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共桃源縣三陽港鎮中學總支部委員會、中國教育工會桃源縣三陽港鎮中學委員會和三陽港鎮中學行政共同主辦了三陽港鎮「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三陽培育名師」首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活動。本次活動設中心小學、中學兩個賽點,分兩個階段,中小學共25名青年教師先後進行了課堂教學風採的展示,12月3日,三陽港鎮中學隆重舉行了總結與表彰會。
會上,分管教育的劉建亞主任進行總結。劉建亞指出,本次比賽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參賽教師準備充分。本學期開學不久,郭勁松校長就提出活動設想,並對活動開展所需經費做好了籌劃,為大賽圓滿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學燕立林校長、琚飛達校長,中心小學陳鐵軍校長、黃芝華主任組織細緻、部署周到,為大賽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條件;參賽教師認真鑽研了教材,展示了精彩的課堂,為大賽取得預期效果做了極好鋪墊。二是教師參與面較廣,涉及學科較多。各校工作年限不滿8年的青年教師全員參賽;除參賽教師外,各校校務會成員、教研組組長和各學科資深教師,還有一部分學科教師,或擔任評委,或聽課觀摩,活動參與人數均達一半以上;參賽學科涉及中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音樂、體育六大學科,對各校教研氛圍的推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三是教師基本功較好,教學水平較高。參賽教師大都展示了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教態自然大方,親和力強;普通話標準、流暢;板書整潔、美觀;課件製作美觀、實用。
隨後,工會主席王澤琴副校長通報比賽結果,其中一等獎14人,二等獎11人。
劉建亞對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作出總結,一是教師的角色定位,還需要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評價者,一堂課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根據教學環節的推進而變換,有時是導演,有時是策劃,有時是裁判,有時是觀眾,學生應該是主動參與者,高效課堂,並不是教師講得越多越好,缺乏師生互動的課堂,絕對不是成功的課堂。二是解讀教材、關注學情、落實效果這三方面急需加強。一個單元,一篇課文,重點如何呈現給學生?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突破?這應該是備課的關鍵所在。每一堂課,先給學生呈現學習目標,下課之前,給學生小結目標達成狀況,教師清楚自己沒講掉知識點,學生明白自己這節課的收穫,這才是完整的課堂。三是在優化教學環節,掌控教學節奏這方面還需提升。教學環節體現的就是教師思路,課堂是有共性的,教學是有律可循的。其實,一節課,基本上就是六大環節:激趣導入——呈現目標——探究新知——學習拓展(練習鞏固)——課堂小結——作業設計。每一環節設計哪些活動,給與多少時間,都要心中有數。四是細節決定成敗,千萬不要讓它們成為自己教學的陋習。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三陽港鎮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確保中小學教學、教研工作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今後工作的幾點設想:一是要讓青年教師的教學大賽常態化。二是提倡儘量展現原生態的課堂。三是進一步擴大中小學學科參與面。四是完善制度力贊青年教師成長。
習主席說:「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國之興盛,在於教育;三陽教育的振興,更多在於青年老師們;青年老師們,成長得快,從大的方面來講,是三陽學子之幸,三陽人民之幸,三陽發展之大幸。從個人發展來講,希望青年老師們一年一個新臺階,一次一個新飛躍,人人成為教壇新秀,個個成為三陽名師。 (記者:邱琪 通訊員: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