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柯 簡 介
彭 柯,1954年生於重慶。先後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授教於郭怡琮,李乃宙,崔曉東,李鐵生,白雪石,李魁正等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渝州畫院副院長,重慶九龍坡區美協副主席,重慶夢齋藝術中心院長,國畫作品入選國家郵政局出版發行的[中國畫名家]郵票集],[中華文化名家專題郵票]等。彭先生的中國畫,在注重傳統筆墨的同時,更加強調作品創新,他將傳統筆墨進行解構重新組合,使傳統筆墨解構後形成新旳筆墨思想,他在他的中國畫構圖中,從疏體,宻體圖式到散點構成,不斷反省,不斷追求精進,為他的花鳥畫藝術賦予了新的時代精神內涵。近年來,他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作品展覽。出版個人畫集多部。被國家人事部授予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被西部官方網站評為傑出人才獎,較多作品被海內外展覽館、博物館、畫廊、及收藏家收藏。
主要參展作品:
長江城市青年美展(優秀獎) 重慶、武漢、南京
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優秀獎) [最高獎] 河南
慶祝重慶直轄市成立美術作品展(金獎) 重慶
世界華人書畫大展 北京
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 河南
首屆金彩獎全國作品展 北京
全國畫院作品展 甘肅
中國當代水墨畫油畫聯展 加拿大
全國第九屆美展 廣東
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大展 北京
第二屆花鳥畫展 北京、上海
全國世紀風情展(與石文君合作) 雲南
跨世紀著名中國畫家作品展 河南
1999年在馬來西亞舉辦[彭召民,彭柯,瞿澤科,石文君] 四人展,獲榮譽金獎 2000年全國中國畫展 浙江
21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 北京、澳大利亞
彭柯中國畫作品展 廣東
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作品展 北京
2002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 遼寧
2003年全國中國畫提 名展 山東
彭柯,彭志靈中國畫展 汶萊
2004首屆茶節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山東
當代名家扇面邀請展 北京
首屆、第二屆、第三屆,第七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大展(特別榮譽獎) 北京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巨幅國畫作品展 北京
20 13中國畫學會首屆中國畫學術展(優秀獎) 北京
2014重慶【迴響】六十周年優秀美術作品展 重慶
2014【成渝影響】美術作品學術交流展 重慶
2015【妙彩境界】彭柯,熊顯林,鄧建強中國畫展 重慶
當代花鳥畫的新境界
讀彭柯的寫意花鳥畫
彭石/文
有時我在想,一個傳統的花鳥畫家,如果想在立足於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一種有內涵有實質上的創新,實在是很艱難很艱難的。
在中國花鳥畫領域中,北派花鳥畫大氣、渾厚,無論從用筆和畫面的氣勢上都給人以氣拔蓋世之感;而南派花鳥畫卻以精細,靈巧見長,畫面所描繪的細節、動態易是栩栩入聲、惟妙惟肖。在我所熟悉的花鳥畫家中,彭柯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兼容南北花鳥畫藝術精髓的國畫名家。在幾十年的花鳥畫探索中,彭柯對傳統藝術是十分敬重,並廣為消化吸收。但他更注重以生活為師,深悟藝術創作是基於大自然的源頭,才有可能「偶一操翰,便有神來之筆,信手詹來,也覺頭頭是道」。我看著他這幾年來對藝術的創新。我發現他在穩步的前進著,畫的越來越瀟灑,越來越精妙。他那充滿生活氣息一系列花鳥畫作品早為人們所熟悉。
21世紀末期隨著中國花鳥畫發展的轉變,西方現代繪畫思想的大量湧入。彭柯的花鳥畫藝術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在傳統寫意畫和西方繪畫的碰撞中,彭柯的花鳥畫更加注重繼承傳統。在作品中,注重中國畫線條的運用,畫面上的線條流暢、或凝重、或蒼勁、或丰韻,乾濕濃淡的靈活運用,富於變化。在筆墨上,非常重視技巧,技法,追求創新。在發揮筆墨情趣的特點上,抓住了中國畫灑脫的傳神精粹。並結合了西方繪畫理念,在彩墨運用時,又能感受到他對西方繪畫結構、明暗、色彩的理解與運用,他在作畫時,講究構圖及布局,造型側重於誇張、突出自然特徵、強化所繪圖像在畫面中的效果,給在彭柯的藝術作品中,通過自己本身對大自然的崇愛,以獨特的手法創作出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在一系列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嚮往。可能有許許多多的藝術家都表現過大自然的作品,但是彭柯筆下的自然色彩是自己這幾十年來的真切感受。作品是生動的,是獨具風格的,是早年上山下鄉得來的艱辛的體會。他不斷的尋求著一種新的方式,嘗試將原野與花鳥融合在繪畫中,通過人為的再創造,以動物、花鳥等喻人以物,從中傳達回歸大自然的信息。
2006年,彭柯先生又進京隨李魁正大家研修中國花鳥畫。在創作思想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他創作的一系列花鳥畫作品,都透露出強烈的書法意味和時代精神。正如俗話說,一筆是一筆。他是能一筆畫到的,決不用兩筆。能一次畫到的,決不畫第二次。最近他又創作了一批花鳥密體構成的新作。
更加突出了大景花鳥畫的特點,頗有現代潑寫的構成意象。在這一批藝術作品中,空間深度感很強,造出的意境主要不是詩意化的,而是更生活化的,表達更加貼近的自然空間氛圍,手段在於拉大墨色的濃淡和用筆的虛實程度。這種空間的表達方式在元人的山水畫中有過特殊的表達,這也和他平時仔細研究八大山人等古代大師們的作品有關。但他的畫和八大山人完全不同,八大的構成在他的畫面中真正得到了一種全新的發展。
在傳統的繼承中,彭柯仍然不懈的追求著,在創作中不斷的探索。他並沒有滿足於他所獲得的成就,仍然繼續的努力著。
作 品 鑑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