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列印技術的興起,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覆蓋了汽車、模板、醫療、航空、航海等行業。對於企業來說,成功和業績增長取決於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去年5月,《哈佛商業評論》提出了研發支出是當今世界企業廣告支出的十倍。但是對於許多傳統製造商而言,在其工作流程中採用數位技術仍然被視為一個無法克服的挑戰,主要原因在於採用與否對財務的實際影響沒有確切的定數,因此傳統製造商很難理解由3D列印技術帶來的競爭優勢。
3D列印為傳統製造業帶來的優勢很大,尤其是在汽車工業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產中需要的零件數量更多。領先的汽車製造商正在依靠3D列印技術來加快產品開發周期,並減少時間和能源等資源。3D列印已經在改變汽車生產的工作流程,從研發到供應鏈和生產都受此影響。
迭代研究與開發
增材製造為汽車製造商帶來了革命性的研發-越來越多地用於減少開發時間,改善原型工作流程並交付使用傳統技術無法實現的創新零件。在美國的幾家主要汽車製造商中,每個初始原型組件的80%至90%已進行3D列印。一些最流行的組件是進氣口,部分排氣和管道。這些零件經過數位化設計,3D列印,並在短時間內安裝在汽車上,然後經過多次迭代進行測試。快速原型製作可以縮短開發階段,並縮短最終產品的開發時間。
避免供應鏈中斷
大多數批量汽車製造商使用即時製造,在組裝之前,大量零件會立即到達生產線,以減少對昂貴的倉庫空間的需求。如果製造商的供應鏈出現中斷,AM可以促進此過程在現場創建生產零件。
例如,在最近計劃的新車發布期間,包含發動機控制單元(ECU)的箱子的工具製造不正確。結果,這輛新車的發射被推遲了。為了避免第三方供應商為新模具付出昂貴的等待時間,我們採用了AM。此次生產的前幾百輛汽車包括ECU裝在使用直接數字產品製作的盒子中。該CAD文件針對3D列印進行了優化,從而使最終使用的生產零件所需的時間僅為重新安裝所需時間的一小部分。
特種車行業的定製
現實世界中最有趣的零件生產之一就是與特種汽車製造商合作,例如跑車,豪華車和超級跑車。這些製造商為最挑剔的客戶生產小批量,有名望的異國情調的汽車。由於他們製造的獨特汽車,他們也在尋找為這些汽車製造與眾不同的零件的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AM被用於創建定製的支架,墊片和索環,以及根據購買者的個人要求製成的複雜的專用單元。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為儀錶板或門等內部組件創建個性化的銘文。
AM助力電動汽車的興起
電動汽車(EV)作為一種「環境友好」的交通方式在消費者中日益普及。電池功率與內燃機的結合併未從汽車製造方程式中消除對減輕重量和發動機冷卻的要求。
儘管在減少為電動汽車供電的電池的重量方面已取得了最新進展,但它們仍是車輛的較重部件之一。車輛重量的增加會影響效率和性能。因此,當工程師為這些車輛設計零件時,他們正在尋找減輕每個零件重量的方法。增材製造設計(DfAM)使工程師重新考慮如何創建零件-允許他們以傳統技術無法實現的方式生產零件。這樣就產生了具有獨特幾何形狀的零件-通常以減輕的重量-可以作為單個最終零件生產,而無需組裝的多個零件。結果是減少了動力總成的負擔,這有助於增加車輛續駛裡程。
通過AM的強大功能,另一項創新可能是充當熱交換器的3D列印冷卻套。電動汽車的電動機和電池會產生大量熱量,尤其是在充電過程中。為了製造零件,設計師掃描了汽車的電動機和電池,使用AM軟體優化了設計,並使用3D印表機生產了零件。該冷卻套的定製設計可將熱量從車輛的這些重要部件中帶走,從而有助於減少磨損-從而優化了零件的使用壽命。隨著汽車製造商繼續採用增材製造,這是其中一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