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用腳投票」的A股投資者,如今「用手投票」並成功捍衛了自己的利益。
在5月25日格力電器的股東大會上,由珠海市國資委提名的董事周少強,因中小股東反對,最終被投票否決。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集團原董事長朱江洪執政時推動格力電器治理結構的完善,周少強所代表的格力集團逐步減持格力電器的股權,直接持有已經由30%減少到19.45%。
業內人士認為,從格力電器此次事件來看,機構投資者等中小股東對投票的否決,是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進步。
大股東尷尬落選董事
今年5月初,格力電器發布公告,「超期服役」的朱江洪在5月25日的格力電器年度股東大會上正式卸任,同時格力電器的董事會也將進行改選。
5月11日,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接替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有著銀行、政府部門任職經歷的周少強當選格力集團總裁。
40歲的周少強,今年5月由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兼黨委委員,調任格力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隨著老將朱江洪的退任,格力電器股東大會為格力歷史上抒寫了重要的一筆。
在5月25日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一些股東代表就表達了這樣的疑慮:「周少強沒有製造業從業經歷,對格力不熟悉,一到格力就做總裁,是否合適?」
一些機構代表甚至異常直白地說:「如果讓不熟悉格力的人來執掌格力,選舉結果一出來,我們馬上減持走人。」
出席會議的中國平安代表直截了當地提出,珠海國資委新一屆董事會名單提名事先不溝通,並對周少強缺席股東大會表示抗議——「人都沒來,幹嘛投他票?」
此後公布的投票結果顯示,在5月25日格力電器的股東大會上,由珠海市國資委提名的董事周少強,因中小股東反對,最終被投票否決,得票數僅為36.6%。
與周少強相左,在此次9名格力電器董事候選人中,董明珠、魯君四、黃輝、張軍督、馮繼勇、朱恆鵬、錢愛民和賀小勇均獲通過。支持率都在95%以上。
作為朱江洪此前的老搭檔,董明珠更是獲得25.15億股的贊成票,相當於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表決權的126.05%。
事實表明,在5月25日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機構、散戶等中小股東聯手否決了大股東推薦的重要董事候選人。
以往相較於具有政府背景的出資人,股東大會通常處於弱勢地位。而一股獨大,則是中國多數上市公司的常態。在這種情況下,官員空降格力遭否決,就顯得與眾不同。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上中小股東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正在逐步上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正在走向「博弈時代」。
國資委願望成空
有知情人士透露,朱江洪此前並不知道市裡的決定。而5月25日的股東大會上,「空降兵」周少強遭遇絕大部分股東反對,意外落選格力電器董事,也凸顯中小投資者和大股東格力集團之間的矛盾。
朱江洪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國有控股比例過高,政府可以直接幹涉企業的人事任命和日常經營。」
在朱江洪擔任格力集團的董事長之前,格力集團與旗下子公司格力電器多次「擦槍走火」。由于格力電器早年的股權結構為國有股一股獨大,格力集團對于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一度近60%。
「此前,為了堅持格力電器的發展,朱江洪與集團方面一直存在矛盾。」一位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朱是格力的創始人,格力集團也不得不買帳。」
在朱江洪擔任董事長期間,經過了多次股權結構的調整,讓國有控股比例一直下滑至不足20%。「在這樣分散的股權面前,政府不具備單獨控制公司運營的能力了。」朱江洪表示。
「周的出任更大意義上是代表了格力集團的控股股東珠海市國資委在格力電器內部起到對國有資產監控的作用。」一位接近格力電器的人士如是分析。
顯然,從5月25日周少強落選董事之事上看,絕大部分股東不希望珠海市國資委在企業經營上對格力電器過多「指手畫腳」。
「小概率事件」值得深思
目前,珠海市國資委對于格力集團實行100%控股,而格力集團一直都是格力電器的大股東,雖然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一直在減少,但是根據去年年報顯示,格力集團對于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仍達到19.45%。
「格力集團的領導一般都是由珠海市國資委直接委派。」格力內部人士透露,只有朱江洪是從司格力電器升任為格力集團的領導。
由於來自國資委的董事代表周少強落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早前業界預測的「董周配」未實現,董明珠於是成為新一屆格力電器董事長及總裁。
一肩挑兩擔的董明珠是否適應從執行者到決策者的轉變,從專注格力電器到負責整個集團,都需要觀察。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結果亦反映了中國上市公司自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治理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機構投資者希望選用更熟悉競爭性行業和公司經營的人選成為公司董事,新任成員代表了各方股東的利益。
其實,近年中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中小股東成功挑戰大股東的案例正在逐漸增多。如在格力事件之前不久,武鋼450億元關聯交易項目就遭到中小股東否決。另據相關市場統計顯示,2009年有8家公司披露了股東大會議案被否決公告,2010年增至10家,2011年達到15家。
「投資者能夠從『用腳投票』走向『用手投票』,一是表明這些公司的治理結構走向成熟,二是表明中小股東維權意識的上升。這說明中國資本市場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有評論指出,大股東珠海市國資委推薦的董事候選人落選格力電器董事會董事,應該說在累積投票制下屬於小概率事件,其成因值得深思。就當前而言,像格力電器這樣在股東大會上真刀實槍博弈,並沒有多大的複製空間。多數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