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於0.1mm機器人!4英寸矽片上造百萬機器人,怎樣做到的?
如今機器人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即使沒有見過真的,我們在電視上、手機上也見得多了。但我印象中的機器人還是那種比較巨大的,比較笨重的,反應遲鈍的機器,它們只能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動作,完全沒法和真人相比。但其實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隨著技術的成熟,機器人的世界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小於0.1mm機器人!4英寸矽片上造百萬機器人,他們是怎樣做到的?
但其實這種想法是很片面地,隨著技術的成熟,機器人的世界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機器人的應用面越來越寬。由95%的工業應用擴展到更多領域的非工業應用。像做手術、採摘水果、剪枝、巷道掘進、偵查、排雷,還有空間機器人、潛海機器人。機器人應用無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創造實現。
-
尺寸小於0.1mm機器人登Nature,4英寸矽片容納100萬個
這款機器人可以在 200MV 的低電壓和 10nW 的低功率條件下移動,雖然體積很小,但依然保持牢固和魯棒性。此外,這款機器人是由標準光刻工藝製成,所以它們可以實現大規模並行生產,4 英寸的矽片上可以容納約 100 萬個機器人。首先來看一下這款機器人的動圖展示:行走中的機器人。列陣中的機器人。
-
4英寸矽片容納100萬個,康奈爾大學四腳機器人登Nature
這款微型機器人包含一個矽光伏材料製成的簡單電路,該電路充當軀幹和大腦的角色,而四個電化學致動器構成了機器人的腿。該微型機器人的厚度大約為 5 微米、寬約 40 微米、長度在 40 至 70 微米之間,體積大致相當於草履蟲等微生物。
-
4英寸矽片容納100萬個,康奈爾大學四腳機器人登Nature
,而四個電化學致動器構成了機器人的腿。此外,這款機器人是由標準光刻工藝製成,所以它們可以實現大規模並行生產,4 英寸的矽片上可以容納約 100 萬個機器人。行走中的機器人。該原型採用 4 個上述致動器作為機器人的腿。,讓它們能夠在液體中緩慢移動。四條腿連接到機器人中央機架上的多個光伏板(太陽能電池)。當操作者將雷射照射在不同的太陽能片上,機器人就會交替彎曲前腿和後腿,以推進機器人移動。十幾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為液體中的微粒開發機載推進機制(propulsion mechanism)。
-
科學家研製出尺寸小於0.1毫米的機器人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馬克·米斯金(Marc Miskin)及其同事展示了一類新型電化學致動器,這些新型致動器構成了機器人的腿,其尺寸小於0.1毫米(約為人的頭髮寬度),當受到雷射刺激時,就會彎曲,產生行走動作。
-
雷射驅動的機器人大軍!Nature:機器人尺寸小於 0.1 毫米,4 英寸晶圓可容納 100 萬個
這一領域最近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組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 Kavli 生物納米科技研究所、康奈爾大學原子與固體物理實驗室、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氣與系統工程系、康奈爾大學應用與工程物理系的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致動器,並在此基礎上創造了 100 多萬個微型四腳機器人,這也是迄今為止首批尺寸小於 0.1 毫米的機器人。
-
世界最小的機器人亮相:尺寸小於 0.1 毫米,肉眼無法辨別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 本周三,英國《自然》雜誌公布了一項機器人研發的新成果,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馬克 · 密斯金及其同事,開發出了一款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的機器人,其尺寸小於 0.1 毫米,人類用肉眼根本無法辨別。
-
陳根:量產微型機器人,可遊走於人體探索大腦信號
文/陳根近年來,將電子器件微型化以生產細胞大小的機器人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得益於電子、磁性和光學系統的技術突破,單單研發一種小體積、低成本、低功耗的機器人並不難,從可摺疊微型機器人到微型機械手,在機器人領域不斷產生了更智能、細分功能的微型機器人。
-
小於0.1毫米,世界最小機器人面世 - 新晚報數字報
據人民網消息 英國《自然》雜誌8月26日公布了一項機器人研發的新成果,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馬克·密斯金及其同事開發出了一款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的機器人,其尺寸小於0.1毫米,人類用肉眼根本無法辨別。 《自然》雜誌報導稱,這一成果得益於與現有矽電子器件兼容的新型致動器的發展。
-
雷射驅動的機器人大軍!Nature:機器人尺寸小於 0.1 毫米,4 英寸...
我們眼前有一個微米尺度的機器人,大小和草履蟲差不多,肉眼看不見的那種。顯微鏡下長這樣,可可愛愛沒有腦袋的它正在受雷射的控制在液體中遊動。機器人大軍集合。那麼,要製造這樣小到極致的機器人,還要讓它順利移動,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
世界最小的機器人誕生,肉眼無法辨別
《西遊記》裡孫悟空會「七十二變」,身軀可大可小。而現實中機器越是精密複雜,其組件越多,體積越龐大。因此,製造微小機器人絕非一件容易的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馬克·密斯金及其同事,開發出了一款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的機器人,其尺寸小於 0.1 毫米(約為一根人類頭髮的直徑),人類用肉眼根本無法辨別。
-
通過脈衝雷射照射可使微型機器人「行走」
c,通過將雷射引導至交替偏置前腿和後腿的光伏組件,機器人可以沿圖案化的表面行走。d,在表面上行走的真實機器人的蒙太奇。每幀相距約8秒。e。這些機器人可與生物微生物媲美;我們顯示了草履蟲旁邊的機器人的顯微照片,以進行縮放。f,具有數千個機器人的晶片的光學圖像。晶片是從一個四英寸的晶片上切下來的,表面上有大約一百萬個微型機械人。
-
低於0.1 mm的機器人問世,究竟有多厲害?
如今,機器人對大家而言早已不是啥新鮮事兒了,即便大家都還沒見到過它們,但我們在電視機和手機中都了解了不少。在不少人印象中,機器人就是那類較為巨大、較為沉重、遲鈍的設備,它們只會做簡易重複的姿勢,沒辦法與真人對比。可是事實上這類念頭是十分片面的,伴隨著技術的完善,機器人的早就被改變。第一,機器人的主要用途愈來愈廣。從95%的工業生產運用拓展到更普遍的非工業生產運用。
-
首個手術用半導體微型機器人誕生!一塊4英寸晶圓可生產超100萬個機器人
目前,已經有一些手術機器人進入應用,然而,這些機器人系統往往體積非常大,通常會佔據整個房間,而且出於體積限制,難以操作細微的精細組織和結構。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和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的這項最新發明,著重於在醫學中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
小於0.1毫米機器人面世!未來AI應用將更加多元化
近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電子學研究論文,描述了一個行走的微型四腳機器人百萬大軍的誕生,這其尺寸小於0.1毫米(約為人的頭髮寬度),當受到雷射刺激時,就會彎曲,產生行走動作。這是已知的第一個尺寸小於0.1毫米的機器人,無疑是AI技術研究的重大突破,它為探索生物環境內的應用帶來了可能。
-
雷射技術可使微型機器人"行走"
來源:康奈爾大學康奈爾大學領導的合作公司創建了第一個集成半導體元件的微型機器人,允許它們通過標準電子信號進行控制並行走。這些機器人,大致相當於副物的大小,提供了一個模板,用於構建更複雜的版本,利用矽基智能,可以大規模生產,並可能有一天通過人體組織和血液旅行。
-
腦科學日報:可進入人體的微型機器人;理解因果關係的AI醫生
1,Nature:可行走、可注射入人體、尺寸小於0.1mm的四腳機器人「大軍」問世來源:學術頭條8 月 26 日,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布了由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創造的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行走微型四腳機器人,該機器人尺寸小於 0.1mm(約為人頭髮寬度),可通過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
-
最小微型機器人來了!細如髮絲,可遊走於人體探索大腦信號
像小說《科學怪人》中弗蘭肯斯坦的 「怪物」 甦醒過來一樣,在一塊計算機晶片大小的矽晶圓片上並排放置的數萬個微型機器人,只需要照射一束雷射,它們就可以掙脫束縛、自由爬動......儘管這樣的場景聽起來非常科幻,但如今微型機器人 「大軍」 確實來了!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可超快行走、遊泳、捉蒼蠅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