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型工程項目普遍應用BIM管理,工地建設進入數位化

2020-12-24 騰訊網

近年來,BIM技術備受大眾青睞,運用BIM技術可以支援並改善許多建築設計和施工過程業務實務流程,解決施工過程中更高複雜度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杭州堅定不移統籌實施「建築強市」戰略,取得顯著發展成效,展現出硬核實力,展示出建築業對全市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貢獻。2019年,全市建築業總產值達5901億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長23.7%;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建築業總產值41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躍居全省第一。

裝配式建築——錢江世紀城人才公寓

邁入「十四五」,杭州將進一步引導建築業深化變革,不斷進行縱向延伸、技術挖潛,以數字賦能推動行業工業化進程,以建築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為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實踐範例夯實基底。

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打造品質工程,加快數位化轉型升級

圍繞「高質量發展」這條主軸,五年來杭州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不斷開創我市建築業全面提升發展新局面。

從2017年起,一場深入行業各細分領域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動在杭州建築業內全面展開。「我們從嚴實施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制,探索『人防+技防+機防』聯動巡檢監管模式,執行軌道交通安全工作定期對接、事故信息互通、監管處罰互通、第三方機構互認、重大風險評估驗收、有效施工協調六大機制,出臺了『控塵十條』系統整治建築工地環境等相關舉措,全力實現全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能力的大幅提升。」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嚴抓細管,成效斐然。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全市累計295個工地被評為浙江省建築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6個工程項目獲國家級「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5個工程項目獲「全國建築業綠色建造暨綠色施工示範工程」;「十三五」期間,全市建設工程項目獲得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魯班獎」10個。

築牢質量安全以固本夯基,探索數字應用以開拓升級。

近年來,以工地實名制、遠程可視化和在線監測為重點的智慧工地建設在杭州提速擴面,「工地一碼通」「雲上監管」「掌上碼上辦」等創新應用加速了本地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也引領了全省各地智慧工地建設和數位化轉型的實施。

「初步測算,全市建築業增加值增速平均高於建築業總產值增速3.7個百分點,充分說明『十三五』時期杭州建築業附加值率顯著提高,這是建築業技術進步的綜合體現。」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擦亮高標準技術底色壯大市場主體,內外兼優助力「雙循環」

企業興,則產業興;企業強,則城市強。

通過連續的惠企政策支持、走出去發展對接、營商環境改革優化等措施,杭州著力培育支持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壯大,形成示範引領、帶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截至2019年,全市一級及以上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783家,比「十二五」期末增加357家,佔同期全省增量的31.1%,佔同期全國增量的8.38%。

不僅僅是數量增長和佔比提升。「在扶持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引導建築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革新施工組織方式,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和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市建築業管理站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至2019年,全市共培育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5個、省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1個,省級建築工業化示範企業16個,省級建築工業化示範項目9個。

近年來,杭州還先後入選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浙江省首批建築工業化示範城市等,裝配式建築佔比由2016年的3.2%、2017年的8.1%,提升到2018年的22.5%,2019年達到30.9%,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大型工程項目已普遍應用BIM技術進行設計與施工管理。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設行業已建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7個。

內生動力的強勁,助攻杭州建築企業的境外市場開拓,其中大企業大集團更是「出海」的主力軍。2019年,全市有40家企業承接境外業務,實現總產值27.88億美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長58.32%,「十三五」期間年平均增長9.62%,顯著擴大了杭州建築業的國際影響力。

形成高水平改革特色深化「放管服」,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建築行業不僅需要管,也需要「放」。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市建委開展了全流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制定了「1+9」制度框架,全面落實「一套機制、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的「五個一」要求,以技術創新為簡政管理賦能,用數據跑代替企業跑,為建築企業發展提供一流營商環境。

創新五大改革,為企業持續「鬆綁」。如全市已有45個平臺推行區域評估和標準地,為企業投資提速、降費、減負;在做地階段同步實施地塊配套建設,將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線接至地塊紅線邊界作為土地出讓和劃撥的前置條件。

審批流程精簡,讓企業專注做好發展的事。如取消除特殊建設工程項目以外的一般工業項目施工圖前置審查;企業申請辦理工業項目(除創新型工業項目外)聯合驗收的時限由26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今年,我們還以『小時制』辦理倒逼流程再造,以企業投資工業項目為例,實現了開工前政府審批9.5個(工作)小時,審批事項由改革前的13項精簡至6項,申報材料由46項精簡至9項,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市建委審批窗口負責人表示。

加快和優化信用體系建設,也是杭州的重要發力點。近年來,杭州先後出臺了《杭州市建築市場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杭州市建設市場主體信用管理辦法》《杭州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記錄記分標準(2019版)》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為信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

相關焦點

  • 浙江杭州BIM+智慧工地一體化平臺
    當下經濟內循環和5G新基建的浪潮滾滾而來,BIM技術帶來的可視化、信息化、數據集成已經在建造過程的各個環節得到的一致認可和廣泛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所催生的智慧工地也方興未艾。如何把二者進行結合,並與智慧建造過程的多個維度打通,是杭州埃歐哲一直在專注與聚焦的著力點。
  • 「建築界」「智慧工地」讓工地管理「耳聰目明」,看昆明地塊建設...
    昆明市五華區KCWH2012-2 3號地塊建設項目負責人楊傑文表示,智慧工地系統的應用讓建築工地告別了「灰頭土臉」的傳統形象,變得更加安全、綠色、人性化。「彩雲之南,心之所向」,早在2018年,雲南省就提出要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相應出臺了《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行動計劃》,明確要全面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築。
  • 綿陽市bim項目經理6個技術應用趨勢
    綿陽市bim項目經理6個技術應用趨勢   綿陽市bim項目經理6個技術應用趨勢    很有意思的是,人本來是基於更方便、更省事而去發明一個工具。鑑於IT技術的快速發展,硬體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
  • 智慧工地雲平臺 助力超高層項目管理升級
    屏幕上顯示著「智慧工地雲平臺」,數十個小屏幕對應著工地上重點管理區域,工人們忙碌的身影、飛舞的焊花、似巨人般矗立的塔吊……一切盡收眼底。「我們與杭州品茗股份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茗股份」)合作研發的智慧工地雲平臺囊括了數字工地、勞務管理、視頻AI(人工智慧)等多個管理模塊。」
  • 建設的深圳(一)地鐵建設數位化
    近日,它已經開始上線試運行,這標誌著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全方位進入數位化轉型時期。圍繞「科技地鐵」主題建設的工程數位化管理平臺,將線下地鐵的建設與建設總部相通聯,將建設情況實時匯報給建設管理中心,有效解決了傳統現場巡查的時空阻礙難題,提高了巡查的效率、覆蓋率。基於「軌道建設一張圖」的深圳地鐵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是深圳地鐵「智慧建設」戰略的重要延展平臺。
  • 陝建九建集團三項目獲評「廣聯達BIM+智慧工地應用示範項目」
    在日前進行的「廣聯達智慧工地應用示範項目」授牌儀式上,九建集團承建的西部生命科學園項目、西安航天基地軍民融合創新園區A區項目、榆林市東沙文體館項目先後榮獲「廣聯達BIM+智慧工地應用示範項目」榮譽稱號。
  • BIM+智慧工地,才是建築工地未來發展趨勢
    當下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已經在多個傳統行業成功應用,並帶來了全新的面貌,但是全國建築施工企業信息化水平仍較低,隨著項目日趨複雜、體量不斷加大、節奏加快,項目履約過程中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工期、成本、質量糾紛,而數位化為此提供了可行的路徑,藉助新興發展技術,幫助建築工地提高管理效率。
  • 「智慧工地」讓建築工地管理「耳聰目明」——昆明市五華區KCWH...
    此外,項目採用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茗股份」)研發的揚塵噪音環境監測子系統,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氣象參數、揚塵參數等進行實時監測並進行分時段統計,從而實現對工程施工現場揚塵汙染等監控、監測的遠程化、可視化。
  • 杭州地鐵建設智慧項目的引領者
    2011年,朱忠寧受命擔任杭州地鐵杭州地鐵2號線蜀山車輛段項目負責人。面對工程造價達數億元,涉及二十多個專業的工程,第一次獨立管理項目的朱忠寧深感重任在肩。「企業把項目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認可,也是要求,我們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要想方設法、多措並舉幹好項目,辦法總比問題多。」
  • 湖南首個全專業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通過BIM審查,總投資高達35億元!
    政策、資訊、BIM技術……←關注近日,紅網報導了長沙市復地濱江天地項目作為湖南省首個建築、結構、水、暖、電全專業進行BIM審查的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湖南省BIM審查系統驗收。由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承擔BIM設計任務的復地濱江天地項目位於長沙市濱江新城,項目總投資35億元,總建築面積315964㎡,BIM設計各項指標在湖南省BIM審查項目庫中均名列第一。項目順利通過BIM審查,標誌著湖南省BIM審查系統已經完成基本建設目標,正在引導著全省工程建設領域向信息化、智慧化全面邁進。
  • BIM+網際網路,助力工程項目降本提效
    目前,BIM+網際網路應用雖然給業務帶來了諸多好處,但是在實際業務中仍然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探討和挖掘:1、BIM+網際網路源於IT技術,在業務場景結合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工程項目建設主要包括兩個場景,圖紙場景和工地場景。
  • BIM賦能智慧工地,築造智慧城市的基石-
    回顧過去,在國家、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主體的高度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建築施工安全生産事故雖然逐年下降,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設工程規模也將繼續擴大,建築施工品質安全仍不可掉以輕心。如何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杜絕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築工程品質,仍將是智慧工地建設必須要克服的重要因素。
  • 項目工地 「耳聰目明」
    這便是被高科技、數位化「武裝」,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等集成應用與施工現場融合的「智慧工地」。所謂「智慧工地」,指通過系統平臺、智能技術、智能設備的應用,讓工地具有類似視覺、聽覺、嗅覺和邏輯分析的能力,通過信息技術實時精確把控現場脈絡,讓工地長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見違規、「聽」得見噪音、「嗅」得到揚塵、「管」得了人員。
  • 智慧工地建設,讓工程質量更上一層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基建需求持續擴張,建築行業作為國家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工地數量不斷增加。然而建築行業分散化、流動化、不穩定性等特點造成的管理難題以及行業本身安全事故多發的問題也由此困擾著整個行業。、降低事故發生率,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智慧工地應運而生,並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迎來蓬勃發展。
  • 浙江建「5G+BIM」智慧工地:零延遲、大數據、全天候、高精度
    浙江省首個5G智慧工地,由中建三局華東公司承建的蕭山國際機場三期交通中心工程已經實現了5G+BIM應用全覆蓋,將為2022年亞運會配套設施建設貢獻智慧力量。據介紹,5G+BIM智慧工地具有零延遲、大數據、全天候、高精度等施工特點。
  • 安陽市bim建模員如何管理
    BIM具有以下特點:BIM中包含的信息涉及整個工程生命周期,並為工程項目協同建設提供支持;BIM由參數定義的、互動的建築物構件構成,可以進行即時的D/D/參數顯示和編輯;BIM涉及的信息可計算並強調信息的完全數位化;
  • 中國建築蟬聯500強第三名;建築機器人進入工地;工程造價變革
    為推進建築工業化、數位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工程造價重大變革 7月29日,住建部印發工程造價改革工作方案,決定在全國房地產開發項目,以及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有條件的國有資金投資的房屋建築、市政公用工程項目進行工程造價改革試點。
  • 杭州建築業「十三五」發展目標高質量完成
    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 打造品質工程,加快數位化轉型升級圍繞「高質量發展」這條主軸,五年來杭州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不斷開創我市建築業全面提升發展新局面。從2017年起,一場深入行業各細分領域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動在杭州建築業內全面展開。
  • 動態管理在工程中的應用_2020年動態管理在工程中的應用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學位授予單位】 中南大學;   【學科專業名稱】 地質工程   【學位年度】 2010   【論文級別】 碩士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道路邊坡的數量越來越多、高度越來越高、災害事故的發生越來越頻繁,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因此對道路邊坡工程進行有效的管理是必要的
  • 長沙12個項目獲評2019年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嶽瑾 通訊員 張瑾凝)日前,中國建築業協會建築安全與機械分會公布了《2019年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學習交流名單》,全國507個項目榮獲國家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其中,長沙有12個項目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