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太極拳發源地傳來這些聲音……

2021-01-03 人民政協網

「太極拳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讓太極拳服務更多人。」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瞬間沸騰了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12月22日,在河南省溫縣政協組織召開的太極拳申遺成功相關工作會結束後,陳氏太極拳傳人陳朝霞激動地說:「作為縣政協委員,我切身感受到溫縣政協在太極拳申遺路上的『洪荒之力』。」

學員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一個拳館內練拳(圖源:新華網)

「溫縣政協十分注重推廣普及太極拳,無論是在2017年舉辦的吸引國內500多個市縣和國外25個國家、50個城市,超千萬人參與的『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還是在2019舉辦的國內200個城市和國外30個國家36個城市參與的『一帶一路』太極行活動,縣政協主席鄭愛珍都在活動中的相關站點帶領太極拳愛好者進行太極拳表演。」太極拳優秀傳承人、溫縣政協委員辛強向記者介紹說。

近年來,溫縣政協在太極拳傳承保護、推廣普及、產業發展、人才振興等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在傳承保護方面,積極組織身為陳氏太極拳傳人的政協委員陳斌、陳朝霞、辛強、陳蓋地等人舉辦太極拳研討論壇、比賽活動,深挖太極拳內涵;在推廣普及方面,組織各界別政協委員發揮行業特點等作用:文化體育界委員嶽希文等積極組織開展太極拳「六進」及鋪天蓋地的宣傳活動,教育衛生界委員張素芳等探索太極拳的健康與養生功效,並應用到臨床康復的治療上。

此外,溫縣政協還組織編輯出版了《見證》《太極拳》《太極功夫》《中國太極拳》《中國太極拳概述》等一系列解讀太極拳文化的著作,譜寫了膾炙人口的《美麗的陳家溝》《大道太極》《太極頌歌》等太極拳系列歌曲。其太極拳系列微電影《龍源太極》榮獲2016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優秀作品獎;《大道太極》先後榮獲2017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優秀作品獎和中部賽區最佳微電影故事片獎。

「申遺不是目的,傳承和保護才是根本。我們正在對太極拳相關歷史文獻和珍貴史料進行挖掘、收集、整理,對已經建立的太極拳資料庫進行完善。我們還要繼續提高太極拳文化挖掘工作的系統性科學性,用科學的數據,表明太極拳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讓更多人喜愛並傳播太極拳。」鄭愛珍表示。

記者:王有強

通訊員:崔新娟

編輯:魏芯蕊

相關焦點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這些都吸引了全國和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參與。溫縣路邊設置了太極拳雕塑、太極拳發源地標識等,很多當地百姓也熟悉和練習太極拳。經常有外國人來這裡學習太極拳,一個學期大概一二十天,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今年,有的外國人因為疫情原因暫時無法回國,在這裡學了近一年的太極拳。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圈粉4億人的頂流IP:「中」了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 攝)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在溫縣陳家溝,當地群眾擂響12面喜慶的得勝大鼓,創拳地東溝現場沸騰成一片歡樂的海洋。來自全國太極拳七大社區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傳承人和上千名太極拳研習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瞬間。 「這是自太極拳創立以來,最值得慶賀的一件大喜事。」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行雲流水般的太極拳表演屏幕直播太極拳申遺成功宣布瞬間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的現場表演太極拳七大社區傳承人點亮「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主題儀式美輪美奐的東溝夜景萬人演練太極拳太極拳成功申遺是上下同欲的非凡成果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努力不可辜負。太極拳申遺也是如此。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作為中國唯一項目列入2019年新一輪申報工作,並把河南作為牽頭申報省份。
  • 馬上評|申遺成功的太極拳,如何打好保護推廣之「拳」?
    馬上評|申遺成功的太極拳,如何打好保護推廣之「拳」?」申遺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國家和地方對太極拳的保護和推廣,都會投入更大支持。對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來說,從此多了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和世界範圍內練習太極拳的人會越來越多。從2008年,我國將包括太極拳在內的35個項目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算起,太極拳申遺走過了漫長的12年。有意思的是,幾乎與此同步,我國經歷了一個傳統武術的「祛魅」過程。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借申遺「東風」,太極拳迎推廣契機】成功申遺後,太極拳無疑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朱建偉說,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必將更加讓國人堅定文化自信,有利於在全社會營造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氛圍。
  • 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發源爭論塵埃落定
    申遺晚會現場因為太極拳是從封建社會中生長和發展起來的,所以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了一層封建的塵垢。不可否認,太極拳發源地是個熱門而又敏感的話題,但客觀來說,陳家溝的陳氏太極拳的歷史傳承還是留下了一條相對清晰的脈絡。誠然,每一項技藝不是一蹴而就,都有緩慢的發展過程,由基礎而高深,由簡單而複雜,也許太極拳最初也不是這個名字,可能拳最初就幾個招式或7、或13式。心法理論系統也是漸悟的過程。我們討論,也不能僅限於這些字眼而否定其全部。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記者桂娟 史林靜 李文哲)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近年來,太極文化發源地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重點將太極拳作為黃河文化的頂流IP進行推介挖掘,講好「黃河故事」、弘揚太極文化,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富有成效的「河南貢獻」。焦作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申遺成功為新的起點,積極推進「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建設,充分發揮太極拳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獨特優勢,打造國際太極文化交往研習傳播中心。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歷經十餘年申遺成功!太極拳,你真的了解嗎?
    北京時間17日晚佳訊傳來,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個在中國幾乎隨處可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運動,除了已經成為人們強身健體的重要選擇之外,還有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內涵。歷時十餘年的申遺之路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中國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青島多次舉辦國家級大賽推動其普及
    至此,太極拳第二次申遺終於宣告成功,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青島市武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秀美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有青島的一份功勞,「2016年、2017年,青島連續舉辦了兩屆全國太極拳公開賽總決賽,對太極拳運動在青島和山東乃至全國的普及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據青島市老年體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習練太極拳的中老年人總數超過11.5萬人。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對外有了更好的通行證和邀請函」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了!」12月17日晚,這一特大喜訊傳來,河南人的朋友圈一片歡騰。一直在焦灼等待消息的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中原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魏真終於放下心來。他說,中國傳統體育和武術的強大文化影響力再一次得到了證明。「太極拳的虛實進退、剛柔疾緩、內外一統,其實是世間萬象變化規律的應用。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楊露禪太極拳學院習練太極拳(12月16日攝)。這是12月17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拍攝的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這是12月17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拍攝的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
  • 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北京時間17日晚,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從牙買加首都金斯頓傳來。和許多陳家溝人一樣,張蔚珍很欣喜,但不意外。張蔚珍,陳家溝在任時間最長的村支書,說起陳家溝往事,神採奕奕,聲音格外洪亮。據《陳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合家遷至常陽村。這個位於黃河北岸清風嶺上的小村莊,遠方便是伊洛河與黃河交匯處,一清一渾的兩股河水形成天然太極圖。因河水衝擊,村內有多條大溝,隨著陳姓繁衍,改名為陳家溝。
  • 繼韓國申遺成功後,才不到24小時,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
    文化遺產現在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所重視的項目,文化是可以廣為傳播的,但是它總會是有一個起源的,這個起源的地方就是它的發明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地方,每年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文化遺產項目。
  • 申請六次,12年等待,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了!
    今天慶祝舉辦地便是的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陳家溝便與陳氏太極密不可分,學習太極拳它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高矮胖瘦,他是適合男女老少一同去練習的強身健體的一項運動,在公園之中,每天清晨會看到許多的老太太或者是一些年輕人在鍛鍊身體,而這個鍛鍊方式大多人選擇都是太極。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帶火了一個河南小村莊
    話說最近,太極拳成功申遺的消息,在全國,乃至全球,引發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太極拳愛好者,更是奔走相告,全國上下,歡慶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與此同時,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還帶火了一個河南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在過去,其實並不知名,只是在太極拳愛好者中間,相對來說,有一定的知名度。
  • 專訪|太極拳申遺成功,專家:健身功能將引起全世界重視
    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愛好者在練習中。 日前,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令人欣喜,在武術圈內,這一新聞也讓大家頗感振奮。 能夠在歷經多年的努力之後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作為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對於其自身的推廣也大有裨益。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中國武術九段、武壇名宿王培錕就表示,「(太極申遺成功)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也能看到積極影響,其健身功能可能引起全世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