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被爆出二次售賣盲盒,隨後新華社點名批評,提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12月28日,一開盤泡泡瑪特暴跌逾16%,盤中市值最高蒸發150億港元。
受此風波影響,周一收盤,名創優品(MNSO.N)股價大跌17.4%,報收25.6美元/股,截至目前總市值78.53億美元。
上市後首份財報虧損近17億
想要搭上潮玩風口的名創優品,沒想到卻趕上泡泡瑪特「二次售賣」風波與新華社發文批評盲盒模式風波。名創優品的股價也隨著市場對盲盒的信心而波動。
時間線拉回兩個月前,中國最大「十元店」名創優品掛牌紐交所上市,首日開盤價報24.4美元,相比發行價漲逾20%。創始人葉國富的個人身價也隨之暴漲,超過46億美元。
萬眾矚目中,名創優品於12月18日公布了上市後的首份財報。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名創優品營收20.72億元,同比下降30.7%;毛利潤5.224億元,同比下降44.3%。虧損額高達16.76億元,同比擴大超19倍;調整後淨利潤為1.02億元,同比下降74.6%。
同時,門店增長速度也在放緩,截至三季度末,全球市場淨增108店至4330家,中國區門店2633家,佔整體比重約61%,消費會員數突破2550萬,直營門店從上季度的7家縮減至5家。單店平均每季度銷售額從76.4萬元下降37.4%至47.9萬元。
如何突破盈利困境,成了名創優品亟待解決的問題。
欲搭潮玩風口突破盈利困境
12月18日,潮玩集合品牌店TOPTOY在廣州正佳廣場正式開業,這是名創優品上市後推出的首個新品牌。
與泡泡瑪特的單一IP模式不同,TOPTOY的野心似乎更大。TOPTOY廣州店內涵蓋了藝術潮玩、日漫手辦、美漫手辦、盲盒、娃娃模型、拼裝模型、積木等七大潮玩核心品類,其定位是多元化的潮玩集合店。
據媒體報導,TOPTOY開業僅3個小時,營業額就突破了20萬,開業三天,營業額達到108萬,單日業績最高達42萬,潮玩的力量不容小覷。據了解,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的TOPTOY旗艦店將在2021年1月陸續開設。
潮玩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名創優品也忍不住來分一杯羹。
根據泡泡瑪特的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高達65.2%,最賺錢的品牌IP毛利率為71.1%,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個59元的Molly盲盒,泡泡瑪特就能賺得42元。盲盒的暴利,讓名創優品看到了藉助潮玩突破盈利困境的希望。
近年來,隨著潮玩新勢力的崛起,潮玩相關企業年註冊量也在逐年上升。根據天眼查APP顯示,2019年,我國新增約230家潮玩相關企業。截至目前,我國至少有800家潮玩相關企業。
名創優品是否能藉助潮玩突破虧損態勢,TOPTOY能否在潮玩市場佔領一席之地,與泡泡瑪特分庭抗禮,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實習生 強亞銑
編輯 陳成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