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華映擬24.97億元轉讓華映科技100%股權

2020-12-14 集微網

*ST華映擬24.97億元轉讓華映科技100%股權

集微網消息  8月14日,*ST華映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福建省和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格實業」)籤訂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轉讓合同》,將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光電」或「標的公司」)100%股權依據評估值以249,731.10萬元轉讓給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和和格實業(以下簡稱「交易事項」)。

由於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695,833,534股,佔公司總股本25.16%,根據有關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截至2020年7月31日,公司與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相關方發生的日常關聯交易金額為34,321.44萬元以及融資租賃融資本息合計16,209.24萬元。

公告顯示,華映光電註冊資本為232,552.61萬元。主要從事於計算機零部件、通信終端設備、光電子器件的製造;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通訊及廣播電視設備,電子產品的批發;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維修;對外貿易等。截止2019年12月31日,華映光電合併資產總額為306,062.30萬元,負債總額為193,286.44萬元。2019年度,華映光電實現營業收入為14,707.94萬元,淨利潤虧損19,959.94萬元。

華映光電主要財務數據

截至目前,華映科技直接、間接持有華映光電100%股份(包括公司2017年吸收合併的福建華映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華映光電10%股權)。本次股份轉讓交易完成後,公司及子公司將不再持有華映光電股權。

*ST華映表示,公司本次轉讓華映光電100%股權,符合公司資產活化規劃,有利於盤活公司存量資產,優化資產結構,提升公司資產質量;有利於降低公司負債,緩解公司資金壓力;有利於公司集中優勢發展核心業務,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校對/Lee)

相關焦點

  • *ST華映(000536.SZ):華映光電100%股權轉讓事項已完成
    *ST華映(000536.SZ):華映光電100%股權轉讓事項已完成
  • *ST華映(000536.SZ):華映光電100%股權轉讓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已收...
    *ST華映(000536.SZ):華映光電100%股權轉讓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已收到第一筆轉讓款5.7億元
  • 近25億元向股東轉讓資產,華映科技「保殼」加速
    【原創】近25億元向股東轉讓資產,華映科技「保殼”加速 華映光電|
  • 紅相股份擬購買志良電子100%股權,*ST華映控股股東擬變更為福建省...
    ▲ 瑞泰科技、楚天科技、*ST飛樂、紅相股份、博深股份、翠微股份涉及資產重組事項。▲ 易華錄、*ST華映、紐威股份、能科股份涉及收購兼併事項。*ST飛樂(600651):上市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自儀院100%股權、儀電汽車電子100%股權以及儀電智能電子100%股權。發行股份價格為市場參考價的90%,為3.53元/股。
  • 誰的華映科技?
    據高工新型顯示了解,華映百慕達向渤海信託(含一、二、三期)累計借款7.11億元,質押了華映科技總股本15.97%的股權。  在中華映管破產同月,法院當即裁定拍賣、變賣華映百慕達持有的華映科技129,600,000股股票(佔華映科技總股本4.69%)。  此次拍賣於12月24日進行,掛拍價格約2.94億元,且出現了競拍者。
  • 華映科技(000536.SZ):向吳江發展總公司移交華映吳江各類印鑑及...
    格隆匯11月27日丨華映科技(000536,股吧)(000536.SZ)公布,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及2019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子公司股權掛牌成交暨籤訂附條件生效的相關協議的議案》。
  • 誰來接手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瀕臨退市的華映科技經營回暖 下半年殊死一搏能否絕地反擊?
    就目前形勢來看,福建省國資委擬接盤,或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半年公司虧損收窄,似乎形勢在向好的方向轉變。華映科技總經理胡建容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全資子公司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下稱「華佳彩」)經營改善,使得公司已經恢復有序經營的能力。「披星戴帽」的華映科技已經拉響退市警報,能否在下半年扭虧為盈?
  • 「大面板+小模組」戰略顯成效 華映科技業績扭虧多款產品亮相高交會
    其中,2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線下參展,2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通過線上國際遠程展示中心參展。作為全球重要的面板顯示部件專業製造商華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華映,以下簡稱華映科技)本次作為參展商帶來了公司多款產品,公司董事長林俊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高交會展示的項目,以金屬氧化物的產品為主,涵蓋小尺寸以及中尺寸。
  • *ST華映:前三季度預盈5.5億元至6.5億元
    原標題:*ST華映:前三季度預盈5.5億元至6.5億元 摘要 【*ST華映:前三季度預盈5.5億元至6.5億元】*ST華映(000536)9月24日晚間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 [三季報]*ST華映: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正文
    經與海絲股權投資協商,華映科技與海絲股權投資籤訂《股權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後續華映科技將根據雙方約定完成相關股權回購。《股權轉讓合同》,將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依據評估值以人民幣249,731.10萬元轉讓給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和格實業(具體內容詳見公司2020-083號及2020-095號公告)。
  • 華映百慕達持有華映科技股份流拍,市場各方似乎無意入主華映科技
    北京商報記者查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顯示,華映科技8300萬股起拍價為1.826億元,保證金為1800萬元,增價幅度50萬元;華映科技7000萬股股份的起拍價為1.54億元,保證金1500萬元,增價幅度50萬元。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並非華映百慕達所持股份首次流拍,在2019年12月上述股份就曾被司法拍賣,但最終流拍。
  • 盤活資產、整合業務,華映科技保殼進行時
    【原創】盤活資產、整合業務,華映科技保殼進行時 摘要除一邊向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追討超30億元的業績補償款外,華映科技也在積極自救。
  • 華映科技斷臂求生、扣非淨利仍為負 董事長坦言首要任務保殼摘帽
    來源:新浪財經面臨退市風波的華映科技(*ST 華映)10月23日發布了前三季度財報業績,宣布公司扭虧為盈。連續兩年淨利潤大虧的華映科技,三季報歸母淨利潤5.86億元,同比大增139.28%。其中非經常性損益15.18億元,扣非淨利仍為-9.32億元。華映科技8月以盤活資產、降低負債為由,向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和格實業轉讓了華映光電100%股權,總價24.97億元,截至11月3日,華映科技已收到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20.7億元股權轉讓價款,這也是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
  • 依靠華佳彩回血 ST華映能否實現保殼摘帽?
    11月4日下午,華映科技集團董事長林俊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華映科技旗下子公司華佳彩已經完成營業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  同日,ST華映(SZ 000536)發布公告稱,2020年11月3日公司收到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支付的股權轉讓款
  • 依靠華佳彩回血,ST華映能否實現保殼摘帽?
    「目前華映科技的止血初步成功,也形成了造血功能。」11月4日下午,華映科技集團董事長林俊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華映科技旗下子公司華佳彩已經完成營業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為3.16億元,增長比較顯著。
  • 渤海信託申請以質押股權抵債 國資接盤*ST華映
    持有的華映科技1.296億股股票作價1.91億元,交付渤海信託抵償債務。電子信息集團可能成為華映科技控股股東。」   在此之前,裁定拍賣的2.826億股中,1.53億股已由福州中院裁定,作價3.366億元交付渤海信託。此次寧德中院的裁定,是將剩餘的1.296億股交付渤海信託抵償債務。因此,作為信託受益人的福建電子通過渤海信託計劃就擁有了華映科技合計2.826億股股份權益。   相比之下,華映百慕達持有華映科技的股份數量降至4.05億股,持股比例降至14.63%。
  • 渤海信託申請以質押股權抵債,國資接盤×ST華映
    8月11日晚間,*ST華映(000536.SZ)發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股東通知,寧德中院根據渤海信託提交的以物抵債書面申請做出相關執行裁定書,將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映百慕達」)持有的華映科技1.296億股股票作價1.91億元,交付渤海信託抵償債務。 公司股票用於抵債,信託受益權也轉眼變成了股權。
  • 瀕臨退市,虧損卻持續收窄,華映科技能否扭虧為盈?
    投資家網消息,華映科技(000536.SZ)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淨利潤為-6.5億元至-7.5億元,虧損同比變化於-5.4%至+8.65%之間。根據A股退市規定,如果公司連續虧損3年將面臨退市風險,而華映科技過去兩年,分別出現49.66億元、25.87億元的淨利虧損,並被列入*ST股,也就是說,如果公司2020年無法扭虧,將觸發退市機制。
  • 退市邊緣的華映科技能否重生?
    我們把華映科技理解成有一個相當長經營周期的一個新公司。」 如何扭虧? 但現實是,原先車載相關的業務,華映科技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恢復,「前裝認證最少需要24個月,嚴一點36個月,所有我們才說,以手機為主,還有商業顯示等業務,這些是我們目前的重點,今年的重要任務就是扭虧為盈。」胡建容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