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先生、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先生介紹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和深化測繪資質改革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來源:國新網)
關於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改革
針對建設工程企業資質類別過細、等級過多、準入門檻高手續繁等問題,在1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在例行吹風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表示,《改革方案》提出了6個方面的改革舉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 來源:國新網)
一是精簡資質類別,歸併等級設置。將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由593項壓減至245項,壓減幅度為59%,其中:
勘察資質由26項壓減為7項設計資質由395項壓減為156項施工資質由138項壓減為61項監理資質由34項壓減為21項
二是放寬限制準入。重點放寬資金、人員、業績、技術裝備等指標要求,大幅放寬準入限制。
三是下放審批權限。除最高等級綜合資質和需跨部門審批的資質外,將其他等級資質下放至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審批。
四是優化審批服務,推行告知承諾制,大幅削減不必要的證明材料,全面實行全程網上申報和審批。
五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保障工程質量安全。
六是完善招投標制度,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引導建設單位更多從企業實力、技術力量、管理經驗等方面選擇企業,推行工程擔保和保險制度。
易軍還強調,此次改革有三大特點:
一是改革力度更大
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數量壓減幅度遠遠超過了最初確定的1/3的目標。
同時,大幅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只要企業有信譽和能力,可實現跨行業承攬業務,大大拓寬了企業承攬業務範圍。
改革後,房建、公路、鐵路、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電力、礦山、冶煉、石油化工和市政10個類別施工特級資質整合為綜合資質,可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總承包業務。
二是改革的協同性更好
統籌考慮勘察、設計、施工、監理4類資質具體情況制定改革措施,既兼顧了4類資質的各自特點,又統籌謀劃,在資質名稱、類別、等級等方面力求統一。
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整合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資質的管理規定,並在修訂資質標準時做好相互銜接。
三是企業的獲得感更強
《改革方案》大幅精簡審批條件,適當放寬有關指標要求,特別是對大家反映較多的註冊人員、技術裝備、工程業績等指標的要求大幅放寬。同時,實行告知承諾制,更有利於企業便利化申報,為企業提供了方便。
此外,將所有的資質等級原則上都壓減為甲乙兩級,有的資質只設置一個等級,放寬部分資質承攬業務範圍,對中小企業是極大利好。
最後,關於推行告知承諾制,對以虛假承諾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質的企業,依法撤銷其資質,三年不再受理其申報資質,並把它列入「黑名單」。
關於深化測繪資質改革
在例行吹風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先生介紹了這次深化測繪資質改革的總體情況。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 來源:國新網)
他表示關於測繪資質改革方案,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舉措:
第一,壓減測繪資質類別等級
我們將測繪資質由4個等級壓減為2個等級,過去是甲乙丙丁,現在是甲乙兩個等級。類別由55項壓減到10項。改革之後,測繪資質類別等級總數由138項壓減到20項,壓減幅度達到85.5%。
第二,下放甲級資質審批權限
除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保留在自然資源部審批外,其餘的9項甲級資質審批權限由自然資源部下放到省級自然資源部門。
第三,合理降低準入門檻
突出測繪資質的專業屬性,取消沒有法定依據的前置考核條件,降低非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非常用貴重裝備的考核要求。
第四,壓減審批時限和材料
將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15個,壓減6項證明材料,繼續實行「不見面」審批,大力推行測繪資質的電子證書。
下一步,測繪資質改革將做好新舊政策過渡銜接,設置1年的新舊資質過渡期,在人員認定方面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確保新舊政策平穩過渡。
(內容、圖片來源於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