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年來,數位化管理模式備受青睞,可以說是當下最「時髦」高端的管理方式了,結合大數據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過去的許多管理難題都可以通過數據監測得到高效解決。在數位化管理應用方面,深鐵也不落後。魯班長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最近深鐵建成的線網級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
地鐵圖標
2020年,從年初到現在,歷時了10個月,深圳地鐵終於成功將線網級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打造了出來,這是全國首例。近日,它已經開始上線試運行,這標誌著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全方位進入數位化轉型時期。圍繞「科技地鐵」主題建設的工程數位化管理平臺,將線下地鐵的建設與建設總部相通聯,將建設情況實時匯報給建設管理中心,有效解決了傳統現場巡查的時空阻礙難題,提高了巡查的效率、覆蓋率。
基於「軌道建設一張圖」的深圳地鐵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是深圳地鐵「智慧建設」戰略的重要延展平臺。它將深圳地鐵700多個工地進行集約化管控,針對質量、安全、進度、投資、文明施工等多項關鍵指標進行分析管理,達到「一鍵視全局」、「百裡皆可見」的監管最高水準!
深圳地鐵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AI智能等多項高科技技術,將信息化、數位化技術與傳統工程建設有機結合,是全國軌道交通建設首創線網級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工程數位化管理即,將「點、線、面」相結合,以提升交通的精細化管理。所謂「點」,線下建設工地全方位設置智能管理系統,將建設工地的作業數據、建設進度、工人的工作狀態、建設環境等情況形成多條數據「線」,通過數據化的方式傳輸至管理中心,形成多個建設「面」,將全工地建設情況,匯聚到數據管理「池」。讓管理中心成為交通軌道線建設的智慧大腦,實現在精細化管理分析的同時,又達到了簡單高效的目的!
說完大的方面,我們談談工程中的具體應用——AI自動檢測違規違章。畢竟科技要靈活應用,適應人的使用習慣,才是數字科技的真正價值。工程數位化管理中心在AI算法應用方面積極探索,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系統應用了獨創的盾構施工安全值守、深基坑管控新模式,通過數字沙盤、傾斜攝影、BIM技術,實現AI自動識別檢測工程現場的違規違章行為,確保工程的安全管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工地中常存在各種大大小小的違規違章,而傳統的巡查檢測很容易出現疏漏。工程違規違章所造成的後果,落到個人身上,都是一座無法承受的「重山」,而以「技防」代替「人防」,能夠最大程度杜絕管理疏漏。引入網際網路前端感知技術,同步監管「人員、機械、文明施工」,能及時預警和處置現場揚塵和噪音超標,確保工程的實施安全。
將來,深圳地鐵將進一步引用信息化、數位化等技術,推動軌道交通建設技術進步與管理模式變革,這為項目管理賦能。魯班長平臺突破傳統粗放式管理模式,能夠對用工量、出勤率這些最能客觀反映工程進展的指標進行有效監控,掌控工程進度、材料消耗以及用工成本。設備與雲平臺雙向聯動、數據實時同步,項目工人信息及出勤情況均可在平臺實現匯總歸集,助力建築企業實現對跨地區、大型複雜項目、多項目、多班組、多工人的實時管理,高效率、高精準度完成項目監管。
內容來源於網絡,由魯班長建築實名制考勤設備供應商整理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