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亞運 英達擔綱廣州亞運會賽道維修工程

2021-01-05 路面機械網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屆亞洲運動會將在廣州舉辦。這是繼1990年北京之後,第二次在中國舉辦亞運會。

        自9月30日開始,一場為迎接亞運的道路整治出新「大會戰」拉開了帷幕,承擔了本屆

亞運

會超過

40

%比賽項目的

番禺區大學城內,總計250多萬平方米的

道路亟待整治出新。曾在一年前參與北京長安街大修工程的

英達

熱再生有限公司作為唯一的熱再生企業擔綱了亞運會主戰場道路搶修工作。

 

 

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是廣州亞運會道路整治工程中唯一的熱再生設備

 

 

「時間緊、任務重」:6米/分鐘的施工速度確保如期完工

        「20天要完成近70公裡,多達250萬平米道路的整體出新,工作量非常大,任務也非常重。」廣州市番禺區基本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得知,為了確保亞運會準備工作順利進行,所有場館周邊的道路

維修

工作必須於10月20日前全部完工。

        此次番禺區大學城

施工

項目主要包括內環路、外環路以及連接內外環路的幾條支路,這裡不僅是通往大學城各比賽場館的主要通道,而且內環路及部分支路還是本屆亞運會

公路

自行車賽、馬拉松比賽、鐵人三項賽的專用賽道,這給20天內保質、保量地完成這部分道路修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開展,英達公司從各地抽調了四支

技術

素質過硬、經驗豐富的

施工

隊伍來到廣州市番禺區,並專門成立了項目指揮小組。項目總指揮徐鵬經理告訴記者,「此次公司特別從各地抽派了兩套復拌機組和兩套整形機組來廣州,目的就是為了在亞運會開始前『搶』出一條安全、舒適、優質的比賽通道。」

        英達公司自上而下都對這個關係到亞運會順利召開的工程給予了高度關注,施偉斌董事長指出:「所有人員全力以赴,務必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目前,英達公司負責的包括幾個比賽項目賽道在內的內環路及其支路整治工程已圓滿竣工。徐鵬告訴記者:「英達熱再生機組施工速度達到6米/分鐘,只有這樣的

施工

速度才能保證工程如期完成,這也是亞運會籌備部門選擇英達的原因之一」。

 

 

 

路面材料原價值循環再用

深度契合「綠色」、「節儉」的原則

        英達的

施工

質量、英達

技術

的環保節約優勢也是吸引客戶的重要因素。

        廣州舉辦本屆亞運會堅持的兩大原則就是「綠色亞運」和「節儉辦亞運」。

        今年6月,廣東省副省長、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慶良在《廣州日報》發表紀念世界環境日署名文章,號召市民積極行動起來,

共同參與「成功舉辦一屆綠色亞運」;

        廣州亞組委從籌備開始就本著「節儉」原則精打細算,亞組委副秘書長、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古石陽表示:「廣州亞運場館的建設不講排場、不搞攀比、不搞鋪張浪費、不搞花架子」。

        堅持「綠色」、「節儉」這兩大原則辦亞運,在此次道路

維修

工程中也體現得非常充分,採用英達熱再生

技術

就是堅持節約環保的體現。

        英達熱再生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道路

養護技術

,為了一睹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的風採,10月4日凌晨零點左右,記者來到華南理工大學旁內環東路的路邊,此時英達車隊正在有條不紊地行進。

        首先3臺HM16「加熱王」對路面進行充分加熱,緊隨其後的RM6800「

公路

王」將路耙松、噴灑適量的再生劑並將再生後瀝青混合料收集成料堆,在添加少量新料後,EM6500提升復拌機將新舊瀝青混合料一起提升至雙軸拌合器中,並進行復拌,最後再攤鋪、碾壓,整個工序就完成了。

        「這就是英達復拌機組的施工方式,所有設備都是一字排開,儘管看上去十龐大,但流水線般的作業方式,靈活機動、工作效率很高。」徐鵬總指揮向記者解釋道,「而且英達機組採用加熱後耙松的

施工

方式,不打碎骨料,確保原路面材料100%原價值再利用。」

        記者此前也對其他的養護工藝進行過了解,傳統工藝

施工

首先需對路面進行銑刨,產生大量廢舊瀝青混合料,浪費十分嚴重,廢料的運輸、堆放都帶來嚴重的環境法治;而且對路面銑刨之後必然需要添加大量新料來補充,大大增加了道路

養護

的成本,也在無形中加大了石料開採力度,造成生態破壞。採用英達

技術

進行

施工

,原路面材料充分利用,無任何廢料,添加的新料也只不到傳統工藝的10%,完全解決了汙染、浪費等問題。

        採訪中,番禺區基本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對英達的節約、環保給予了高度認可,他說:「採用實現了原路面材料100%原價值循環再用的英達熱再生

技術

充分契合了本屆亞運會的『綠色』、『節儉』原則。」

 

 「好鋼用在刀刃上」:英達擔起亞運賽道修復重任

        此次道路

維修

工程是事關亞運的大項目,時間緊、任務重,效率與環境效益固然重要,質量也不容忽視。

        說起質量,曾經參與長安街大修的英達機組有著值得驕傲的輝煌榮耀——英達治理的長安街東段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中經受住了坦克的考驗!也正因為如此,此次的亞運會項目中,英達公司當仁不讓地被賦予了時間最重、要求最高的亞運會比賽賽道的

維修

重任。

        引進英達技術時,廣州市番禺區區長樓旭逵表示:「我們對英達道路

養護技術

充滿信心,長安街已經充分顯示出英達的質量,我們有理由相信英達也能夠出色地完成亞運會賽道的

維修

任務。」

        這樣的信任並非沒有依據,英達公司獨有的層間熱黏結技術施工中能保證再生層與下層之間實現有效地「焊接」,徹底消除了傳統工藝無法避免的弱接縫與弱界面,保證

施工

後路面的封水性能,也極大地提升了路面的層間抗剪強度。根據東南大學結構試驗室的研究,採用英達層間熱黏結

技術施工

後,路面層間抗剪強度較傳統黏層油工藝提高了近3 倍。

        「這樣緊的工期會對質量有影響嗎?」記者向英達項目總指揮徐鵬表示了自己的疑問,徐鵬經理微笑著說:「英達公司素以『

公路

醫生』作為自己的目標,質量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所有機組雖然每天加班加點,但絕對不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現場工人沒有絲毫懈怠;施工後的路面平整如新,不斷創造著輝煌的「英達質量」。記者有理由相信,這樣一支隊伍一定還能創造出許許多多的「長安街工程」!

新聞投稿: 中國路面機械網是工程機械行業主流、權威的傳播媒體。中國路面機械網的新聞資訊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體的新聞源提供者,中國路面機械網所刊登的新聞將同步顯示在以上媒體的新聞搜索中。

相關焦點

  • 回首廣州亞運,展望光耀杭州
    回首廣州亞運,耀有光作為廣州亞運會燈光照明工程指定供應商,承接了海心沙、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州亞運城、廣州大學城等重要的照明項目,並參與了市政道路的改造工程,為廣州的城市照明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下面,我們回顧廣州亞運之光吧!
  • 廣州亞運車隊指揮袁健雄——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藝  2009年9月3日,廣州亞運車隊出發,沿著陸上絲綢之路開啟「亞洲之路」的徵程;10月9日,車隊結束宣傳訪問,回到烏魯木齊,歷時34天、穿越中亞5個國家的21座重要城市,行程12000公裡,順利地完成亞奧理事會和廣州亞組委託付的宣傳亞運會的使命。
  • 「亞運十年紀」謝杏芳:廣州亞運會助我順利轉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蘇荇如今回首10年前的廣州亞運會,浮現在世界冠軍謝杏芳腦海裡的是一群群穿著綠色服裝的志願者,無處不在。2009年10月,謝杏芳從中國羽毛球隊退役,次年便進入到廣州亞組委志願者部招募調配辦任副主任,「那一屆亞運會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讓我從以往運動員的角色順利融入這個社會。」林丹和謝杏芳為什麼會選擇進入廣州亞組委?謝杏芳認為這並不是一道選擇題。
  • 亞運因廣州更精彩 市民因亞運更驕傲
    12日晚上廣州新中軸線上人聲鼎沸。記者 杜江攝亞運全方位提升城市影響力激發市民自豪感本報訊 (記者廖靖文、石善偉)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成功舉行,羊城沸騰。「這必定是一屆非常成功的亞運會,為亞洲人民留下永恆的歡樂記憶。」亞奧理事會代表蕭威利高度評價廣州舉辦亞運會的努力,廣州為亞洲帶來無限驚喜,亞運也讓廣州真正成為國際大都市。而親歷亞運盛世的新老廣州人、遠在海外的廣州遊子都為廣州的變化和發展感到自豪,廣州既是安樂窩又是創業寶地,包容的廣州有著巨大的向心力,「紮根廣州是最正確的選擇」。
  • 放下姐弟戀,「第四飛人」楊俊瀚全力備戰亞運
    放下姐弟戀,「第四飛人」楊俊瀚全力備戰亞運楊俊瀚成為繼蘇炳添、張培萌、謝震業之後,中國歷史第四快飛人。楊俊瀚近來成績成長迅猛,他今年8月將成為亞運會男子百米、200米等短跑項目的一大變數。積極備戰亞運的adidas籤約運動員楊俊瀚,於昨日(7月22日)在2018 Sports Base的跑步訓練課程,親自指導adidas領跑者並大方分享訓練心法及備戰心得。面對年輕的跑者們,「臺灣最速男」楊俊瀚分享自己平日特別強調基礎體能訓練,並與專業教練鄭子健共同指導跑者們進行繩梯、欄架及小角錐訓練,加強敏捷性、肌肉爆發力及協調性等。
  • 廣之旅--2010廣州亞運會合作夥伴
    營銷背景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將在廣州舉辦,這是繼奧運會後在中國舉辦的又一頂級體育盛會。亞運會是亞洲地區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廣之旅還在申亞期間推出廣州市民多哈申亞助威團,組織一批市民在2006年6月30日從廣州出發前往卡達,親臨2010年亞運主辦城市投票大會舉辦地多哈,見證公布申亞結果的歷史時刻,為廣州申亞吶喊助威。2009年6月30日,在亞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亞運志願信使團正式啟動,廣州市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旅遊的同時,參與宣傳亞運。
  • (雅加達亞運會)大球取3金桌球跳水全包攬 中國軍團亞運十連霸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本屆亞運會還剩下9月2日的最後一場比賽(鐵人三項混合團體接力),因此,9月1日戰罷,金牌和獎牌雙榜的座次基本塵埃落定。中國隊以132金牌和289枚獎牌在雙榜上一騎絕塵,連續十屆蟬聯亞運金牌榜第一,日本獲得73枚金牌,時隔24年重返亞洲老二的位置,韓國隊以49枚金牌位居第三。在上屆亞運會上,中國三大球無一金進帳,4年後,中國大球項目日進3金!
  • ...國際一流配電網助力智能亞運!杭州亞運會倒計時兩周年,電力十足...
    與此同時,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壽舒展和他的同事們再一次來到亞運會遊泳館配電房內,對配電櫃等設備進行仔細校驗,以確保亞運會遊泳館具備通電條件。在亞運會遊泳館的外牆上,「百日攻堅決勝亞運」的紅色標語異常醒目,繼大小蓮花之後,亞運會遊泳館將於9月22日被成功「點亮」。「9月10日就是杭州亞運會倒計時兩周年的特殊日子,『點亮』遊泳館也算是我們送給亞運倒計時兩周年的一份特殊禮物。」
  • 亞運之光——中國44年亞運軌跡
    2010年廣州亞運會,199枚金牌刷新了中國代表團亞運歷史最好成績。4年之後的仁川,當許昕以桌球男單金牌為中國隊收官時,中國代表團在40年亞運徵程中的金牌總數已達到1341塊。   從零的突破到亞運千金,伴隨著40年改革開放,中國體育完美詮釋了「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的真諦。
  • 專為廣州亞運會打造!Garmin最新地圖正式發布
    11月12日,眾所矚目的亞運會將在廣州拉開序幕,新的場館新的道路造就了一個新的廣州!身為一個GPS用戶的您在去廣州看亞運會之前,是否也應該為您的GPS更新一下地圖呢?Garmin在繼奧運版和世博版之後推出了第三個專門為盛大活動而特製的地圖(版本號:2010.32),此次地圖更新有以下幾大特色:    一、 專為亞運會而更新的地圖    本次地圖更新將廣東省的道路、興趣點以及亞運場館等數據全部更新到最新,以便用戶可以暢遊廣東、盡享亞運。
  • 亞洲戶外展展商開朗、OnTrip助力廣州亞運會 - 業界 - 8264戶外
    2010廣州亞運會開幕在即,在關注亞洲健兒本次賽事表現的同時,亞洲戶外展了解到我們的展商開朗頭巾及OnTrip睡袋也為賽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一份力量。  開朗憑藉多年專注頭巾的積累,從前期設計階段即行介入,最終獲得了為本次賽事生產「志願彩」頭巾的機會。
  • 亞運U23國足目標「奪取獎牌」,這是中國足球最後的遮羞布
    希望韋世豪能儘早平復心態的還不止中赫國安教練組,按照亞運會代表團的安排,本周備戰雅加達亞運會的U23球員將在北京集結,主教練馬達洛尼也急切盼望韋世豪能夠真正擔起這支U23國足鋒線尖刀的重任。更何況本屆亞運會U23國足面臨的情況與往屆大不相同,據記者了解,目前「奪取獎牌」已經成為本屆雅加達亞運會U23國足面臨的參賽任務,而這樣的目標在中國足球亞運史上還不多見。
  • 廣州亞運開幕式看臺完工 火炬塔位置仍神秘
    昨日中午,中外記者參觀正在建設中的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場館和新電視塔。何建 攝  火炬塔位置繼續玩神秘 市民希望點火臺設在「小蠻腰」上  信息時報訊(記者 楊琳) 昨天記者從新電視塔下方隔江望去,目前位於海心沙上的亞運會開幕式主看臺已搭建完成,並進入到最後裝飾階段;而相當於一個標準體育場大小的演出舞臺則還在進行基礎建設,還未露出真容。
  • 「國家名片」傳播亞運文化
    超前規劃  把握亞運宣傳契機  2022年杭州亞運會即第19屆亞洲運動會,將於2022年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這在中國已經是第三次。第一次是在北京,第二次在廣州,第三次就是杭州。與往屆不同,杭州舉辦亞運會,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中國進入新時代,杭州舉辦新亞運。
  • 三棋進亞運引關注 廣州棋院棋文化展廳令人駐足
    本報記者 陳君:石頭棋、楹聯、棋收藏品、棋郵品、棋手攝影展等,這一切折射出廣州亞運會棋類比賽場外的精彩廣州棋院的棋文化展廳是為數不多的棋迷近距離接觸亞運三棋比賽的場所。  三棋首次攜手進入亞運會令中外棋迷為之興奮,他們夢寐以求到現場觀戰。
  • 杭州亞運會彩繪飛機機隊亮相 長龍航空助力亞運航空客運服務
    ,6 架亞運主題彩繪飛機華麗啟航,成為機場上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杭州亞運會彩繪飛機機隊由3 架「亞運口號」號和3 架「亞運吉祥物」號組成,均為空客 A320客機,飛機機身塗裝融入了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湧」主體圖形、杭州亞運會主題口號 「心心相融,@未來」中英文視覺呈現圖、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運動造型等鮮明的亞運元素,在編隊飛行過程中,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形象識別度,兼具運動主題、國際風範和杭州韻味,為廣袤的藍天點亮一抹「亞運色」。
  • 杭州亞運會官方智能照明及控制系統服務獨家供應商籤約發布
    1月7日下午,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智能照明及控制系統服務獨家供應商籤約發布會在杭州舉行,廣州耀有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耀有光」)正式成為杭州亞運會該類別的獨家供應商。杭州亞組委副秘書長、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毛根洪,耀有光董事長李捷等出席籤約發布會。
  • 「黃牛黨」炒賣亞運門票
    □記者  任磊 邢濤  文 平偉 圖  廣州專電  只要有比賽,有演出,一定會有「黃牛」。亞運會也不例外,開幕式彩排時,一張票賣到800元;80元的足球票,居然少於1000元不賣!有些比賽場館一票難求,但進去後觀眾並不多,原來,票囤積在「黃牛」手中。  記者過招「黃牛」  這兩天,記者與「黃牛」交了手。
  • 【廣州亞運十周年】劉海科:眾志成城,《白雲之帆》成經典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海心沙盛大開幕,其中一個節目《白雲之帆》轟動世界,即便是現在,仍然是很多老廣記憶中的經典節目。 當年,只有18歲的河南新鄉少年晁正參加了廣州亞運會開幕式表演,回想起選拔、訓練和演出,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 餘杭區亞運場館項目改建三個場館 承辦杭州亞運會足球、排球和...
    來自山東的任治光,是餘杭區亞運場館改建項目的一名鋼結構施工員。他每天的任務是爬上腳手架,在高空中把亞運場館的一截截鋼架焊接在一起。這兩天杭州遇上了高溫,白天最高氣溫達三十五六攝氏度,高空的溫度比地面還高,鋼架被太陽暴曬後,溫度有近50攝氏度。任治光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臉上背上汗津津的,皮膚被太陽烤得黝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