小編以上所說都只是《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年)》的一鱗半爪,想獲得這本最權威、最全面的的雲原生產業指南,請掃描二維碼下載。
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年) 掃描二維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