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再摘食品界「奧斯卡」「數位化」提升便利店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2020-09-25 中國網財經

  9月24日,第九屆「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簡稱「七星獎」)揭曉,共有29家優秀食品製造、零售及餐飲企業在本次評選中脫穎而出,便利蜂再次獲得「年度七星獎」。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程緬表示,作為一家以24 小時便利店為主體的科技創新企業,便利蜂通過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全面提升便利店的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七星獎」由中國食品健康七星公約聯盟(簡稱「七星聯盟」)發起,是中國食品行業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的獎項之一,被譽為食品界的「奧斯卡」。活動當天,七星聯盟召開了2020年度七星思享匯,圍繞後疫情時期新格局,邀請與會嘉賓和行業專家共同探尋食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疫情防控進入新常態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也進一步推動了食品行業的數位化轉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邵薇談到:「持續創新、信息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以及能夠快速轉型的企業能夠有效抵抗風險,並迅速抓住空檔,佔領更多市場。」

  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程緬也指出,科技發展給食品安全提供了新思路,便利蜂一直致力於通過「數位化」做乾淨衛生的食品。

  據程緬介紹,特殊形勢下,便利蜂春節期間多數門店堅持24小時運營,提供一日三餐,以科技創新優勢實現「少人化」、「無接觸」等經營模式,全鏈路的智慧化管控手段在疫情保障中發揮出明顯優勢。

  隨著飲食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消費者對冷鏈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對這類產品的冷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便利蜂自建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數位化平臺,用電子化、自動化管控,全面保證食品安全。為防止售賣過期食品、實現產品溯源,特別是針對短保質期等鮮食類產品,便利蜂研發了「AI安心碼」,在全國近1600家門店使用。

  「該碼主要包括產品生產日期、時間、有效日期、系列號、全球貿易項目代碼以及批號五大要素,一物一碼,還結合自動掃描和結算設備。」程緬解釋,「這是引領食品零售行業的創新舉措,不僅成功解決了防止食品過期銷售的問題,也能有效實現產品溯源。」隨著「AI安心碼」在工廠加工、儲存、運輸和門店銷售各個環節的廣泛應用,便利蜂已實現攔截過期食材率達100%。

  另一方面,鮮食類產品也面臨廢棄和浪費等問題。而當下,從國際到國內,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已成共識,很多發達國家大力推進減少食品廢棄的戰略。

  「便利蜂也在積極關注長鮮度食品的完善與突破,利用科技創新,研究和改進冷藏、冷凍方法,在衛生安全且保證營養的前提下,延長預包裝產品的鮮度時間,減少食物浪費。」程緬表示,便利蜂門店還通過使用電子價籤,既大量減少對紙質資源的依賴,又方便後臺系統對臨期食品實時定價、促銷,有效降低廢棄率。

  公開資料顯示,便利蜂於2017年2月在北京成立,門店近1600家,分布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20個大中城市,全部直營。「做極致產品是便利蜂的追求,食品安全是便利蜂的起點和底線。」程緬總結,「我們將結合中國國情、文化特徵和地域特色,通過科技創新讓更多消費者走在馬路上吃得更安全,做一家最懂中國消費者的『國民便利店』。」

相關焦點

  • 便利店提質升級 便利蜂加速全國布局
    特別是近年來湧現出了便利蜂等創新型企業,對於我國零售業的數位化和換代升級,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商務部一年三次「點名」便利店鐘山18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有很多便利店,但總體來說水平不高。全國現在只有13萬家連鎖便利店,數量還是大大不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 全鏈條數位化定義下的便利蜂 引導行業發展的新軌道?
    拓展自營OEM商品,源於便利蜂對食品安全和衛生的極致注意。截至目前,便利蜂在北京已經擁有兩家鮮食基地,並將於天津武清建造面積30畝的第三個鮮食供應基地。這將極大地提升便利蜂的供應鏈的強壯程度,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品質保障的產品和服務。這也是便利蜂向智慧製造邁出的重要一步。
  • 便利蜂:以數位化實現熱餐標準化
    在近日的便利蜂2021供應商大會上,影視演員佟大為受邀出席,並在活動現場點讚便利蜂的熱餐「很好吃」。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熱餐是便利蜂當前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作為現代數位化便利店代表,便利蜂將系統驅動、大數據、AI算法等融入全鏈條,讓熱餐實現標準化。
  • 便利蜂:以數位化實現熱餐標準化 佟大為現場點評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熱餐是便利蜂當前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作為現代數位化便利店代表,便利蜂將系統驅動、大數據、AI算法等融入全鏈條,讓熱餐實現標準化。同時,便利蜂對熱餐品類不斷創新,適時推出川菜樟茶鴨腿、河南胡辣湯等「家鄉菜」,滿足消費者的胃。
  • 便利蜂用年終獎再次證明:便利店能穿越周期
    加上半年獎,便利蜂員工最多可以一年拿到20.5倍的基本薪資。對職場人來說,獎金怎麼分是考驗一家公司對待員工態度的試金石。便利蜂的態度很明確,「讓有成長有付出、能打硬仗能拿結果的人得到更多回報」,年終獎將繼續向高績效、高能力、高價值觀的員工傾斜。
  • 便利蜂用年終獎再次證明:便利店能穿越周期
    今天,便利蜂員工再次等來了好消息。最新發布的內部郵件透露,便利蜂將上調高績效員工的年終獎係數,根據個人績效將獎金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5-2.75倍,最多可以拿到5.5薪。加上半年獎,便利蜂員工最多可以一年拿到20.5倍的基本薪資。   對職場人來說,獎金怎麼分是考驗一家公司對待員工態度的試金石。
  • 便利蜂的「便利經」
    在線上電商與傳統門店激烈競爭的背景下,便利蜂的底氣從何而來?在便利蜂創始人莊辰超眼中,便利店生意清淡,本質上是經營效率不高造成入不敷出,同時又為了控制成本而收縮服務時間和服務範圍,導致惡性循環。「便利蜂並非傳統便利店,依靠系統決策提升效率,在北京實現了區域營利。」莊辰超說。不一樣的便利店對不少消費者來說,24小時營業的便利蜂,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
  • 便利蜂「猜想」
    這時候問題來了,A和B哪家便利店的庫存管理水平更高?如果從節約糧食、減少浪費的角度,顯然答案是A。但是便利店之父鈴木敏文給出的答案相反,是B。不過,如果碓井誠來到中國,看到便利蜂,可能也會有幾分驚訝。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便利蜂的做事風格大膽、激進、另類。一位便利店行業大佬最近公開表態說:便利蜂的數位化,讓他感動,但是他也很「同情」便利蜂。便利蜂靠數據選址、選品,指揮人幹活。即使是同樣崇尚數位化的同行,也認為便利蜂走的太遠了。
  • 便利蜂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 自產熱餐全線使用非轉基因大豆油
    擁有700家連鎖便利店的便利蜂日前宣布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同時宣布在自產熱餐中全線使用金龍魚非轉基因大豆油,以保障便利蜂所生產及銷售的食品的安全性。餐飲企業食用油消耗量較大,為節約成本引發的問題不斷。2010年,下水道流淌的「地溝油」被曝搖身變成餐桌上的「食用油」。
  • 便利蜂宣布盈利的真實目的
    面對這些便利店行業的普遍性問題,從7-ELEVEn挖角過來的便利蜂和莊辰超,還是最相信他網際網路背景的數位化算法來解決。便利店的「數位化管理」,即對生產、物流、門店、消費者進行全鏈路數位化採集,再通過算法分析從而做出運營指導。這樣一來,便利蜂可以解決擴張難的問題。
  • 便利蜂、每日優鮮升級疫情防控 建立蔬菜直通渠道
    6月13日,北京地區最大的連鎖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下發緊急通知,第一時間升級了食品安全全鏈條的疫情防控等級,全面排查風險點,北京辦公區也再度實施嚴格的防疫管控。便利蜂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多項強化保障措施。便利蜂已與供應商緊密協調,建立直通渠道,不經過新發地等農批市場。據悉,便利蜂肉類食材採購自大型國企或上市公司,均有相關檢疫檢測證明。便利蜂還通過自建檢測實驗室、與第三方實驗室合作等方式建立了多重檢驗機制,構築了立體、多維的食品安全防護體系。近期便利蜂還將對供應商準入和檢驗檢疫機制進一步強化。
  • 便利蜂盈利真相
    數位化管理,即對便利店的各環節進行數位化採集,再通過算法分析做出運營指導。通過數據驅動選址,自動進行店鋪設計;根據消費者需求輸出個性化SKU,直接給出採購、展示、上架等指導等。通過算法可以降低決策成本、提高人效,將每家店的店員維持在2-3人。
  • 便利蜂便利店為什麼會成功?商業模式分析
    便利蜂連鎖便利店通過三年的時間,目前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開出了上千的門店,擴張速度相當的同時,在商業模式上有著很領先的優勢。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雪糕品牌鍾薛高「網紅雪糕」,通過便利蜂連鎖便利店,為電商產品「網紅雪糕」打造線下零售渠道,實現引流到店的同時,也給產品提升了銷售渠道,可謂是互利互惠。下面就來具體來看看下是怎麼做的吧!
  • 便利蜂:以數位化重塑零售格局
    3年開設超1600家門店,覆蓋全國重要城市,便利蜂的發展速度備受關注。今年以來,便利蜂逆勢擴張,門店加速擴張落地。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雙循環新格局下,不斷拓展便利店發展新思路,其自有品牌「蜂質選」更是突破傳統,推出超400款網紅產品,門店更成為人氣打卡點。
  • 便利蜂10000家門店計劃的秘密
    這家公司其實是個很標準的便利店企業,主要生意和業務流水就是來自門店的日銷賣貨,我們可以理解為,便利蜂就是用數位化方式做傳統門店生意。便利蜂的創始人及實際決策人莊辰超負責業務基礎驅動力的數位化,原來7-ELEVEn中國的班子負責門店日常運營和業務落地。 莊辰超這個網際網路老兵,甚至用了以前賣機票的方式,來管理門店臨保商品的周轉庫存。
  • 「便利蜂」來了 開啟鄭州智慧便利店新風向
    今天(4月16日),河南便利蜂商貿有限公司在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註冊成立,標誌著新型連鎖便利店「便利蜂」正式進入河南。「便利蜂」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創新創業企業, 目前已在全國開出1500餘家24小時直營便利店,覆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門店可以通過全流程的智能運營體系,實現自動訂貨、智能陳列、自動促銷等功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千店千面的智慧購物體驗。
  • 全家和711為何遲遲不迎戰便利蜂?
    6月中,便利蜂的收銀小票上多了幾行字:「本店熱餐食材優選,均使用金龍魚非轉基因一級大豆油。」自此,便利蜂成為國內第一家採用金龍魚油製作熱餐的連鎖便利店。面對便利蜂的逼宮,原以為全家、711等傳統便利店會陸續表態,結果卻集體沉默。「許多便利店熱餐用的是餐飲專用食用油,成分中多了棕櫚液油。一些散裝油的最低價格,比家庭用油便宜了近一半。」 一位餐飲界人士道出部分原委。
  • 便利蜂將建最大鮮食基地 便利店競速鮮食賽道
    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巖 趙馳)鮮食成為各大品牌便利店比拼的賽道。近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本土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在天津競買到一土地的使用權,將用於建設中國最大規模的鮮食供應基地。項目建成後,結合便利蜂在北京的供應基地,未來華北的整個供應能力將能夠滿足5000家便利店的需求。
  • 獨角獸便利蜂入鄭 爭奪小店經濟「蛋糕」
    在核心優勢上,便利蜂的供應鏈由自主研發的鮮食、包裝食品和日用品,以及國內外優秀消費品企業生產的高品質商品組成。便利蜂通過打通線上、線下的新型便利店模式,可以準確描述顧客畫像。" 通過線上 App 和線下門店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購物需求。" 便利蜂方表示。
  • 便利店模式之爭背後
    便利店模式之爭背後5月25日,便利蜂確認已累計募集資金15億美元,北京門店實現整體盈利,這也給受疫情衝擊的便利店行業帶來信心。便利蜂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其募集到的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且堅持直營模式發展,不開放加盟,預計2020年底達成全國整體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