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將建最大鮮食基地 便利店競速鮮食賽道

2020-12-28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巖 趙馳)鮮食成為各大品牌便利店比拼的賽道。近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本土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在天津競買到一土地的使用權,將用於建設中國最大規模的鮮食供應基地。項目建成後,結合便利蜂在北京的供應基地,未來華北的整個供應能力將能夠滿足5000家便利店的需求。

事實上,便利蜂作為新興便利店品牌,快速增長的門店需求對於自身供應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資料顯示,便利蜂自2017年在北京開出首家門店後,截止目前,門店已超1500餘家。未來三年的門店目標上調至1萬家。

據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目前,便利蜂在北京已經擁有兩家基地,由於門店的持續擴張,再新建一家大型供應基地以滿足未來3-5年內的華北需求。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新建鮮食工廠,一方面是滿足華北地區不斷增長的門店需求;另一方面是在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的當下,便利蜂對鮮食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利用鮮食打造差異化的運營。同時,在增強黏性、提高消費頻次方面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看到的是,鮮食在帶動門店日銷上的作用不言而喻。據一位便利店負責人透露,鮮食商品的毛利率在35%至60%之間,利潤遠高於其他商品。同時,還能帶動其他品類商品的銷售。面對如此高額的利潤增長,鮮食自然成為了各大品牌布局的重點。

據了解,以鮮食為代表的日資便利店品牌羅森、7-11,分別在天津與第三方廠商合作的形式布局了自己的鮮食工廠,輻射華北地區的門店。此外,南京蘇果好的、福建見福便利、西安每一天等品牌便利店都在通過自建鮮食工廠、開設鮮食體驗店等方式尋求利潤增長。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在此之前,本土便利店主要靠選址來獲得客流,在供應鏈、產品研發方面上一直相對弱勢。不過,隨著主流消費人群的變遷、消費習慣的改變,差異化的產品成為企業的競爭的核心。

此外,對於本土便利店來說,首先要建立成熟的便利店運營體系及鮮食開發供應鏈。與7-11、全家、羅森為代表的日資便利店相比,本土品牌對於中國國情、文化適應性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在中國本土地方小吃的開發。同時,要注意的是,在鮮食開發上,營養、健康、安全是核心,在此基礎上如何適應當地的口味則還需要進一步研發。

據悉,便利蜂在接下來的18個月周期內,便利蜂將依託天津的豐富食品原料供應優勢和區域交通優勢,建設滿足3000家門店的特大型供應基地。項目建成後,結合便利蜂在北京的供應基地,便利蜂在華北的整個供應能力將能夠滿足5000家便利店的需求。

相關焦點

  • 便利蜂宣布盈利的真實目的
    甚至為證明其算法的可行性,便利蜂曾挑選了10個經驗豐富的7-ELEVEn店長,讓他們將一個店鋪的SKU減少10%。結果,第二天銷量減少5%,而使用便利蜂算法給出的解決方案,銷量僅減少0.7%。按照這個思路,便利蜂才敢大膽的一路狂奔,成立第31個月便在全國開出了1000家門店。
  • 便利蜂盈利真相
    此外,便利蜂不斷優化運營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規模,也提升了利潤空間。拋開這一官方回應,本文將從數據化運營、鮮食和自有品牌、選品、直營等方面,對其盈利情況進行拆解。便利蜂的盈利點任何一家盈利的公司都逃不開四個字:降本增效。
  • 只做直營不加盟 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便利蜂命脈 攜7-11基因激進擴張
    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按照內部規劃,原本3年內開店1000家的目標已提前完成,便利蜂已將未來3年的門店目標數上調至1萬家。 本報記者 魏婕 蔣政 北京報導 5月21日,便利蜂通過媒體再次發出了「全部直營,沒有加盟店」的聲音。
  • Today便利店舉辦首個商品展 將持續發力鮮食
    9月6日,由Today便利店主辦的中國首個便利店商品展在武漢召開,展示的3000餘款商品以Today便利自主開發的秋冬新品為主,並加入一些供應商合作夥伴的新品,整個展會集新品展示、試吃、門店科技創新體驗於一體,展覽面積過萬,
  • 便利蜂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規劃3年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
    12月8日下午,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在2021便利蜂供應商大會上透露,公司將於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數據顯示,便利蜂門店在2017年底的數量是60家,2018年年底是570家門店。明年年底,便利蜂方面預計「將會超過4000家門店」,2023年年底將超過1萬家門店。
  • 華潤萬家家樂福等瞄準便利店 羅森等正上演鮮食大戰
    寧波聯華快客便利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明介紹,快客打算把幾年前曾嘗試過的鮮食恢復到部分門店裡。   朱明還設想,把更受歡迎的現打盒飯模式引入便利店,讓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十幾個熱騰騰的菜餚裡選擇喜歡的放進盒飯,他預計在中式快餐盛行的寧波,這種模式會更受顧客歡迎。   便利店為何如此熱衷做鮮食?
  • 蘇寧小店連續虧損,它會成第二個便利蜂嗎?
    在便利店的收入結構中,鮮食一直佔據很大比例且具有很大利潤空間。便利店巨頭7-11在日本區域鮮食佔所有商品銷售額的50%,鮮食與牛奶乳飲等日配商品佔毛利的60%,全家也曾被爆出鮮食銷售額佔比達到60%。作為學徒,本土便利店自然會加大這部分商品的供應。
  • 北京地區門店實現盈利便利蜂憑什麼後來居上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便利店品牌盈利「戰隊」又將添一名新兵。近日,有消息稱,便利蜂北京地區門店已經實現盈利,並會在2020年底達成全國整體盈利。目前,便利蜂累計募集資金已達1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全球頂級PE、國家主權基金、國際一流大學基金以及超大型網際網路公司。
  • 便利蜂用年終獎再次證明:便利店能穿越周期
    戎馬財經4月16日訊 今天,便利蜂員工再次等來了好消息。最新發布的內部郵件透露,便利蜂將上調高績效員工的年終獎係數,根據個人績效將獎金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5-2.75倍,最多可以拿到5.5薪。加上半年獎,便利蜂員工最多可以一年拿到20.5倍的基本薪資。對職場人來說,獎金怎麼分是考驗一家公司對待員工態度的試金石。便利蜂的態度很明確,「讓有成長有付出、能打硬仗能拿結果的人得到更多回報」,年終獎將繼續向高績效、高能力、高價值觀的員工傾斜。
  • 便利蜂用年終獎再次證明:便利店能穿越周期
    今天,便利蜂員工再次等來了好消息。最新發布的內部郵件透露,便利蜂將上調高績效員工的年終獎係數,根據個人績效將獎金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5-2.75倍,最多可以拿到5.5薪。加上半年獎,便利蜂員工最多可以一年拿到20.5倍的基本薪資。   對職場人來說,獎金怎麼分是考驗一家公司對待員工態度的試金石。
  • 鮮食銷售佔比平均35%,新品汰換率85%,Today便利店為何賭自有商品?
    然而,《零售老闆內參》APP(ID:lslb168)發現,一些本土便利店正在「覺醒」,通過借鑑日系便利店成功經驗,正在拉近與日資便利店的距離。重力打造鮮食供應鏈和自主研發零售雲平臺Today便利店在本土便利店中很具代表性。根據Today官方提供的數據,近兩年內全國門店數增長了3倍,現在全國有400多家門店,武漢地區有320多家門店。
  • 全家涉水智能便利店 推出販賣鮮食的智能售貨機「全家+」
    全家便利版的智能便利店來了。沒有提前預熱,從5月19日開始,一組名為「全家+」的智能便利售貨機被悄悄擺進了上海虹橋世界中心一層大廳裡。上海地鐵站店裡,也出現了設置有變形貨架的全家便利店。這兩種全新業務模式的推出,意味著全家中國開啟了自己的智能便利店時代。
  • 便利蜂再摘食品界「奧斯卡」「數位化」提升便利店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程緬表示,作為一家以24 小時便利店為主體的科技創新企業,便利蜂通過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全面提升便利店的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程緬也指出,科技發展給食品安全提供了新思路,便利蜂一直致力於通過「數位化」做乾淨衛生的食品。
  • 便利蜂:以數位化重塑零售格局
    3年開設超1600家門店,覆蓋全國重要城市,便利蜂的發展速度備受關注。今年以來,便利蜂逆勢擴張,門店加速擴張落地。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雙循環新格局下,不斷拓展便利店發展新思路,其自有品牌「蜂質選」更是突破傳統,推出超400款網紅產品,門店更成為人氣打卡點。
  • 飯糰、關東煮也是門大生意,這個鮮食供應品牌再獲近億元融資
    平時忙碌的上班族,總喜歡在便利店裡買點飯糰或者關東煮當早餐,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實則孕育著巨大的商機。近日,鮮食供應品牌叮叮鮮食宣布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專注於3R食品(ready to eat、ready to heat、ready to cook)的供應鏈服務,叮叮鮮食目前已覆蓋1萬家夫妻老婆便利店,提供每日配送的鮮食產品與服務。同時服務於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平臺,提供定製化鮮食產品與自有品牌產品的供應。
  • 上百個SKU,乳製品銷售佔比超20%,便利蜂如何開拓自有商品
    例如,國內便利店企業的毛利率水平約為25%-26%,而7-Eleven的綜合商品毛利率達到32%左右,原因就在於,後者擁有強大的自有品牌和鮮食產品開發能力。 對於快速發展的便利蜂來說,打造自有商品體系必然是重點攻克的難題。
  • 生死便利店:全時、好鄰居等老牌便利店能頂住嗎
    高估值、低毛利,決定了資本往往會給便利店較為嚴格的對賭條件,這將便利店放在極被動的位置上——零售是對賭壓力最大的生意之一,表面上要求的是「幾年之內開店500家,利潤率10%」,實則是後端供應鏈的重構,從鮮食工廠、選品、物流、選址、裝修,便利店的後端鏈條長度和複雜程度有時甚至高於大型零售。「現在很多風投的錢都投錯了地方。」
  • 累計募資15億美元、三年開店萬家,便利蜂借「算法」逆勢擴張
    此前,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按照內部規劃,便利蜂已將未來3年的門店目標數上調至1萬家。高速擴張背後的邏輯在於,便利店作為一門薄利重運營的生意,需要一定密度的門店數量才能產生規模效應和協調作用。資深零售業觀察人士、靈獸傳媒創始人陳嶽峰認為,便利蜂前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去開拓市場,未來如何盈利將是一個問題,並且,隨著開店速度的加快,便利蜂的人力、資金、商品供應儲備都將面臨著更高的挑戰。不過,據便利蜂表示,目前北京地區門店已實現盈利,累計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6億)的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
  • 臺灣全家便利:鮮食營收佔比近15%
    全家積極搶攻鮮食市場,繼去年推出燴炒飯狂銷500萬盒後,今年再推丼飯,預計兩樣商品今年的總銷量可達到750萬盒,較去年大幅成長5成,此外,咖啡、飯糰至今的銷售量也較去年同期成長5成以上,預估全家的鮮食佔總營收比將達到近15%,明年挑戰16%的目標。
  • 便利蜂:企業能力與戰略實施的一致性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20分鐘本期介紹便利蜂獨特企業能力的形成,以及如何在運營中體現基於獨特能力的戰略一致性。便利店是一種常見的零售形態,一般面積比較小,只有100平米左右,銷售食品和少數日用品,營業時間比較長。近年來,便利店的經營得到充分重視。比如人們對日本便利店7-11的經營方法已經做了許多研究,特別是學習它的鮮食管理和自有品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