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寫詩|淺析詩話《木天禁語》之絕句篇法

2020-12-24 十日讀書閒話

木天禁語,是中國歷史上流傳較廣的詩話作品,其作者署名為元代範德機。範德機名梈,臨江清江人,詩名甚高,與當時的虞集等人合稱「元詩四大家」。所謂「木天禁語」,按書中言,為「諸公平昔在翰苑所論秘旨」。翰苑即翰林苑,也就是說這是作者將唐開元、大曆以來諸位大家在翰林苑所討論的寫詩秘法,收集而成,「述為一編」。

《木天禁語》的作者仍然存疑。其首頁「內篇」說「外則用之」,能夠「萬不漏一」;「內則用之」,又可「聞一悟十」,端的是此書天上有地下無。而作為詩文大家的範德機,居然堪與電視購物裡大喊「不要998,只需198,馬上帶回家」的推銷員相比,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故而不排除當時的書商假借範名牟利。但本文仍暫從範德機。

不過話雖如此,這部專門講述詩格的著作,對於初學寫詩的朋友來說,確實有著很大的作用。所謂詩格,主要講述關於寫詩的規則、方法。這部著作中,介紹的是「六關」,即:篇法、句法、字法、家數、音節。今天就來簡要地說說《木天禁語》中關於絕句的篇法。

所謂篇法,大抵是指寫詩時所要考慮的全詩的架構以及章法。寫詩與填詞作文相類,都得考慮一個「謀篇」,而謀篇就不僅要考慮詩的架構,還要考慮表現形式、結構層次,以及事與情之間的連接與融合,這就不在今天的介紹範圍了,並且今天也只說絕句的篇法。同時,今日所說絕句,包括古絕與律絕,下面不再另行說明。

按書中所說,篇法,「有以字論者;有以意論者;有以故事論者」,又有「以血脈論者」。前面都好理解,所謂「血脈」則說的是貫穿與全詩的結構脈絡。在絕句篇法中,為方便參看,我將其分成3個部分,依次介紹。且由於作者所引例詩,有些朋友未必熟悉,有的甚至沒有舉例,我將引入其他部分詩作,以作簡要說明。

一、絕句立意的起句

所謂立意的起句,不是說的全詩的第1句,而指的是詩中表明作者意旨的第1句,也就是真正切入話題的那一句。我們所讀到的詩篇,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本篇又將之主要分成3種。

1、首句起句

這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全詩的第1句就開門見山,將所要談及的人、事、物帶入到其中來,也是很多詩人常用的手法。

就本篇篇法來說,實際上作者並沒有對各起句方式做出具體的詮釋(包括接下來所有的本篇內容都是如此),也沒有說明寫詩的人在做什麼樣的題材,可以對應什麼樣的起句方式。所以今天對此的介紹,只是沿用了範德機篇法的架構,依舊還是需要填入我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由於第1個例詩,作者就引用了一首唐代僧人景雲的打油詩作品,沒有太多參考價值,此引一首來自韋應物的五絕。

唐·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這是一首秋夜懷人詩,老友邱丹在臨平山煉丹學道,韋應物在秋夜時分想到了他,於是開篇就說「懷君屬秋夜」,是直接對老友說:這會兒正值秋夜,我想念你了。接下來第2句承上句,繼續說自己;後2句說到老友此時可能是個什麼情形。開篇直言,全詩恬淡古樸,是難得的懷人絕句佳作。

2、次句起句

這是第2句才帶入詩題。作為只有4句,至多28字的絕句,自第2句或到第3句切入主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為很可能到最後你所表現的,還沒有完全表現就已經收尾了。

因此,對於次句起句,我的建議是:首句以景入、或以情入,次句緊隨前句,以10個字或14字完成整個人、事、物的總體說明。來看一下王昌齡的七絕作品。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時在江寧丞任上,辛漸可能途徑江寧,又準備自潤州渡江至瓜州,沿運河溯流而上,返回京都,老友難得碰面,自然一路相送,順道在潤州遊玩,最後在芙蓉樓餞行送別。

本詩首句言景,首2字用「寒雨」,讀到第2句的時候,再結合1個「孤」,才能清晰地讀到詩人送別老友的心情。後2句言事。似乎是託老友捎口信,讓家中親友放心,自己雖遠在千裡之外,可也還過得滋潤。實際上卻還有著一層深深的自嘲,被貶謫的日子不好過啊,但我始終還是我。僅就這首送別七絕而言,詩人立意手段老辣,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3、第3句起句

這樣的方式,用範德機的原話則是「前二句皆閒,至第三句方詠本題」,也就是說,如果以這種方式切題,那麼前2句該寫景就寫景,該抒情便抒情,到第3句開始正式說到詩題上來。

入前所說,這樣的方式存在風險,但若是將前2句寫景用情打磨好,很可能成為出色的言景抒情的佳句。也就是說,到最後,後面的切題2句最終成為打醬油的,前2句讓人印象深刻。來看一首岑參的七絕。

唐·岑參·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早年仕途失意,於玄宗天寶8年出為安西節度使幕府掌書記,第一次因任職而遠赴塞外,正是而立之年的詩人在赴任的路上,恰好遇見了返回京都的使臣,如何能夠放過這個機會,於是託使臣捎口信給家中的親人,報個平安,也好寬慰家中的親人。

此即為第3句切題,想要通過入京使給家裡的親人報平安,他出發離家赴任已有數月,因此才有上2句的思想之情,濃烈而真切。從這首詩上我們能夠看到,官場老油條王昌齡一首送別詩中的老辣風格,與岑參這樣的職場新人這首七絕情真意切的風格,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閱讀感受。

二、用「對」的篇法

這個「對」,不是錯與對,也不能僅僅說是對仗,還包含了詩句意義上的對應。一般而言,絕句不是五律、七律或長律,並不要求一定要使用對仗,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名篇還是用了對仗,而且其中的對仗方式也不一樣。

我們通常看到的絕句,所使用的情況有2種,一種是首2句對仗,此即為「對起格」;另一種則是後2句對仗,此即為「對結格」。但今天說的就是不一樣的「對」,現在我們來看看「對」的情況。

1、扇對

白居易有《金針集》,即《金針詩格》。所謂「金針」,用白詩魔自己的話說,就是「喻其詩病而得針醫,其病自除」。書中有對「扇對」的解釋:「詩有扇對格,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因此扇對與我們往常所見對仗有所不同,而這樣的扇對,更要求寫詩的人有足夠的功力,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來看範德機所引杜甫的一首七絕。

唐·杜甫·存歿口號

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

玉局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

存歿口號,存,生存,活著;歿,死亡;口號,意即隨口吟誦,與「口佔」意同。此本為2首組詩,以懷念席謙、畢曜等4位友人,此為第1首,正是藉以懷念席、畢2人。

道士席謙善彈棋,當時還在世;畢曜則善為小詩,杜甫作此詩時,畢曜應已去世,第4句中「白楊」指其墓地邊種植的白楊樹,這裡代指畢曜墓地或畢曜。

在這首詩中,杜甫言近來不見席謙彈棋,第3句則回想其當年玩彈棋的往事;第2句則說如今畢曜的小詩還在流傳,轉第4句又提及如今還有幾人在為畢曜的離世而悲傷。這其實是一首上2句與下2句對仗的絕句,但4句分別對應,形成扇形對應,今人讀來也會一下記住他所提及的2位友人。

2、間對

關於間對,範德機書中說,「首句閒,次句說本題;第三句閒,結再說本題,應第二句」。所說「間對」,與所說「扇對」一樣,並非指對仗,而是指第2句與第4句句意之間的對應。先來看一首「間對」的詩。

唐·胡曾·摩笄山

春草綿綿岱日低,山邊立馬看摩笄。

黃鶯也解追前事,來向夫人死處啼。

摩笄山,又名磨笄山,笄即簪子,磨笄即為磨尖簪子。《史記》中有這樣一段故事:趙鞅,即趙簡子死後,太子毋恤即位,即趙襄子,他還有個姐姐是代王夫人。趙襄子邀請代王然後設計擊殺代王,順便收了代地,他姐姐呼天喊地,磨尖了簪子自殺身亡,代國人就將代王夫人死的地方稱為磨笄山。

胡曾的這首詩則是憑弔懷古,第1句與第3句寫景,算是「閒」;第2、第4句則正面描繪憑弔懷古的主題。這樣的情形有點類似於修辭手法「互文」,看起來可能有點突兀,實際上上下前後互為呼應,情與景並列而行。

3、四句兩聯

兩聯,說的就是真正的對仗,即一首絕句上2句對仗,下2句又用對仗。這樣的情形雖然能體現作者技巧手法的高超,我想對於表現整首詩的意旨並沒有太大幫助。因為用上2句對仗,或者用下2句對仗,都還可能將所想要表達的事情說明,但全詩總共4句用對仗,完全像五律或七律的中二聯,讀詩的人很有可能會感覺意猶未盡,說直白點就是:還沒有完全明白詩人的全部意思就結束了。

先來看看這種情形的作品,範德機終於選了一首人們耳熟能詳的絕句。

唐·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是杜甫絕句組詩4首中的一首,4句全部寫景,上下2句分別對仗,但如果我們讀過這一組絕句的話,就可以看到,其他3首都可以在其中讀到詩人的想法,獨獨這一首純粹寫景,似乎欲言又止。

除了對仗的技巧之外,這首詩讀不到詩人的任何想法。如果你一定要認為,這4句透露了詩人對於早春來臨的喜悅的話,我是無力辯駁的。因此,這樣的四句兩聯絕句,創作有風險,寫詩者應謹慎。

三、其他篇法

為了方便解析,我將範德機的篇法作了簡單的整理,前2節分別說「起句」與「對」,在這1節裡我將其他4種篇法再一一介紹。

1、順去

這一個可能是創作難度最低,而且是如今愛寫詩的朋友最常使用的篇法。順去,實際上就是一句接著一句,順承前面的句意直流而下,4句講述的是一整件事情,或者是一整個故事。

範德機提及的一首詩是賈島《尋隱者不遇》,起句「松下問童子」,隨後就童子回答的話順延而下,接連3句作為對首句「問」的回答,再看一首王昌齡作品。

唐·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即便是一首閨怨詩,手法老辣的王昌齡仍然寫出了新意。本詩先言這應該是一位初為人婦的女子,精心妝扮之後登樓賞春,後2句突然說到女子看到楊柳春色,有點後悔讓丈夫在外求取功名了。一句承接一句,講了一個閨怨的故事,又描繪了女子與春色。

2、藏詠

藏詠,自然不能「明」詠,必須掩藏起來,也就是說,要將詩題中的主要吟詠對象隱含再所有的詩句中。這樣的手法實際上我們在詞中常見,在詩中也同樣常見,而且描寫之時通常也以上述「順去」的情形相類,只不過雖然句句相關,但無一字直言。

這裡舉一首黃巢的七絕。

唐·黃巢·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落第後寫下的一首詠菊花作品,沒有直言菊花,但句句都說的是菊花,而且這首詩不僅詠菊,更有黃巢本身的一股沖天豪氣,幾乎在名言自己就是那菊花,總有一天必將盛開,讓得百花皆殺,堪稱此中巔峰佳作。

3、中斷別意

這種篇法的情況,範德機說,「前二句說本題,後二句說題外意」。也就是說絕句創作時,首2句完全契合詩題,但後2句則說題外之意。這樣的話,除非能夠有極強的掌控力,否則極容易出現詩句完全不合意旨的情況。

範德機在書中所引詩句如今已經散佚,無法確知整體情況,我從唐詩中尋找到一首與此篇法相類的作品,先來看一下。

唐·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本詩是杜牧夜泊秦淮河畔的作品,上2句與詩題緊密契合,「煙籠寒水月籠沙」更是寫景名句,本來這2句之後我們可以想像到,如果杜牧發出對於自身的感慨,又或者眼前與此相關的感慨,自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種4句全都跟自身處境相關的作品同樣有上乘之作,比如張繼一首《楓橋夜泊》,前2句寫景再抒情,後2句又跟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仍然從自身的處境來感受的,雖然讓張繼這首詩聞名天下,但與杜牧這看似突兀,實則轉換自然的、對於家國的憂慮相比,顯然杜牧的這首《泊秦淮》不管是境界還是格調上,都超出了《楓橋夜泊》一籌。

4、借喻

「借本題說他事,如詠婦人者,必借花為喻;詠花者,必借婦人為比。」這種借喻的情況多是作者借詩中所詠事物來表述自己潛藏的意旨,比如上面所說黃巢詩,實際上也是以菊花代指自己,說明自己志存高遠,並仍然鬥志昂揚。

再看一首樂府清商曲辭之西曲歌。

南朝民歌·青陽歌曲

青荷蓋綠水,芙蓉發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生同心蓮。

這是借荷花與荷藕來借指戀人或夫妻恩愛情深,「並根藕」、「同心蓮」都是說的夫妻心心相印,而這樣的借喻或隱喻在南朝樂府詩中很是常見,不再多作介紹。

四、結語

以上就是範德機在《木天禁語》中所說10種絕句的篇法,但書中所說極為簡略,每一個小類只有數字,而且選用詩作大多質量不高,或者較為生僻,並不能詳細言明各篇法具體的操作手法,或者說在下筆時,根據自己的立意,又該選用怎樣的篇法。

但是範德機所說的絕句篇法,倒也符合人們在創作絕句的時候,所使用的諸多手法。有鑑於此,我將該篇法引來,作為今天介紹絕句創作的整體框架,再於其中添加自己的解讀,以及自己對於絕句創作的看法,希望對喜歡創作絕句的朋友有用。

創作絕句,不會比律詩簡單,因為字數有限,需要擁有足夠的對字、詞、句的掌控力。宋嚴羽《滄浪詩話》中說,「律詩難於古詩,絕句難於八句。七言律詩難於五言律詩,五言絕句難於七言絕句」,說的正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創作一首絕句並不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但嚴羽所謂「難」,難在創出精品,還難在篇法上;難在好的結句上;難在好的起句上。我們學習借鑑古人的創作方法,正是需要從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創作經驗,這也正是我寫下此文的最終目的。

當然,學習古人,並非盲目地對於所謂詩格、詩法通通接受,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尋求更適合自己的創作之路。這一篇法同樣如此,可以讓喜歡的朋友做斟酌與參考,但卻未必適用於每個朋友。因此,我們在創作時,需要自行考慮如何下筆,才能讓作品更具個人風格。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共同解讀純美古詩詞。

相關焦點

  • 詩詞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樂府和絕句,有 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2)漢語詩律學王力教授的《漢語詩律學》相比較《詩詞格律》,內容充實了許多,但是對於絕句的看法是一致的。如下圖:絕句應該分為古體絕句和近體絕句。另外清朝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和南宋洪邁所編《萬首唐人絕句》中也有大量的非格律絕句。我一直很奇怪:那些認為絕句一定是格律詩的人是哪裡找來的標準?第二、曹雪芹說過學詩不必學格律嗎?曹雪芹在《紅樓夢》借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一句話,被人用來作為學詩不要學格律的證據,先看看林黛玉說了什麼?香菱找黛玉學作詩,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
  • 詩詞格律與創作 零基礎看完這7篇短文就會寫詩詞了
    我就遇到好多這樣的朋友,他們想學習詩詞的創作卻不知從何下手,前人關於詩詞創作的著作浩如煙海,牛人們列出的書單估計大多數人工作之餘十幾年都看不完。老街最近進駐自媒體以來,至今寫了不少關於詩詞創作基礎知識的文章,寫文章對於自己來說更是學習的過程,查閱資料的同時也解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之處。
  • 有人認為李白不按照平仄寫詩,杜甫卻嚴格按照格律,是這樣嗎?
    前言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認為李白不按照平仄寫詩,同時代的杜甫卻嚴格按照格律?.....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樣判斷並不準確。舊體詩有近體詩(格律詩)和古體詩(非格律詩),古體詩不講究對仗、平仄、黏連,押韻也寬鬆到可以用鄰韻;近體詩就是格律詩。
  • 學寫詩詞必備技能之「對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段話是《聲律啟蒙》中的句子,就是我們寫律詩,必須要學的技能——對仗。格律詩分絕句和律詩,絕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而律詩是有對仗要求的。律詩共八句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首聯和尾聯不需要對仗,中間的頷聯和頸聯是必須要對仗的。
  • 在家早教小結:賞畫,讀經,背詩,數數,學英語,看牙,觀北極光
    在客廳閃完畫寶寶,我帶著大寶謙謙來到書房開始讀誦《論語》,我們現階段是每天讀5篇,《論語》共20篇,4天讀一遍,依次循環,今天讀的是《論語·雍也第六~鄉黨第十》,採用領讀跟讀指讀的方式,教材是德福寶寶的大書,豎版書法繁體字體,紙質護眼,食品級油墨,兼具藝術性、安全性與實用性,最重要的是字大,不傷孩子的眼睛,我們讀完這5篇,大約花費45分鐘的時間,謙謙全程也會有小屁股坐不住的時候
  • 手把手教你寫詩,記住這幾個要領,絕句的寫作就不成問題
    從今天這一章開始,我們將進入絕句的寫作講解。相信聽到「絕句」二字,好多朋友都會心生歡喜,不得不說喜歡絕句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個詩巷從平日的授課中、課後的作業瀏覽與點評中……都有深切的感受。絕句能被稱為「最能體現詩意美感」的一個詩體,在於它內容的精悍、在於它音律的和諧等多方面。而絕句也正因為有「精悍性」,所以要想寫好它,我們更需要用心去對待。
  • 習得——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為學篇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 典出:《荀子·勸學》 原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 痛飲生命,痛飲詩意——著名詩人桑恆昌「新詩絕句」集《大聲說著...
    這是桑恆昌先生的「新詩絕句」《日出(之一)》。人生坎坷,三次大病都讓他以為再也看不見第二天的日出,然而每一次,他都挺了過來。年近八十,生活平靜,但詩意依然盎然,激情還在澎湃,如他此前所說,「我有時間寫詩,沒工夫去老。」2020年11月底,桑恆昌的新詩集《大聲說著光芒》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他對詩歌的創造性探索也依然在繼續。
  • 李白為何是天才,讀這六首絕句你就懂了,不常見但精妙,不讀可惜
    關注王和尚,感受詩詞之美李白為何被稱為「天才」、「仙才」?《西清詩話》評李白詩「逸態凌雲,映照千載」,確實,李白之詩語出天然,不事雕琢,但是他胸中藏錦繡,故而語帶煙霞仙氣,瀟灑飄逸而率真自然。今天推薦的六首絕句,可知王和尚所言不虛。這六首絕句,不常見,但是寫得絕妙。有享受孤獨的灑脫,有送別摯友的傷感,有不拘禮法的豪放,有隨手點染的江南採蓮女之美,更有對歷史滄桑深沉的思考與感慨。誰能不愛李白?請從他的這幾首五絕開始。
  • 六個人,分別用六首絕句寫六種動物,各具特色,你會喜歡哪一首?
    29、麻雀文/鳳舞葉落無聲疏萬木,隨陽雁去杳無蹤。卻聞麻雀枝間語,何日梅花映雪紅?【桃子評29】枝間可否改為高聲,映照對面已經有木了,喜歡絕句,投一票30、馬文/緣常同龍族論高低,霸業雄圖因我齊。赤兔烏騅黃驃馬,威名總與聖神題。
  • 七言絕句怎麼寫,能不能以《泊秦淮》為例講解示範一下?
    七言絕句怎麼寫?能不能以《泊秦淮》為例講解示範一下?七絕的形成和分類七言絕句在中國古詩中分為兩種,一種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近體律絕,一種是古體絕句。但是在後來的近千年中,一直都是樂府詩當主流,絕句這種小體式發展非常緩慢。這與「大漢」有關,包括當時的散文,也是「漢大賦」,絕句這種形式句數太少,為精英知識分子所鄙視,謂之「體小而俗」,不成大器。直到初唐、盛唐,文風逐漸往簡潔明快、意在詩外的方向發展,絕句才正式登上舞臺,不過當時主要也是五言詩的天下。
  • 《岸邊露伴》日劇開播人氣急升 NHK呼籲觀眾勿要跟風劇中神秘禁語
    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原作,《JOJO的奇妙冒險》衍生名作《岸邊露伴一動不動》新日劇於12月28日賀歲檔開播,連續3天播放3集,29日昨晚播出了第2話《くしゃがら》,而くしゃがら這個劇中神秘禁語引發熱議,就連NHK呼籲觀眾勿要跟風模仿或者調查,「為了觀眾們的安全著想」。
  • 臉書監控防詆毀 國民黨:"蔡英文"變"佛地魔"般禁語?
    華夏經緯網11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國安局」坦承目前正全面監控社群網絡,其中並把詆毀蔡英文的言論當成是首要搜集對話,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2日表示,做此動作並無任何「法」源依據,僅憑「安全問題」就無限上綱要監控全臺灣人民網絡使用,根本是民主大退步、想營造整體社會的網絡寒蟬效應,洪孟楷也批評,「之前用行政機關來牽制『在野黨』還不夠?還要用臺當局力量來牽制全臺民眾嗎?」
  • 天穗之咲稻姬香的米種法圖文攻略
    近來許多的玩家都非常感興趣天穗之咲稻姬香的米種法圖文攻略,畢竟天穗之咲稻姬香的米怎麼種?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清楚怎麼種出香米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天穗之咲稻姬香的米種法分享,快來看一下吧。
  • 金斯伯格的「精神之妻」:寫詩是一份使命
    [摘要]我的生活來源是教書,我並不期待從寫詩中賺錢。寫詩對我來說,是一個召喚,是一份使命。 (安妮·沃爾德曼供圖/圖)生於1945年的安妮·沃爾德曼(Anne Waldman)高中時開始寫詩,20歲時認識了以《嚎叫》出名的「垮掉的一代」領袖艾倫·金斯伯格。當她的詩集《快嘴女人》被納入大師們的「城市之光」叢書,她知道,她成功了。那本書大概賣了七八千本。當傑克·凱魯亞克、威廉·波羅斯、艾倫·金斯伯格等先後謝世,她就是「垮掉的一代」最年輕的一位參與者與見證者。
  • 格律詩教學:格律詩也有公式,教你公式化學寫絕句
    以絕句為例,我將教會大家,快速掌握格律詩的規則。絕句的規則絕句是近體詩(格律詩)的一種,其中包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絕句一共分為四句,從內容上來說,這四句分別是:起、承、轉、合。從格律的角度來說,絕句必須遵守以下幾個規則:押韻、平仄要求、粘連。我將分別用公式的方式來介紹這幾個規則。押韻公式押韻,是中國古詩詞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 杜甫的一首絕句,娓娓道來,後兩句描寫生動,更雄視一代
    晚年的詩聖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生活條件終於有點好轉,也安心寫詩,並總結了很多寶貴的創作經驗。杜甫的詩歌題材廣泛,古體詩、律詩、絕句都非常擅長。詩人感時議政、談藝論文,記述身邊瑣事、表達內心感慨,信手拈來,卻句句珠璣。比如他的《春望》、《登高》、還有《望嶽》等等,都是流傳久遠的精品。詩人進行詩歌創作,經常獨開勝境,觸機成趣,如同和讀者圍爐閒話,剪燭談心。
  • 詩歌中的數學公式原理,寫詩從未如此簡單?老師:抓緊培養詩人
    一直以來,初學詩歌的人普遍都有一種困惑,就是為啥寫詩要顧及平仄、押韻、對仗?格律的意義古人已經反覆闡釋無數遍了,這裡不做過多贅述,只是意義再重大,學不進去就是學不進去,很多一開始就很想學習詩歌寫作的朋友,多半卡死在平仄這一關。為什麼不是卡死在押韻、對仗這兩關呢?押韻太過簡單。
  • 烏兔太陽擇日法與七政四餘天星擇日法
    關注小編,與10萬朋友一起交流 那麼,烏兔太陽擇日法與七政四餘天星擇日之法有何分別呢 首先,七政四餘天星擇日以天星之實際運行而定,有形體可憑,烏兔太陽之九星日,是無形無體憑空想像的東西; 其次,七政四餘天星擇日以各地之經緯度及用時時刻用弧角以定命宮,以山向、命宮及各星形成之角度以定吉兇,烏兔太陽則否;七政四餘天星擇日乃天文推步之學,繁且難以入門,又甚難精通,須要得師授方可,烏兔太陽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