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2020-12-28 科學網
深圳打造合成生物產業創新高地 助推 「IT+BT」融合
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召開

 

12月19日至20日,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光明區區委書記、區長劉勝出席活動,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深圳市光明區副區長姚高科,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建成出席活動並致辭。

據介紹,本次大會是本年度我國合成生物領域一次規模盛大、覆蓋面廣、產業參與度極高的會議,是由深圳市、光明區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一同打造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創新交流平臺。大會攬括了「打開生命科學、工程和產業的魔盒」「機構化創業之風潮」「合成生物引領產業應用浪潮」「高通量技術鑄造合成生物學工廠」以及「合成改造發起療法革命」等十個前沿工程生物技術、產業論壇和圓桌討論環節,集聚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資本方,深度探討了合成生物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合成生物學正在或即將給人類商業與社會帶來的重要影響。

與會專家在圓桌論壇上討論

在「打開生命科學、工程和產業的魔盒」圓桌論壇環節,艾學峰表示,對於深圳合成生物領域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希望,他指出:「生物技術在21世紀或將帶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是深圳作為主陣地建設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要布局方向。」合成生物學作為「IT+BT」融合的代表學科,是深圳大力支持和發展的前沿領域。深圳已在該領域逐步探索形成「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將進一步打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究機構、產業中心、教育、資本等環節。他表示,深圳在合成生物基礎研究領域不急於求成,能夯實基礎,爭取產出顛覆性、前瞻性的科技成果,對於具備轉移轉化條件的創新成果,要通過「沿途下蛋」的模式輻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大會舉行了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揭牌暨企業入駐儀式,標誌著「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將正式運營並投入使用,打造國內首個「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據了解,創新中心首批入駐18家遴選的創新型企業,所選企業將聚焦生物醫藥、生物材料和工程生物自動化設備等國際前沿和「卡脖子」技術,力爭成為全國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策源地。此外,工程生物產業數據分析平臺Engineering Biology Insights也在此次大會上首次亮相,該平臺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戰略發展辦公室、CB Insights China 、以及生命科學產業領先媒體「生輝」共同打造,旨在深度分析工程生物產業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價值。

12月20日,入圍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主辦的「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的13家企業,現場角逐了「BioFuture 大獎」及「團隊綜合素質」「技術創新突破」「商業化想像力」等其他單項獎。這些企業覆蓋生物技術、醫療服務、創新藥物和創新器械四大細分領域。最終,專注於TCR-T療法的RootPath獲得「BioFuture 大獎」。

此外,大會期間開展了由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主辦的合成生物產業項目路演,共有9家合成生物學初創公司參與了此次活動,各位青年科技人才就工程生物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同時,生輝·2020 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推動者頒獎儀式舉行,凱賽生物、百濟神州、燃石醫學等8家企業獲此獎項。

本次大會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DeepTech生輝、深科(深圳)工程生物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合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合成生物技術分會、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協辦。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即將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啟航
    面對種種未知與可能,12 月 19 日 - 20 日,首屆光明科學城・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將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數十位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投資機構代表將蒞臨現場,探討合成生物學發展現狀及其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生命科學創業大賽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19-2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以實際行動落實會議精神。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是我國合成生物領域本年度一次規模盛大、覆蓋面廣、產業參與度極高的會議。
  • 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順利舉行
    深圳2020年12月22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19-2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以實際行動落實會議精神。
  • 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
    深圳新聞網9月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陳圓圓 通訊員 郭晨輝)9月1日下午,深圳市光明區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以下簡稱「科聯」)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大會投票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長單位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第一屆監事長單位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第一屆理事單位中山大學、深圳灣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霍英東研究院、廣東省智能終端工業設計研究院、光明雲谷、華星光電、邁瑞醫療、康泰生物、藍海華騰、中集智園、高科國際、科發集團、東方富海
  • 光明科學城 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
    2020年12月19-2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以實際行動落實會議精神。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是我國合成生物領域本年度一次規模盛大、覆蓋面廣、產業參與度極高的會議。
  • 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成立
    繼9月1日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後,9月16日,打造世界一流科創生態體系高峰論壇暨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以下簡稱「科聯」)成立大會在光明區舉行。讓每一位光明科創人,都能在光明點燃科技理想,實現創新夢想。」王宏彬在致辭時表示,高峰論壇的舉行和光明科聯的實質性運行,標誌著光明科學城從大科學裝置「全面規劃建設」,進入到科創生態軟體、硬體同步謀劃,同步推進的「深化融合發展」新階段,將更好地發揮市場和政府在創新中的作用,有效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高質量推動科研成果「沿途下蛋」。
  • 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成立,構建開放式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繼9月1日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後,9月16日下午,由光明區科技創新局主辦的打造世界一流科創生態體系高峰論壇暨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以下簡稱「科聯」)成立大會在光明區舉行。
  • 2020見證光明| 光明科學城:任重道遠的「領先一公裡」
    作為光明科學城最先開工的大科學裝置之一,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籌建,未來該院下屬的腦認知和腦疾病研究所將全部搬遷至光明科學城。王立平認為,這些設施將極大提升深圳市生命科學基礎、臨床前應用基礎研究以及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原始創新能力,推動深圳市類腦智能產業的發展。
  • 生物醫學工程大有可為—新聞—科學網
    除此之外,他還表示,我國高端醫療裝備技術以及健康科技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高。「外國企業長期把控著中國70%的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國內現有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撐國產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製造體系。」 現代信息技術與醫學健康領域的交叉融合是各經濟大國發展戰略的重要扶持方向,是各國科技競爭的戰略重點。
  • 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落戶光明科學城
    光明科學城再傳喜訊。12月7日,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啟動儀式在光明區高科創新中心舉行。深晚記者獲悉,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正式落戶光明科學城,將著力打造量子時代精密測量技術、裝備和標準的全球技術創新中心,助力深圳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技術戰略要地、世界科技和產業技術變革發展的重要引擎。
  • 深圳光明科學城加速布局創新生態鏈
    先進表徵綜合粒子設施項目落戶於此,8月18日,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築開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深圳中心二期也將於年底開工,中科院科技創新組團已意向入駐。其中「一副」為科教融合集群,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裡,依託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組團布局生命科學設施。其中,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首批學生已於今年9月份入駐,合成生物研究設施、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正加速建設,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深圳灣實驗室將於年底動工。
  • 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京召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年11月21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的舉辦適逢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40周年慶。大會瞄準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創新發展的「四個面向」,助力科技自立自強,著眼學術前沿發展,聚焦醫療器械創新。學會副理事長胡盛壽院士、學會副理事長程京院士分別做了題為「智慧醫療――離我們很近,也很遠」和「面向中西醫,守正加創新」的主旨報告。
  • 2020年風雲氣象衛星用戶大會在蘇州召開—新聞—科學網
    10月28日至29日,由中國氣象局、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20年風雲氣象衛星用戶大會在江蘇蘇州召開。
  • 聯新榮膺2020生物醫療產業創新推動者!
    12月19日,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承辦的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在深圳召開。據悉,本次大會是我國合成生物領域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會議,是由深圳市、光明區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一同打造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創新交流平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光明區區委書記、區長劉勝,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副院長呂建成等領導,以及來自政府、科研、教育、產業、資本各界嘉賓代表600餘人參加本次會議。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揭曉年度60強項目—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廣東省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鄭慶順,深圳市委常委杜玲,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等出席大會開幕式。活動現場揭曉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2020)年度 60 強。
  • 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專家介紹石墨烯晶圓研發成果 10月16日至18日,「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大會由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上海大學和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GIA)聯合主辦。 開幕式上,寶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高奕奕在致辭中表示,寶山要與上海大學進一步深化區校合作,發揮上海大學高峰高原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的優勢,共同打造石墨烯國家協同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吸引更多國內外先進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集聚寶山,為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建設提供新動能。
  • 第四屆全國集群智能與協同控制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近日,第四屆全國集群智能與協同控制大會在京召開,推動業內優勢單位與專家群體的合作,促進領域內需求牽引與技術進步。
  •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國內外大咖智匯光明科學城雲端研討會
    改革再出發,創新謀未來!9月19日是深圳市光明區成立兩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19日上午,光明區舉辦「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之光明擔當——光明科學城雲端研討會」,向光明區成立兩周年獻禮。通過線上線下方式,來自國內外的科研、經濟、規劃等領域知名專家智匯光明科學城,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原始創新、產業轉化、一流環境打造、區域協同創新、管理運營體制等議題建言獻策,為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提供了決策參考。光明科學城雲端研討會是光明區凝聚共識,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一個縮影。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光明區被賦予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榮使命。
  • 2020國際先進車用材料創新應用峰會即將召開—新聞—科學網
    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辦,淄博高新區管委會、淄博市科學技術局、山東理工大學等單位承辦的2020年國際先進車用材料創新應用峰會,將於10月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