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2020-12-24 MBA中國網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的申遺成功,頓時在全國上下掀起了慶祝的熱潮。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哈爾濱、成都、重慶、西安、天津、鄭州、焦作等十餘座城市聯動響應,發起了「點亮全國多城地標」大屏接力行動。

  

  

  

  大屏上輪番播放「熱烈祝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中國·焦作·陳家溝」的祝福視頻,以正能量傳遞的方式,將數以萬計的目光聚焦陳家溝,讓全國民眾共享太極拳申遺成功的喜訊,傳播了「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理念,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記住了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太極拳的申遺成功,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矚目,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們紛紛點讚。在大屏下,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進行拍攝,將太極拳申遺成功的喜訊迅速擴散轉發朋友圈,同時網絡上也引發了相關話題的討論和熱搜。

  

  

  

  

  

  

  

  

  

  

  太極拳因陳家溝而誕生,陳家溝因太極拳而揚名。作為最具東方文化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太極拳是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而陳家溝則是太極拳的發源地,這些都已被世界認同和廣泛認知。

  這次「點亮全國多城地標」接力行動,採用「大屏點亮」這種創新技術方式,選擇「城市地標」這種震撼表現形式,通過線下事件影響,共建線上話題,可以極大地增強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進一步宣傳陳家溝,推廣太極拳,促進太極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提升「太極拳起源地」的知名度。這不僅是一次文化項目的展示,更是融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一次新的實踐,為增強文化自信錦上添花。

  本次「點亮全國多城地標」接力行動,是「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之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系列宣傳活動的序章。在線上百度、頭條、微博三大平臺同步開展了「我為太極拳打Call」的話題接力。數百名網絡大v、太極拳傳承人、明星嘉賓參與其中,為太極拳發聲助力,為陳家溝打Call,聚焦河南,聚焦陳家溝,點亮每個人的中國心,共享太極,共享健康。

  

  

相關焦點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全球太極人匯聚陳家溝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陳學樺姬姣姣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而在陳氏太極拳基礎上發展出的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到4億,陳家溝也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太極第一村」。為迎接「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這一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來自全國各大太極拳流派的傳承人和上千名太極拳研習者,於17日夜晚匯聚在溫縣陳家溝翹首以盼。
  • 讓世界看見太極拳,讓陳家溝驚豔世界!
    讓世界看見太極拳,讓陳家溝驚豔世界!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9日,慶賀太極拳申遺活動成功在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400架無人機共舞讓太極美出天際!
    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為迎接並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12月19日太極拳交流座談會在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匯聚在太極故裡溫縣陳家溝共襄盛會。
  • 太極拳申遺成功,作為發源地的河南陳家溝,一夜之間便全世界聞名
    但其中一項入選的項目是「中+馬來西亞」聯合申報,因此這次被收錄的純正本土非遺,還要數「太極拳」「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自明代末由陳氏創立以來,至今已有十幾代傳人,練習者遍及全球,是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中十分成功的一個典型例子,學習太極拳的人遍及世界一大半國家,其中蘊涵的思想文化,不僅能使練習者修身養身,強身健體,更能豐富人們對自然能量、陰陽調和的認知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記者桂娟 史林靜 李文哲)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
  • 太極拳申遺成功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帶火了一個河南小村莊
    話說最近,太極拳成功申遺的消息,在全國,乃至全球,引發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太極拳愛好者,更是奔走相告,全國上下,歡慶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與此同時,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還帶火了一個河南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在過去,其實並不知名,只是在太極拳愛好者中間,相對來說,有一定的知名度。
  • 擊缶而歌,四海同賀!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
    太極拳申遺成功,對於進一步講好黃河故事、弘揚中原文化增添了新的載體,對於進一步向世界推介太極拳、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遠意義。文藝展演分《序:太極拳·賀·四海同賀》《上篇:太極拳·合·天人合一》《下篇:太極拳·和·和諧共生》三部分。展演由來自河南的龐曉戈、河北的程成、北京的成寒梓、天津的劉雯共同主持。擊缶而歌,四海同賀!焦作籍太極拳世界冠軍柴雲龍領銜的大型太極拳表演《太極》,剛柔相濟、行雲流水。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
  • 向世界邁出「武步」!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全球習練者近4億人,太極拳成功申遺】12月17日晚,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的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圈粉4億人的頂流IP:「中」了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 攝)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太極神拳,婦孺皆宜;流派紛呈,蔚為大觀;風靡全球,海北天南……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而他卻與老伴兒守在陳家溝村一隅的舊式小院裡,靜靜等待一個消息。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北京時間17日晚,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從牙買加首都金斯頓傳來。和許多陳家溝人一樣,張蔚珍很欣喜,但不意外。
  • 太極拳申遺成功,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集健康、武術、文化三種屬性於一體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繼前人之智,成當世之功,開未來之局。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其傳承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將太極拳在全球發揚光大則是更高追求。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流」太極拳
    12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太極拳申遺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具體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風靡全球的「頂流」太極拳成為全國傳統武術類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是獨具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魅力的「國家名片」,是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見證。太極拳的成功申遺,是河南省文化和旅遊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 雷探長見證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文化走向世界!
    2020年12月17日,一項振奮人心的消息刷爆網絡: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意味著中國的又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太極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名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 太極拳申遺成功,可是正宗的太極拳還存在嗎?
    太極文化源遠流長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太極拳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太極,源遠流長。元明之際,武當山全真道士張三丰把太極理念揉進內家拳,創造了太極拳。無論在正史《明史》中,還是在金庸小說中,張三丰都是一個武功深不可測的絕頂高手,無人能敵。說明了在太極理念加持下的武術如虎添翼。後來,太極拳傳到了陳家溝。但今天的陳家溝太極拳傳人並不承認這種傳承關係,而是自認為陳家溝先人才是太極拳的創始人。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