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16:52 |德清發布
七一
穿梭於覺海寺路,
白牆黑瓦深處忽而傳來評彈聲,
吳音媚好,弦琶琮錚;
行至西河口陳家潭,
越劇愛好者水袖輕拂,嫋嫋婷婷……
今年國慶假期,
新市古鎮展現出了文化與旅遊
深度融合所迸發出的新活力。
你可以一邊逛景區,
一邊欣賞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
體味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
百年「書碼頭」風採再現
每天下午一點,年近八十的盛世鳴都會去新市書場「打卡」。作為當地評彈愛好者的集聚地,新市書場邀請了上海評彈團國家二級演員昌順明、黃穎怡先生演出長篇評彈《明珠案》。
一張半桌,一男一女各抱弦子琵琶分坐兩邊。吳儂軟語抑揚頓挫,不緊不慢地將故事娓娓道來。臺下的聽眾大多是古稀之年,年事最高者已有九十多。
聽眾很靜,直至開篇說完,才響起一陣陣掌聲。「以前一直喜歡聽,這次剛好有演出,一定要來聽,我們年紀大了,去軋鬧猛也不行。」盛世鳴說。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還沒有半導體收音機。我十幾歲,跟著父親一起去,當時聽不懂。後來聽著聽著,就這麼喜歡上了。」
「不過新市碼頭關,難闖蘇杭大上海。新市過去是有名的『書碼頭』,蹩腳先生不敢來的,來的都是好先生。」
「上海的說書先生是坐船來的,上海到新市要一天,我們就去輪船碼頭等著。輪船近了,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喊著『先生來了,先生來了』,就跟現在小年輕追星一樣。」
……
中場休息時,在評彈愛好者你一言我一語的描述中,新市百年「書碼頭」的風採重回眼前。
遊客路過覺海寺路30號的新市書場,忍不住好奇駐足。書場的門簷上掛著的小黑板寫著演出信息,演出時間從10月1日連續演十五天,只要花十五元就可以聽一場書。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個下午,八天假期,不趕時間的話,您不妨享受一下古鎮的慢節奏。
非遺表演輪番上演
相較於覺海寺路,西河口是遊客的必去之處。新市鎮推出的文化進景區活動,成了文旅融合的新看點。當地民間藝術團編排了一系列精品劇目,越劇、灘簧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表演連番上演。戲在景中,景融戲裡,好不愜意。
「景區中融入戲曲表演,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一點非常好。現在除非在劇場,平時很少看到這樣的表演。」上海遊客吳先生和家人將德清之行的第一站放在了新市古鎮,剛步入景區就看到了越劇表演,讓他非常欣喜。貴州遊客王女士也有同樣的感受,「浙江是越劇的發源地,我們在景區感受到了古色古香的味道。」
對於旅遊景區來說,要想脫穎而出,
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所在,
只有這樣,
更多的遊客才會到訪遊覽。
文化在景區中的作用正在慢慢地凸顯,
它不僅能豐富景區的精神特質,
更能夠讓景區的底蘊
變得更為深厚且有特色。
-END-
記 者:虞高嵐、蔡 俊
編 輯:黃佩雯
審 核:康娌娜
瞰·德清
愜意一刻
攝於德清縣新市古鎮
智慧德清拍客:易憶
160188797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