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孫子出手太「闊綽」了!用爺爺手機玩遊戲,充值花費1萬多元

2021-01-08 天眼新聞

10月11日,湄潭縣公安局抄樂派出所收到轄區群眾婁某學送來的錦旗,感謝民警及時為其挽回損失。9月1日10時許,抄樂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婁某學求助稱:其銀行卡裡近兩萬元不翼而飛。接警後,派出所迅速組織警力進行前期排查,通過調取帳戶信息及手機信息,發現該帳戶資金多數用於手機遊戲充值。民警向婁某學詢問得知:其本人不玩遊戲,但家裡有一個13歲的孫子愛玩遊戲,民警立即找來其孫子婁某俊核實情況。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婁某俊承認用爺爺的存款購買了遊戲虛擬道具,花費一萬多元。

婁某學稱,因兒子婁某河長期在外打工,自己獨自一人在家照看孫子婁某俊,家庭十分困難,損失的近兩萬元還是政府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款。

部分退款記錄

為幫助老人找回損失,民警積極與遊戲平臺運營方聯繫溝通、發起申訴,通過一個多月的不懈努力,終於挽回了婁某學的經濟損失15400元。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羅亮亮

編輯覃淋

編審李坤李冰

相關焦點

  • 用爺爺手機玩遊戲被騙走2.1萬元,馬化騰「限制老人充值」對付「熊...
    這則公告讓東莞的小學生小明非常不高興,由於王者榮耀升級了遊戲防沉迷系統,老年人玩遊戲,不僅要實名認證,還要人臉認識,他再也不能好好玩遊戲了! 原本為了躲避爸爸的監控,小明平時都是偷偷用外婆的身份證實名認證玩"王者榮耀"的,而且還能偷偷用外婆的卡充錢。
  • 兒子充值遊戲花費7萬多,客服直接封帳號,家長:這是賣房的定金
    很多人痴迷於遊戲,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深陷玩遊戲之中而無法自拔。相信在我們身邊都能找到一個這種孩子,在該好好學習的年紀,卻每天沉迷於遊戲之中,這讓家長們痛苦萬分,不知道該怎麼把他們從遊戲的深淵中解救出來。除了沉迷於遊戲,甚至玩遊戲還花費大量金錢,這是家長們最為反對的事情。
  • 用爺爺的身份證上網也不管用!騰訊遊戲推出「老年人玩遊戲防沉迷...
    這是他們為了小孫子準備的。你這才開始緊張起來:孩子從小學放學回家,就會拿起爺爺奶奶的手機玩遊戲,根本停不下來;而且還學會用爺爺的身份證進行實名驗證,試圖躲過實名認證系統! 這讓你焦慮不安。但你能拒絕孩子玩遊戲,你能拒絕父母玩手機嗎? 當然不能!網癮面前,眾生平等。
  • 上網課卻用媽媽手機偷玩遊戲 「熊孩子」充值花費12000餘元
    受疫情影響,很多孩子最近都在家用電腦和手機上網課。可吳江一名12歲的小學生小明(化名)就趁著用母親手機上網課的機會,在網路遊戲中「玩掉了」12000餘元。近日,在吳江團區委的幫助下,家長追回了大部分款項。
  • 「熊孩子」喊奶奶眨眼點頭騙綁銀行卡 打遊戲充值花掉5萬多元
    5天前,胡阿姨在銀行取錢時發現卡裡3萬餘元存款只剩280多元,原來「全部被他(小磊)拿去充遊戲了」。胡阿姨意識到,當初孫兒拿著手機讓自己面對屏幕眨眼、點頭,是在綁定銀行卡人臉識別。其實,小磊之前在1月份還偷偷充值花掉胡阿姨銀行卡裡的2萬多元。目前,胡阿姨正在家人幫助下與遊戲公司取得聯繫,希望追回孫兒充值的遊戲款。
  • 10歲孫子上網課偷玩手機遊戲,執勤防疫的爺爺收到近3000元微信帳單
    孩子在家上網課期間,偷偷拿爺爺手機玩遊戲,還將爺爺微信中的2972.08元充值了遊戲,孩子父親姬先生十分頭疼。姬先生是鹹陽旬邑縣馬欄鎮的村民,2月1日疫情吃緊後,他與父母3個人都開始在外執勤防控疫情,在家中上網課的10歲孩子由媽媽一人照看,孩子在家上網課期間,偷偷拿爺爺手機下載了遊戲「和平精英」,還背著家人用爺爺微信裡的錢充值遊戲。2月16日,孩子爺爺使用手機時,突然發現微信上多了很多帳單,老人不太懂是怎麼回事,就問了姬先生。
  • 為安撫情緒,奶奶拿出手機給白血病孫子玩遊戲,結果2萬善款轉眼不見
    現如今很多小朋友沉迷遊戲,利用爸媽的手機玩手遊並且偷偷充值,父母辛辛苦苦掙的錢可能短短幾分鐘就不翼而飛。家長也常常因為熊孩子亂充值的行為氣得分分鐘想揮巴掌。1月22日,長春9歲男孩言言的奶奶就找到記者求助,想通過記者幫忙追回小孫子誤充進遊戲裡的善款。充錢就充錢,為何言言奶奶說是善款呢?
  • 用爺爺手機打遊戲充值5000多元,一單親爸爸痛打9歲女兒後很自責
    近幾天,孩子在上他給報的一些網課時,沒忍住手機裡的誘惑,玩了幾款遊戲,短短幾天,給遊戲裡充值了5000餘元。發現孩子充值玩遊戲 他痛打女兒後自責不已8月5日早上,王先生說他查看孩子手機的充電情況,「我們是單親家庭,女兒跟著我,前段時間父母回老家後,因為我要上班,為了讓孩子一個人在家能待住,給報了一些網課,上網課用的手機是她爺爺的。」
  • 巴中一熊孩子拿爺爺手機玩遊戲,瘋狂充值數萬元……
    如今手機遊戲種類數不勝數玩家不乏未成年人遊戲中的充值功能讓家長防不勝防巴州區清江鎮一家人就因為孩子遊戲充值而頭疼所幸在巴中生活幫記者的幫助下孩子遊戲充值的錢全部退回近日,家住清江鎮陳孝奎給我們反映,說自己的孫子拿自己的手機玩遊戲,充值額度讓人不敢相信,希望我們欄目能夠幫幫忙,看是否有什麼方法能夠挽回這筆損失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在遊戲中單筆充值最高六百多元,其中最高金額充值次數竟然達到了四十多次。
  • 熊孩子充值手遊2000元,被爸爸暴揍後找爺爺訴苦,爺爺做法亮了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現在很多家長都是正宗的低頭族,下班回家之後就知道捧著手機玩遊戲。而孩子見家長玩遊戲,那麼他們也就逐漸迷戀上了手機遊戲,以至於不能自拔。這不,就有一個熊孩子因此被爸爸揍了,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著實把大家逗樂了。熊孩子充值手遊2000元,被爸爸暴揍後找爺爺訴苦說實話,玩一款手遊,如果不充值,是很難在其中稱王稱霸的,而孩子們往往更嚮往那種無敵般的感覺,今天要說的這個熊孩子也是如此。
  • 11歲男孩「打賞」女主播 三天花掉爺爺4萬退休金
    11歲男孩「打賞」女主播 三天花掉爺爺4萬退休金 原標題:   退休的李爺爺怎麼也沒想到,孫子只是「玩了下」手機遊戲和直播,卻在三天時間內,花掉了4萬元。
  • 11歲男孩愛奇藝「打賞」女主播 三天花掉爺爺4萬退休金
    退休的李爺爺怎麼也沒想到,孫子只是「玩了下」手機遊戲和直播,卻在三天時間內,花掉了4萬元。  1月26日至28日,11歲的孫子小偉在愛奇藝App上看直播、玩遊戲,將爺爺一年的退休金充值成「奇豆」,大都用作打賞女主播。  李爺爺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屬於未成年人,能不能退錢?目前,愛奇藝方面正在核實此事。
  • 調查|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遊戲花掉近5000元錢?這筆錢是家人賣秋季...
    事發: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後,近5000元錢沒了?孩子60多歲的爺爺薛先生說,他手機上原來有一些錢,後來賣玉米賣的5000元錢都在他手機上存著。二孫女玩他手機,三個周末玩掉幾千元。剛開始不知道,都是晚上他睡著時,孫女去拿他手機玩。後來一看手機剩下15塊錢,這才發現錢花沒了。
  • 孩子上網課偷偷玩手遊 10天充值3萬多元 家長:登錄遊戲不需實名認證?
    邯鄲市魏縣居民白女士的孩子今年12歲,在上網課時用手機玩遊戲,10天時間內在遊戲中充值3萬多元。白女士認為,孩子還未成年,而且遊戲沒有實名認證,遊戲公司應該退款,然而遊戲公司以所充部分錢款已購買了遊戲裝備為由拒絕退還。
  • 老年人氪金千元被限制,騰訊新規要對付的其實是孫子
    今年4月13日,粟女士來到廣西柳州市公安局雒容派出所報案,稱銀行卡裡的1.4萬元不翼而飛,這是給她老公看病的「救命錢」,錢不見了,讓她們一家人都焦慮不安。經調查發現,偷偷將錢花光的不是別人,竟是粟女士的小兒子。原來,粟女士把手機給兒子上網課,結果兒子因為知道手機支付密碼,卡裡面的1.4萬元全部拿去玩網路遊戲和充值上網流量。
  • 孩子拿我手機玩遊戲花費上萬,這錢怎麼能要回來?
    最近又有一名初中生因為打遊戲、看直播花光爺爺全部積蓄的新聞上了熱搜。這樣的新聞,在手機使用越來越普遍之後,就時常見到。當下的環境近乎「娛樂至死」,遊戲、短視頻、直播等等娛樂平臺在「蠶食」著孩子們的童年,為遊戲充值、打賞主播也蔚然成風,還缺乏判斷力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因為盲目從眾或攀比的心理而花錢。
  • 9歲女兒拿母親手機玩遊戲後,母親收到銀行簡訊,充值21萬
    導語:9歲女兒拿母親手機玩遊戲後,母親收到銀行簡訊,充值21萬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網絡科技越來越發達,現在很多人手機都是拿著手機,手機給我們帶來了便捷,給遠在兩地的情侶也帶來了方便,現在很多人出去都是盯著自己的手機,連現在的孩子都開始對手機入迷,現在手機裡的遊戲讓孩子們很入迷,很多孩子們會在手機上玩遊戲
  • 「永久封號」後還能充值4000多元?vivo手機被指誘導未成年人遊戲充值
    暑假是孩子玩遊戲高峰期,不少低齡孩子用手機偷偷高額充值遊戲,令家長頭疼。日前安徽蕪湖的張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不同的是,這還是在要求遊戲平臺永久封號後再次發生的。近日,張先生向中國青年網新聞熱線反映,今年3月份,其7歲的孩子小華在玩手機遊戲「第五人格」時,用微信在線充值「V鑽」(遊戲中的虛擬貨幣)若干。
  • 文昌一小學生沉迷網路遊戲,花光爺爺5年積蓄
    這孩子上網課是假,玩網遊是真2萬多元充值王者榮耀文昌一小學生沉迷網路遊戲,花光爺爺5年積蓄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28日訊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讓很多孩子學了不少知識4月28日,文昌市文城鎮的林先生撥打本報熱線反映,他兒子林宇偷偷用家人的銀行卡充值玩王者榮耀等網路遊戲,一年來花了2萬多元。無獨有偶,海口市王女士9歲的寶貝女兒,為了快手平臺主播的一聲「寶貝」和一些小禮物,連續給主播打賞了1萬多元。
  • 5歲孩子玩遊戲充值上萬元 和靜民警鍥而不捨幫要回
    2020年5月,和靜縣哈爾莫敦鎮乃仁哈爾村居民米女士的手機微信連續收到數條退款到帳通知,被「熊孩子」玩遊戲花費掉的錢終於在和靜縣公安局哈爾莫敦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全部退還。3月31日,米女士在哈爾莫敦鎮農村信用社櫃檯取款時,發現卡裡1萬多元的存款不翼而飛,僅剩餘額2千7百多元,連忙調取銀行流水帳單,發現有多筆20元、60元、114元、322元、628元流水消費,但持卡人米女士對這些消費毫無印象,慌了神的她趕緊打電話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