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第16屆亞洲運動會將在廣州舉辦。這是繼1990年北京之後,第二次在中國舉辦亞運會。
自9月30日開始,一場為迎接亞運的道路整治出新「大會戰」拉開了帷幕,承擔了本屆
亞運會超過
40%比賽項目的
番禺區大學城內,總計250多萬平方米的道路亟待整治出新。曾在一年前參與北京長安街大修工程的
英達熱再生有限公司作為唯一的熱再生企業擔綱了亞運會主戰場道路搶修工作。
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是廣州亞運會道路整治工程中唯一的熱再生設備
「20天要完成近70公裡,多達250萬平米道路的整體出新,工作量非常大,任務也非常重。」廣州市番禺區基本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得知,為了確保亞運會準備工作順利進行,所有場館周邊的道路
維修工作必須於10月20日前全部完工。
此次番禺區大學城
施工項目主要包括內環路、外環路以及連接內外環路的幾條支路,這裡不僅是通往大學城各比賽場館的主要通道,而且內環路及部分支路還是本屆亞運會
公路自行車賽、馬拉松比賽、鐵人三項賽的專用賽道,這給20天內保質、保量地完成這部分道路修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開展,英達公司從各地抽調了四支
技術素質過硬、經驗豐富的
施工隊伍來到廣州市番禺區,並專門成立了項目指揮小組。項目總指揮徐鵬經理告訴記者,「此次公司特別從各地抽派了兩套復拌機組和兩套整形機組來廣州,目的就是為了在亞運會開始前『搶』出一條安全、舒適、優質的比賽通道。」
英達公司自上而下都對這個關係到亞運會順利召開的工程給予了高度關注,施偉斌董事長指出:「所有人員全力以赴,務必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目前,英達公司負責的包括幾個比賽項目賽道在內的內環路及其支路整治工程已圓滿竣工。徐鵬告訴記者:「英達熱再生機組施工速度達到6米/分鐘,只有這樣的
施工速度才能保證工程如期完成,這也是亞運會籌備部門選擇英達的原因之一」。
路面材料原價值循環再用
深度契合「綠色」、「節儉」的原則
英達的
施工質量、英達
技術的環保節約優勢也是吸引客戶的重要因素。
廣州舉辦本屆亞運會堅持的兩大原則就是「綠色亞運」和「節儉辦亞運」。
今年6月,廣東省副省長、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慶良在《廣州日報》發表紀念世界環境日署名文章,號召市民積極行動起來,
共同參與「成功舉辦一屆綠色亞運」;
廣州亞組委從籌備開始就本著「節儉」原則精打細算,亞組委副秘書長、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古石陽表示:「廣州亞運場館的建設不講排場、不搞攀比、不搞鋪張浪費、不搞花架子」。
堅持「綠色」、「節儉」這兩大原則辦亞運,在此次道路
維修工程中也體現得非常充分,採用英達熱再生
技術就是堅持節約環保的體現。
英達熱再生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道路
養護技術,為了一睹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的風採,10月4日凌晨零點左右,記者來到華南理工大學旁內環東路的路邊,此時英達車隊正在有條不紊地行進。
首先3臺HM16「加熱王」對路面進行充分加熱,緊隨其後的RM6800「
公路王」將路耙松、噴灑適量的再生劑並將再生後瀝青混合料收集成料堆,在添加少量新料後,EM6500提升復拌機將新舊瀝青混合料一起提升至雙軸拌合器中,並進行復拌,最後再攤鋪、碾壓,整個工序就完成了。
「這就是英達復拌機組的施工方式,所有設備都是一字排開,儘管看上去十龐大,但流水線般的作業方式,靈活機動、工作效率很高。」徐鵬總指揮向記者解釋道,「而且英達機組採用加熱後耙松的
施工方式,不打碎骨料,確保原路面材料100%原價值再利用。」
記者此前也對其他的養護工藝進行過了解,傳統工藝
施工首先需對路面進行銑刨,產生大量廢舊瀝青混合料,浪費十分嚴重,廢料的運輸、堆放都帶來嚴重的環境法治;而且對路面銑刨之後必然需要添加大量新料來補充,大大增加了道路
養護的成本,也在無形中加大了石料開採力度,造成生態破壞。採用英達
技術進行
施工,原路面材料充分利用,無任何廢料,添加的新料也只不到傳統工藝的10%,完全解決了汙染、浪費等問題。
採訪中,番禺區基本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對英達的節約、環保給予了高度認可,他說:「採用實現了原路面材料100%原價值循環再用的英達熱再生
技術充分契合了本屆亞運會的『綠色』、『節儉』原則。」
「好鋼用在刀刃上」:英達擔起亞運賽道修復重任
此次道路
維修工程是事關亞運的大項目,時間緊、任務重,效率與環境效益固然重要,質量也不容忽視。
說起質量,曾經參與長安街大修的英達機組有著值得驕傲的輝煌榮耀——英達治理的長安街東段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中經受住了坦克的考驗!也正因為如此,此次的亞運會項目中,英達公司當仁不讓地被賦予了時間最重、要求最高的亞運會比賽賽道的
維修重任。
引進英達技術時,廣州市番禺區區長樓旭逵表示:「我們對英達道路
養護技術充滿信心,長安街已經充分顯示出英達的質量,我們有理由相信英達也能夠出色地完成亞運會賽道的
維修任務。」
這樣的信任並非沒有依據,英達公司獨有的層間熱黏結技術施工中能保證再生層與下層之間實現有效地「焊接」,徹底消除了傳統工藝無法避免的弱接縫與弱界面,保證
施工後路面的封水性能,也極大地提升了路面的層間抗剪強度。根據東南大學結構試驗室的研究,採用英達層間熱黏結
技術施工後,路面層間抗剪強度較傳統黏層油工藝提高了近3 倍。
「這樣緊的工期會對質量有影響嗎?」記者向英達項目總指揮徐鵬表示了自己的疑問,徐鵬經理微笑著說:「英達公司素以『
公路醫生』作為自己的目標,質量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所有機組雖然每天加班加點,但絕對不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現場工人沒有絲毫懈怠;施工後的路面平整如新,不斷創造著輝煌的「英達質量」。記者有理由相信,這樣一支隊伍一定還能創造出許許多多的「長安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