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哥大推出Wali智慧錢包 NFC手機整合悠遊卡、一卡通

2021-01-20 NFC日報


  臺灣大哥大推出Wali智慧錢包,民眾使用具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下載安裝Wali智慧錢包App,就能以手機整合悠遊卡、一卡通功能付款消費。

  Wali智慧錢包可整合悠遊卡、一卡通及票券收納功能。從2月1日開始,不限臺灣大哥大用戶,民眾只要使用具有NFC通訊功能的 Android,就可以向臺灣大門市申請換發NFC SIM卡(優先提供臺灣大4G用戶),下載App後開通悠遊卡/一卡通,以Wali錢包支付接受悠遊卡/一卡通感應付款的大眾交通、停車場、小額消費。

  目前支援Wali的Android手機包括HTC One A9與M9,Sony Xperia Z3與Z3+、三星Galaxy S6 Edge、Note 5與A7等手機。




  在票券收納功能上,Wali可收納合作店家的優惠券、集點卡或會員卡。臺灣大與莫凡彼、義大遊樂世界、泰安觀止溫泉旅館、六福皇宮、VIVISPA及myfone購物合作,Wali用戶購買餐券、遊樂園門票、泡湯券、住宿券,可將票券儲存在智慧錢包上。

  Wali也會不定時將合作店家的優惠訊息,根據用戶的位置(LBS)推播附近店家提供的促銷優惠。

  臺灣大哥大強調交易過程通過支付卡產業安全標準協會的PCIDSS,交易過程及明細均以加密保護。(來源:iThome/蘇文彬)



相關焦點

  • 臺灣大哥大推出Wali智慧錢包 整合悠遊卡、一卡通付款消費
    臺灣大哥大推出Wali智慧錢包,民眾使用具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下載安裝Wali智慧錢包App,就能以手機整合悠遊卡、一卡通功能付款消費。  Wali智慧錢包可整合悠遊卡、一卡通及票券收納功能。從2月1日開始,不限臺灣大哥大用戶,民眾只要使用具有NFC通訊功能的 Android,就可以向臺灣大門市申請換發NFC SIM卡(優先提供臺灣大4G用戶),下載App後開通悠遊卡/一卡通,以Wali錢包支付接受悠遊卡/一卡通感應付款的大眾交通、停車場、小額消費。
  • 臺灣大哥大推出Wali智慧錢包進軍行動支付 NFC手機整合悠遊卡...
    臺灣大哥大推出Wali智慧錢包,民眾使用具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下載安裝Wali智慧錢包App,就能以手機整合悠遊卡、一卡通功能付款消費。  Wali智慧錢包可整合悠遊卡、一卡通及票券收納功能。
  • 臺灣大哥大攜手宏達電推手機悠遊卡 免費更換NFC-SIM卡
    行動支付風潮狂襲,臺灣大哥大宣布攜手宏達電合作,3月底前新申辦及續約4G月租型用戶,搭HTC指定機款,就可免費更換NFC SIM卡,讓手機直接變悠遊卡
  • 「Wali智慧錢包」攜手高雄一卡通推動臺灣行動支付
    臺灣大哥大「Wali智慧錢包」13日攜手高雄市政府、一卡通公司,推出「幸福一卡通」專案,即日起全臺民眾至全臺myfone直營門市申請手機一卡通,不僅免換卡費,免申辦費、再送50元儲值金,現賺450元;儲值滿500元,還可免費獲得Starbucks咖啡券一張。
  • 穿戴設備NFC Ring與悠遊卡及一卡通洽談 實現行動支付
    永吉電腦所開發的NFC Ring,已在開發整合悠遊卡以及一卡通的版本,適合一般消費者來使用。(黃慧雯攝)永吉電腦所開發的NFC Ring,可根據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加入不同的軟體功能,便可用於開啟智慧門鎖或是障者照護等領域,應用範圍廣大。(黃慧雯攝)  穿戴設備夯了幾年,有哪樣讓你覺得驚豔,且極想佔為己有呢?
  • 臺北高雄協調整合悠遊卡一卡通
    原標題:臺北高雄協調整合悠遊卡一卡通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雄捷運公司董事長郝建生15日說,整合悠遊卡、一卡通要爭取當局許可增設閘門、談判「對等」條件等,預計最快一年半。   隨著臺北市長改選易主,臺北高雄協調悠遊卡與一卡通的整合事宜,以便利持卡人不被「卡住」。
  • 臺灣NFC行動支付最強聯盟年底上架,手機錢包成趨勢
    最強聯盟年底上架  一次可接觸5大電信業者  正因錢景可期,去年至今臺灣就有3大行動支付「信任服務管理平臺」(TSM)成立。未來,消費者只要到電信門市辦NFC手機,並支付虛擬信用卡開卡費,便能開通服務。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分析,要消費者用手機刷卡,多數人仍有疑慮,相較之下,悠遊卡使用情境和NFC手機相似,比較容易普及。
  • 北京電信推NFC手機錢包 支持交通一卡通功能
    12月16日消息,針對用戶出門忘帶隨身物品等現象,北京電信攜手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推出手機錢包業務,將手機、錢包、公交卡整合為一體,取名為「翼支付手機錢包」。用戶不僅可用手機乘坐公交地鐵,還可在各大商戶直接刷機消費。  據悉,翼支付手機錢包產品是電信基於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技術所推出的便民服務。
  • 臺灣群信移動NFC電子錢包RicoPay正式上架
    RicoPay為群信的電子錢包品牌,也是全臺唯一整合五家電信業者、雙電子票證與信用卡功能的電子錢包,具備安全性、實用性、便利性三大特點,讓消費者在任何支付情境下,都能安心使用。  群信這次限定活動3000名入選民眾已於15日當天以簡訊通知,並於18日發送兌換簡訊並公告各電信營業點兌換時間,讓入選民眾可進行兌換4G NFC SIM卡並享有RicoPay四大好禮體驗。
  • 悠遊卡便利 臺灣南部拓據點
    悠遊卡便利 臺灣南部拓據點 作者:RFID資料庫 來源:RFID世界網 2010-05-10 09:10:26 摘要:悠遊卡公司到臺灣南部拓展服務據點了!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今天將到新設的高雄服務中心介紹悠遊卡的便捷功能。
  • 臺北高雄捷運董事長郝建生:協調整合悠遊卡一卡通最快需一年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雄捷運公司董事長郝建生15日說,整合悠遊卡、一卡通要爭取當局許可增設閘門、談判「對等」條件等,預計最快一年半。  隨著臺北市長改選易主,臺北高雄協調悠遊卡與一卡通的整合事宜,以便利持卡人不被「卡住」。
  • 群信移動通過MasterCard認證 明年Q2大規模推NFC手機支付
    去年中華電信、遠傳、臺灣大哥大、臺灣之星、亞太電信5家移動電信業者聯合悠遊卡公司共同成立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公司「群信移動」,負責推動整合多種服務的NFC手機移動應用。
  • 臺北「悠遊卡」擬進軍大陸「一卡通」市場
    臺北「悠遊卡」擬進軍大陸「一卡通」市場 2010年11月16日 15:1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國泰世華NFC移動信用卡再升級
    國泰世華手機信用卡服務布局  為提供消費者更多元行動支付工具,國泰世華銀行與群信移動數位科技攜手合作,透過全臺唯一整合五大電信、悠遊卡/一卡通雙電子票證與信用卡的RicoPay數位錢包,推出NFC移動信用卡
  • TSM促進多卡合一的NFC手機整合應用環境形成
    五家電信業者與悠遊卡公司聯手成立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信託服務管理公司-群信移動,催生多卡合一的NFC手機整合應用服務。  為推動NFC手機應用服務發展,中華電信、遠傳、臺灣大哥大、威寶、亞太電信與悠遊卡公司聯手,計劃合資成立TSM信託服務管理公司,以超脫單一業者商業色彩扮演推動NFC整合應用服務的公正第三者角色,同時吸引銀行、通路零售、智慧票卡其他業者加入,加速整合信用卡、會員卡、交通票卡等多種卡片的手機整合應用發展。
  • 臺灣主要銀行看好 群信成行動支付先鋒
    身為整合臺灣行動支付市場起飛的先鋒,群信移動數位科技提供「跨五大電信業者」之信託管理服務平臺(TSM),不同於目前業者所提供「空中安全下載」手機支付服務僅限單一電信業者用戶可使用,群信移動數位科技將一次到位,提供消費者不受電信業者門號限制,皆可申請使用的行動支付服務,預計年底可讓全臺消費者邁入移動數位新生活。
  • 中華電信或將四月發布預載悠遊卡的NFC-SIM卡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6日表示,最快這個月發行預載悠遊卡的NFC行動支付SIM卡,藉此拉攏全臺4,000多萬張悠遊卡的用戶儘快加入行動支付行列。  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及其旗下合作銀行,今年元月推出行動金融卡及行動信用卡,唯獨因為電子票證等相關法令規定、無法開放記名式的悠遊卡從手機付款服務。
  • 臺灣中華電信推NFC手機信用卡及悠遊卡服務Easy Hami
    中華電信申辦NFC手機信用卡及悠遊卡服務上路,即日起至中華電信指定門市申辦,可立即體驗多卡隨行的零錢包生活。  中華電信表示,新的SWP-SIM卡不但內建悠遊卡功能,消費者也可利用OTA下載信用卡。
  • 臺灣電子悠遊卡「數位付」今年第四季上線
    從線下反攻線上,電子票證龍頭悠遊卡公司推出的電子悠遊卡「數位付」預計今年第四季就能上線,而面對擁擠的線上支付市場,悠遊卡瞄準的是學生和不使用信用卡的年輕族群,首波攻勢選擇從校園切入。搶攻學生錢包,逢甲大學成首波合作對象悠遊卡近日宣布,逢甲大學將成「數位付」上線後第一家合作的大學,其中「數位付」將結合逢甲大學校內的「移動逢甲App」提供線上支付服務,取代原本需要付現或投幣的學籍文件申請、成績單,且未來也希望透過卡片、QR Code等支付方式,擴及更多應用場景。
  • 悠遊卡攜手一卡通 推北港朝天宮限量卡
    北港朝天宮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歷史悠久,信眾遍及全臺及世界各地,是許多民眾的心靈寄託與信仰中心,而電子票證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次朝天宮、悠遊卡、一卡通三大龍頭首次攜手合作,為了此次盛會,三方宣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