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合成生物產業創新高地 助推 「IT+BT」融合 |
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召開 |
12月19日至20日,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光明區區委書記、區長劉勝出席活動,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深圳市光明區副區長姚高科,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建成出席活動並致辭。
據介紹,本次大會是本年度我國合成生物領域一次規模盛大、覆蓋面廣、產業參與度極高的會議,是由深圳市、光明區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一同打造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創新交流平臺。大會攬括了「打開生命科學、工程和產業的魔盒」「機構化創業之風潮」「合成生物引領產業應用浪潮」「高通量技術鑄造合成生物學工廠」以及「合成改造發起療法革命」等十個前沿工程生物技術、產業論壇和圓桌討論環節,集聚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資本方,深度探討了合成生物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合成生物學正在或即將給人類商業與社會帶來的重要影響。
與會專家在圓桌論壇上討論
在「打開生命科學、工程和產業的魔盒」圓桌論壇環節,艾學峰表示,對於深圳合成生物領域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希望,他指出:「生物技術在21世紀或將帶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是深圳作為主陣地建設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要布局方向。」合成生物學作為「IT+BT」融合的代表學科,是深圳大力支持和發展的前沿領域。深圳已在該領域逐步探索形成「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將進一步打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究機構、產業中心、教育、資本等環節。他表示,深圳在合成生物基礎研究領域不急於求成,能夯實基礎,爭取產出顛覆性、前瞻性的科技成果,對於具備轉移轉化條件的創新成果,要通過「沿途下蛋」的模式輻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大會舉行了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揭牌暨企業入駐儀式,標誌著「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將正式運營並投入使用,打造國內首個「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據了解,創新中心首批入駐18家遴選的創新型企業,所選企業將聚焦生物醫藥、生物材料和工程生物自動化設備等國際前沿和「卡脖子」技術,力爭成為全國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策源地。此外,工程生物產業數據分析平臺Engineering Biology Insights也在此次大會上首次亮相,該平臺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戰略發展辦公室、CB Insights China 、以及生命科學產業領先媒體「生輝」共同打造,旨在深度分析工程生物產業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價值。
12月20日,入圍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主辦的「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的13家企業,現場角逐了「BioFuture 大獎」及「團隊綜合素質」「技術創新突破」「商業化想像力」等其他單項獎。這些企業覆蓋生物技術、醫療服務、創新藥物和創新器械四大細分領域。最終,專注於TCR-T療法的RootPath獲得「BioFuture 大獎」。
此外,大會期間開展了由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主辦的合成生物產業項目路演,共有9家合成生物學初創公司參與了此次活動,各位青年科技人才就工程生物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同時,生輝·2020 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推動者頒獎儀式舉行,凱賽生物、百濟神州、燃石醫學等8家企業獲此獎項。
本次大會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DeepTech生輝、深科(深圳)工程生物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合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合成生物技術分會、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協辦。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