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教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1-01-04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成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紮實推進公辦學校黨組織和民辦學校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規劃實施19個公辦幼兒園新建改擴建項目;提高教師各項津貼、補助等標準;廣泛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積極打造「環淇河自行車賽」、徒步淇河等健身品牌賽事……近年來,鶴壁市始終堅持高位推動,黨建引領,通過一系列務實有力舉措,全力推進教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教育改革、學前教育優質普惠、體育品牌賽事打造等方面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繪就了一幅幅精彩畫卷。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創新實施「163311」工作法,把牢校園思想陣地;大力推行集團化辦學、「1+1」聯盟辦學,實現公共教育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官方「看娃」,實行課後延時服務,緩解家長接孩子的壓力;實行課堂教學「新常態、大視導」改革,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在實處;推行1+X證書制度改革,提高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鶴壁市堅持以改革創新激發教育事業發展活力,推動鶴壁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走進鶴壁科達學校,教室傳來了琅琅讀書聲,操場上活躍著充滿青春氣息的身影……這所創辦於2012年的民辦寄宿制學校通過集團化辦學,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先後獲得「全國首批教育信息化應用示範校」「全國十佳辦學單位」「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學校」「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等榮譽,逐漸成為鶴壁市民辦教育的一張名片。

  今年秋季圓滿招生的鶴壁市安博外國語學校也是鶴壁市推進集團化辦學的成功案例之一。這所由市外國語中學與北京安博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創建的學校,充分發揮了市外國語中學優質的師資優勢和管理優勢,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合作交流等舉措,培養了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兩個校區的辦學水平得到不斷提升,集團辦學呈現的優質教育資源品牌效應不斷擴大。

  鶴壁科達學校、鶴壁市安博外國語學校是鶴壁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集團化辦學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鶴壁市共成立教育集團22個、「1+1」聯盟辦學119對。「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激發更多新的動能,推動鶴壁市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市教體局局長金志廣表示,經過探索,鶴壁市制訂了教育信息化2.0方案,建設了全市網絡教研平臺,啟動了市直學校「班班通智慧黑板」項目。「當前,我們正在推進融教育管理、教育資源、信息服務、平安校園、教育均衡和大數據於一體的全市智慧教育大平臺。截至目前,全市『校校通』達100%,師生『網絡空間』開通率99%、優質資源『班班通』達98%,均居全省前列。」金志廣說,今年年初,鶴壁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省轄市整建制教育信息化2.0示範區,這也為鶴壁市打造鶴壁智慧教育品牌打下了堅實基礎。

  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推行1+X證書制度改革,獲批國家試點59個;推進職教「雙高」建設改革,鶴壁市「雙高」建設實施方案獲省教育廳批准,項目投資819.22萬元,重點支持淇縣職業中專建設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學校。

  如今,鶴壁職業技術學院被確定為全省高水平高職學校,鶴壁工業中專被確定為全省高水平專業建設單位,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汽車電子專業被教育部認定為骨幹專業,淇縣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強化基礎保障,厚積教育發展潛能

  鶴壁市在加強教育改革創新的同時,也在改善教學條件、教師待遇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目前,鶴壁市規劃實施了公辦幼兒園新建改擴建項目19個;實施了校舍新建改擴建項目33個、農村寄宿制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22個、小規模學校改造項目85個、新城區學校擴容工程6個。」金志廣介紹,鶴壁市還通過提高教師各項津貼和補助等標準,將教師中高級職稱比例提高5%~8%;通過加強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等措施,不斷提高教師待遇,使教師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幼兒上學難、上學貴曾是鶴壁市教育發展的一個弱項。針對這個短板,鶴壁市通過超前謀劃部署、集中資金項目,不斷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家門口就能上幼兒園,學費才幾百塊錢,真是太好了!」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唐莊社區的張女士說,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他們還沒搖到公立幼兒園的號,私立幼兒園的學費又太貴,「今年家門口的幼兒園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始招生,為我們這兒的適齡兒童上學提供了極大便利」。

  像張女士口中的普惠性幼兒園,今年鶴壁市已經認定了296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82.64%,在全省排名第一。「截至目前,鶴壁市共新建公辦幼兒園34所,改擴建鄉鎮中心公辦幼兒園20所。」金志廣介紹,鶴壁市還積極通過「公建民營」「集體辦園」等模式,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助推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在保教質量方面,我們通過積極開展示範性幼兒園創建,省、市級示範性幼兒園幫教工程,將幼兒教師培訓納入全市教師培訓規劃,並通過加強監管和指導等,不斷提升保教質量。目前,鶴壁市已經有6所省級示範幼兒園、36所市級示範幼兒園。」金志廣說。

  提高教師待遇水平。鶴壁市實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提標擴面」、提高班主任津貼標準、設立地方教齡津貼等「一補兩貼」政策,將教師中高級職稱結構比例提高5%~8%,注重職稱評定向基層一線傾斜;加快實施第二批教師周轉宿舍建設項目。

  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市縣級進修機構標準化達標率100%,成為在全省率先完成80%省定目標的省轄市之一。成立市教育培訓中心,並投入300餘萬元開展思政課、骨幹教師等專項培訓;選派1047名教師參加「國培」「省培」;40餘名教師獲全國優秀教師、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師德師風第一課制度,將師德師風作為學校首項制度規範,並作為各類培訓、學習的首要內容。同時,堅持正面引導和嚴肅處理並重,在全系統開展師德主題教育,將師德師風納入教師職稱評定、資格註冊、評優評先等考核內容,並實行一票否決制。

  通過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鶴壁市教育事業迸發出更多活力與新的發展動能。

  堅持惠民利民,構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優美的環境、齊全的體育器材……位於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明達體育公園吸引了眾多居民每天來這裡鍛鍊身體。「自從建了這個體育公園,我和愛人幾乎每天晚飯後都來這裡鍛鍊身體。」家住華府天下小區的陳女士說,家門口的這個體育公園為大家鍛鍊身體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48個、社區健身路徑293個、多功能運動場24個、社會足球場地38塊、體育場地6849塊。城市社區普遍建成15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9平方米。」金志廣說,有了健身場地,還要有體育社會組織引導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鍛鍊。「目前,鶴壁市90%以上的城市街道和80%以上的鄉鎮建有體育社會組織。全市各級各類單項體育協會56個、體育俱樂部37個、晨晚練體育活動點2861個,其中各級健身站點430個。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4386人,達到全市總人口的2.7‰,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38%以上。」金志廣說。

  根據群眾需求,探索獨具鶴壁特色的全民健身之路是鶴壁市近年來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實現常態化的真實寫照。春有「徒步淇河」,夏有「環淇河自行車賽」,秋有「五巖山登山節」,冬有「健康騎行」……近年來,按照「一縣(區)一特色」的工作思路,鶴壁市積極指導各縣區結合本地區實際,打造特色化、本土化全民健身活動:淇濱區依託太行山脈和淇河做文章,形成了以淇河馬拉松賽、戶外踏青等為主題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淇縣依託太行山脈,積極開展登山、騎行等群眾體育活動;濬縣依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一品牌,定期舉辦健身氣功、太極拳(劍、扇)等展示交流賽……每個季節,一個個別具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市民參與。

  鶴壁市每年組織開展元旦、春節期間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和迎「三八」、慶五一、迎國慶等健身活動,以及全民健身活動月、廣播操比賽、周末籃球賽、廣場舞大賽等全市性健身活動達30多次,涵蓋健身項目20餘個,基本實現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有效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聚焦賽事活動,打造鶴壁體育賽事亮麗品牌

  從2012年起,鶴壁市每年春季舉辦的「環淇河自行車賽」已成為鶴壁市一張亮麗的名片。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自世界各地的自行車車手齊聚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演激情騎行時刻。特別是2015年,該賽事上升為省級品牌賽事後,進入全國最具影響力自行車賽事100強。鶴壁市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環中原自行車賽最佳賽區……一張張優異的成績單進一步叫響了「環淇河自行車賽」這個品牌。

  民有所需,政府有所應。除了「環淇河自行車賽」,鶴壁市還根據群眾需求,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利用體育資源,打造了徒步淇河、五巖山登山節、朝陽山群眾健身登山大會等健身品牌賽事。其中,群眾登山項目連續兩年被省體育局確定為全省「三山同登」分會場。一項項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鶴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拉動了鶴壁市第三產業的發展。

  鶴壁市作為「中國地擲球之鄉」,已先後承辦全省、全國,乃至國際擲球運動比賽和邀請賽10餘次,鶴壁市擲球隊還多次代表我國參加國際比賽,在亞洲錦標賽、世界運動會、世界錦標賽等國際重大比賽中斬金奪銀,為我國奪得多項榮譽。拳擊錦標賽同樣也是鶴壁市一項優勢體育賽事。2016年以來,鶴壁市運動員在全省拳擊錦標賽、全省田徑錦標賽等省級以上賽事中,共獲得金牌151塊、銀牌132塊、銅牌187塊。

  隨著擲球、航模、競走、拳擊、桌球、棒球、壘球等重點體育項目優勢不斷突出,鶴壁市體育賽事品牌逐漸打響。品牌賽事有了,競技體育水平也不能落後。近年來,鶴壁市通過加強後備人才建設、加強教練員裁判員隊伍建設、科學規劃青少年體育賽事等舉措,不斷提升鶴壁市競技體育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註冊青少年運動員1462人,2016年以來申報國際級運動健將2名、運動健將4名、一級運動員37名、二級運動員158名。」金志廣介紹,鶴壁市還創建了3個省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7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個戶外體育活動營地、1個活動中心、5家武術特色學校、6家幼兒體育活動基地,以及16所新周期省級傳統體育項目學校、16所市級傳統體育項目學校。

  這一項項行之有效的務實舉措,為鶴壁市教育體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科學編制教育體育『十四五』規劃,把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建設城鄉體育設施、強化體育項目儲備和項目庫建設、加強健身指導等教育體育工作落實得更實、更細,全力加快推進鶴壁市教體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高質量富美鶴城貢獻力量。」金志廣表示。

責任編輯:李瑞

相關焦點

  • 鶴壁市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去年,省政府《關於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出臺後,鶴壁市搶抓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戰略機遇,持續延伸產業鏈條,嚴把質量關,堅持做好食品這篇大文章,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擺上重要位置,進一步夯實了食品產業的主導地位。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南京體育學院 楊國慶 字體:
  • 高縣縣長調研教育體育工作 全力解決教育體育事業發展突出問題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龔敏 通訊員/喻茂林 黃飛) "堅持學校疫情防控嚴管嚴控、加快推進教育體育重點項目建設、提高普通高中和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2020年4月13日,高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黃修國帶領縣級有關部門調研教育體育工作,全力推進該縣教育體育事業發展突出問題的解決
  • 鶴壁市鶴山區召開「中小學思政課暨新八德教育成果」新聞發布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谷武民 郭文麗 為對外發布鶴壁市鶴山區教育事業發展相關信息,分享全區中小學思政課暨新八德教育成果,1月8日,鶴壁市鶴山區區委宣傳部、鶴山區教育體育局舉行鶴山區中小學思政課暨新八德教育成果新聞發布會。
  • 加快教育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 全面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教育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 全面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26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均衡發展 共享教育陽光——武山縣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綜述
    【回眸十三五·縣區教育】推進均衡發展 共享教育陽光——武山縣「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綜述□新天水記者 王軍祥 張娟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實現了適齡兒童少年從「普九」有學上,到均衡發展的歷史性蛻變。強化教育扶貧 助推教育均衡發展下午放學了,灘歌初級中學7年級8班的楊麗傑沒有回家,而是在學校餐廳吃了晚飯,隨後回到了學校的宿舍樓。
  • 助推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鶴壁市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戈 秦川 通訊員 安燕8月3日,鶴壁市召開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範市動員會 袁國強 攝日前,鶴壁市召開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範市動員會,旨在通過打造全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兩個健康」先行區,助推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
  • 梅河口市文體事業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備戰全省運動會,有效工期10個月建成萬人體育場;復工復產,「五一」全民健康打卡促銷活動,吸引遊客100萬人以上;繁榮夜經濟,東北首秀「幻光遊園會」和「浪漫音樂城」持續引流50萬人.........站在2020年的歲末回望,在這個極不平凡的一年,梅河口市在戮力同心戰勝新冠疫情的同時,交出了文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驕人答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增強。
  • 創新出彩,梅河口文體事業高質量發展
    10個月建成萬人體育場,為省運會做足準備; 復工復產期間,舉辦「五一」全民健康打卡促銷活動,吸引遊客100萬人以上; 繁榮夜經濟,東北首秀「幻光遊園會」和「浪漫音樂城」持續引流50萬人…… 站在2020年的歲末回望,梅河口市交出了文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驕人答卷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體育學院:守體育初心擔強國使命,探索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NBA中國與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攜手助力體育與青少年發展
    直播吧12月21日訊 NBA中國將攜手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開展運動和體育產業領域的課題研究項目。本次研究項目旨在關注青少年在體育運動中領導力的養成,促進青少年的素質培養和健康成長,助力體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 鶴壁市安博外國語學校 立足新起點,打造教育新名片
    短短半年時間內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鶴城大地,從無到有,到收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讚譽,鶴壁市安博外國語學校是怎麼做到的?2020年11月16日,鶴壁日報發表了專題報導,詳細展示了鶴壁市安博外國語學校的辦學思路、辦學特色、辦學優勢、辦學理念。報導一經發布,引起了學生、老師和家長們的廣泛關注。
  • "龍騰武悅"體育教育培訓與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事業板塊以自貢富順...
    一場疫情讓眾多的實體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網絡銷售進入巔峰期,實體企業要想生存必然面臨著改革,因此"龍騰武悅"正式開啟體育教育培訓與旅遊文化相融合發展的事業板塊。成都市龍騰武悅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於2020年06月06日下午16:00在自貢富順橘園開展了"龍騰武悅親子遊園之旅"的親子活動,以此為拉開新型事業板塊序幕的第一站;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增進龍騰武悅學員與家長的親子感情,促進親子的相互理解、提高家庭默契力和溝通的關係。
  • 鶴壁市農村綜合改革績效評價連續三年全省第一
    「鶴壁市高度重視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創新思路,紮實工作,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公益事業、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績斐然。」12月10日,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超表示。
  • 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借力高端智庫 助推南山教育高質量發展
    南山區承辦中國教科院實驗區高質量課堂研討會,發布《高質量課堂「南山共識」》。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南山區教科院改革創新亮點頻出,近期,高質量制定區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發展規劃。此外,還研製《南山教育質量報告》等系列報告、世界一流基礎教育研究報告,編寫出版《南山教育質量叢書》,提煉推廣南山教育教學成果。
  • 80餘家省級金融機構代表齊聚鶴壁 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支招兒
    特別是去年9月10日,省政府專門出臺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支持鶴壁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積累經驗、提供借鑑、形成示範,走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前列。此次活動是鶴壁市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推進當前「六穩」「六保」任務落實的重要舉措。
  • 鶴壁市首屆企業家節表彰大會舉行
    當前,鶴壁正值推動高質量發展再出發、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關鍵期、黃金期、發力期,希望廣大企業家爭做與時俱進的楷模、引領發展的先鋒、回報社會的典範,在高質量發展中續寫出彩華章。各級各部門要錨定「全省第一、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傾力鋪就「黃金跑道」,持續厚植「創業沃土」,精心打造「鶴商家園」,全力做好「服務管家」,讓廣大企業家在鶴壁放心投資、順心辦事、安心創業。
  • 高縣與筠連縣交流教育體育工作
    2020年12月31日,高縣教育和體育局與筠連縣教育和體育局就教育體育工作進行了深度交流,共話教育體育事業發展,雙方主要負責人、中層幹部以及部分校園長參加會議。圖為:現場交流在高縣教育和體育局會議室,雙方就教育教學管理、教育改革、校點規劃布局、教師隊伍建設、教育信息化等工作進行了交流學習。雙方在交流中開誠布公,敞開心扉,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一邊向對方學習先進工作經驗,一邊對比分析自身的短板和不足,現場呈現出一片孜孜不倦的學習氛圍。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如何發展學前教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判斷,並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意義和任務,尤其是強調了要夯實高質量教育體系根基,重點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和落實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奮進之光 燦若星河——2014-2019年湖南省殘疾人文體事業發展綜述
    殘疾人是一個有身體遺憾的特殊群體,對他們中的大部分而言,體育與文化,便是幫他們重拾信心的那束裂縫之光。這束光,讓他們找回了久違的成就感與幸福感;這束光,照亮了他們的小康路,讓他們前行時心中有暖流,足下有力量。從2014到2019年,湖南省殘疾人事業又走過了5年。這5年,全省殘疾人事業不斷開拓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