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帶火了一個河南小村莊

2021-01-05 圖報

話說最近,太極拳成功申遺的消息,在全國,乃至全球,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尤其是太極拳愛好者,更是奔走相告,全國上下,歡慶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與此同時,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還帶火了一個河南小村莊。

這個小村莊,在過去,其實並不知名,只是在太極拳愛好者中間,相對來說,有一定的知名度。

因為這裡就是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村。

陳家溝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下面的趙堡鎮境內,就村莊的面積而言,其實也不大。

與大多數河南小村莊一樣,陳家溝村,其實也種地也搞養殖。

但是在種地和養殖以外,陳家溝村還有一項特色的產業,那就是太極拳。

這是一座太極拳文化非常非常濃鬱的河南小村莊。

濃鬱到什麼程度呢?舉兩個例子,或許就可以窺見一斑。

話說在陳家溝,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叫做:「喝喝陳溝水,都會翹翹腿」。

太極拳,在陳家溝,前前後後,已經傳承了四百多年,陳家溝,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人人都會露兩手。

話說明朝末年,陳氏第九世陳王 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太極拳以來,這種新式的內家拳法,不僅在陳家溝紮下了根。

而且,也從這裡走出了荷蘭,走向了全國,甚至走向了全世界。

如果你置身陳家溝,一定會發現,這裡,隨處可見習練太極拳的人,不僅如此,村民中,更是不乏身手不凡的拳師。

有一項數據表明,在這個3000多人的河南小村莊裡,有3個太極拳學校、40多個家庭拳館。

而且,每年從世界各地趕來拜師學藝的太極拳愛好者,更是絡繹不絕。

尤其是這次,太極拳成功申遺,更是帶火了河南焦作下面的陳家溝村,讓這座小村莊,再次揚名海外,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目前,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已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據說,已經達數億人之多。

可能連陳氏太極拳的創立者陳王廷,自己都不會想到,當年,無意中創立的太極拳,竟然成為全球性的流行運動!

更讓陳王廷不會想到的是,太極拳能夠走出陳家溝,走向全世界。

今日話題:如果有機會,你會來陳家溝旅遊觀光嗎?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百家號:圖報,更多旅遊地理見聞,歡迎關注我。

#我為太極拳打Call#

相關焦點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從歷史長河中走來的太極拳,正在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中華優秀文化之一。太極拳成功申遺是上下同欲的非凡成果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努力不可辜負。太極拳申遺也是如此。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作為中國唯一項目列入2019年新一輪申報工作,並把河南作為牽頭申報省份。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陳紹傑所在的陳家溝,是河南焦作市溫縣清風嶺上一個不大的村莊,也是太極拳的發源地。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400架無人機共舞讓太極美出天際!
    央廣網焦作12月20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張浩)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發布會上,省政府副秘書長賀振華介紹,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自明末清初陳王廷在溫縣創編,逐漸衍生出了和氏、楊氏、武氏、吳氏等諸多流派。2005年,中國武術協會授予焦作市「太極聖地」稱號。200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武術協會先後命名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第一 2020-12-19 14:24:07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申廣俊近年來,太極文化發源地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重點將太極拳作為黃河文化的頂流IP進行推介挖掘,講好「黃河故事」、弘揚太極文化,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富有成效的「河南貢獻」。焦作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申遺成功為新的起點,積極推進「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建設,充分發揮太極拳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獨特優勢,打造國際太極文化交往研習傳播中心。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對外有了更好的通行證和邀請函」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了!」12月17日晚,這一特大喜訊傳來,河南人的朋友圈一片歡騰。一直在焦灼等待消息的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中原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魏真終於放下心來。他說,中國傳統體育和武術的強大文化影響力再一次得到了證明。「太極拳的虛實進退、剛柔疾緩、內外一統,其實是世間萬象變化規律的應用。
  • 申遺成功!鄭州80後姑娘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太極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太極拳申遺成功!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網際網路+太極拳」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太極拳的「慢」是否能適應當下生活節奏的「快」?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太極拳的申遺成功,頓時在全國上下掀起了慶祝的熱潮。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哈爾濱、成都、重慶、西安、天津、鄭州、焦作等十餘座城市聯動響應,發起了「點亮全國多城地標」大屏接力行動。    大屏上輪番播放「熱烈祝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
  • 圈粉4億人的頂流IP:「中」了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 攝)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太極神拳,婦孺皆宜;流派紛呈,蔚為大觀;風靡全球,海北天南……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
  • 馬上評|申遺成功的太極拳,如何打好保護推廣之「拳」?
    馬上評|申遺成功的太極拳,如何打好保護推廣之「拳」?」申遺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國家和地方對太極拳的保護和推廣,都會投入更大支持。對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來說,從此多了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和世界範圍內練習太極拳的人會越來越多。從2008年,我國將包括太極拳在內的35個項目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算起,太極拳申遺走過了漫長的12年。有意思的是,幾乎與此同步,我國經歷了一個傳統武術的「祛魅」過程。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
  • 中國武術協會: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中國武術協會: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陳恩堂21日表示:「這是中國武術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全球數億太極拳習練者的驕傲與榮耀,必將全面推動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普及推廣,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流」太極拳
    12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太極拳申遺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具體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這是河南省第一次牽頭成功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全國傳統武術類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融合了健身、養生、悟道等功能,蘊含著「天人合一、剛柔並濟、內外兼修」的內涵,被譽為中華武術的精粹、東方文化的瑰寶,是黃河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符號,是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國家名片。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學員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一個拳館內練拳(無人機照片,12月14日攝)。這是12月17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拍攝的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這是12月17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拍攝的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
  • 申請六次,12年等待,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了!
    太極拳太極拳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集合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太極、陰陽等理念為核心,集怡情養生、強身健體、競技對抗等多方面為一體,在為我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直接既有各自的傳承也同時相互借鑑學習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2009年,我們又把文本詳細進行了修改,重新製作了申遺宣傳片,準備再次申報。但當年又有了新的規定,一個國家只能報兩項,太極拳沒有被列入。再後來,申遺規則又變了,一個國家一年只能報一個項目,再往後兩年報一個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政庫_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 申遺成功!太極拳發源地傳來這些聲音……
    「太極拳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讓太極拳服務更多人。」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瞬間沸騰了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12月22日,在河南省溫縣政協組織召開的太極拳申遺成功相關工作會結束後,陳氏太極拳傳人陳朝霞激動地說:「作為縣政協委員,我切身感受到溫縣政協在太極拳申遺路上的『洪荒之力』。」
  • 太極拳申遺成功 中國太極拳作用意義歷史理念介紹
    北京時間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和地區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