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樂陵市「我家門前那條路」「綠色出行,暢遊樂陵」騎遊活動舉辦,吸引了260名騎行愛好者參加。「一路風景秀美,道路通暢,感覺像是在畫中遊,讓人流連忘返。」騎行愛好者趙海濤說。
此次活動由樂陵市交通運輸局主辦,旨在展現樂陵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發展成果。今年,樂陵市交通運輸局在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同時,實施交通扶貧,啟動農村道路硬化「戶戶通」工程,將硬化路鋪到每戶村民家門口;通過引導快遞公司開展合作,設置村級便民服務站,實現快遞進村;投入公交免費接駁車,保障了群眾便捷出行,使貧困群眾享受農村公路發展成果。
解決群眾出行難,貧困村通了硬化路
9月20日,剛從外地打工回家的胡家街道辦事處史獻亭村村民劉方芹感嘆道:「出了家門口就是硬化路,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家鄉的變化真的是日新月異。」
路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史獻亭村村民的多年訴求,以前,該村只有1條硬化路,3條土路。硬化路是2003年修建的,由於時間長,道路變得坑窪不平,一下雨就積水,土路也泥濘難走,老百姓出行困難。村裡以種植糧食為主業,村集體沒收入,靠村裡人集資修路是難上加難。2019年,樂陵市交通運輸局駐村幹部李智勇來到村裡後,認真了解群眾需求,積極向單位主要領導匯報此事,單位領導現場調研後,決定於今年7月投入資金和人力,幫助村裡修主街道。經過1個月的施工,1500米的主街道煥然一新。
樂陵市交通運輸局負責69個省定貧困村的道路建設和養護,近4年來共投資2665萬元(含上級專項扶貧資金690萬元)修建扶貧路63.95公裡。今年該局又投入資金,為西段鄉東崔村、張元標村,黃夾鎮胡紙坊村、楊紙坊村等9個貧困村高標準硬化道路5125米。
同時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創建公益崗位,讓群眾成為直接受益者,招募低保戶、貧困戶家庭成員參與道路保潔養護,既做好了道路的養護管理,又提高了貧困群眾收入。
設置便民服務站,收發快遞不出村
「在家門口的村級便民服務站就能領快遞。」朱集鎮大常村村民常德江高興地說,「以前需要到鎮上拿快遞,還要特意抽出時間抱著孩子過去,很麻煩,現在從家裡到服務站走著幾分鐘就到,太方便了。」
去年4月,樂陵市交通運輸局借勢引導申通、百世、韻達、圓通、中通、天天等6家快遞公司合作,建成世紀通達分揀中心,實現了1位業務員、1個鄉鎮、1個服務站可同時操作多家公司的快遞包裹。
9月17日上午10點,在樂陵市世紀通達倉儲服務有限公司快遞分揀中心,工人們正在對快遞進行掃描分揀。工人王斌負責黃家鎮片區的快遞分揀,他告訴記者,現在黃家鎮每天平均有上千件快遞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倍。
「公司引進了兩種快件分揀掃描系統,防止因系統原因而耽誤快遞的分揀和進出倉庫,快件集中於同一條流水線操作,節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分揀效率。6家公司整合後實現了市場共同調配,財務統一核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世紀通達倉儲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磊介紹說。
村級便民服務站的設立不僅方便了村民寄取快遞,而且也帶動了電商發展。朱集鎮王雙志村電商從業者李偉說:「原來鮮棗在線上不好賣,發快遞不方便,自從有了村級便民服務站,鮮棗在線上賣得很好。現在鎮上做電商賣鮮棗的也增加了,最多的時候每天有上千件快遞寄出。」
樂陵市交通運輸局通過整合資源,優化網絡配置,實現了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服務的破解。同時暢通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通道,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自快遞進村以來,快遞派件量不斷增加,企業運行成本下降,快遞送達時效提升,村民收取快遞更加方便。目前,樂陵市已設置33個村級便民服務站,服務群眾近10萬人。
開設6條線路,家門口坐上免費接駁車
9月17日上午8點,接駁車司機宋申旺來到鐵營鎮張蠍子村,一進村他就打開了車上的喇叭循環播放接駁車進村的消息。一上午的時間他跑了5個村,把5位村民送到了相應的公交站點。
鐵營鎮張蠍子村位於樂陵市東南部,以前村民從村裡出來去公交站點,需要走1公裡多的路程,一般要走10多分鐘。「有時候我騎電動車去站點,得把電動車放到站點附近。現在,我出了家門口就能坐上免費接駁車,這樣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趙香雲高興地說。
今年5月,針對位置偏遠、道路條件無法滿足公交車通行的137個村莊,樂陵市交通運輸局開設了6條線路,投放了5輛小型7座客車,實行免費接駁服務。
為確保每個村都設有公交站點,樂陵市交通運輸局成立工作專班,對農村公交通達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在原有22條城鄉一體化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線路圖,新增村村通公交線路11條。同時,合理選址,新建公交站點629個,實現了公交村村通。今年6月,樂陵市交通運輸局在原有90部新能源公交車的基礎上,投入3650萬元購置了80部新能源公交車,將全市村村通客車全部更新為新能源公交車,實現新能源公交城鄉全覆蓋。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曉芳 通訊員 王璐 張鈴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