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人物簡介
劉君劍,1962年生於開封市,現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開封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作品入選全國武警部隊首屆書法美術大展、第二屆希望杯全國書畫展、河南省第十一屆中國畫藝術展、海峽兩岸書畫展、全國第二屆帕運會書畫展、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藝術展、河南省第十七屆花鳥畫作品展。傳略入編《當代名家書畫印存集》《開封近代美術作品集》。
美術脫離不了造型,作為中國畫重要一科的寫意花鳥畫,造型十分重要。相比於形似,寫意畫在造型方面更注重追求神似,能形神兼具,實屬不易。而更難的,當是以筆墨來表現氣韻精神、渲染意境、感染人打動人。
以寫意花鳥畫創作為主的畫家劉君劍,一直以此作為追求方向,經年累月,孜孜矻矻地研習,逐漸形成了清雅空靈、簡練凝神、意趣盎然的個人風貌。
劉君劍早年畢業於原開封師專美術系,正規的專業科班歷程,使他打下了厚實的基礎。畢業後,劉君劍入伍。退伍後忙於工作,專業一丟就是十多年。忽然身心疲憊的一天,劉君劍恍然有悟——筆墨構築的畫境,才是他安放心靈的家園。「此心安處是吾鄉」,他也逐漸明白了東坡居士的詩意。此後,他重新提起畫筆,取法古人、學習今人,並背起畫夾走向大自然,對景寫生,體悟造化之美。其間,他不斷向名家袁汝波等虛心學習,勤於問道。久之,劉君劍逐漸找回自信,認知水平和表現能力穩步提升,藝術之門向他敞開。
寫意花鳥畫的精神內涵,源於畫家的情感宣洩,側重於以物抒情,同時寫意花鳥畫的研習和傳承,不能死死抱著古人衣缽,還需要彰顯個性。師古人、師今人、師造化的劉君劍對此有著很清醒的認識,其寫意花鳥畫逐漸呈現顯著的個性化藝術語言。
劉君劍的寫意花鳥畫呈現了「寫」的表現手法。不拘小節、生性放達的劉君劍,藉助筆墨來抒寫心中逸氣和胸中豪情,以點畫線條求物象之骨氣,並以墨彩的率意揮寫來渲染畫面。以書入畫是中國畫最重要的特點,劉君劍的「寫」,線條豐富多彩,使畫面處處有筆,長短、粗細、虛實、枯潤兼而有之,畫面趣味頓生。他畫的各種禽鳥和花卉,可以說都離不開高質量線條的構築。相比塗、描、製作,「寫」歸於「骨法用筆」。劉君劍的線、點,是「寫」出來的。在他的《雙鶴圖》《飛來成畫圖》《枇杷熟了》等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寫」對於中國畫表現手法的重要性。
追求氣韻生動是劉君劍寫意花鳥畫最明顯的特點。氣韻,可解讀為韻味、神韻、韻致,是中國畫對畫境的至高要求。有「韻」則畫面生動、雅氣,無「韻」則畫面死板、俗氣。氣韻不是創作出來的,而是其思想、才情、志趣、學養的自然流露。劉君劍的作品,無論是鬥方小品,還是四尺大幅,對氣韻的追求,在他的畫中處處得到體現。
有自己獨特的面貌,求「新」,是劉君劍寫意花鳥畫的另一特點。中國書畫講究「書為心畫」,又有字如其人、畫如其品之說。因此,不同於古人,不同於今人,我就是我,唯有個性方能出新。劉君劍的筆墨功夫、藝術修養、審美追求和人生體悟,都慢慢地呈現在他的作品之中。
賞讀劉君劍的作品,我們能感受到其作品裡呈現出來的蓬勃生命力。他擅長畫的梅、菊、蘭、枇杷、茶花、紫藤等,有的絢爛綻放、有的清雅宜人、有的墨氣淋漓,筆墨的奔放與花的燦爛,使畫面呈現逸氣和大氣之美。畫中禽鳥和花卉,造型簡約而形神兼顧,或揮寫枝幹,或勾勒花朵,或點染葉片,均栩栩如生,似有花香堪嗅,似有鳥鳴在耳。墨彩的交融、物象的描繪,何嘗不是其個性品格、生命意識的默默釋放。
宋人米芾說,「心匠自得為高」,意指藝術境界的顯現,不是客觀地摹寫自然,而是在抒寫自我的精神境界。劉君劍對此解讀頗深。他認為,身處匆匆人流、滾滾紅塵中的從藝者,品格涵養關乎作品格調高低,提升修為是為藝前提。胸懷寬博、雅逸高尚、「心中有丘壑」之人,其作品定然高標逸韻,讓觀者領略到高於現實生活藝術的美妙境界。劉君劍說,這種高度和境界,是他畢生需要追求的。
隨著歲月的推移、人生閱歷的日積月累,近年來,劉君劍的藝術視野不斷拓寬,對人物畫和山水畫不斷深入探索,不經意間文人氣息在其畫面上日趨明顯呈現,是其他繪畫藝術雅逸之氣風貌的一以貫之,十分難得。
作為藝術家的劉君劍,藝術生命正值盛年,相信他筆墨語言的個性化會更加凸顯,藝術創作的路子會越來越開闊。
全媒體記者:張德卿
原標題:《清雅空靈 氣韻生動——讀劉君劍寫意花鳥畫》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