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青讀詩詞:雪裡已知春信至

2020-12-24 筱青讀詩詞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

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

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

此花不與群花比。

寒梅點綴瓊枝膩

這是一首詠梅詞。

上片寫寒梅初放,表現梅花的光潤明豔,玉潔冰清。

梅花開於冬春之交,最能驚醒人們春的意識。

所以被認為是報春之花。

因為梅花鬥雪迎寒而開,詩人詠梅,又總以冰雪並論。

所謂「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鄭谷《梅》詩曰:「江國正寒春信,嶺頭枝上雪飄飄。」

陸遊的《梅花》詩也說:「春信今年早,江頭昨夜寒。」

雪後,滿眼都是銀裝素裹。

就在這銀色的世界裡,一樹寒梅點綴其間。

那覆雪懸冰的玉樹瓊枝上,幾個殷紅的花蕾嫣星星點點點綴其中。

正是這枝頭傲雪而放的梅花給人們帶來了春天消息。

那梅花含苞初綻,嬌美可憐,芳氣襲人,就像庭院裡剛剛出浴,換了新妝的美人。

在冰天雪地盈盈一笑,帶來春的氣息。

這裡詞人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將開未開之梅的輕盈嬌美,用玉人出浴形容梅的玉潔冰清,明豔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為一體。

下闋寫月下賞梅,寫梅即寫人,賞梅亦自賞。

梅花最宜月下賞。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大自然可能是有意偏愛,故意將那如水的月色灑在這玉樹上。

月色玲瓏,暗香浮動,疏影橫斜。

值此花好月圓雪白風輕的良辰美景,讓我們開懷暢飲吧!

品酒賞梅,一醉方休,才不辜負這如斯佳景。

融融的月光、銀色的天地、嫣紅的傲梅、金色的酒樽、淡綠的美酒交織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空靈畫面。

結句「此花不與群花比」,

是說傲霜鬥雪的梅花,是不屑和那些庸脂俗粉的花花草草相比的!

既讚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現了女詞人高潔孤傲的情趣。

此花不與群花比

這首詞非常明顯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語言明快,花好月圓,或是作於新婚,意在表達自己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造化偏偏讓明月生輝,花月相照。

故夫婦兩人舉杯共賞,吟詩做對。

為梅花傲雪幽香而乾杯,為美好幸福的愛情而沉醉。

李清照《金石錄後序》中也曾記錄過夫婦二人以茶賭書,以至樂得茶潑灑在地上,滿室生香的典故。

鄰居說公園裡的梅花開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我們也將戰勝病毒,迎著陽光走在大街上!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瑰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注釋】 [1]春信:春天的消息。
  • 金視界 ▏雪裡已知春信至,老村脫貧開新花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這是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一首《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詩。這首詩描寫的是在雪的世界裡,一樹寒梅點綴其間,含苞初綻,不僅給人送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而沐雪之後加嬌豔,似換了新妝的美人。  尚莊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通過精準扶貧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 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喜歡你的柔情百轉,喜歡你的滿腹才華,喜歡陶醉在你的《聲聲慢》《一剪梅》《武陵春》《醉花陰》裡不知歸期。腦海中,總有一輪素月,總有一葉孤舟,襯著一個孤零零的倩影,隨著歷史的長河漂流。你可是那個驚起一灘鷗鷺的小舟上走來的嫣然女子?或是那個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出生在官宦人家快樂的小女子?你是那個飽覽父親所有藏書,用歷史文化風韻將自己澆灌得外美如花、內秀如竹的女子嗎?你一生鍾愛梅花。
  • 晚來天欲雪今日大雪 和大雪有關的唯美詩詞
    晚來天欲雪今日大雪 和大雪有關的唯美詩詞時間:2020-12-07 11: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晚來天欲雪今日大雪 和大雪有關的唯美詩詞 大雪詩詞 《問劉十九》 唐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詩詞丨這些詩句皆有「雪」,來欣賞下千年前那些白雪皚皚的美景
    文/詩詞歌賦匯昨夜天津這邊下雪了,這也是入冬以來天津的第一場雪,開車車,燈光照射著那片片從天而降的雪花,它們如同櫻花,如柳絮般漫天飛舞,在燈光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以下7首詩句中均有「雪」字,來欣賞一下千年前古時美麗的美景吧!
  • 故宮的「雪」,美醉了!只有這些「詩詞」,才配得上他!
    此情此景,如果要來形容一下內心的感受,那便是《沁園春·雪》所作:「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這片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世界,不僅有了北方雪景的印象,而且千萬裡都是冰封,千萬裡都是雪飄,造境獨具優雅。雪中的故宮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金瓦白雪,紅牆銀衣,美得一塌糊塗。宋代盧梅坡有云:「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 冬日讀詩:李清照的6首梅花詞,只有這首《年年雪裡》分外耐讀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捋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清平樂·年年雪裡》初衣解詩:李清照流傳下來六首梅花詞,作為北宋南宋時期,著名的才女,她的詞清麗婉約,引領一代詞風。不過由於我們這個時代和她那個年代相距甚遠,無法窺見宋朝時代的社會風貌。
  • 詩詞丨等一場雪,等一人歸,邂逅最美的冬天
    繁華落盡,小雪已至,以一顆素簡之心,期待一場雪落,邂逅最美的冬天。讓日子慢下來,靜守一顆心,邀三五好友,溫一壺酒,煮一杯茗,數歲月悠悠,守餘生漫長。值此落雪時節,就讓詩詞君與諸位相約,在詩詞的冰天雪地中,看那美妙如畫,賞那素裹銀裝,圍坐紅泥小爐,笑談百味人生!
  • 筱青讀詩詞: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今天我們一起讀一首辛棄疾立春詞。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且看:「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辛詞以「春已歸來」開篇,似寫民間立春日習俗。春幡古時立春習俗,把彩綢剪成花、蝶等形狀,為婦女插在頭髮上,稱為春幡。「嫋嫋」形容美人頭上春幡搖曳,若微風吹拂,更見春意盎然。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提到詠梅詩詞,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會是王安石的《梅花》,這首實在太經典了,婦孺皆知,人人會背,筆者無需贅言,只簡略介紹一下創作背景。 歷史中的王安石,不只是詩人、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 筱青讀詩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幾句讀來讓人頓覺得這冷刺骨的寒冷迎面而來,從春到冬就是一瞬之間。「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這是岑參稱讚別人的詩句,也是他自身的寫照。雖然他極力描繪天氣的極寒,但是將士們並未因此屈服,而是樂觀向上,不屈不撓,立志報國。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590句(雪)篇
    ——杜甫《野望》36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杜甫《閣夜》37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裡》38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39 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
  • 李清照18歲寫下一首詠梅詞,雪中的梅花冰清玉潔,充滿了詩情畫意
    那麼李清照的詞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同時也是自成一派,很多經典的作品,看似很普通,可是讀來卻又是令人讚嘆不已,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屬於一流的佳作。雖然後世公認李清照後期的作品成就最高,不過他在18歲時寫下的這首詠梅詞《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那也是一首難得的經典之作,整首詞意境唯美,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梅花,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寥寥數語之間,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 鑑賞|故宮裡的「平安春信」:從郎世寧筆下的傳梅到太平有象
    鑑賞|故宮裡的「平安春信」:從郎世寧筆下的傳梅到太平有象 故宮博物院 2020-03-3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
  • 每日好詩詞|詩人楊勝利詠雪詩詞4首:雪隨風意,盡花形
    珠簾卷·詠春雪隨風意,盡花形,無聲豈是無情。恣肆逍遙天地,冰心呈透明。來去恍然如夢,高低一樣輕盈。融入玉山春水,梅正火,麥初青。山花子·雪不佔花都一席香,開來卻比杏桃長。生在天穹發於地,著瓊裝。若化水時山野笑,待成冰後玉雕忙。芳夢託將梅夢裡,醒春光。浪淘沙·詠雪一片雪絨花,韻冠芳華。輕盈潔白至無瑕。化水凝冰身外事,滋潤根芽。
  • 冬雪厚重,春雪靈動,詩詞裡的雪花調皮又可愛
    可在我的記憶裡,還會常常想起兒時早春漫天飛舞的雪花,他們是如此的可愛,俏皮又靈動。春天的雪總是令人猝不及防,吹面不寒楊柳風,乍暖還寒的時節,晨起會忽然飄起紛紛揚揚的雪花,還沒等落下就已經變成了水滴,伸手去接,看輕盈的小雪花在掌心瞬間消融……時光漫漫,總有一些溫暖停留在歲月裡,刻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就像兒時那紛紛揚揚的春雪。
  • 享讀|大雪:冬日時光的陪伴者
    至此而雪盛矣。」大雪與小雪,最大的區別在於:小雪時,雪隨下隨融;大雪時,雪隨下隨積。所以大雪節氣,不是降雪多了,而是有了積雪。俗話說:「大雪半融加一冰,明年蟲害一掃空。」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一種呵護和滋養,厚厚的積雪為越冬作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 「原創詩詞」黃河|猿醒嘯山遠 詩默萬雪魂(冬韻詩詞六首)
    忘卻春寒半水瘦,舒落秋膘信雪無!七絕-初雪西風殘罷葉飛飛,賜落流花空跡灰。碎染階庭山際遠,疾豐滿眼半枝堆。五律-雪魂大雪落古今,臨風冽蕩存。東澤豐魯地,西入固三秦。勢獨長山嶺,輕觸蜀漢林。猿醒嘯山遠,詩默萬雪魂!五律-冬至杖藜落暮寒,處倚塘冰欄。
  • 細品毛澤東詩詞中的「霜」與「雪」
    在他們筆下,少不了對「霜」和「雪」的描寫,如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範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滿地」;又如李白的「欲度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呔,風雪夜歸人」,韓愈的「雪擁藍關馬不前」等,被後人吟誦千載。 毛澤東是作詩填詞的高手,在他的詩詞中,有不少關於氣象的句子,風、雨、雪、霜、霧、紅霞、彩虹、夕煙等,信手拈來,但寫得最多的還是「霜」與「雪」,可謂情有獨鍾。
  • 硬核素材|寫雪古詩,你喜歡哪一句?
    ——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5.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7.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楊基《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月》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9.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